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北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电力建设、发电、供电、电力科学技术等。
内容时限:
1890-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东北电力工业志
版权页
谨以此书献给东北电力工业一百周年
图片
--
1 1990年东北电网示意图
--
亲切的关怀
----
2 1952年毛泽东主席给阜新发电厂工程队全体职工的嘉勉电
----
3 阜新发电厂庆祝毛主席为1号机组发电发嘉勉电38周年
----
4 1949年刘少奇副主席和全国劳动模范刘英源(后左)在一起
----
6 1964年朱德委员长(前右二)和董必武副主席(前右一)视察丰满发电厂
----
7 195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左三)在丰满发电厂视察
----
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左三)视察华能大连电厂
----
9 国务院总理李鹏(左二)在东北电业管理局视察时同干部亲切交谈
----
10 1987年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视察抚顺发电厂
----
11 1990年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左三)在铁岭发电厂工地视察
----
12 1990年能源部副部长史大桢(左二)视察辽宁发电厂
----
13 李鹏总理为《东北电力工业志》题词
--
纪念东北电力工业一百周年
----
14 1990年11月9日东北电业管理局在大连召开东北电力工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
15 李鹏总理为东北电力工业一百周年题词
----
16 能源部副部长史大桢在大会上讲话
----
17 东北电业管理局局长赵希正在大会上讲话
----
18 为纪念东北电力工业一百周年出版的书刊
----
19 东北电力工业成就展览(部分)
--
电力建设
----
20 通辽发电厂建设工程正昼夜加紧施工
----
21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一期工程锅炉大件吊装
----
22 吉林热电厂扩建工程锅炉工地
----
23 沈海热电厂1号机中、低压缸安装
----
24 华能大连电厂在建设中
----
25 1990年开工建设的铁岭发电厂工地一瞥
----
26 吉林送变电工程公司在500千伏葛上线吉阳长江大跨越工程中应用直升飞机放线
--
勘测设计
----
27 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大楼
----
28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计算
----
29 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30 黑龙江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人员在讨论设计方案
--
火力发电
----
31 清河发电厂始建于1966年,装机130万千瓦,为我国首座超百万千瓦大型火电厂
----
32 1978年开工建设的富拉尔基二电厂,装机120万千瓦
----
33 1988年全部建成投产的锦州发电厂,装机120万千瓦
----
34 1957年兴建,1988年扩建的辽宁发电厂,装机105万千瓦
----
35 到1985年,元宝山发电厂装机90万千瓦
----
36 1955年开始兴建的吉林热电厂,装机85万千瓦
----
37 1989年投产的通辽发电厂,装机80万千瓦
----
38 始建于1986年的华能大连电厂,装机70万千瓦
----
39 长山热电厂于1988年完成扩建,装机达69.9万千瓦
----
40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于1978年开工建设,装机61万千瓦
----
41 1952年开始恢复扩建的阜新发电厂,装机55万千瓦
----
42 新华发电厂1979年建成投产,装机50万千瓦
----
43 佳木斯发电厂始建于1957年,装机49.877千瓦
----
44 朝阳发电厂始建于1967年,装机40万千瓦,图为国产首台20万千瓦机组
----
45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1984年开工建设。装机40万千瓦
----
46 1985年开工建设的双鸭山发电厂,装机40万千瓦
----
47 沈海热电厂1988年井工建设,装机40万千瓦
--
水力发电
----
48 1975年开工建设的白山发电厂,截至1990年装机90万千瓦
----
49 白山发电厂水轮发电机室
----
50 丰满发电厂水轮发电机室
----
51 始建于1937年的丰满发电厂,至1990年装机55万千瓦
----
52 云峰发电厂于1959年正式动工兴建,装机40万千瓦
----
53 桓仁发电厂始建于1958年,装机29.45万千瓦
----
54 1982年开工建设的太平湾发电厂装机19万千瓦
----
55 太平哨发电厂1976年开工建设,装机16.1万千瓦
----
56 镜泊湖发电厂始建于1936年,装机9.6万千瓦
--
供电网络
----
57 蓬勃发展的东北电网
----
58 500千伏锦州董家变电所,总容量150万千伏安,1985年投入运行
----
59 500千伏辽阳变电所,总容量150万千伏安,1985年投入运行
----
60 500千伏元锦辽海送电线路,1984年全线建成投入运行
----
61 500千伏海城王石变电所,总容量75万千伏安,1986年投入运行
----
62 500千伏辽阳至沈阳沙岭送电线路,1986年建成投入运行
----
63 500千伏东丰至辽阳送电线路,1986年建成投入运行
----
64 500千伏东丰变电所,总容量75万千伏安,1988年建成投入运行
----
65 220千伏沈阳浑河变电所,总容量,36万千伏安
----
66 500千伏沈阳沙岭变电所,总容量75万千伏安,1989年建成投入运行
----
67 220千伏沈阳虎石台变电所,总容量24万千伏安
----
68 220千伏长春北郊变电所,总容量24万千伏安
----
69 220千伏哈尔滨西郊变电所,总容量30万千伏安
----
70 齐齐哈尔地区220千伏送电线路嫩江跨越
--
调度通信
----
71 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大楼
----
72 东北电网总调度大厅
----
73 东北电网通信调度室
----
74 电网调度计算机主机房
----
75 东北电网水库调度室
----
77 吉林省电力工业局调度室
----
76 吉林省电力工业局调度通信大楼
----
78 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调度室
----
79 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调度通信大楼
--
用电
----
80 强大的电力将沈阳夜景装扮得璀灿辉煌
----
81 大庆油田是东北电网最大电力用户之一
----
82 鞍山电业局职工开展用电咨询活动
----
83 改造后的沈阳城市电网
----
84 节电先进单位: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
--
农业电气化
----
85 辽宁葠窝水库小水电,装机3.72万千瓦
----
86 吉林省敦化县珍珠门小水电装机3200千瓦
----
87 赤峰地区牧民装上了风力发电机
--
电力设备修造
----
88 沈阳电力机械厂成品车间一角
----
89 长春发电设备总厂生产的斗轮堆取料机获国家质量奖
----
90 鞍山铁塔厂生产的铁塔1987年获国家金质奖
----
91 长春管道厂正在生产水泥管道
----
92 阜新电力修造厂产品获国家质量奖
----
93 四平线路器材厂引进的日本铸造设备
--
电力科技
----
94 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虎石台高压试验场
----
95 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试验大楼
----
96 吉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的高压试验研究设备
----
97 黑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
98 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科技情报联网传输系统
----
99 东北电业管理局计算中心主机房
----
100 计算机终端
----
101 500千伏带电作业获国家科学大会奖
--
多种经营
----
102 1986年李鹏(左二)在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展览会上,观看东北电业多种经营展台
----
103 沈阳电业局电气安装公司变压器修造厂
----
104 哈尔滨电业局光源百货商店
----
105 大连热力机电工程公司生产各类高压容器
----
106 丰满发电厂旅游公司专营松花湖旅游业
----
107 新华发电厂大力发展养鸭
----
108 辽宁发电厂发展工厂化养鱼
----
109 亮子河发电厂农场蔬菜丰收
----
110 沈阳电力专科学校主教学楼
--
文化教育
----
111 哈尔滨电校的计算机教室
----
112 丰满水电学校一角
----
113 东北电力学院教学大楼
----
114 大连电校35万千瓦火电机组模拟机
----
115 锦州电校主教学楼
----
116 长春电校学生在电厂实习
----
117 丰满发电厂子弟学校
--
文体活动
----
118 大连电业局文艺队为职工演出歌舞
----
119 丰满发电厂文化宫
----
120 沈阳电业局新建的电业体育馆
----
121 东电直属单位职工运动会开幕式
--
职工生活
----
122 东北电业中心医院大楼
----
123 兴城电业职工疗养院水疗室
----
124 镜泊湖电业职工疗养院远眺
----
125 东北电业系统为职工新建了大批住宅楼
----
126 元宝山发电厂为职工建了公园,图为“园中园” 一角
----
127 沈阳电业局幼儿园的孩子在游戏
中国电业史志编委会
中国电业史志编辑室
《东北电力工业志》编纂委员会
《东北电力工业志》编辑室
总序
电力工业必须先行 李德生
序 黄金凯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篇电力建设
--
第一章发电资源
----
第一节火电资源
------
一、煤炭资源
------
二、石油(天然气)资源
----
第二节水电资源
------
一、黑龙江流域
------
二、松花江流域
------
三、鸭绿江流域
------
四、辽河流域
------
五、其它河流
----
第三节其它资源
------
一、潮汐资源
------
二、地热资源
------
三、风能资源
--
第二章电源建设
----
第一节火电建设
----
第二节火电建设重点工程
------
一、阜新发电厂工程
------
二、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工程
------
三、吉林热电厂工程
------
四、辽宁发电厂工程
------
五、哈尔滨热电厂工程
------
六、清河发电厂工程
------
七、长山热电厂工程
------
八、新华发电厂工程
------
九、元宝山发电厂工程
------
十、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工程
------
十一、锦州发电厂工程
------
十二、华能大连电厂工程
----
第三节水电建设
----
第四节水电建设重点工程
------
一、水丰发电厂工程
------
二、丰满发电厂工程
------
三、镜泊湖发电厂工程
------
四、桓仁发电厂工程
------
五、云峰发电厂工程
------
六、白山发电厂工程
------
七、太平哨发电厂工程
------
八、太平湾发电厂工程
------
九、长甸水电站工程
--
第三章电网建设
----
第一节送变电建设
----
第二节送电线路重点工程
------
一、110千伏北黑送电线路工程
------
二、154千伏鸡密送电线路工程
------
三、154千伏密七送电线路工程
------
四、220千伏松东李送电线路工程
------
五、220千伏太风丹送电线路工程
------
六、220千伏新哈送电线路工程
------
七、220千伏白梅送电线路工程
------
八、220千伏富大哈送电线路工程
------
九、220千伏尚东送电线路工程
------
十、500千伏元锦辽海送电线路工程
------
十一、500千伏东辽送电线路工程
------
十二、500千伏海大送电线路工程
------
十三、500千伏辽沈送电线路工程
----
第三节枢纽变电所重点工程
------
一、110千伏望江变电所工程
------
二、220千伏虎石台变电所工程
------
三、220千伏佳南变电所工程
------
四、500千伏董家变电所工程
------
五、500千伏辽阳变电所工程
------
六、500干伏王石变电所工程
------
七、500千伏东丰变电所工程
--
第四章设计与施工
----
第一节勘测设计
----
第二节基建机构与体制
------
一、机构
------
二、管理体制
----
第三节基建程序
----
第四节施工
------
一、施工设备
------
二、施工技术
------
三、施工质量
------
四、施工队伍
第二篇发电
--
第一章发电规模
----
第一节水电设备
------
一、东北沦陷时期(1937~1945年)
------
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8年)
------
三、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1990年)
----
第二节火电设备
------
一、清朝末年时期(1890~1911年)
------
二、中华民国时期(1912~1931年)
------
三、东北沦陷时期(1931~1945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8年)
------
五、东北解放到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48~1990年)
--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
第一节发电量和设备利用小时
----
第二节发电标准煤耗率和厂用电率
--
第三章发电生产
----
第一节电厂运行
----
第二节发电设备检修
------
一、检修组织
------
二、检修职责
------
三、检修计划
------
四、检修管理
------
五、检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
六、应用先进技术和新工艺
----
第三节发电设备技术改造
------
一、锅炉技术改造
------
二、汽轮机技术改造
------
三、水轮机技术改造
------
四、发电机技术改造
------
五、主变压器技术改造
------
六、公用系统技术改造
------
七、建筑物加固与改造
----
第四节发电燃料
------
一、燃料计划
------
三、燃料储存
------
四、燃料质量管理
------
五、燃料管理机构
----
第五节环境保护
------
一、环保工作与组织
------
二、“三废”治理
--
第四章发电厂
----
第一节水力发电厂
------
一、水丰发电厂
------
二、丰满发电厂
------
三、自山发电厂
------
四、镜泊湖发电厂
----
第二节火力发电厂
------
一、抚顺发电厂
------
二、阜新发电厂
------
三、辽宁发电厂
------
四、清河发电厂
------
五、锦州发电厂
------
六、新华发电厂
------
七、牡丹江第二发电厂
------
八、元宝山发电厂
------
九、华能大连发电厂
----
第三节热电厂及发电总厂
------
一、吉林热电厂
------
二、长山热电厂
------
三、富拉尔基发电总厂
------
四、通辽发电总厂
第三篇供电
--
第一章东北电网
----
第一节从自发自用电到对外供电
----
第二节从跨市区送电到形成省网
------
一、辽宁省电网
------
二、吉林省电网
------
三、黑龙江省电网
------
四、赤峰市、哲里木盟地区电网
----
第三节从形成东北主网到东北电网
------
一、东北电网运行情况
------
二、东北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供电设备
----
第一节送电线路
------
一、22~110千伏线路
------
二、154~500干伏线路
----
第二节配电线路
----
第三节变电所
----
第四节无功补偿装置
------
一、并联电容器
------
二、并联电抗器
------
三、调相机
------
四、静止补偿装置
--
第三章供电运行
----
第一节线路运行
------
一、巡视和检查
------
二、群众性护线
----
第二节变电运行
----
第三节运行分析
----
第四节红旗化活动
--
第四章供电检修
----
第一节恢复性检修
----
第二节正常性检修
----
第三节带电检修
--
第五章供电设备技术改造
----
第一节154千伏线路升压
----
第二节城市电网改造
------
一、线路升压
------
二、提高供电能力
------
三、超高压电压伸入市区
------
四、采用先进供电装备
----
第三节变压器及断路器改造
------
一、变压器改造
------
二、断路器改造
--
第六章供电生产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规程制度
----
第三节城市路灯管理
----
第四节线损管理
--
第七章供电企业
----
一、大庆电业局
----
二、吉林电业局
----
三、沈阳电业局
----
四、鞍山电业局
----
五、大连电业局
----
六、哈尔滨电业局
----
七、两锦电业局
----
八、长春电业局
第四篇电网调度
--
第一章电网运行
----
第一节稳定运行
----
第二节频率管理
------
一、频率管理的演变
------
二、与低频率运行作斗争
----
第三节电压管理
--
第二章经济调度
----
第一节等微增率调度
----
第二节降低网损
--
第三章水库调度
----
第一节水库调度工作的发展
----
第二节水库调度室
------
一、调度盘
------
二、电子计算机系统
------
三、雷达回波微机传图处理系统
----
第三节丰满大坝补强期间的水库调度
--
第四章电网通信
----
第一节电力线载波通信
----
第二节有线通信
----
第三节无线通信
--
第五章继电保护
----
第一节整顿和改进
----
第二节“389”号总体改造工程
----
第三节采用苏式继电保护装置
----
第四节试用晶体管型继电保护装置
----
第五节采用整流型保护装置
----
第六节“四统一”继电保护装置
----
第七节500千伏线路继电保护
----
第八节自动重合闸装置
--
第六章调度自动化
----
第一节单一功能的远动装置
----
第二节综合数字型远动装置
----
第三节自动化系统形成
--
第七章调度机构
----
第一节中央给电所
----
第二节南满送电事务所
----
第三节东满送电事务所
----
第四节中满送电事务所
----
第五节北部电网调度事务所
----
第六节南部送电处
----
第七节调度通信局
第五篇用电与供热
--
第一章经济概况与用电构成
----
第一节经济概况
----
第二节用电构成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三、“二五”计划及三年调整时期(1957~1965年)
------
四、“三五”计划时期(1966~1970年)
------
五、“四五”计划时期(1971~1975年)
------
六、“五五”计划时期(1976~1980年)
------
七、“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
------
八、“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年)
--
第二章“三电”工作
----
第一节计划用电
------
一、电力(量)分配
------
二、调整负荷
----
第二节节约用电
------
一、节电工作的发展
------
二、用电设备的节电
------
三、降低产品单耗
------
四、提高功率因数
----
第三节安全用电
------
一、用电监察
------
二、用户变电所管理
------
三、用户电工管理
------
四、国防军工用电管理
--
第三章营业
----
第一节营业机构
------
一、分散经营时期(1890~1931年)
------
二、东北沦陷时期(1932~1945年)
------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5”~1948年)
------
四、东北全境解放至新中国建立以后(1948~1990年)
----
第二节营业管理
------
一、营业建设
------
二、营业普查
------
三、营业标准化与现代化管理
------
四、经济效益
------
五、为用户服务
----
第三节电能计量
------
一、组织机构
------
二、技术管理
------
三、资产管理
------
四、表计修校与更换
------
五、计量监督
------
六、改进计量检定设备
--
第四章供热
----
第一节供热的发展
----
第二节供热管理
------
一、供热方式
------
二、供用热合同
------
三、供热管理标准化、现代化
----
第三节用热监察与计量
------
一、计划用热与节约用热
------
二、窃热管理
------
三、用热监察人员职责
------
四、用热计量
第六篇农业电气化
--
第一章农电建设
----
第一节农村电源建设
------
一、小水电
------
二、小火电
----
第二节农村送变电建设
----
第三节农村配电建设
----
第四节农村电网改造
------
一、农村高压电网改造
------
二、农村低压电网改造
--
第二章农村用电水平
----
第一节农村通电率
----
第二节农村用电量与用电构成
--
第三章农电生产
----
第一节农电安全
----
第二节农电生产管理标准化
----
第三节农电线损
----
第四节农电设备维护和检修
----
第五节农电调度与通信
------
一、农电调度
------
二、农电通信
--
第四章农电经营管理
----
第一节农电劳动人事管理
------
一、劳动定员管理
------
二、干部管理
------
三、工资管理
----
第二节农电财务管理
----
第三节农电物资管理
----
第四节农电营业管理
--
第五章农电管理体制
----
第一节分散管理
----
第二节归口管理
第七篇安全
--
第一章安全监察
----
第一节监察机构
----
第二节责任制
----
第三节安全考核
------
一、事故考核
------
二、事故率考核
------
三、安全记录考核
----
第四节安全奖惩
--
第二章规章制度
----
第一节生产方面规章制度
----
第二节基本建设方面规章制度
--
第三章安全工作
----
第一节安全活动
----
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措施
----
第三节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
----
第四节安全规程考试
----
第五节反事故演习
----
第六节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活动
--
第四章事故调查与统计
----
第一节事故调查
----
第二节事故报告与统计
--
第五章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
----
第一节电网可靠性管理
----
第二节发电厂可靠性管理
----
第三节供电可靠性管理
--
第六章典型重大事故实例
----
第一节发电事故
----
第二节供电及系统事故
----
第三节人身死亡事故
----
第四节火灾事故
----
第五节交通事故
----
第六节自然灾害
----
第七节外力破坏事故
第八篇电力科学技术
--
第一章电力科技的发展
----
第一节科技工作体系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试验研究装备
--
第二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推动安全经济生产
------
一、促进安全生产
------
二、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
第二节带电作业
----
第三节20万千瓦机组完善化
----
第四节500千伏输变电技术的应用
----
第五节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一、发电厂应用
------
二、变电所应用
------
三、管理应用
--
第三章科技成果推广
----
第一节成果管理
----
第二节成果推广
--
第四章技术监督
----
第一节绝缘监督
----
第二节化学监督
------
一、水、汽质监督
------
二、油务监督
------
三、燃料监督
----
第三节金属监督
----
第四节热工监督
----
第五节电气仪表监督
--
第五章科技情报
----
第一节情报网
----
第二节情报服务
第九篇教育
--
第一章全日制学校教育
----
第一节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电力技工教育
------
一、技工教学工作
------
二、技工教学管理
------
三、技工学生工作
----
第三节中等专业教育
----
第四节专科教育
------
一、专科教学工作
------
二、专科学生工作
------
三、专科兼容工作
--
第二章职工教育
----
第一节职工培训
------
一、干部培训
------
二、工人培训
----
第二节职工“双补”
----
第三节职工中、高等专业教育
------
一、中等专业教育
------
二、高等专业教育
--
第三章职工子弟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
二、中小学教学工作
----
第二节职业高中
--
第四章师资培训
第十篇电力设备修造
--
第一章修造企业
----
第一节电力修造企业的发展
------
一、辽宁地区电力修造企业
------
二、吉林地区电力修造企业
------
三、黑龙江地区电力修造企业
----
第二节修造产品
------
一、备品配件生产
------
二、非标准件配制加工
------
三、定型产品制造
--
第二章修造企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质量管理
----
第二节技术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工艺管理
------
三、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销售管理
第十一篇多种经营
--
第一章发展概况
----
一、起步阶段(1979~1980年)
----
二、发展阶段(1981~1985年)
----
三、提高阶段(1986~1990年)
--
第二章经营门类
----
第一节产品生产
----
第二节建筑安装
----
第三节商饮服务
------
一、商业经营
------
二、饮食服务
--
第三章多种经营管理
----
第一节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生产管理
------
一、安全管理
------
二、生产技术管理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一、计划
------
二、劳动工资
------
三、财务
------
四、物资
--
第四章重点企业
----
一、沈阳电业局电气安装公司
----
二、大连电力安装公司
----
三、大连热力机电工程公司
----
四、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劳动服务公司
----
五、哈尔滨电力工程安装公司
----
六、长春电气安装公司
----
七、吉林热电厂多种经营总公司
第十二篇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发展规划
----
第二节基建计划
------
一、计划编制与考核
------
二、投资结构
------
三、集资办电
----
第三节生产计划
------
一、指标管理
------
二、编制程序
------
三、考核检查
------
四、节能降耗
----
第四节经济活动分析
----
第五节统计
--
第二章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劳动工资计划
------
一、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二、工资基金管理
------
三、劳动生产率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一、劳动定员
------
二、劳动定额
------
三、招收与调配
------
四、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
----
第三节工资管理
------
一、工资等级
------
二、调整工资
------
三、工资形式
----
第四节职工队伍
------
一、队伍发展状况
------
二、职工分布
------
三、职工构成
--
第三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固定资产
------
一、固定资产利用效果
------
二、固定资产折旧
------
三、固定资产管理
----
第二节流动资金
----
第三节利润与税金
------
一、利税总额及构成
------
二、税制变革
------
三、利润留成
------
四、利税水平
----
第四节成本核算
----
第五节专用基金
------
二、专用基金管理
----
第六节基建财务
----
第七节电价、热价
------
一、电价
------
二、热价
----
第八节审计与检查
------
一、审计监督
------
二、财务检查
--
第四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资管理制度
------
一、计划管理
------
二、定额管理
------
三、储运管理
------
四、物资统计
----
第三节物资供应
------
一、材料
------
二、备品配件
------
三、成套设备
--
第五章职工生活
----
第一节组织与管理
----
第二节福利设施
------
一、职工住宅
------
二、职工食堂
------
三、幼儿园所
------
四、职工浴池
----
第三节医疗卫生
------
一、职工医院(卫生所)
------
二、职工疗养
------
三、医疗费用
----
第四节农副业生产
--
第六章整顿与改革
----
第一节企业整顿
------
一、制订规划标准
------
二、抓点带面
------
三、巡回检查
------
四、探索改革
----
第二节体制改革
----
第三节经营承包
------
一、可控增收节支额承包
------
二、工资总额承包
------
三、技术改造承包
------
四、基建投资包干
----
第四节现代化管理
------
一、管理方法
------
二、管理手段
------
三、企业升级
----
第五节档案整顿
------
一、档案管理
------
二、档案升级
第十三篇外事工作
--
第一章援外、承包及设备引进
----
第一节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
一、援建电站工程
------
二、援建送变电工程
----
第二节对外劳务承包工程
------
一、巴基斯坦宾卡西姆电站工程
------
二、沙角“B”电厂工程
----
第三节设备引进
--
第二章中朝界河水力发电
----
第一节中朝水力发电公司
----
第二节理事会和监事会
------
一、理事会议和监事会
------
二、理事会的办事机构
----
第三节中朝合营电厂的管理
------
一、管理形式和基本原则
------
二、生产技术管理
----
第四节财务管理
------
一、固定资产
------
二、大修理基金
------
三、小型基建和技术改造资金
------
四、生产成本
------
五、工资基金
------
六、利润
------
七、电价与电费
------
八、预算缴拨款
------
九、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议
----
第五节规划管理
----
第六节中朝水力发电公司重大活动
----
第七节中朝边境互供电
------
一、朝鲜向中国供电
------
二、中国向朝鲜供电
第十四篇党群工作
--
第一章党组
----
第一节党组沿革
----
第二节主要工作与决策
--
第二章干部管理
----
第一节党政干部管理
------
一、管理权限及范围
------
二、领导班子建设
------
三、后备干部管理
----
第二节专业技术干部管理
------
二、专业职称评聘
------
三、出国出境人员的选审
----
第三节老干部管理
--
第三章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队伍建设
----
第二节教育与宣传
--
第四章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五章工会工作
----
第一节工会组织
----
第二节工人运动
------
一、反抗压迫
------
二、保护电力设备
------
三、抢修设备,支援解放全中国
----
第三节群众性生产活动
------
一、劳动竞赛
------
二、技术协作
----
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
----
第五节文体活动
------
一、体育活动
------
二、文艺活动
--
第六章共青团工作
--
第七章学会协会
----
第一节学会
------
一、电机工程学会
------
二、东北地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
第二节协会
------
一、东北电力企业管理协会
------
二、东北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三、东北电力体育协会
------
四、东北电力文学艺术协会
人物志
--
一、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
刘英源
----
赵庆夫
----
刘金良
----
王凤翔
----
王凤武
----
梁金声
----
苏发成
----
张德仁
----
王瑞华
----
王克敬
----
沈明智
----
李栋山
----
刘承祜
----
王兆铭
----
郑代雨
----
刘曙辰
----
薛修己
----
郭学道
----
张宝贵
----
赵海山
----
石祖礼
----
刘永昌
----
乔学亮
----
李钟允
----
吴允修
----
毕序起
----
施载义
----
贾福臣
----
沈克祥
----
韩庆丰
----
蒋慰祖
----
马庆臣
----
白宝安
----
孙文秀
----
崔文轩
----
朴俊锡
----
邰宝庚
----
王惠卿
----
詹忠林
----
历洪德
----
刘洪福
----
申玄弼
----
李春
----
李长富
----
杨德山
----
姜殿仁
----
张维庭
----
赵桂芝
----
黄新民
----
张功升
----
马东
----
武安政
----
金彦
----
傅关福
----
罗维勋
--
二、领导干部简介
----
李鹏
----
高严
----
程明陞
----
陈伯村
----
贾拓夫
----
汪德方
----
毛鹤年
----
李平
----
吴俊扬
----
郑代雨
----
赵庆夫
----
史大桢
----
荆杰
----
何纯渤
----
张金
----
童铣
----
安克成
----
席柳溪
----
方深
----
庄进
----
孙象涵
----
孟亚人
----
伊萍
----
肖生才
----
孙凤山
----
贺光华
----
李国华
----
苏杰
----
白浪
----
何剑秋
----
向同亮
----
杨裕进
----
傅少云
----
张矗
----
陆文彬
----
王国安
----
刘华民
----
王勤业
----
王志远
----
于治亮
----
安育铮
----
肖凉
----
刘毅
----
孙景明
----
郎成伟
----
高玉峰
----
张润民
----
彭昌恩
----
高剑秋
----
毛锦辉
----
杨耀邦
----
黄伯权
----
郭本甫
----
张启
----
刘乃福
----
赵长海
----
刘冈英
----
张志厚
----
李岩
----
吴英虬
----
金浪川
----
花承文
----
张玉书
----
孟铁锬
----
陈训江
----
王德新
----
于新阳
----
黄佳武
----
赵希正
----
刘先平
----
马毓铣
----
李开有
----
熊希善
----
童锐刚
----
侯景域
----
李庆安
----
程俊贤
----
鲁流义
----
牛裴然
----
俞占繁
----
范廷阳
----
丛怀清
----
刘焕长
----
陈溶年
----
李文
----
李宝全
----
孙业堂
----
张焕然
----
刘立新
----
许石
----
孟庆成
----
张广智
----
郭学崇
----
金凤祥
----
周培尧
----
彭肄
----
姚大本
----
沈国华
----
徐协伍
----
吕道成
----
崔庆旭
----
李志民
----
于景龙
----
李晓林
----
卢钊
----
刘有霜
----
刘耀庭
----
张学知
----
田坚
----
王烈豪
----
孙延琦
----
李廷芳
----
熊良印
----
赵蜀享
----
牛照杰
----
盛克强
----
李菊根
大事记
附录一东北电业机构沿革
附录二清朝李鸿章关于旅顺船坞电灯厂的奏折
附录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建工字第一号]
附录四东北电力工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附录五中朝两国关于鸭绿江图们江水力发电有关文件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