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志(1951-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志(1951-200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准确、完整地记述我局地质勘查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保持和突出专业特色。

内容时限: 1951-2000

目录

封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志(1951~2000)
目录
序言
凡例
图片
-- 建于1956年的苏式二层小楼是自治区有色地勘局机关的办公场所,在简陋的环境里,几代地质工作者为有色地
-- 1999年奠基,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天一大厦十四层是自治区有色地勘局新的办公场所
-- 七○一队老基地办公楼,2001年与老基地部份其他房产出售给昌吉市大西渠乡
-- 七○一队新基地昌吉市监理中心大楼的第二层是队机关办公场所
-- 七○三队俯瞰,三层白色建筑为大队办公楼
-- 七○三队新建的职工住宅
-- 七○四队老办公楼,现已开发为商业用房
-- 七○四队新建的办公楼
-- 七○五队办公室
-- 七○五队沿街开发中的商业用房
-- 七○六队沿街一瞥(三层白色建筑为办公楼)
-- 七○六队五十年代的职工住宅——地窝子
-- 七○六队靓丽的生活居住环境
-- 物探队老办公楼,2001年因房产开发全部
-- 物探队新开发的住宅小区
-- 有色集团大厦十七层是地研所新的办公场所
-- 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局测试中心大楼
-- 局有关部门地质专家深人伊犁地区探矿一线指导找矿工作
-- 检查异常
-- 深山觅宝,七○三队地质人员在喇嘛苏铜矿观察矿化分布情况
-- 聚精会神
-- 共同研究,七○六队地质人员在萨吾尔地区寻找金矿
-- 踏遍青山找矿忙
-- 瞬变电磁法(EM-37)在采集物探数据
-- 测绘尖兵
-- 岩矿鉴定是地质工作的重要一环
-- 电感偶合等离子光谱仪(R-4)为区域地质工作增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计算机成图大大提高了地质图件的质量
-- 地质队员的野外营地
-- 绳“桥”过河体现了地质队员的艰苦奋斗精神
-- 风餐露宿是野外普查分队的家常便饭
-- 钻探队的年轻人
-- 详查中的包谷图金矿
-- 钻机整体搬家
-- 人拉肩扛
-- 向地质总局领导汇报地质工作情况
-- 兄弟单位总工程师在阔尔真阔腊金矿听地质人员介绍地质情况
-- 地质总局专家来疆考查指导工作
-- 我局专家代表团抵前苏联科克赛铜矿考杏时的合影
-- 向前苏联专家介绍地质情况
-- 中澳协作黄山物探项目的施工现场
-- 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质圣坑”的世界著名稀有金属矿山——新疆可可托海三号脉是七○一队五十年代
-- 海兰宝石(绿柱石晶体)
-- 绿柱石簇晶
-- 锂辉石
-- 钽铌铁矿
-- 自然金
-- 岩金
-- 铁木尔特条带状铅锌矿
-- 晨曦中的210金矿
-- 布伦口铜矿磨浮车间一角
-- 鄯善联化厂生产现场全貌
-- 尾亚钒钛铁矿球磨、磁选现场
-- 铁木尔特铅锌矿采矿、破碎、磨浮现场
-- 海兰宝石戒面和水晶项链
-- 宝石加工厂
-- 1987年2月中共新疆有色地勘公司(地勘局)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局会议室召开
-- 1986年1月新疆有色地勘公司(地勘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局会议室召开
-- 1990年新疆有色地勘局工作会议暨二届二次职代会在局会议室召开
-- 1991年3月七○一队因在稀有金属探矿中的显著成绩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授予“功勋地质队”的光荣称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阿不都·克里木的工作照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特等劳动模范余光荣
-- 局、队领导走访职工家庭
-- 局领导深入地勘单位与民营职工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经营和生活情况
-- 局工会组织慰问团深入地勘生产现场表演文艺节目
-- 局机关干部职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扣杀成功,得分!活跃的工间体育活动
-- 局机关庆新年晚会上的服装“模特”表演
-- 最美不过夕阳红——七○四队离退休职工在七○一队新基地表演舞蹈
-- 茁壮成长——七○四队地质中、小学校学生在上电脑课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机构队伍
-- 第一章 有色地勘局机构沿革
---- 第一节 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地质测绘处
---- 第二节 重工业部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地质处
---- 第三节 冶金工业部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地质勘探处
---- 第四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冶金工业管理局地质测绘处
---- 第五节 冶金工业部新疆有色地质勘探公司
---- 第六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新疆地质勘查局
-- 第二章 下属单位机构沿革及队伍简况
---- 第一节 七○一队
---- 第二节 七○二队
---- 第三节 七○三队
---- 第四节 七○四队
---- 第五节 七○五队
---- 第六节 七○六队
---- 第七节 七○七队
---- 第八节 物探队
---- 第九节 地质研究所
---- 第十节 矿产地质勘查院
---- 第十一节 八一钢铁厂地质队
---- 第十二节 水文队
---- 第十三节 中心试验室
---- 第十四节 地质机修厂
---- 第十五节 技工学校
第二篇 地质勘查
-- 第一章 地质工作
---- 第一节 普查找矿
---- 第二节 勘探
---- 第三节 科技研究
-- 第二章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
---- 第一节 地球物理勘查
---- 第二节 地球化学勘查
-- 第三章 测绘工作
---- 第一节 测绘发展三个阶段
---- 第二节 测绘工作及成果
-- 第四章 岩矿与测试
---- 第一节 岩矿(重砂)鉴定
---- 第二节 分析测试
-- 第五章 探矿工程
---- 第一节 钻探
---- 第二节 坑探
第三篇 地质矿产
-- 第一章 矿产地质概论
---- 第一节 新疆大地构造的划分
---- 第二节 新疆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带的划分
-- 第二章 黑色金属矿产
---- 第一节 铁矿
---- 第二节 锰矿
---- 第三节 钒、钛矿
-- 第三章 有色金属矿产
---- 第一节 铜矿
---- 第二节 铅锌矿
---- 第三节 钨锡矿
-- 第四章 稀有金属矿产
---- 第一节 可可托海锂铍铌钽稀有色属矿床
---- 第二节 阿斯喀尔特铍矿床
---- 第三节 福海县库卡拉盖锂铍矿床
---- 第四节 群库尔绿柱石铌钽矿床
---- 第五节 柯鲁木特锂铍(钽铌)矿床
---- 第六节 蒙库卡拉苏锂铍钽铌矿床
---- 第七节 卡拉苏(大哈拉苏)铍钽铌矿床
---- 第八节 胡鲁宫铍钽铌矿床
---- 第九节 阿勒泰阿巴宫钽铌铁矿床
---- 第十节 哈密县镜儿泉稀有金属锂铍矿
-- 第五章 贵重金属矿产
---- 第一节 哈密市金窝子金矿床
---- 第二节 金窝子金矿区V214-V210金矿带
---- 第三节 托里县包古图阔个沙也金矿床
---- 第四节 萨热阔布金矿床
---- 第五节 吉木乃县布尔克斯岱金矿床
---- 第六节 阔尔真阔腊金矿床
---- 第七节 科克萨依金矿
---- 第八节 双峰山金矿
---- 第九节 萨尔托海金矿
---- 第十节 黑山头金矿
---- 第十一节 塔斯特金矿
---- 第十二节 老山口金矿
---- 第十三节 克西克加什卡拉盖砂金矿(曾称卡拉迈里沙金矿)
---- 第十四节 阿勒泰市克孜加尔砂金矿
-- 第六章 其他矿产
---- 第一节 富蕴县扎河坝煤矿床
---- 第二节 托克逊县鱼儿沟(维吾尔沟)煤矿床
---- 第三节 拜城县铁列克萤石矿
---- 第四节 托克逊县下铜厂石灰岩矿庆
---- 第五节 乌鲁木齐县桦树沟石灰岩矿
---- 第六节 哈密市尾亚白云岩矿床
---- 第七节 和靖县乌拉斯台白云岩矿
---- 第八节 哈密市三道岭耐火粘土矿
---- 第九节 哈密市红土峡矽石矿
---- 第十节 伊宁县卡山奇重晶石矿床
---- 第十一节 工业白云母矿
-- 第七章 区域地质调查
---- 第一节 1:50万区域地质调查
---- 第二节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
---- 第三节 1:10万区域地质调查
---- 第四节 1:5万区域地质调查
-- 第八章 水文地质
---- 第一节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3号脉水文地质工作
---- 第二节 霍什布拉克矿供水水文地质
第四篇 多种经营
-- 第一章 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发展思路
---- 第三节 经营与管理
---- 第四节 经验与教训
-- 第二章 主要产业
---- 第一节 地质市场
---- 第二节 矿业开发
---- 第三节 制造业
---- 第四节 工程勘察与施工
---- 第五节 商贸服务业
---- 第六节 房产开发和物业管理
-- 第三章 骨干企业
---- 第一节 矿业企业
---- 第二节 制造业企业
---- 第三节 工勘企业
---- 第四节 商贸服务企业
-- 第四章 民营经济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宣传活动
---- 第三节 管理办法
---- 第四节 发展与现状
第五篇 管理工作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工作
---- 第二节 统计工作
---- 第三节 定额工作
---- 第四节 基本建设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财务机构
---- 第二节 会计制度
---- 第三节 资金管理
---- 第四节 成本核算
-- 第三章 审计工作
---- 第一节 审计机构
---- 第二节 审计制度
---- 第三节 审计工作
-- 第四章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用工、招工制度
---- 第三节 工资管理
---- 第四节 各种津贴、补贴
---- 第五节 劳动定额管理
---- 第六节 劳动保险
---- 第七节 奖励制度与奖金管理
---- 第八节 干部培训
---- 第九节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评定与管理
-- 第五章 设备物资管理
---- 第一节 设备管理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三节 汽车运输
-- 第六章 探矿管理
-- 第七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规章制度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节 伤亡事故管理
-- 第八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职工教育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九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文书档案管理
---- 第二节 科技档案管理
-- 第十章 保卫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内保工作
---- 第三节 破获的几件大案
-- 第十一章 计划生育
-- 第十二章 生活福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职能
---- 第二节 职工宿舍
---- 第三节 食堂
---- 第四节 托儿所
---- 第五节 职工子女学校
---- 第六节 医疗卫生
---- 第七节 浴室
---- 第八节 俱乐部及活动室
---- 第九节 农副业
第六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的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工作
---- 第四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二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工作纪略
-- 第三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团员状况
---- 第三节 工作纪略
-- 第四章 政事纪略
---- 第一节 肃反
----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
---- 第三节 反右倾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六节 整党整风
---- 第七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八节 加强民族团结
---- 第九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节 反对动乱抓稳定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