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太康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利科技等。
出版时间:
1994年11月
目录
封面
太康县水利志
版权页
《太康县水利志》编纂领导组
《太康县水利志》编纂办公室
图片
--
太康县水利工程现状图
--
河南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刘建民题词
--
中共太康县委书记李国勤题词
--
县委书记李国勤
--
县长陈永石
--
水利局长李瑞国
--
抗旱工作荣获国家级奖牌嘉奖证书
--
附图
--
黑河治理工程荣获部级奖状
--
附图
--
1988年荣获全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奖水利局老冢果酒厂生产的皇帝补酒
--
水利局制革厂产品1988年荣获同类产品第三名
--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荣获奖杯奖牌荣誉证书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水利公安达标荣获省级先进单位
--
事业档案管理荣获省级先进单位
--
附图1
--
附图2
--
水法宣传
--
1993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证书
--
周口地区文明委秘书长李同印为太康县水利局授奖
--
水利局长李瑞国在省级文明单位命名会上介绍经验
--
民国二十九年黄水灾况
--
泛区新貌
--
老涡河官桥
--
涡河东关桥
--
涡河新貌
--
涡河魏湾节制闸
--
兰河堤防绿化
--
涡河吴庄节制闸
--
除涝工程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机械化治理小温河
--
兰河任庄闸在施工
--
水冲钻打井
--
水利局
--
水利局办公楼
--
无线电报汛指挥台
--
太康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合影
--
1994年5月1日在省水利厅召开太康县水利志终审会议
--
《太康县水利志》编纂领导组合影
--
《太康县水利志》编纂办公室人员合影
--
太康县政区图
--
太康县土壤图
--
太康县河渠一览图
--
太康县水系图
--
太康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区图
--
太康县1991年丰水期地下水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
太康县1991年平均地下水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
太康县1991年枯水期地下水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
太康县1940年黄水泛滥范围略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地质
----
一、全新统
----
二、上更新统
----
三、中更新统
----
四、下更新统
--
第四节 土壤植被
----
一、黄潮土
----
二、盐化潮土
--
第五节 气象
----
一、日照
----
二、气温
----
三、霜期
----
四、风向、风速、干热风
----
五、冰雹
----
六、降水
----
七、蒸发
--
第六节 水系河流
----
一、古河流
----
二、今河流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一、过境水
----
二、境内当地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一、地下水含水层分布
----
二、地下水补给、排泄
----
三、深层地下水含水层分布
----
四、地下水分区
----
五、地下水动态
--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
一、地表水利用
----
二、地下水利用
----
三、1991年开发利用现状
--
第四节 水质
----
一、地表水质现状
----
二、地下水质现状
第三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一、清代以前水灾
----
二、民国期间水灾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一、清代以前旱灾
----
二、民国期间旱灾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旱灾
--
第三节 严重灾情和抗灾纪实
----
一、民国27—36年黄河人为决口泛滥及灾情纪实
----
二、民国30—32年旱灾纪实
----
三、1957年水灾及抗洪抢险纪实
----
四、1963年水灾及抗灾纪实
----
五、1966年旱灾及抗灾纪实
----
六、1984年水灾及抗灾纪实
----
七、1988年旱灾及抗灾纪实
----
八、1990年旱灾及抗灾纪实
----
九、1991年旱灾及抗灾纪实
第四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涡河水系
----
一、涡河治理
----
二、铁底河治理
----
三、小温河治理
----
四、大新沟治理
----
五、小新沟治理
----
六、老涡河及其支流尉扶河的治理
----
七、下大堰沟治理
----
八、兰河治理
--
第二节 茨淮新河水系
----
一、黑河治理
----
二、李贯河治理
--
第三节 沙颍河水系
----
一、黄水沟治理
----
二、新运河治理
--
第四节 周商永运河
--
第五节 境外河道治理
----
一、出境治理李贯河
----
二、出境治理黑河
--
第六节 河道施工技术
----
一、施工排水
----
二、河槽疏浚
----
三、筑堤
----
四、施工工具的演变
第五章 旱涝碱治理
--
第一节 涝碱地面积
--
第二节 除涝治碱面上工程
--
第三节 除涝治碱重点工程
----
一、白坡洼治理
----
二、大营子洼治理
----
三、杨庙除涝治碱试点
--
第四节 综合治理工程
----
一、涡北旱涝保收田建设
----
二、老区旱涝保收田建设
----
三、粮食基地片建设
----
四、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区建设
----
五、以工代赈工程
第六章 灌溉
--
第一节 井灌
----
一、发展状况
----
二、井型结构
----
三、凿井设备
----
四、提水工具
----
五、找水技术
----
六、机井测试改造
--
第二节 河灌站
----
一、发展状况
----
二、主要河灌站
--
第三节 吴庄、魏湾闸灌区
----
一、吴庄闸灌区
----
二、魏湾闸灌区
--
第四节 喷灌
--
第五节 灌溉公司
第七章 桥、涵、闸
--
第一节 桥梁
----
一、建国前桥梁建设
----
二、建国后桥梁建设
--
第二节 涵闸
--
第三节 水闸
----
一、魏湾节 制闸
----
二、吴庄节 制闸
----
三、丁庄节 制闸
----
四、黄口节 制闸
----
五、小郭节 制闸
----
六、东风节 制闸
----
七、王湾节 制闸
----
八、张车岗节 制闸
--
第四节 小型节 制闸
第八章 乡镇水利
第九章 水产
--
第一节 水域资源
--
第二节 水域理化因素
----
一、物理因素
----
二、化学因素
--
第三节 水生动植物
----
一、鱼类
----
二、水生动植物
----
三、饵料生物
--
第四节 捕涝渔具
----
一、拉网
----
二、旋箔
----
三、搬罾
----
四、撒网
----
五、堵网
----
六、刺网
----
七、张网
----
八、竹罩
----
九、卡子
----
十、钓钩
--
第五节 渔场
----
一、县鱼苗场
----
二、城关渔场
----
三、朱口镇乔庄渔场
第十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制革厂
--
第二节 果酒厂
--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筑公司
--
第四节 独塘水利站
第十一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河道管理
----
一、管理机构与工程
----
二、群众管理组织
----
三、管理办法
----
四、责任、权力、利益
----
五、经济制裁
----
六、收益分成
----
七、河道岁修养护
----
八、堤防植树
--
第二节 涵闸管理
----
一、水闸管理
----
二、建筑物的维修与保养
--
第三节 机井管理
----
一、城郊乡“五统六有”管理
----
二、常营镇“三统一联”管理
----
三、联户管理
----
四、群管组织
--
第四节 依法治水
----
一、水法宣传
----
二、水事案件的查处
--
第五节 水费水资源费
第十二章 边界水事
--
第一节 境内水事
--
第二节 境外水事
----
一、太(康)鹿(邑)
----
二、太(康)淮(阳)
----
三、太(康)西(华)
----
四、太(康)扶(沟)
----
五、太(康)杞(县)
----
六、太(康)睢(县)
----
七、太(康)柘(城)
----
八、附文
第十三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水利学会
----
一、学会组织
----
二、学会活动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一、科技试验研究与应用
----
二、科研成果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一、成人教育
----
二、技术培训
----
三、财会专业培训
第十四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水利机构
--
第二节 二级机构
----
一、水利仓库
----
二、涡河管理段
----
三、水利钻井队
----
四、魏湾闸管所
----
五、国营鱼苗场
----
六、水利车队
----
七、吴庄闸管所
----
八、黄口闸管所
----
九、水利基建队
----
十、黑河管理段
----
十一、杨庙除涝治碱试验站
----
十二、老涡河管理段
----
十三、小郭闸管所
----
十四、涡北河道管理段
----
十五、水利局制革厂
----
十六、太康果酒厂
----
十七、水利工程建筑公司
----
十八、水利机械修配厂
--
第三节 基层水利机构
--
第四节 指挥机构
第十五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武昌国
----
马文楼
----
马顺庭
----
陈立信
----
韩崇斌
----
袁子颜
----
李瑞国
----
许洪明
--
第二节 人物表
----
一、中、初级科技人员表
----
二、地级以上模范人物表
----
附:荣誉证书获得者名单
附录
--
一、文存
--
二、历代水旱灾害简录
--
三、历年汛期降雨量及水旱灾害表
--
四、历年水利经费支出及完成工程量表
--
五、民间传说
--
六、歌谣
--
七、诗歌
--
八、降水谚语
--
九、碑文
--
十、《太康县水利志》评审意见
编纂始末
《太康县水利志》编纂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