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设有航道、航运、港口、码头、渡口、船舶、管理、人物等篇。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03月
目录
封面
陕西省志 航运志
陕西省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
《陕西省志·航运志》编写人员
审定单位
图片
--
陕西省交通厅1988年3月在安康召开航运工作座谈会
--
安康红旗造船厂在审图
--
1986年西德专家考察汉江汉中港港址(规划)
--
清代龙驹寨(今丹凤县)船帮会馆戏楼
--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平底船形器之一
--
清代竹林关船帮会馆旧址
--
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船形壶之一
--
清代山阳县漫川关船帮、骡帮会馆的双戏楼
--
清代龙驹寨(今丹凤县)船帮会馆旧址
--
1986年5月交通部第二次长江水系航运考察组考察汉江城固县南柳渡口时,听取陕西省交通厅航运处欧阳芳处
--
汉江安康老码头(水西门码头)
--
安康地区航监所的航监船
--
汉中地区航管处港监人员在西乡港专业户船上检查安全
--
汉江旬城关码头
--
汉江安康港火石岩码头
--
汉江白河港城关码头
--
民国时期黄河龙门(禹门口)港船舶停泊情况
--
黄河府谷港城关码头
--
黄河神木县马镇港
--
汉江旬阳县构元渡口
--
嘉陵江略阳港
--
汉江西乡港石门沟码头
--
汉江中市杨家庵渡口
--
嘉陵江阳平关渡船
--
府谷造船厂70年代制造的“创业1号”轮船在黄河中行驶
--
丹江商南县红鱼渡口
--
汉江安康地区航道工程队的液压挖泥船
--
20世纪80年代渭河中的测量船
--
20世纪80年代渭河中行驶的专业户机动渡船
--
汉江安康火石岩水电站库区游船
--
安康红族造船厂修船工地
--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于1994年10月6日召开《陕西省志·航运志》终审会议并通过终审。
--
安康红旗造船厂制造的大型水文工程船首航
--
汉江安康库区挂浆机动木船
--
陕西省航道、港口图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第一篇 航道
--
第一章 黄河北干流
----
第一节 河流概况
------
图1 潼关旧城形势图
----
第二节 航道现状与河床演变
------
一、航道现状
------
二、河床演变
------
三、溪沟滩的稳定性
------
四、电站调峰和揭底冲刷
----
第三节 河道治理
----
第四节 前期开发
------
表1 黄河北干流各基本水文站冰情表
------
表2 黄河北干流各基本站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表
------
表3 黄河北干流各基本水文站设计最低通航流量(水位)表
------
表4 黄河北干流河段整治线宽度表
--
第二章 渭河、北洛河
----
第一节 渭河河道
------
一、河道概况
------
二、河槽类型与河道演变
--------
图2 黄渭洛汇流区近期河道变迁形势图
------
三、冲淤过程
------
四、水、沙变化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北洛河河道
----
第三节 航道治理
------
一、治理情况
------
二、河堤修筑
------
三、河道整治规划与工程措施
--
第三章 人工漕渠
----
第一节 开凿经过
------
一、秦代漕运
------
二、西汉漕渠
------
三、隋代漕渠
------
四、唐代漕渠
------
五、漕渠经地
--------
图3 关中漕渠图
----
第二节 昆明池、昆明渠、升原渠、潏水渠道
------
一、昆明池与昆明渠
------
二、升原渠
--------
图4 唐代升原渠与成国渠
------
三、小型水运渠道
--
第四章 渭河、汉江间水陆沟通
----
第一节 凿修褒、斜水陆运道
----
第二节 沟通丹、灞水道
------
图5 襄阳——潼关线运河示意图
----
第三节 汉江、甲水、商州、长安间路线
--
第五章 汉江干流
----
第一节 河道状况
------
一、汉中以上河段形态
------
二、汉中——白河河段
------
三、水情与泥沙
----
第二节 航道状况
----
第三节 航道治理
----
第四节 整治工程研究
------
一、整治缘由
------
二、开发轮廓
--
第六章 汉江支流状况与治理
----
第一节 丹江
------
一、河道状况
------
二、径流特点
------
三、泥沙与森林植被
------
四、航道病害与治理
----
第二节 金钱河、旬河、乾佑河
------
一、金钱河航道
------
二、旬河、乾佑河航道
----
第三节 岚河、任河、黄洋河、月河、坝河
------
一、岚河
------
二、任河
------
三、黄洋河、月河、坝河
----
第四节 牧马河、子午河、泾洋河
------
一、牧马河
------
二、子午河、泾洋河
--
第七章 嘉陵江
----
第一节 河道状况
----
第二节 清以前航道治理
------
一、东汉虞诩疏凿
------
二、唐代严砺整治
------
三、宋金元时期治理
------
四、清代初年治理
----
第三节 中华民国中期航道治理
------
一、时代背景
------
二、修治工程
------
三、治理效果
------
四、青石背船闸工程
----
第四节建国后治理
--
第八章 河网化
--
第九章 技术成就
----
第一节 斗门安置与管理
----
第二节 水尺
----
第三节 机械浚河
----
第四节 定来水名称
第二篇 航运
--
表5 陕西省内河航运货运量统计表
--
表6 50~80年代陕西省内河航运客运量统计表
--
表7 陕西省内河航运船舶数量变化表(1952~1990年)
--
第十章 黄河北干流
----
第一节 渡运
------
一、济渡演变
------
二、渡运活动
--------
图6 古人撑渡形状
----
第二节 先秦灾粮与贡赋运输
----
第三节 秦、汉粮食运输
----
第四节 隋、唐粮食、木材运输
----
第五节 宋、金、元粮食、木材运输
----
第六节 明代粮食运输
----
第七节 清代粮食、食盐、煤炭运输
------
一、灾粮运输
------
二、食盐运输
------
三、煤炭运输
------
四、生活、生产用品运输
----
第八节 民国商运、民运
----
第九节 建国后船运
--
第十一章 渭水及漕渠运输
----
第一节 渭水航运
----
第二节 秦、汉漕运
----
第三节 隋、唐漕运
------
一、隋代漕运
------
二、唐代漕运
------
三、漕储粮仓
--------
图7 京师一号仓复原鸟瞰图
----
第四节 宋、金、元租赋、木材运输
------
一、租赋运输
------
二、木材运输
------
三、竹木制品及薪炭运输
----
第五节 明、清粮食、食盐、煤炭、土特产品转运
------
一、粮食
------
二、食盐运销
--------
表8 解盐运销情况表
------
三、煤炭
------
四、土特产品
----
第六节 民国商运、民运
----
第七节 建国后船运
----
第八节 渭水载人航行
--
第十二章 汉江干流航运
----
第一节 秦、汉航运
----
第二节 三国、魏、晋、南北朝军运
----
第三节 唐代漕运
----
第四节 宋、元军运
----
第五节 明、清商运
----
第六节 民国商运
------
表9 民国14年前后陕南土特产品价目比较表
------
表10 民国14年前后陕南外来货物价目比较表
----
第七节 建国后航运
------
一、皮筏运输
------
二、木船运输
------
三、机船运输
------
四、盛衰起伏
----
第八节 主要航运企业
------
一、安康地区航运公司
--------
表11 80年代末期汉江水运情况调查表 (单位:吨、座位、公里)
------
二、安康县水陆运输公司
------
三、安康县第二水陆运输公司
------
四、安康县流水运输社
------
五、紫阳县航运社
------
六、旬阳县水陆运输公司
------
七、旬阳县航运公司
------
八、白河县航运合作社
--
第十三章 汉江支流航运
----
第一节 丹江航运
------
一、行船活动
------
二、唐代漕运
------
三、明、清商运
------
四、民国时期商运
--------
表12 陕西省丹江河流、航运概况调查统计表
------
五、建国后航运
----
第二节 金钱河航运
----
第三节 乾佑河、旬河航运
------
表13 陕西省洵河河流、航运概况调查统计表
----
第四节 褒河、子午河、任河、黄洋河、吕河、月河航运
--
第十四章 嘉陵江航运
----
第一节 秦、汉开发
----
第二节 唐、五代漕运
----
第三节 宋、元军粮运输
----
第四节 明、清商运、军运
----
第五节 民国中期商运
------
表14 陕西省嘉陵江航运概况调查统计表
------
表15 嘉陵江各航段木船航行所需时刻表
------
表16 嘉陵江各航段运费比较表
----
第六节 建国后航运
----
第七节 恢复航运方案
--
第十五章 运价
----
第一节 古、近代运价
----
第二节 建国后运价
------
一、自行议定阶段
------
二、运价调整
------
三、报政府批准阶段
--------
表17 白河县至各地的水运价格
------
四、专员公署确定阶段
--------
表18 陕西省汉江、黄河主流水运货物统一运价费率表
------
五、省交通厅统一调整
--------
表19 陕西省汉江、黄河主流水运货物港杂费统一费率表
--------
表20 黄河航道里程表
--------
表21 汉江航道里程表
----
第三节 客运运价计费规则
----
第四节 货物运价计算办法
------
一、调整运价《通知》
------
二、运价计算办法
----
第五节 地区调整运价
------
一、汉中地区
--------
表22 子午河营运里程表
--------
表23 西乡、牧马营运里程表
--------
表24 嘉陵江营运里程表
--------
表25 汉中地区水路货物装、卸费临时收费率表
------
二、安康地区
--------
表26 安康地区民间搬运装卸基本价格表
--------
表27 旬阳县吕河汽车轮渡价格表
------
三、延安地区
--------
表28 延水关渡口最高收费标准表
第三篇 港口、码头、渡口
--
第十六章 渭河、黄河
----
第一节 雍城港
----
第二节 咸阳古渡
----
第三节 长安北侧诸港口码头
------
一、太仓码头
------
二、东渭桥仓码头
------
三、广运潭码头
------
四、党家码头
------
五、草滩港
----
第四节 京师(永丰)仓码头
----
第五节 潼关港、渡
----
第六节 蒲津关(大庆关)渡
----
第七节 夏阳渡
----
第八节 少梁渡(又称芝川渡、夏阳渡)
----
第九节 圪针滩渡
----
第十节 延水关渡
----
第十一节 辛关渡
----
第十二节 俊店渡
----
第十三节 宋家川渡(军渡)
----
第十四节 吴堡横沟渡与孟门关渡
----
第十五节 川口渡
----
第十六节 拐上渡
----
第十七节 佳(葭)县港
------
图8 佳县港
----
第十八节 马镇港
----
第十九节 府谷港
------
图9 府谷港
--
第十七章 汉江干流
----
第一节 汉中港
----
第二节 城固港
----
第三节 锅滩港
------
图10 锅滩港
----
第四节 白沙渡港
------
图11 白沙渡港
----
第五节 西乡港
----
第六节 散花石港
------
图12 散花石港
----
第七节 茶镇港
------
图13 茶镇港
----
第八节 称沟湾港
------
图14 称沟湾港
----
第九节 石泉港
------
图15 石泉港
----
第十节 汉阳坪港
------
图16 汉阳坪港
----
第十一节 汉城港
------
图17 汉城港
----
第十二节 焕古港
------
图18 焕古港
----
第十三节 紫阳港
------
图19 紫阳港
----
第十四节 洞河港
------
图20 洞河港
----
第十五节 大道港
------
图21 大道港
----
第十六节 晓道港
------
图22 晓道港
----
第十七节 流水港
------
图23 流水港
----
第十八节 岚河港
------
图24 岚河港
----
第十九节 安康港
------
图25 安康港
----
第二十节 吕河港
------
图26 吕河港
----
第二十一节 旬阳港
------
图27 旬阳港
----
第二十二节 蜀河港
------
图28 蜀河港
----
第二十三节 冷水港
------
图29 冷水港
----
第二十四节 麻虎港
------
图30 麻虎港
----
第二十五节 前坡港
------
图31 前坡港
----
第二十六节 白河港
------
图32 白河港
------
表29 汉江航运进出白河厘局货物统计表
------
表30 1903年10~1906年8月汉江航运进入白河港货物表
--
第十八章 汉江支流
----
第一节 龙驹寨港(丹江)
----
第二节 竹林关港(丹江)
----
第三节 漫川关港(金钱河)
----
第四节 两河关港(旬河、乾佑河)
--
第十九章 嘉陵江
----
第一节 白水江港
----
第二节 略阳港
----
第三节 阳平关港
第四篇 船舶
--
第二十章 船筏演进
----
第一节 独木舟、筏、三板船
------
武进出土的独木舟
------
尖头敞尾独木舟
------
连江出土的独木舟
------
独木舟航行
------
图34 乘筏航行(左)和牛皮筏船(右)
------
图35 甲骨文中的舟字
------
图36 三板船
------
图37 早期加板于上的舫
----
第二节 舫
----
第三节 漕船
------
图38 汉代漕舫
----
第四节 战舰
------
图39 楼船
------
图40 艨艟
------
图41 斗舰
----
第五节 豫章大船
----
第六节 游船
----
第七节 机动船
----
第八节 船名、形制
------
一、黄河北干流
------
二、泾河、渭河、北洛河下游
--------
表31 渭河船舶的种类及载重量 (单位:市尺、吨)
------
三、汉江上游干、支流
--------
表32 汉江中木船的长度、宽度、吃水深度及载重量 (单位:米、公斤)
------
四、嘉陵江上游
------
图片
--------
汉江安康港钢质机动驳船
--------
汉江安康港钢质机动客船
--------
黄河“秦黄——3号”客轮
--------
黄河碛塄码头停泊的“创业2号”货轮
--------
汉江紫阳港“紫轮6号”货船
--------
汉江流水港“长虹1号”客轮
--------
汉江石泉水电站库区专业户机动渡船
--------
嘉陵江略阳县乐素河机动渡船
--------
汉江安康地区老鸦船
--------
汉江支流月河流
--------
渭河中的货运渡船
--------
丹江商南县邬鱼木船
--------
汉江支流黄洋河船
--------
汉江紫阳县舢板子船
--------
汉江安康地区航道工程队50吨级住宿囤船
--------
汉江安康地区航道工程队耙式挖泥船
--
第二十一章 船舶制造
----
第一节 造船历史
----
第二节 建国后造船业
------
一、概况
------
二、兴建船厂
--
第二十二章 船工生活
第五篇 管理
--
第二十三章 机构、人员、职责
----
第一节 建国前机构演变
------
一、周代
------
二、秦、汉时期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时期
------
五、宋、金、元时期
------
六、明、清时期
------
七、中华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建国后机构设置、变革
------
一、省级机构
--------
表33 陕西省交通厅航运管理局及其代管的交通部黄河水系规划办公室组织机构表
------
二、省派出及地、县(市)机构
--------
表34 陕南航运管理局组织机构表
--------
表35 潼关、风陵渡渡口运输组织机构表
----
第三节 船检机构及职责
------
一、省级机构
------
二、地区、县市机构
----
第四节 航道建设机构
----
第五节 职工培训
------
表36 陕南内河航管局培训的第一批船员职务等级名单
--
第二十四章 古、近代规章制度
----
第一节 漕运办法
----
第二节 唐代法令、制度
------
一、法令
------
二、转搬法与仓储制度
----
第三节 宋、金、元漕运规章
------
一、漕运官员与漕运
------
二、关卡查验与税金征收
------
三、放排时间及木筏水工
------
四、宋代押运船、筏人员,须以家产作抵押
------
五、押运(纲船)者责任
------
六、依船只坚固程度装载不同种类物资
------
七、商船与官船分运漕粮
------
八、漕运舟船,行有定时,运有定价
------
九、漕运船只在战时要进行伪装
------
十、元代船户要缴纳赋税
----
第四节 明、清、民国水运办法
------
一、明代支运、兑运、长运
------
二、清及民国官办商运、官办民运
------
三、漕运使用的“格单”
----
第五节 货运联系与装卸组织
----
第六节 水手遇难处理
----
第七节 航运告示
------
一、严禁抢捞货物告示碑
------
二、禁止匪徒乘机抢取客货告示碑
------
三、严禁埠头讹索过往船户告示碑
------
四、严禁埠役诈索船只致扰行旅告示碑
----
第八节 渡口管理办法
------
一、唐代津渡管理
------
二、清代渡口管理
----
第九节 竹、木材排筏放运
------
一、渭河、黄河木筏的结扎、解扎与再结扎
------
二、黑河“放厢”
------
三、汉江竹木排筏放运
--
第二十五章 当代航运规章、办法
----
第一节 木帆船管理办法
----
第二节 内河轮船航行规则
----
第三节 船舶管理暂行办法
----
第四节 船舶建造、检验、买卖规定
------
一、《木帆船检验丈量细则》
------
二、《陕西省木帆船建造、买卖管理规则》
------
三、《陕西省船舶建造、检验、买卖管理规定》
----
第五节 船员职务规则
----
第六节 商务事故处理办法
----
第七节 渡口管理办法、细则
------
一、《陕西省内河渡口管理办法》
------
二、《陕西省渡口管理细则》
----
第八节 竹、木排筏安全管理办法
----
第九节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违章处罚规定
----
第十节 水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
----
第十一节 水路运输审批登记
----
第十二节 省际水路运输审批管理
----
第十三节 运输保险
------
一、《关于开展运输船舶保险业务的通知》
------
二、《水路货物运输实行保险与负责运输相结合的补偿制度的规定》
------
三、陕西省交通厅的《补充规定》(试行)
----
第十四节 管理费征收使用
第六篇 人物
--
第二十六章 人物传略
----
一、虞诩
----
二、崔湜
----
三、裴耀卿
----
四、韦坚
----
五、刘晏
----
六、李巽
----
七、裴休
----
八、严砺
----
九、苏涓
----
十、李德辉、汪德臣、汪良臣、武思信、吕嗣庆
----
十一、王遴
----
十二、路振飞
----
十三、杨三辰
----
十四、张恢元
--
第二十七章 航运世家
----
一、李在贵家族
----
二、何氏家族
----
三、张氏家族
------
张洪需
----
四、罗氏家族
----
五、王金家族
------
一、包袱太公王金
----
六、罗玉成
------
罗玉成
----
七、安康河街船家
--
第二十八章 先进模范个人、集体
----
一、交通部授予荣誉称号者
------
(一)胡孝仁
------
(二)何道立
------
(三)张昌全
------
(四)张世宏
--------
附图
------
(五)艾德平
------
(六)张显贵、卢发东、曹立新
--------
附图
------
(七)杨安民
--------
附图
------
(八)安康红族造船厂
------
(九)长征5号文明客船
------
(十)安康地区航务公司施工一队
------
(十一)安康市航运管理所
----
二、省级先进个人、集体
------
(一)鲁树德
------
(二)王大安
------
(三)郝光前
------
(四)周步斌
------
(五)代富春
------
(六)李有录
------
(七)向国宽
------
(八)罗启涛
------
(九)焦广平
------
(十)王峻山
------
(十一)刘国竺
------
(十二)任凤祥船工组
------
(十三)国营旬阳县运输公司
----
三、省级先进者名录
第七篇 大事记
附录
--
附录一规则办法
----
一、陕西省陕南地区竹木排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
二、陕西省木帆船检验丈量细则
----
三、陕西省内河轮船航行试行规则
----
四、陕西省船舶管理暂行办法
----
五、陕西省船舶建造、检验、买卖管理规定
----
六、陕西省水上交通违章处理办法
----
七、陕西省渡口管理细则
----
八、陕西省水路旅客运输运价计算规则
----
九、陕西省水路货物运价计算办法
------
附表1 营运程里程表
------
附表2 水路货物运价分级表甲、农业生产品
------
附表3 货物换算重量表
------
附表4 陕西省汉江、黄河干流货物运价率表
----
十、陕西省水路交通运输管理费征收和使用实施办法
----
十一、水路货物运输实行保险与负责运输相结合的补偿制度的规定
--
附录二文献汇辑
----
一、远古时期自然水道的利用
----
二、秦汉时期对于漕运网的整理
------
褒斜道及南阳附近运河图
----
三、人工运河(漕渠)
----
四、历史上的渭河水运
----
五、历史上黄、渭与江、汉间水陆联系的沟通及其贡献
------
黄河、渭河与长江、汉江间形势概图
------
褒斜线水路沟通示意图
------
丹灞线水路联系沟通示意图
------
南阳开封线水路联系沟通示意图
------
南阳方城间运河示意图
------
江汉运河示意图
----
六、论济水与鸿沟
----
七、京师仓
------
图一 京师仓遗址位置图
------
图二 京师仓遗址地形图
------
图三 京师仓仓城和京师仓一号至六号实测图
------
图4 京师仓城墙解剖剖面图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