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曲靖育红小学志(1973.3-2007.12)

云南 曲靖育红小学志(1973.3-2007.12)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校志》记载的时间自1973年3月至2007年12月。部分内容延至2008年8月。二、本志所用资料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现存的有关记录、档案;二是学校有关处、室所提供;三是根据一些老教师的记忆、口述整理;四是参考2003年II月出版的《曲靖烟草志》。三、本志采用编年记述。按章、节、目三个级次安排。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不分章节。

内容时限: 1973-2007

目录

封面
云南 曲靖 麒麟区育红小学志(1973.3——2007.12)
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志 编纂委员会
序言
前言
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
办学思路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桃李春风更朝阳
图片
-- 育红小学现状平面图
-- 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全体教师
-- 钟士心
-- 王芝昌
-- 沈美定
-- 张秀珍
-- 陕洪昌
-- 张连才
-- 张永能
-- 李荣庆
-- 郑凤华
-- 尹翔
-- 翟朝华
-- 吴广甲
-- 李树明
-- 杨卫国
-- 李永忠
-- 张开明
-- 张开明 书记、校长
-- 学校领导班子
-- 学校西教学楼
-- 学校东教学楼
-- 校园一角——小花园
-- 图书室一角
-- 标本室一角
-- 德育室一角
-- 计算机室
-- 语音室
-- 2007年10月麒麟区区委书记贺国飞(左一)到校指导工作。
-- 麒麟区人民政府区长傅学宾对学校工作作指示
-- 2004年4月14日,曲靖市副市长李玉雪(左三)、市科协主席王跃勇(左二)、到校指导工作。
-- 2007年10月,云南省科协秘书长罗朝新(左三)、区委书记贺国飞(左五)、市科协主任王跃勇(左四)到
-- 2002年10月,曲靖市委副书记张玉祥(左五)、麒麟区人大主任李祥栩(左三)、区委副书记毛辉(左四)
-- 2008年5月30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罗中山到校为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揭牌。
-- 2007年10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侯文莉(右二)、区科协主席胡国明(左二)到校指导工作。
-- 2007年10月,麒麟区副区长杨忠武(中)、区教育局局长田晓华(右二)、区科协主席胡国明(右四)到校
-- 2008年5月,曲靖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汝锷(中)、基教科科长廖凤鸣(右一)对学校晋级达标工作作指导。
-- 2007年9月,麒麟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区公安局长汤跃宏(左二)、区人大副主任沈宗文(左一)到校
-- 2008年5月,麒麟区副区长杨忠武(左三)、区教育局局长代云良(左二)对育红小学晋级达标工作作指导。
-- 2002年6月,麒麟区教育局局长毛树森(左三)、副局长田晓华(左四)到校指导工作。
-- 2006年5月,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汝锷(右一)、区教育局局长田晓华(右二)、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张丽萍(
-- 2007年10月,区教育局局长田晓华(左三)到校检查安全工作。
-- 2007年6月,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慧到校指导工作。
-- 2008年7月,麒麟区教育局副局长程伟(左一)、区教育局党委委员严胜辉(右一)到校指导工作。
-- 2006年9月,校本培训——专题讲座。
-- 2007年10月,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 2006年4月,承担区级集体备课。
-- 2006年12月,首届教师论文宣读会。
-- 2008年4月,麒麟区教研室主任许泰苍为教学开放日评课。
-- 2006年9月,学校在烟厂俱乐部举办第四期家长培训。
-- 2008年4月,学开放日课堂一角。
--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 我们是小小音乐家
-- 学校办学特色之一——珠心算
-- 校领导与教师深入课堂听课
-- 想象画——我心中的奥运
-- 生动形象的板书设计
-- 2008年4月,区教育局教研室专家到校指导教研工作。
-- 年级组集体备课
-- 2008年4月,市教科所副所长寸颖(中)、老科协领导毛树森(左一)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许泰苍到校指导工
-- 2007年4月,教师说课竞赛。
-- 英语研究课
-- 教师粉笔字比赛
-- “三·八”妇女节教师健美操比赛
-- 博览群书
-- 2006年9月,第一届一次教职工大会。
-- 重温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 教师进行《义务教育法》考试
-- 指导学生阅读
-- 教学研究课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1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2
-- 科学课堂教学竞赛
-- 体育课上
-- 指导学生珠算、心算练习
-- 推广校园集体舞获奖教师
-- 校外辅导员杨天生为同学们作报告
-- 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 交通安全进校园
-- 向贫困学生献爱心
-- 我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作贡献
-- 我们为灾区捐款
-- 做净化、美化环境小公民
--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我们责无旁贷
-- 缅怀英烈、继承传统
-- 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 聆听校长国旗下讲话
--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 “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 到三元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 发扬光荣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 踏春去
-- 参观沿江金龙科技园
-- 走进花的世界,了解种花知识
-- 学生手工制作
-- 手工制作成果展
-- 科技大蓬车进校园
-- 参观模型室
-- 在珠心算赛场上
-- 小小书法家
-- 我们从小爱读书
-- 获奖板报之一
-- 鼓号队风采
-- 科技夏令营
-- 阅览室里刨金
-- 我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组织
-- 夏令营到北京参观学习
-- 迎新年合唱比赛
-- 才艺表演——古筝
-- 儿童剧——打开窗
-- 舞蹈——山里娃
-- 萨克斯小合奏
-- 舞蹈——动感宝贝
-- 小合唱《格桑卓玛》
-- 课间操——雏鹰起飞
-- 冬运会项目之一——拔河
-- 为运动员加油
-- 冬运会项目之一——仰卧起坐
-- 冬运会项目之一——50米迎面接力
-- 冬运会项目之一——跳绳
-- 冬运会项目之一——100米短跑
-- 少儿集体舞——找朋友
-- 冬运会开幕式
-- 我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 跆拳道学员表演
-- 男子篮球队员在训练
-- 女子篮球队员在训练
-- 男子篮球队赛前准备
-- 课间活动——开火车
-- 课间操
-- 科普示范检查团到校指导工作
-- 学校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 参加第二十届云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李培市长颁发“市长奖”
-- 模型队发射火箭
-- 现场教练
-- 四模展室一角
-- 制作飞机模型
-- 海模训练
-- 教练现场指导
-- 安装四驱车
-- 学校航空模型队严阵以待
-- 制作风筝
-- “珠心算”班在训练
-- 参加市珠心算比赛
-- 区财政局专家到校指导珠心算训练工作
-- 学校荣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学校沿革
-- 第一节 曲靖卷烟厂育红学校
-- 第二节 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
第二章 学校组织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学校党组织
-- 第二节 学校行政设置
-- 第三节 群众团体
---- 一、教育工会
---- 二、共青团工作
---- 三、中国少年先锋队
第三章 教职工与学生
-- 第一节 教职工
---- 二、教职工结构
---- 三、教师待遇
---- 四、师德建设
---- 五、培训与提高
---- 六、教师职务聘任
---- 七、教师考评
-- 第二节 学生
---- 二、学籍管理
---- 三、操行评定
---- 四、特长生培养
第四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学校体制
-- 第二节 人事改革
-- 第三节 三制改革
-- 第四节 工资改革
-- 第五节 教材改革
-- 第六节 教法改革
-- 第七节 教育思想
-- 第八节 办学特色
-- 第九节 教学研究与改革
第五章 学校德育工作
-- 第一节 教育内容
-- 第二节 教育形式
-- 第三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第六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教学管理
-- 第三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学成绩考核
-- 第五节 第二课堂
-- 第六节 家长学校
第七章 文体、卫生及安全
-- 第一节 体育工作
-- 第二节 艺术教育
-- 第三节 卫生保健
-- 第四节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 第五节 学校假期教育工作
第八章 教育科研
-- 第一节 科研管理
-- 第二节 科研内容
-- 第三节 科研成果
-- 第四节 教育成果
-- 第五节 教学业绩
第九章 办学条件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 第三节 学校设备、资产、后勤
第十章 人物
-- 第一节 历任学校书记、校长
---- 钟士心
---- 王芝昌
---- 沈定美
---- 张秀珍
---- 陕洪昌
---- 张连才
---- 张永能
---- 李荣庆
---- 郑凤华
---- 尹翔
---- 瞿朝华
---- 吴广甲
---- 李树明
---- 杨卫国
---- 李永忠
-- 第二节 现任学校领导
---- 张开明
---- 尹怀全
---- 郑志强
-- 第三节 教职员工
---- 孙亚芬
---- 刘建乔
---- 荀留凤
---- 潘芳
---- 黄琼芬
---- 杨艳
---- 顾泽邦
---- 解剑锋
---- 彭党清
---- 许英贤
---- 吴泽
---- 郭克莉
---- 刘余花
---- 岳燕萍
---- 钱见三
---- 权世翠
---- 代鸭花
---- 王辉
---- 李毅
---- 马仲粉
---- 姜俊
---- 刘腊花
---- 孙莲
---- 陈春燕
---- 李白花
---- 娄晶君
---- 赵云锦
---- 魏海英
---- 张红英
---- 伏光
---- 颜曙
---- 吴非霏
---- 王永刚
---- 李建华
---- 云英
---- 张松梅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