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目山志

西天目山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西天目山风景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建设、管理以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等。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1年06月

目录

封面
西天目山志
西天目山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郭仲选题词
-- 于冠西题词
-- 题词
-- 许宝毅题词
图片
-- 活化石—野银杏
-- 香果树
-- 羊角城
-- 珍稀树种—天目铁木
-- 独花兰
-- 连香树
-- 冲天树—金钱松
-- 天目木兰
-- 短萼黄连
-- 大树华盖—柳杉林
-- 延龄草
-- 天麻
-- 云豹
-- 梅花鹿
-- 白颈长尾雉
-- 黄喉貂
-- 石硅
-- 苏门羚
-- 白鹇
-- 红腹锦鸡
-- 宽尾凤蝶
-- 相思鸟
-- 天目秋色
-- 大树王
-- 倒挂莲花
-- 雾淞
-- 雨华亭
-- 伏虎岩瀑布
-- 开山老殿
-- 禅源寺
-- 南大门
-- 周恩来西天目之行纪念亭
-- 科技馆
-- 展厅一角
-- 徐悲鸿《天目山风景》(油画)
-- 西天目山图(清嘉庆十一年《西天目祖山志》)
-- 西天目山禅源寺固说
目 录

凡 例
第一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 层
---- 第二节 岩 石
---- 第三节 构 造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形态特色
---- 第二节 冰川遗迹
------ 附录:学术界关于天日山冰川遗迹的论争
-- 第三章 水 文
---- 第一节 溪 流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 质
-- 第四章 土 壤
---- 第一节 红 壤
---- 第二节 黄 壤
---- 第三节 棕黄壤
-- 第五章 气 候
---- 第一节 日 照
---- 第二节 气 温
---- 第三节 霜 期
---- 第四节 降 水
---- 第五节 湿度和蒸发
---- 第六节 风
---- 第七节 林荫效应
------ 附录:一、西天目山大气监测分析
------ 二、古籍有关天目山山名和自然环境的记载
第二编 资 源
-- 第六章 植 物
---- 第一节 植被类型
---- 第二节 种子植物
---- 第三节 蕨类植物
---- 第四节 苔藓植物
---- 第五节 药用植物
------ 短萼黄连
------ 细辛
------ 太子参
------ 箭叶淫羊藿
------ 山荷叶
------ 辛夷
------ 金线草
------ 凹叶厚朴
------ 华中五味子
------ 威灵仙
------ 盐肤木
------ 何首乌
------ 翠云草
------ 杜仲
------ 卷柏
------ 苦参
------ 狗脊
------ 抱石莲
------ 石韦
------ 马兜铃
------ 杜衡
------ 虎杖
------ 木防己
------ 蝙蝠葛
------ 防己
------ 南五味子
------ 牛膝
------ 瞿麦
------ 铁线莲
------ 木通
------ 大血藤
------ 南天竹
------ 乌药
------ 山鸡椒
------ 虎耳草
------ 龙芽草
------ 贴梗海棠
------ 野山楂
------ 地榆
------ 合欢
------ 云实
------ 野百合
------ 野大豆
------ 鸡血藤
------ 紫藤
------ 吴茱萸
------ (木萼)叶花椒
------ 铁苋莱
------ 叶下珠
------ 清风藤
------ 金银花
------ 山茱萸
------ 绞股蓝
------ 魔竽
------ 延龄草
------ 天目藜芦
------ 天目贝母
------ 七叶一枝花
------ 独花兰
------ 天麻
------ 天目续断
------ 接骨木
------ 天目蓟
------ 天目山蓝
------ 天目地黄
------ 天目瑞香
------ 竹节人参
------ 蛇足石杉
------ 节节草
------ 阴地蕨
------ 有柄石韦
------ 江南星蕨
---- 第六节 经济植物
------ 天目紫茎
------ 百日草
------ 天目紫荆
------ 槐树
------ 棕榈
------ 葛藤
------ 天目荛花
------ 长序榆
------ 华桑
------ 小构树
------ 板栗
------ 菝葜
------ 金樱子
------ 栓皮栎
------ 麻栎
------ 山核桃
------ 山桐子
------ 油茶
------ 油桐
------ 山苍子
------ 香薷
------ 天女木兰
------ 竹叶椒
------ (乃木)椒
------ 化香
------ 小果蔷薇
------ 中华猕猴桃
------ 粗榧
------ 猫儿屎
------ 锥栗
------ 茅栗
---- 第七节 古树名木
------ 银杏
------ 柳杉
------ 金钱松
------ 天目铁木
------ 香果树
------ 夏蜡梅
------ 领春木
------ 连香树
------ 鹅掌揪
------ 天目木姜子
------ 天目木兰
------ 羊角城
------ 罗汉松
------ 朝鲜落叶松
------ 银鹊树
------ 青钱柳
------ 枫香
------ 天目琼花
------ 附录:一、天目山国家保护植物名录
------ 二、以“天目”命名的植物名录
-- 第七章 动 物
---- 第一节 兽 类
------ 云豹
------ 金钱豹
------ 黑麂
------ 梅花鹿
------ 猕猴
------ 穿山甲
------ 黄喉貂
------ 大灵猫
------ 苏门羚
------ 水獭
------ 金猫
---- 第二节 鸟 类
------ 白颈长尾雉
------
------ (狂鸟)
------ 雀鹰
------ 红隼
------ 红角鸮
------ 褐林鸮
------ 白鹇
------ 勺鸡
------ 红腹锦鸡
------ 白冠长尾雉
------ 蓝翅八色鸫
------ 鸳鸯
---- 第三节 爬行类
------ 石龙子
------ 黄缘闭壳龟
------ 平胸龟
------ 五步蛇
------ 翠青蛇
------ 脆蛇蜥
------ 竹叶青
------ 烙铁头
------ 绞花林蛇
------ 黑眉锦蛇
---- 第四节 两栖类
------ 东方蝾螈
------ 中国(疒)螈
------ 花奥蛙
------ 棘胸蛙
------ 树蛙
------ 黑斑蛙
------ 无斑雨蛙
------ 姬蛙
------ 中华蟾蜍
------ 角蟾
---- 第五节 鱼 类
---- 第六节 昆虫类
------ 尖板曦箭蜓
------ 拉步甲
------ 白绢蝶
------ 宽尾凤蝶
------ 金裳凤蝶
------ 珠翠蛱蝶
------ 天目俏饰寄蝇
------ 天目山原螳
------ 白蜡虫
------ 紫胶虫
------ 五倍子蚜
------ 附录:一、天目山国家保护动物名录
------ 二、以“天目”命名的动物名录
-- 第八章 微生物
---- 第一节 地衣类
---- 第二节 真菌类
-- 第九章 矿 产
---- 第一节 银 矿
---- 第二节 多金属矿
-- 第十章 特 产
---- 第一节 天日云雾茶
---- 第二节 天目笋干
---- 第三节 於 术
---- 第四节 白 果
---- 第五节 山核桃
---- 第六节 天日烘青豆
------ 附录:一、《西天日祖山志·生殖》
------ 二、西天目山之原生林
第三编 自然保护
-- 第十一章 寺僧营护
---- 第一节 营 护
---- 第二节 禁 伐
-- 第十二章 护林组织
---- 第一节 管护站
---- 第二节 突击队
---- 第三节 联防委员会
-- 第十三章 法 规
---- 第一节 禁 令
---- 第二节 规 章
---- 第三节 执 法
-- 第十四章 防护设施
---- 第一节 防火隔离带
---- 第二节 防火瞭望台
---- 第三节 消防水池防护机具
---- 第四节 护林道护树坎
-- 第十五章 迁移农户
---- 第一节 移民决定
---- 第二节 禅源寺区移民
---- 第三节 横坞移民
-- 第十六章 灾 害
---- 第一节 水 灾
---- 第二节 虫 害
---- 第三节 冻 害
---- 第四节 火 灾
---- 第五节 滥 伐
第四编 科 教
-- 第十七章 科研机构
---- 第一节 天目山林场
---- 第二节 临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 第三节 天目山管理局科学研究所
-- 第十八章 科教基地
---- 第一节 实验区
---- 第二节 科技馆
-- 第十九章 科研活动
---- 第一节 育苗,引种试验
---- 第二节 珍稀树种繁殖
---- 第三节 乡土树种发掘利用
---- 第四节 速生丰产技术研究
---- 第五节 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第六节 蛤士蟆试养
---- 第七节 资源调查
-- 第二十章 中外专家考察研究
---- 第一节 国 内
---- 第二节 国 外
------ 附录:一.中外专家学者考察西天目山评述
------ 二、西天目山模式植物标本名录
------ 三、有关西天目山科技论文录
第五编 宗 教
-- 第二十一章 道 教
---- 第一节 道 宫
---- 第二节 名 遭
-- 第二十二章 佛 教
---- 第一节 寺 院
---- 第二节 高 僧
---- 第三节 历代御书敕谕
---- 第四节 塔 院
-- 第二十三章 国际交往
---- 第一节 古 代
---- 第二节 现 代
------ 附录:一、栖逸与檀贤
------ 二、寺院藏书
第六编 旅 游
-- 第二十四章 胜 景
---- 第一节 景 点
---- 第二节 时 景
---- 第三节 景 赞
------ 附录《西天且山祖山志·形胜》
-- 第二十五章 游 览
---- 第一节 名人游山
---- 第二节 游览路线
-- 第二十六章 服 务
---- 第一节 旅行社
---- 第二节 交 通
---- 第三节 通 讯
---- 第四节 馆 舍
---- 第五节 天目佳肴
---- 第六节 商 店
---- 第七节 娱 乐
第七编 战 事
-- 第二十七章 关 隘
---- 第一节 东 关
---- 第二节 西 关
---- 第三节 千秋关
---- 第四节 豪迁关
-- 笫二十八章 兵 事
---- 第一节 太平军征战
---- 第二节 告岭阻击战
---- 第三节 天目区委组织抗日活动
---- 第四节 日机轰炸禅源寺
---- 第五节 营救杜立特
---- 第六节 天目山保卫战
---- 第七节 新四军进军天目山
---- 第八节 天日大队游击战
---- 第九节 军事联防
---- 第十节 驻 军
-- 第二十九章 浙西行署驻西天目山
---- 第一节 行署机构
---- 第二节 政治训练
---- 第三节 文化社团
-- 第三十章 周恩来西天且之行
---- 第一节 周黄会晤
---- 第二节 登仙人顶
---- 第三节 百子堂演讲
------ 附录:一、刘九洲重游西天目山
------ 二、周恩来“西天目之行纪念亭”落成揭幕
第八编 文 艺
-- 第三十一章 诗 词
---- 第一节 古 代
---- 第二节 现 代
-- 第三十二章 游 记
---- 第一节 古 代
---- 第二节 现 代
-- 第三十三章 传说故事
---- 第一节 宗教传说
---- 第二节 民间故事
-- 第三十四章 书 画
---- 第一节 匾 额
---- 第二节 题 词
---- 第三节 绘 画
-- 第三十五章 影 视
---- 第一节 摄 影
---- 第二节 电 影
---- 第三节 电 视
-- 第三十六章 石 刻
---- 第一节 题 刻
---- 第二节 碑 刻
---- 第三节 篆 刻
第九编 建 设
-- 第三十七章 道 路
---- 第一节 山 路
---- 第二节 公 路
---- 第三节 桥 梁
-- 第三十八章 屋 宇
---- 第一节 殿 庙
---- 第二节 亭 阁
---- 第三节 休养所
---- 第四节 招待所
---- 第五节 楼 馆
-- 第三十九章 水、电
---- 第一节 蓄水池
---- 第二节 水 井
---- 第三节 供 电
------ 附录:西天日山历年建筑一览表
第十编 管 理
-- 第四十章 机 构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设 置
------ 附录:西天目山管理机构干部任职表
-- 第四十一章 财 务
---- 第一节 财政拨款
---- 第二节 管理局历年收支
-- 第四十二章 经 营
---- 第一节 营林生产
---- 第二节 综合经营
附件:
-- 一、文献辑存
-- 二、书目辑存
-- 三、旧志序
后 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