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记录周家社区社会和经济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面貌,力求做到时代性、科学性、资料性和乡土教育性。
目录
封面
周家村志
《周家村志》编纂领导小组
图片
--
①周家社区现任“两委会”领导班子合影;
--
②《周家村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和顾问合影;
--
③《周家村志》总纂张德(中)、副总纂李旭东(左)、主编陆蔚(右);
--
④《周家村志》编写人员自左向右依次为杨忠、杨惠、陆蔚、杨卫东。
--
①《周家村志》总审稿自左向右依次为杨惠、李凤春、李凤彩、李华、张永华、张德、李旭东、杨忠、杨卫东、陆
--
②《周家村志》审稿会;
--
③《周家村志》审稿会。
--
①入滇河道——采莲河
--
②林荫小道;
--
③田园村落——周家地
--
①②新兴的商住居民小区——湖畔之梦;
--
③蚕豆示范基地;
--
④商品鱼基地——杨家塘。
--
①明星企业——福海医疗用品贸公司;
--
②传统耕作农具——木犁、木耙;
--
③传统提水灌溉工具——龙骨水车。
--
耕牛(水牛)式样
--
牛耕水田、旱地、秧田用的木犁
--
铁犁
--
耕牛耕田地用的双牛担、养巴、上扣
--
单牛拉碾滚糠、碾麦子用的单牛担
--
耙秧田、水田、旱地用的铁耙
--
竹谷蓝
--
铁制秧夹
--
机动扬场机
--
小簸箕
--
大簸箕
--
小背箩
--
提篮
--
喷药杀虫的喷雾器
--
浪筛
--
糠筛
--
细筛
--
木锤
--
大、小钉耙
--
铁、竹松毛耙
--
六齿耙、连枷
--
大板锄
--
条锄
--
缅锄、十字镐、小板锄
--
镰刀
--
弯刀、大小斧头、锯子
--
①花园式现代化的学校——周家小学校;
--
②欢乐的幼儿教育;
--
③④老年学校。
--
①周家社区家庭教育家长培训班;
--
②周家社区民主选举场面;
--
③周家社区科普宣传栏;
--
④周家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
①周家社区文化娱乐演出;
--
②③④⑤“周家杯”运动会。
--
周家村历任领导照片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凡例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人口
----
第三节 自然村落
------
庄房
------
长竹沟
------
杨家河尾村
------
新堆村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水源利用
----
第二节 水系
------
采莲河
------
杨家河
------
大新河(小清河)
------
大庄河
------
坝塘—杨家塘
------
排灌站—杨家塘抽水站
第二篇 政治
--
第四章 政权组织
----
第一节 周家社区党务历届沿革及干部任职
----
第二节 周家社区政务历届沿革及干部任职
----
第三节 群团组织
------
周家大队贫下中农协会
------
周家共青团组织
------
周家老年人协会
------
福海乡计划生育协会周家分会
------
周家妇女组织
------
周家工会组织
--
第五章 周家民政工作
----
第一节 周家民政机构
----
第二节 周家民政事务
------
优抚安置
------
社会救济
------
殡葬改革
------
婚姻登记
------
人民调解
------
残联工作
------
劳动和社会保障
------
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
--
第六章 社会治安管理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治安管理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治安管理
------
管理机构
------
群防群治
------
防火安全
第三篇 武装
--
第七章 民兵组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国防教育
----
第三节 征兵工作
------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活动
第四篇 经济
--
第八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 粮食购销体制
----
第三节 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
------
轮作制度
------
水稻
------
小麦
------
蚕豆
------
蔬菜种植
----
第四节 农机具
----
第五节 水产养殖
----
第六节 家庭副业
----
第七节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
----
第八节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
劳动力分配
------
成本核算
------
粮食分配
--
第九章 企业
----
第一节 企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经营形式
----
第四节 企业行业
--
第十章 乡村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 乡村建设概况
----
第二节 旧村改造与新村规划
----
第三节 乡村管理
------
环境卫生
------
环境绿化
------
村容村貌
第五篇 文化
--
第十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教育管理
------
小学教育
------
农民成人教育与扫盲识字
--
第十二章 文体活动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节 群众体育活动
--
第十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医疗卫生概况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
------
卫生所
------
妇幼保健
------
计划生育
------
优生优育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第六篇 社会
--
第十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人均收入
----
第二节 社会保障
--
第十五章 风尚习俗
----
第一节 节日习俗
------
春节
------
元宵节
------
三月三庙会
------
端午节
------
火把节
------
中元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服饰
------
食、住、用
------
“坐月子”
------
奠土
------
祭灶君
------
结婚习俗
------
丧葬习俗
------
礼仪习俗
------
祭船习俗
------
禁忌习俗
----
第三节 文明风尚
------
尊老爱幼
------
五好家庭与星级文明户
------
光荣之家
------
文明单位
------
周家社区居民文明守则
----
第四节 家庭与亲属称谓变化
----
第五节 民间传承文化
------
方音土语
------
农业与气候谚语
------
民间谚语
------
童谣
------
情歌
------
民歌小调
------
民间传说故事
------
人物
--------
周家村籍名人录
--------
周家村先进人物录
--------
周家村出席区乡历届“党代会”与“人代会”代表录
附录:周家村历届村规民约及规章制度
官渡区福海乡周家社区居民公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