介绍
内容简介: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万山特区这一时期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91-2005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目录
封面
万山特区志
图片
--
万山特区地图
--
万山特区行政区划图
--
万山特区交通图
--
万山特区旅游线路图
--
2007年7月9日省委书记石宗源(右二)视察万山
--
1996年3月21日至23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到万山考察
--
2008年1月10日中共万山特区九届二次代表大会
--
2007年1月8日万山特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2007年1月7日万山特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万山特区行政中心(2006年落成)
--
万山特区人民武装部(2008年新址)
--
汞都大道(犀牛井至冲脚,2006年竣工)
--
解放街一角(2008年摄)
--
万山特区民族宾馆(2006年改建)
--
麻阴塘夜景(2006年摄)
--
麻阴塘休闲广场(2004年建成)
--
中心广场(2008年建成)
--
国家矿山公园(2009年开园揭碑)
--
矿山公园博物馆(2009年开馆)
--
万山特区体育馆(2006年落成)
--
老万公路(老山口段2000年改修)
--
黄深环乡公路(长坳段1999年新修)
--
1.科学文化中心
--
2.办公大楼
--
3.科研所
--
4.竖井远眺
--
5.机选厂外景
--
6.冶炼厂一角
--
7.氯化汞车间
--
8.汞蒸馏炉控制室
--
9.雄伟的尾矿库
--
汞都遗址(张家湾冶炼厂)
--
汞矿开采地下坑道
--
朱砂晶体
--
汞及汞系列化工产品
--
和泰茶叶有限公司(老山口)
--
茶叶加工系列产品
--
张家山工业园
--
张家湾工业园
--
高楼坪张家山优质水稻基地
--
小型收割机
--
青年水库(1998年维修)
--
老山口封山育林
--
下溪柑橘
--
猴冲糖枣
--
2006年10月18日万山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会场
--
下溪侗族乡成立二十周年乡庆(2008年)
--
文艺下乡活动
--
万山特区民族中学
--
高楼坪民族中学
--
万山特区第二小学
--
跳采茶
--
舞龙灯
--
傩戏表演
--
鼟锣
--
夜郎谷漂流
--
仙人洞
--
犀牛井居民小区
--
新农村——黄道大榜
--
黄道乡移民搬迁工程
--
地磅房福得利超市
--
黄道赶集
--
雪凝中的移动基站
--
雪凝折断的电杆
--
雪凝折断的树枝
--
抢修输电线路
--
消防队给市民送水
--
深圳电网在万山应急发电
--
成都军区运送救灾物资到万山
--
成都军区领导向灾民发放衣被
--
上海、北京、黑龙江、澳门红十字会救灾物资捐赠仪式
--
万山特区地方志编委会全体人员
--
2009年10月13日《万山特区志》续志评审会在万山特区行政中心召开
--
万山特区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
万山特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万山特区志》续志编辑部
万山特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区划人口
--
第一章 区划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乡镇概况
--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人口控制
第二篇 资源与环境
--
第一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二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自然景观
----
第二节 人文景观与传统艺术
----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景区建设
--
第三章 气候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自然灾害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状况
----
第二节 “三废”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三篇 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工商企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乡村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县级机构改革
----
第三节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
第四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招商引资
----
第二节 国际援助(5181项目)
第四篇 工业
--
第一章 汞矿资源勘探
----
第一节 勘探队伍
----
第二节 勘探技术
----
第三节 勘探成果
----
附录 贵州有色地质一队简介
--
第二章 汞工业
----
第一节 采矿
----
第二节 选冶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汞系列产品研制开发
----
第五节 主要产品及产量
----
第六节 贵州汞矿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
--
第三章 地方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行业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第五篇 农业林业水利
--
第一章 农业管理
----
第一节 农业区划
----
第二节 扶贫开发
----
第三节 生态建设
----
第四节 土壤改良
----
第五节 农业技术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生产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生产
----
第三节 蔬菜生产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三节 渔业
--
第四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拥有状况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营林
----
第三节 森林防护
----
第四节 木材经营
----
第五节 林政管理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第二节 抗旱防汛
----
第三节 水政管理
第六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结构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改革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项目报批管理与实施
--
第三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报表编制与报送制度
----
第二节 普查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
第三节 个体工商管理
----
第四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消费者协会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政策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物价检查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计量检测
----
第二节 质量监督
----
第三节 代码办证
----
第四节 标准化工作
--
第七章 审计
----
第一节 财政金融审计
----
第二节 专项资金与外资审计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及经济责任审计
----
第四节 企业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
第五节 审计调查
----
第六节 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
第八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地籍管理
----
第二节 土地征收与征用
----
第三节 耕地保护
第七篇 交通邮政电信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交通状况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件管理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通信设施
----
第二节 固定电话
----
第三节 移动电话
----
第四节 电报
第八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城镇规划
----
第二节 城区房屋建设
----
第三节 建筑管理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城镇基础设施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三节 城市卫生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乡镇小城镇建设
----
第二节 村寨建设
第九篇 财税金融保险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五节 会计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征管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税收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储蓄与存款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证券发行兑现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保险种类
----
第二节 保费收入与理赔
第十篇 商业
--
第一章 体制行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行业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商品购销
--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 土产日杂
----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与废旧物资回收
--
第三章 粮油贸易
----
第一节 粮油收购
----
第二节 粮油销售
--
第四章 烟草盐业
----
第一节 烟草专卖
----
第二节 盐业专卖
第十一篇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共万山特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全委会
----
第三节 区委工作机构
----
第四节 基层党委党组
--
第二章 区委工作
----
第一节 区委重大举措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思想教育
----
第四节 宣传工作
----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节 纪检监察
----
第七节 统一战线
----
第八节 政法工作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八节 红十字会
第十二篇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特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工作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特区人民政府
----
第二节 政府工作机构
----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政协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四节 政协主要工作
第十三篇 人事劳动与机构编制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职工队伍
--
第二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劳动制度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第三节 就业安置
----
第四节 劳动保障与安全生产监察
--
第三章 机构编制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编制管理
----
第二节 事业单位登记
第十四篇 军事公安
--
第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机构与驻军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国防教育
----
第五节 后勤保障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政治保卫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察
----
第四节 禁毒
----
第五节 交通监理
----
第六节 消防安全
----
第七节 微机网络信息管理
第十五篇 司法
--
第一章 检察
----
第一节 检察机关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控申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批捕起诉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关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判决执行
--
第三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公证
----
第三节 律师事务与法律服务
----
第四节 民事调解
第十六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艺术
--
第二章 图书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
第三章 史志编研
----
第一节 党史资料编研
----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
第四章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电影
--
第五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文化馆站建设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文物保护
--
第六章 文化活动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节 文化交流
第十七篇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义务教育
----
第三节 高中教育
--
第二章 教学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素质教育
----
第三节 教研活动
--
第三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
----
第二节 成人教育
--
第四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任用
----
第三节 教师培训
--
第五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学校管理
----
第二节 学校建设
----
第三节 教学设备及经费管理
----
第四节 招生工作
----
第五节 教育督导
--
第六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人员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十八篇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疫病防治与妇幼保健
----
第一节 疫病防治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章 卫生管理
----
第一节 公共卫生
----
第二节 医政、药政管理
----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
----
第四节 农村合作医疗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竞技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节 体育活动
第十九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社会保险
----
第二节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二章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一节 基层自治组织
----
第二节 地名地界管理
----
第三节 社团社区管理
----
第四节 婚姻登记管理
----
第五节 殡葬管理
----
第六节 优抚安置
--
第三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成分
----
第二节 民族源流
----
第三节 民族风俗
----
第四节 民族工作
----
第五节 宗教事务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物质生活
----
第二节 精神生活
人物
--
人物传略
----
杨柏光
----
龚永明
----
杨崑源
----
张麟书
----
杨再发
----
田志清
----
田兴治
----
姚玉清
----
彭晓甫
----
陈永安
----
姚茂连
----
刘昌成
----
唐德保
--
人物简介
----
杨福昌
----
付绍康
----
尹大模
----
李怀铸
----
余代华
----
田必涛
----
彭钢
----
杨菊花
----
吴培军
----
陆成群
----
吴泽云
----
瞿向东
----
徐昌登
----
杨昭斌
----
刘洪婵
----
冯游洪
----
龙永田
----
杨再华
----
杨林
--
人物名录
附录
--
一、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
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下达部分资源枯竭矿山破产项目的通知
----
贵州省有色金属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同意贵州汞矿(含贵州有色冶金汽车修配厂、大龙氯碱镁厂)关闭破产申请的
----
贵州汞矿关于宣告关闭破产的申请
----
贵州省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及公告
----
贵州汞矿(含大龙氯碱镁厂、贵州有色冶金汽车修配厂)关闭破产职工安置宣传手册
----
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专题会议纪要协议
--
二、有色地质一总队搬迁房屋馈赠会议纪要协议
专记
--
一、抗雪凝灾害纪实(《万山红》2008.1期)
----
历史的记忆
----
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新华社)
----
众志成城战“雪魔”——万山特区“抗凝冻、保民生”工作综述
----
生活在雪凝世界的日子
----
雪凝灾害接收捐赠物资情况
--
二、2006年至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