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志1990-2005

大荔县志1990-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大荔县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贯 彻存真求实的方针,重点记述断限内大荔县改革开放、特色经济、人文生态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反映历史经验与教训,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统一, 服务当代,垂鉴后世。 二、本志上限自公元1990年,对某些需要追溯的事物,则适当上溯;下限止2005年。 {、全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体。 全书由总述、大事记、建置人口、自然地理、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邮电、商贸 流通、财税金融保险、城建环保、经济综合管理、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委员会、大荔县人 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审判检察、政协大荔县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公安司法 行政、军事、科技教育、文体旅游、新闻档案地方志、医药卫生、人物、社会、专记、 附录等组成。 卷首图照:行政区划图、彩色插页,照片收录大荔新貌、县级机关、领导关怀、秀 美山川、各项建设等。 总述:简括综述全县社会重大变革,各业概貌及发展趋势,为提挈全志的纲要。 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依时序简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辜、要事、新 事,反映县域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 各分卷:按社会分T和科学分类横排门类,采用章节体,一般设章、节、目三个层 次,循时序记述事物发展的历史直至现状。 人物:依例生不立传,对在世有贡献和影响的重要人物,以事系人加以记述或编写 简介。设立任县(处、团)级以上职务、副高以上职称、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 个人表。 专记:特载县境内在省、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和意义的重要事件。 附录:补充订正前志所遗漏内容,订正错别字,辑存地方文献并叙续志始末。 四、本志采用语体文、记叙体,第三人称书写。只记事实,不作评述,行文力求准 确、朴实、简洁、流畅,做到可信、可用、可读。 五、政区、地名及机关名称,均以当时称谓为准,必要时作夹注。 六、本志纪年,1949年10月1日起,一律以公元纪年;以前的,先书朝代、年号、 年份,再括注公元纪年。朝代纪年一律用汉字,公元纪年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七、本志使用数字和计量单位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标准,数据以县统计局的数字为 准,非统计口径的数据采用各主管部门统计数据。数字书写,凡有统计意义者均用阿拉 伯数字,其余用汉字。 八、组织机构、会议、文件、著作等名称一般用全称,过长的名称在第一次出现全 称时括注简称。人名除引文外,一般直书其名,不冠褒贬之词。 九、本志所用资料来源于县直各分志(含资料单位)和乡镇志、县档案馆及县志办 的采编,数字由县统计局提供,并经认真复核校对,力求翔实准确。 十、工农业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记述。

内容时限: 1990-2005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人口
--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乡镇
---- 第一节 建制镇
---- 第二节 建制乡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四节 人口控制
---- 第五节 婚姻家庭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第三节 动物资源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风灾、雹灾
---- 第四节 地震
第三篇 农林牧渔业
-- 第一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生产
---- 第二节 棉花生产
---- 第三节 油料生产
---- 第四节 瓜类生产
---- 第五节 蔬菜生产
---- 第六节 特色瓜菜生产
-- 第二章 果业
---- 第一节 红枣
---- 第二节 苹果
---- 第三节 酥梨
---- 第四节 梅李
---- 第五节 桃
---- 第六节 杏
---- 第七节 葡萄
-- 第三章 设施农业
---- 第一节 温室棚体
---- 第二节 品种结构
---- 第三节 产品销售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
---- 第二节 水产
---- 第三节 特种养殖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病虫防治
---- 第三节 林木养护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推广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农机监理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第二节 灌溉
---- 第三节 人畜饮水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五节 水政管理
---- 第六节 防汛
---- 第七节 抗旱
-- 第八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沙苑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二节 黄河滩区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三节 洛惠渠灌区、抽黄灌区配套开发
---- 第四节 产业化项目
第四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状况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民营企业
-- 第二章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承包经营“破三铁”
---- 第二节 企业改制
-- 第三章 工业行业
---- 第一节 食品工业
---- 第二节 粮油工业
---- 第三节 机械工业
---- 第四节 造纸、印刷工业
---- 第五节 棉纺工业
---- 第六节 建材工业
---- 第七节 化学工业
---- 第八节 电力工业与供应
-- 第四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生产管理
第五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管理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四节 渡口 桥梁
---- 第五节 交通规费征收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运输工具
---- 第二节 公路旅客运输
---- 第三节 公路运输
---- 第四节 铁路运输
---- 第五节 汽车驾驶员培训
---- 第六节 汽车维修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传统业务
---- 第二节 代理业务
-- 第四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企业
---- 第二节 设施建设
---- 第三节 业务发展
---- 第四节 话费
第六篇 商贸流通
-- 第一章 国营商业贸易
---- 第一节 商业企业
---- 第二节 网点设施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五节 经营改革
---- 第六节 商业市场管理
--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供销企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企业改革
---- 第三节 业务经营
-- 第三章 私营企业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经营网点
---- 第三节 购销经营
---- 第四节 商业网点选介
-- 第四章 粮油贸易
---- 第一节 粮油企业改革
---- 第二节 粮食收购
---- 第三节 粮油销售
---- 第四节 粮油保防
-- 第五章 物资贸易
---- 第一节 物资企业
---- 第二节 物资企业改革
---- 第三节 汽车贸易
-- 第六章 烟草盐业贸易
---- 第一节 烟草专卖
---- 第二节 食盐专营
---- 第三节 市场稽查
-- 第七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餐饮
---- 第二节 宾馆旅馆
---- 第三节 美发美容
---- 第四节 家政
---- 第五节 修配
---- 第六节 装修装潢
---- 第七节 摄影摄像
---- 第八节 网吧歌厅
---- 第九节 中介服务
---- 第十节 洗浴服务
---- 第十一节 广告
---- 第十二节 其他
第七篇 财税金融保险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财税监督检查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收征管
---- 第四节 税务体制改革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业务
---- 第四节 金融监管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险种
---- 第三节 理赔
第八篇 城建环保
-- 第一章 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县城规划与建设
---- 第二节 村镇规划与建设
---- 第三节 建筑企业与管理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公共管理
---- 第二节 设施管理
---- 第三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防治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第九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三节 项目实施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 第一节 专业统计
---- 第二节 专项普查
---- 第三节 统计监督检查
---- 第四节 统计调查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三节 物价监测
--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监督
---- 第四节 行政执法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登记
---- 第二节 个体私营企业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市场管理
---- 第六节 维护消费者权益
---- 第七节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 第六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内部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审计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用地审批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土地整理开发与保护
---- 第四节 查处违法占地
---- 第五节 土地市场
第十篇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委员会
-- 第一章 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基层组织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 第三章 重大决策
---- 第一节 党的建设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经济和社会事业
-- 第四章 队伍和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员发展
----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五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主题宣传
---- 第二节 典型宣传
---- 第三节 新闻宣传
----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民主党派工作
---- 第二节 民族宗教工作
---- 第三节 对台工作
-- 第七章 农村工作
----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二轮土地承包
---- 第三节 小康村建设
---- 第四节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 第五节 政策调研
-- 第八章 政法工作
---- 第一节 案件协调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节 执法监督
---- 第四节 政法队伍建设
-- 第九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一节 落实离休干部待遇
---- 第二节 关爱老干部
---- 第三节 发挥老干部作用
-- 第十章 党校教育
---- 第一节 干部培训
---- 第二节 学历教育
-- 第十一章 党史、组织史征编
---- 第一节 党史研究
---- 第二节 组织史资料征编
-- 第十二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信访举报
---- 第四节 案件查处
---- 第五节 行政监察
---- 第六节 纠正不正之风
第十一篇 大荔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大代表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代表工作
-- 第二章 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领导成员和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事任免
---- 第三节 工作监督
---- 第四节 司法监督
---- 第五节 法律法规监督
-- 第四章 人大工作
---- 第一节 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办理
---- 第二节 代表视察
---- 第三节 乡镇人大工作
第十二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政府组成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领导班子
-- 第二章 施政纪要
---- 第一节 第十二届县人民政府任期
---- 第二节 第十三届县人民政府任期
---- 第三节 第十四届县人民政府任期
---- 第四节 第十五届县人民政府任期
---- 第五节 重要政务活动
---- 第六节 重点工程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赈灾救济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民主建政
----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四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机构编制
---- 第二节 人事
---- 第三节 劳动
---- 第四节 社会保障
-- 第五章 移民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扶持发展
-- 第六章 扶贫
---- 第一节 信贷扶贫
---- 第二节 社会扶贫
---- 第三节 科技扶贫
---- 第四节 扶贫搬迁
---- 第五节 重点村建设
-- 第七章 信访
---- 第一节 信访制度
---- 第二节 信访受理
---- 第三节 信访办理
第十三篇 审判检察
-- 第一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告诉申诉
---- 第六节 案件执行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看守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第十四篇 政协大荔县委员会
-- 第一章 机构及领导成员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席副主席
-- 第二章 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一节 政协大荔县第八届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大荔县第九届委员会
---- 第三节 政协大荔具第十届委员会
---- 第四节 政协大荔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 第三章 政协工作
---- 第一节 协商监督
---- 第二节 调研视察
---- 第三节 委员提案
----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编
---- 第五节 乡镇政协学习组
第十五篇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 第一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民革大荔总支部委员会
---- 第二节 民盟大荔总支部委员会
---- 第三节 民建大荔支部委员会
-- 第二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大荔县总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荔县委员会
---- 第三节 大荔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大荔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大荔县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六节 大荔县工商业联合会
第十六篇 公安司法行政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管理
---- 第二节 刑事侦察
---- 第三节 经济侦查
---- 第四节 经济文化保卫
---- 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监察
---- 第六节 户政管理
---- 第七节 消防管理
---- 第八节 看守所管理
---- 第九节 “110”报警服务
-- 第二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普法宣传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律师事务
---- 第四节 公证工作
---- 第五节 法律服务
第十七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组织
---- 第一节 大荔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驻荔部队
---- 第三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义务兵征集
---- 第二节 预备役兵员储备
-- 第四章 国防教育人民防空
---- 第一节 国防动员和教育
---- 第二节 人民防空
-- 第五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爱民活动
---- 第二节 抢险救灾
第十八篇 科技教育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技体系
---- 第三节 科技工作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五节 气象观测
---- 第六节 地震监测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基础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节 民办教育
---- 第五节 教学研究
---- 第六节 教师
---- 第七节 学校基础建设
---- 第八节 招生
---- 第九节 素质教育
第十九篇 文体旅游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文化活动
---- 第三节 民间工艺
---- 第四节 图书
---- 第五节 影像
---- 第六节 文化单位
---- 第七节 文化社团
---- 第八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艺创作
---- 第二节 艺文文献
-- 第三章 文物
---- 第一节 可移动文物
---- 第二节 不可移动文物
---- 第三节 文物保护
-- 第四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游线路
---- 第三节 旅游设施
---- 第四节 旅游宣传与管理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体育竞赛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 第四节 体育彩票
第二十篇 新闻档案地方志
-- 第一章 新闻
---- 第一节 新闻机构
---- 第二节 新闻媒体简介
---- 第三节 新闻成果
-- 第二章 档案
---- 第一节 馆藏档案资料
---- 第二节 档案管理与利用
---- 第三章 地方志
---- 第一节 县志编纂
---- 第二节 乡村志专业志编纂
---- 第三节 年鉴编纂
第二十一篇 卫生医药
-- 第一章 医疗单位
---- 第一节 县级医疗单位
---- 第二节 乡村卫生院(室)
---- 第三节 其他医疗单位
-- 第二章 医疗管理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设施建设
---- 第三节 医政管理
-- 第三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计划免疫
---- 第三节 地方病传染病防治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医药
---- 第一节 中药材
---- 第二节 自产药品制剂
---- 第三节 药品经营与管理
第二十二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二章 人物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第二十三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经济收入
---- 第二节 消费结构
---- 第三节 生活质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三章 社会习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婚嫁习俗
---- 第三节 生子习俗
---- 第四节 祝寿习俗
---- 第五节 丧葬习俗
---- 第六节 其他习俗
---- 第七节 禁忌
-- 第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尊老爱幼
---- 第二节 敬老养老
---- 第三节 敢为人先
---- 第四节 捐资助学
---- 第五节 文明殡葬
---- 第六节 追求健康
-- 第五章 语言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歇后语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民谣
---- 第五节 手机短信
第二十四篇 专记
-- 旧城改造始末
--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平沙造田事略
-- 大荔瓜果菜博览会
-- 供销合作社社员股金风波
-- 王光美在大荔
附录
-- 《大荔县志》(1994版)勘误
-- 文献辑存
索引
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