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水利志

监利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监利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防洪工程、防汛抗灾、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利经济等。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5年04月

目录

封面
监利水利志
版权页
图片
-- 监利县水利局全景图
-- 荆江大堤鸟瞰图
-- 荆江大堤
-- 长江干堤
-- 新洲围堤
-- 三洲围堤
-- 东荆河堤
-- 大垸围堤
-- 洪湖分蓄洪工程主隔堤
-- 新沟电力排灌站
-- 新沟电力排灌站内景
-- 螺山电排站
-- 螺山电排站内景
-- 杨林山电排站
-- 杨林山电排站内景
-- 半路堤电力排灌站
-- 半路堤电力排灌站内景
-- 西门渊闸
-- 白螺矶闸
-- 谢家湾闸
-- 福田寺防洪闸
-- 沙螺闸
-- 何王庙闸
-- 王家湾闸
-- 桐梓湖闸
-- 福田船闸
-- 新沟大桥
-- 桐梓湖大桥
-- 周沟大桥
-- 螺山渠道
-- 四湖总干渠
-- 四湖西干渠
-- 护岸工程
-- 电力输变站
-- 长江干堤防渗墙施工
-- 水利工程施工场景
-- 临利县水利工程现状图
-- 监利县(建国初期)地形水文图
《监利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水利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理地质
---- 第一节地貌
---- 第二节地质
---- 第三节土壤
-- 第二章气象水文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雨情
---- 第三节水情
---- 第四节灾害性天气
-- 第三章河流
---- 第一节长江
---- 第二节东荆河
---- 第三节内荆河
---- 第四节其它主要内河
---- 附录古河流略述
-- 第四章湖泊
---- 第一节湖泊演变与成因
---- 第二节洪湖
---- 第三节其它主要湖泊
-- 第五章水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量
---- 第二节水质
---- 第三节开发利用
第二篇防汛抗灾
-- 第一章水旱灾害
---- 第一节洪涝灾害
---- 第二节渍灾
---- 第三节旱灾
---- 附录监利县千年水旱灾害史料辑录
-- 第二章防汛抗灾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水雨情报
---- 第三节防汛任务与水位标准
---- 第四节防汛劳力及器材
---- 第五节防汛措施
---- 第六节调度控制
---- 第七节分蓄洪预案
-- 第三章水旱灾害及抗灾纪实
---- 第一节1931年大水
---- 第二节1935年大水
---- 第三节1954年大水
---- 第四节1959年、1960年、1961年三年持续大旱
---- 第五节1973年排涝
---- 第六节1980年大水
---- 第七节1983年大水
---- 第八节1988年干旱
---- 第九节1991年大水
---- 第十节1996年大水
---- 第十一节1998年大水
---- 第十二节1999年大水
第三篇防洪工程
-- 第一章概况
-- 第二章堤防
---- 第一节江河堤防沿革
---- 第二节荆江大堤
---- 第三节长江干堤
---- 第四节东荆河堤
---- 第五节洲垸围堤
---- 附录监利县长江干堤1998~2003 年堤防建设纪实
-- 第三章河道整治
---- 第一节护岸工程
---- 第二节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
---- 第三节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
-- 第四章洪湖分蓄洪工程
---- 第一节工程规划
---- 第二节工程实施
---- 第三节规划效益
-- 第五章平垸行洪
---- 第一节平退民垸
---- 第二节移民安置
---- 第三节行洪口门建设
---- 附录1监利江河古穴口考
---- 附录2监利堤防历代溃(扒)口痕迹考
---- 附录3长江堤防桩号与地名对照表
---- 附录4东荆河堤防桩号与地名对照表
第四篇农田水利
-- 第一章概况
-- 第二章渠道
---- 第一节四湖总干渠
---- 第二节四湖西干渠
---- 第三节排涝河
---- 第四节监新河
---- 第五节监北区主要渠道
---- 第六节半路堤区主要渠道
---- 第七节螺山排区主要渠道
---- 第八节西干北区主要渠道
---- 第九节柳关区主要渠道
---- 第十节堤外区主要渠道
-- 第三章涵闸
---- 第一节沿江河涵闸
---- 第二节内垸主要涵闸
---- 第三节福田寺枢纽工程
-- 第四章泵站
---- 第一节机械抽水站
---- 第二节螺山电排站
---- 第三节新沟电力排灌站
---- 第四节半路堤电力排灌站
---- 第五节杨林山电排站
---- 第六节王港电排站
---- 第七节北王家电灌站
-- 第五章农田建设
---- 第一节垸田及垸田治理
---- 第二节渍害中低产田改造
-- 第六章综合治理
---- 第一节湖泊围垦
---- 第二节水利建设结合灭螺
---- 第三节水利建设与交通
---- 第四节水产养殖
---- 第五节电力发展
第五篇机构与法制
-- 第一章水利机构
---- 第一节水利行政机构
---- 第二节水利指挥机构
---- 第三节堤防管理机构
---- 第四节渠道管理机构
---- 第五节电力排灌管理机构
---- 第六节涵闸管理机构
---- 第七节水政执法及其它事业单位
---- 第八节水利企业及经营管理单位
---- 第九节乡镇水利机构
-- 第二章水法制建设
---- 第一节水管理规定
------ 附文一窑圻汛土局新议章程十四条
------ 附文二监利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布告
------ 附文三《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布告》实施细则
------ 附文四监利县关于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暂行规定
------ 附文五监利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布告
---- 第二节水利执法
---- 第三节水事纠纷
第六篇工程管理与科技
-- 第一章工程管理
---- 第一节堤防管理
---- 第二节泵站管理
---- 第三节涵闸管理
---- 第四节渠道管理
-- 第二章水利科技
---- 第一节科技队伍
---- 第二节水利学会
---- 第三节水工技术
第七篇水利经济
-- 第一章水利经费
---- 第一节建国前水利经费
---- 第二节建国后的水利经费
-- 第二章水利综合经营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经营状况
---- 第三节经营项目
---- 第四节经营管理
第八篇人物、艺文
-- 第一章治水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略
------ 殷廷举
------ 蔺完理
------ 程藻
------ 王柏心
------ 刘棠山
------ 付向荣
------ 张南溪
------ 陈庾典
------ 刘强
------ 黎光炎
------ 夏昌松
---- 第二节人物简介
------ 易光曙
------ 王天增
------ 曾凡荣
------ 张佑清
------ 黎大图
------ 郭志高
------ 王大银
---- 第三节荣誉名录
---- 第四节1998年抗洪英烈
-- 第二章艺文
---- 第一节文献碑记
---- 第二节诗词民谣
---- 第三节传说
大事记
-- 一、明清及以前时期(1960~1911 年)
-- 二、中华民国(1912~1949 年)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12 月)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