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县志

哈巴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哈巴河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4年06月

目录

封面
哈巴河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哈巴县行政区划图
-- 哈巴县地形图
-- 亲切关怀
---- 2003年7月,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考察哈巴河县豆类基地。
-- 城乡建设
---- 2003年7月文化广场建成
---- 北园宾馆
---- 文化路住宅小区
---- 自己动手绿化家园
---- 邮电局花园式小区
---- 县城新貌
---- 人民路
---- 1999年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竣工
---- 1972年10月建成的人民电影院
---- 加依勒玛乡托普阿尕什文明示范村
---- 1993年改建前的县城旧街道
-- 牧业
---- 牧民定居点
---- 新建高标准塑料暖圈
---- 牲畜育肥
---- 家庭牧场
---- 阿克齐大草甸
---- 牧业转场
---- 引进良种牛
---- 1986年通过胚胎移植技术产下的第一头纯种西门塔尔牛。
---- 冬羔生产
---- 马鹿养殖
-- 农业
---- 机械化作业
---- 大型喷灌机
---- 1993年在萨尔塔木乡召开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讨会
---- 退耕还林
---- 小麦
---- 玉米
---- 西瓜
---- 蔬菜大棚
---- 油葵
---- 捕捞作业
---- 花芸豆
-- 工业
---- 2000年乌洽会哈巴河展台
---- 水泥厂
---- 多拉纳萨依金矿
---- 黄金制品
---- 2003年与外商签约
---- 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级大型铜矿——阿舍勒铜矿
---- 阿山酒生产线
---- 阿山酒系列产品
---- 玉娜牌驼绒被
-- 交通邮电
---- 白哈巴VST卫星接收站
---- 邮电大楼
---- 齐德哈仁大桥
---- 城区交通
---- 加郎阿什大桥
---- 喀拉塔斯大桥
---- 客运站
---- 扎玛拉什铁桥
-- 水利电力
---- 1969年齐巴尔水电站建成
---- 修筑防渗渠
---- 1998年9月26日,山口水电厂竣工
---- 萨尔布拉克大渠
---- 东风大渠龙口
---- 哈巴河
---- 农网改造
-- 商贸
---- 商贸中心
---- 边贸市场
---- 东川市场
---- 诚信一条街
---- 整顿市场秩序
---- 税法宣传
----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 组织建设
---- 表彰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 中共哈巴河县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
---- 社区建设
---- 2000年妇女千部素质提高培训班
---- 机关干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民兵训练
-- 教育
---- 二中语音室
---- 一中教学楼
---- 教学实验室
---- 进行危房改造后的乡村学校
---- “一帮一”捐赠活动
---- 学生美术作品
---- 艺术节
-- 卫生
---- 手术
---- 县医院门诊楼
----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2000年5月8日“红十字”日义诊活动
---- 巡回医疗
-- 文化体育
---- 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
---- 2000年10月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 新华书店
---- 乡文艺活动
---- 群众文艺汇演
---- 社火活动
---- 晨练
---- 英派斯健身广场一角
---- 社区篮球赛
---- 拔河
---- 青年运动会
---- 广播操
-- 精神文明建设
---- 慰问贫困户
----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 巾帼志愿者授旗仪式
---- 加依勒玛乡离休干部吾加汗捐资2万元盖了牧业儿童学校
---- 2002年10月16日新疆哈巴河县与福建省上杭县结为友好县
---- 抗洪抢险
---- 小康文明户命名挂牌
---- “三五”普法
---- 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
-- 民族风情
---- 阿肯弹唱
---- 赛马
---- 晒制奶疙瘩
---- 刺绣
---- 制奶酒
---- 刁羊
---- 摔跤
-- 文物
---- 岩画
---- 1984年10月在铁热提公社出土的战国铜器——铜(鍑)
---- 齐德哈仁细石器
---- 森塔斯石人
---- 毡房
---- 齐德哈仁细石器遗址
-- 自然风光
---- 白哈巴村景区
---- 白沙湖
---- 桦林四季
---- 白哈巴森林公园
---- 额尔齐斯河风光
---- 那仨夏牧场
-- 修志工作
---- 2001年7月史志办工作人员合影
---- 2003年4月史志办工作人员修改志稿
---- 2001年11月20日《哈巴河县志》评审会评审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抢抓机遇 脚踏实地 展我优势 齐心创业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区划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区划
-- 第四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阿克齐镇
---- 第二节 加依勒玛乡
---- 第三节 萨尔塔木乡
---- 第四节 齐巴尔乡
---- 第五节 库勒拜乡
---- 第六节 萨尔布拉克乡
---- 第七节 铁热克提乡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 层
---- 第二节 岩浆岩
---- 第三节 结构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山 地
---- 第二节 丘 陵
---- 第三节 平 原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象要素
---- 第三节 物 候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河 流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冰 川
---- 第四节 湖 泊
-- 第五章 土 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分布及养分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七章 矿藏资源
---- 第一节 黑色金属矿藏
----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藏
---- 第三节 贵金属矿藏
---- 第四节 稀有金属矿藏
---- 第五节 化工原料矿藏
---- 第六节 特种非金属矿藏
---- 第七节 其他非金属矿藏
---- 第八节 矿泉水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洪水灾害
---- 第三节 地震灾害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人口发展
---- 第二节 自然变化
---- 第三节 机械变化
-- 第二章 密度与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密度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四章 人口普查
----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
----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
---- 第四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
---- 第五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
-- 第五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六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政策法规
---- 第四节 生育管理
---- 第五节 计划生育成果
第四编 经济概览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工农业
---- 第二节 建筑业
---- 第三节 邮 电
---- 第四节 交通运输
---- 第五节 商 业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三节 产业结构
-- 第三章 经济效益
----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
---- 第二节 投资效益
-- 第四章 建设投资
---- 第一节 工 业
---- 第二节 农林牧水
---- 第三节 交通、邮电
---- 第四节 商 业
---- 第五节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 第六节 城乡建设
-- 第五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牧民生活
---- 第二节 城乡职工生活
---- 第三节 消费内容
第五编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二章 牧业体制变革
---- 第一节 游牧组织阿吾勒
---- 第二节 牧业合作化
---- 第三节 公私合营牧场
---- 第四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草场资源
---- 第一节 草场利用
---- 第二节 草场类型及分布
---- 第三节 草原保护
-- 第四章 畜禽品种及改良
---- 第一节 畜禽品种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五章 牧业生产
---- 第一节 饲养方法
---- 第二节 生产规模
---- 第三节 畜群结构
---- 第四节 畜产品产量
--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寄生虫病
-- 第七章 牧业分区
---- 第一节 高山夏季放牧
---- 第二节 低山丘陵春秋季放牧区
---- 第三节 河谷、平原冬季放牧
---- 第四节 萨吾尔山大尾羊冬季放牧
-- 第八章 牧区基本建设
---- 第一节 牧道、桥梁建设
---- 第二节 棚、圈建设
----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定居点建设
---- 第五节 草料基地建设
---- 第六节 水利建设
-- 第九章 农区畜牧业
---- 第一节 饲草饲料种植
---- 第二节 家畜饲养
---- 第三节 牲畜育肥
---- 第四节 家畜养殖
---- 第五节 其他养殖业
-- 第十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组织形式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总收入、总费用
---- 第四节 劳动生产率
---- 第五节 收益分配
第六编 农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互助合作
---- 第二节 人民公社
---- 第三节 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蔬菜作物
---- 第四节 瓜 类
---- 第五节 作物结构调整
-- 第四章 栽培技术
---- 第一节 耕 地
---- 第二节 栽培制度
---- 第三节 播种与管理
---- 第四节 推广良种
---- 第五节 肥 料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第五章 农业开发
---- 第一节 低产田改造
---- 第二节 塔斯喀拉开发工程
---- 第三节 土壤改良
-- 第六章 农业分区
---- 第一节 北部山区小麦、大麦、养殖区
---- 第二节 山前丘陵小麦、豌豆、植被恢复区
---- 第三节 河东平原粮油、瓜菜区
---- 第四节 河西平原小麦、油料、豆类、苜蓿区
-- 第七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成本管理
---- 第四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
---- 第五节 收益分配
-- 第八章 屯垦
---- 第一节 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场
---- 第二节 国营哈巴河农场
第七编 林 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二章 林木资源
---- 第一节 面积分布
---- 第二节 树种分布
---- 第三节 资源调查
-- 第三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苗圃培育
---- 第二节 人工造林
-- 第四章 抚育、采伐
---- 第一节 抚育封育
---- 第二节 采 伐
-- 第五章 林木管护
---- 第一节 病虫害及防治
---- 第二节 护林防火
---- 第三节 制止乱砍滥伐
-- 第六章 珍稀动物保护
---- 第一节 兽 类
------ 一、珍稀兽类
------ 二、国家级保护兽类
------ 三、重要保护兽类简介
-------- 马鹿
-------- 紫貂
-------- 猞猁
-------- 雪兔
-------- 棕熊
-------- 水獭
---- 第二节 禽 类
------ 一、珍稀禽类
------ 二、国家级保护禽类
------ 三、重要禽类简介
-------- 高山雪鸡
-------- 燕隼
-------- 松鸡
-------- 大鸨
-------- 黑鹳
---- 第三节 两栖爬行类
------ 一、阿尔泰林蛙
------ 二、极北蝰
---- 第四节 保护措施
-- 第七章 林业分区
---- 第一节 国防林区
---- 第二节 护岸林区
---- 第三节 水土保持林区
---- 第四节 防风固沙林区
---- 第五节 人工公益林区
-- 第八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生产责任制
---- 第二节 林权管理
---- 第三节 木柴加工利用
第八编 渔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机构
-- 第二章 水体环境与鱼类品种
---- 第一节 水 域
---- 第二节 水 质
---- 第三节 饵料生物
---- 第四节 鱼类品种
------ 西伯利亚鲟鱼
------ 细鳞鲑
------ 长颌白鲑
------ 哲罗鲑
------ 鲤鱼
------ 银鲫
------ 黑鲫
------ 贝加尔雅罗鱼
------ 圆腹雅罗鱼
------ 花丁(鱼句)
------ 阿尔泰(鱼岁)
------ 须(鱼岁)
------ 东方真鳊
------ 湖拟鲤
------ 北方条鳅
------ 西伯利亚花鳅
------ 江鳕
------ 河鲈
------ 梭鲈
------ 粘鲈
------ 阿尔泰杜父鱼
------ 白斑狗鱼
------ 北极鮰鱼
------ 草鱼
------ 鲢鱼
------ 鳙鱼
------ 鲫鱼
-- 第三章 渔业生产
---- 第一节 养 殖
---- 第二节 捕捞
---- 第三节 销 售
-- 第四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措施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第九编 农牧机械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农牧机具
---- 第一节 传统农机具
---- 第二节 机械农具
---- 第三节 机械牧具
-- 第三章 机械化程度
---- 第一节 机械作业
---- 第二节 技术推广
---- 第三节 农机人员培训
-- 第四章 农牧业机械化分区
---- 第一节 北部山地丘陵农牧林机械化作业区
---- 第二节 山前平原农业机械化作业区
---- 第三节 河谷牧农林机械化作业区
-- 第五章 农机经营管理体制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农机监理
第十编 水 利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水管所(站)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灌溉工程
---- 第三节 蓄水工程
---- 第四节 排水工程
-- 第三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 第三节 水费征管
-- 第四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防 洪
---- 第二节 抗 旱
-- 第五章 改水防病
---- 第一节 饮水井工程
-- 第六章 水利分
---- 第一节 高、中山径流主要形成
---- 第二节 低山丘陵缺水区
---- 第三节 平原自流灌溉区
---- 第四节 沙丘荒漠无流区
第十一编 电 力
-- 第一章 发 电
---- 第一节 水力发电
---- 第二节 火力发电
-- 第二章 供 电
---- 第一节 送变电工程及主要电网建设
---- 第二节 乡村电网改造与分布
-- 第三章 用 电
---- 第一节 工业用电
---- 第二节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 第四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制 度
---- 第三节 安全用电
---- 第四节 电价及电费收取
---- 第五节 效 益
第十二编 工 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 第二节 黄金矿产局
---- 第三节 第二轻工业管理局
---- 第四节 乡镇企业局
-- 第二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国营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私营、个体企业
-- 第三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矿产业
---- 第二节 建筑、建材业
---- 第三节 机械修理业
---- 第四节 食品工业
---- 第五节 酿酒工业
---- 第六节 粮油加工业
---- 第七节 其他工业
-- 第四章 经济效益
----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入
---- 第二节 产值、产量
---- 第三节 效 益
-- 第五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企业门类
---- 第三节 效 益
第十三编 交 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第二章 道 路
---- 第一节 省 道
---- 第二节 国防公路
---- 第三节 专用道路
---- 第四节 县乡道路
---- 第五节 乡村道路
-- 第三章 桥 涵
---- 第一节 主要桥梁
---- 第二节 主要涵道
-- 第四章 运 输
---- 第一节 运输工具
---- 第二节 客货运输
-- 第五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公路养护
---- 第二节 征费稽查
---- 第三节 车辆管理
第十四编 邮 电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邮电局
---- 第二节 邮电支局
-- 第二章 邮 政
---- 第一节 邮政业务
---- 第二节 分拣、封发
---- 第三节 邮 路
---- 第四节 城乡投递
---- 第五节 邮政资费
---- 第六节 邮政设备、场地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业务
---- 第二节 电信设备、网络
---- 第三节 电信资费
-- 第四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邮电经营
---- 第二节 业务管理
---- 第三节 基本建设
第十五编 财 政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二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分类分成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计划包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总额分成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收支包干管理体制
---- 第五节 分税制管理体制
-- 第三章 财政收支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自给率
-- 第四章 财政管理
---- 第一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二节 财政预算管理
---- 第三节 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五节 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 第六节 财政监管
第十六编 税 务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二章 税种、税率
---- 第一节 农业税
---- 第二节 牧业税
---- 第三节 工商各税
---- 第四节 增值税
---- 第五节 基金税
-- 第三章 税 政
---- 第一节 征管方式
---- 第二节 征管制度
---- 第三节 税务稽查
第十七编 金融 保险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保险支公司
-- 第二章 货 币
---- 第一节 货币流通
---- 第二节 货币管理
-- 第三章 存 储
---- 第一节 存 款
---- 第二节 储 蓄
-- 第四章 信 贷
---- 第一节 工商业贷款
---- 第二节 农业贷款
---- 第三节 基本建设贷款
-- 第五章 保 险
---- 第一节 险 种
---- 第二节 理 赔
第十八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生产企业
-- 第二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第二节 农村规划
-- 第三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县城规模
---- 第二节 市政工程
---- 第三节 房屋建设
-- 第四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农房建设
---- 第二节 公共设施
-- 第五章 管 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建筑管理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生态变化
---- 第二节 生态保护
---- 第三节 环境污染
---- 第四节 污染治理
---- 第五节 环境监测
第十九编 商 业
-- 第一章 机构、企业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第二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 第三节 燃料采购供应
---- 第四节 医药、药械采购供应
---- 第五节 土特产品采购供应
---- 第六节 副食品采购供应
---- 第七节 民族特需用品采购供应
-- 第四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网点建设
---- 第二节 流通渠道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五章 粮食、油料
---- 第一节 粮油收购
---- 第二节 粮油销售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第六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第二十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执行
---- 第四节 农业区划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统计业务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监督检查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审计业务
--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管理业务
---- 第三节 土地监察
---- 第四节 健全法规
--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业务管理
-- 第七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计量演变
----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系统
---- 第二节 党 员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六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七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八节 中共哈巴河县 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章 部门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四节 政法工作
---- 第五节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 第四章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二节 查处违纪案件
---- 第三节 甄别
---- 第四节 信 访
-- 第五章 重大政事纪略
---- 第一节 民主协商建政
----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肃清反革命运动
---- 第四节 “整风”、“反右”
---- 第五节 “大跃进”
---- 第六节 牧区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七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九节 拨乱反正
---- 第十节 农牧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第十一节 “三讲”教育
第二十二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政府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二十三编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 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贫下中农(牧)协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贫下中农(牧)代表大会
--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少年组织
-- 第四章 妇女团体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五章 科技协会
---- 第一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专业协会
-- 第六章 工商协会
---- 第一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二节 消费者协会
-- 第七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县革命青年同盟会
---- 第二节 新闻协会
---- 第三节 教育学会
第二十四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四节 治安管
---- 第五节 户籍管理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七节 边境管理
---- 第八节 消防工作
---- 第九节 基层治保组织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反贪污贿赂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经济)、行政检察
---- 第七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律师公证
第二十五编 民 政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企业机构
-- 第二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 军
---- 第二节 优 抚
-- 第三章 安 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 支边青年安置
---- 第三节 自动进疆人员安置
---- 第四节 边境内迁人员安置
---- 第五节 返乡牧民安置
-- 第四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救 济
---- 第二节 救 灾
---- 第三节 扶 贫
---- 第四节 残疾人工作
--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五保户”
---- 第二节 敬老院
---- 第三节 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 第四节 福利企业
-- 第六章 婚葬管理
---- 第一节 婚姻制度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殡葬管理
-- 第七章 其他工作
---- 第一节 行政村管理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 第三节 社团登记
第二十六编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劳动仲裁
---- 第四节 劳动监察
---- 第五节 劳动合同
---- 第六节 再就业工作
-- 第三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编制工作
-- 第四章 职工待遇
---- 第一节 工 资
---- 第二节 津贴、补贴
---- 第三节 奖 金
-- 第五章 劳保福利
---- 第一节 劳动保护
---- 第二节 劳动保险
---- 第三节 福 利
-- 第六章 离休退休
---- 第一节 离 休
---- 第二节 退 休
---- 第三节 退 职
---- 第四节 老龄工作
第二十七编 军事 外事 侨务
-- 第一章 军 队
---- 第一节 民国以前驻军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军和军事机构
-- 第二章 兵 役
---- 第一节 清至民国兵役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役
-- 第三章 民 兵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思想建设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专业队伍
---- 第三节 人防工程
-- 第五章 边 防
---- 第一节 边防管理
---- 第二节 边防建设
---- 第三节 边防斗争
-- 第六章 主要兵事
---- 第一节 反抗沙俄入侵哈巴河
---- 第二节 哈比事件
---- 第三节 库克托海事件
---- 第四节 游击队攻占哈巴河县
-- 第七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抢险救灾
---- 第二节 支援地方建设
-- 第八章 外事侨务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边 界
---- 第三节 侨 务
第二十八编 教 育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二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 第二节 职业中学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 盲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节 自学考试
-- 第五章 师资队伍
---- 第一节 教职工
---- 第二节 业务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六章 经费 设施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校舍设施
第二十九编 科 技
-- 第一章 机构与人员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推广服务机构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经营与活动
---- 第一节 科研经费
---- 第二节 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科技培训
-- 第三章 科技推广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推广
---- 第二节 畜牧业技术推广
---- 第三节 工业技术成果推广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技论文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第三十编 文 化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
-- 第二章 民间文化
---- 第一节 民间传统文艺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创作活动
-- 第三章 民间工艺
---- 第一节 绣镶工艺
---- 第二节 日用工艺品
-- 第四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民间文学集成
---- 第二节 哈萨克谚语
---- 第三节 哈萨克民歌
-- 第五章 档案、党史、图书
---- 第一节 档 案
---- 第二节 党 史
---- 第三节 图 书
-- 第六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墓群
---- 第三节 岩画、石人
---- 第四节 出土文物
第三十一编 广播 电影 电视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 业
-- 第二章 广 播
---- 第一节 广播发送设备及线路
---- 第二节 8114中波转播
---- 第三节 广播节目
-- 第三章 电 影
---- 第一节 放 映
---- 第二节 发 行
-- 第四章 电 视
---- 第一节 电视设备
---- 第二节 节目制作
第三十二编 旅 游
-- 第一章 管理、设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旅游管理
---- 第三节 旅游设施
---- 第四节 旅游宣传
-- 第二章 旅游开发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开发规划
-- 第三章 旅游景点
---- 第一节 地文景观类
---- 第二节 水域风光类
---- 第三节 生物景观类
---- 第四节 古迹与建筑类
第三十三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 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医 疗
---- 第三节 医 药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第四节 体育比赛
第三十四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哈萨克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蒙古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伊斯兰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宗教管理
第三十五编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政治思想教育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节 政治理论教育
-- 第三章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第一节 民族团结与双拥创建活动
---- 第二节 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 第三节 “三优一学”活动
---- 第四节 优化社会细胞工程
---- 第五节 净化社会环境
---- 第六节 创建文明单位
---- 第七节 军民共建活动
-- 第四章民 族团结、军民团结佳话
---- 第一节 民族团结
---- 第二节 军民团结
-- 第五章 良风美德
---- 第一节 见义勇为
---- 第二节 扶危济困
---- 第三节 捐资助教
第三十六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阿日哈勒克.波日拜
---- 扎卡利亚.乌斯曼
---- 萨和多拉.扎卡利亚
---- 杨占茂
---- 杨必林
---- 赛力克.霍加拜
---- 黑巴太.萨和多拉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刘义清
---- 宫德亭
---- 卡明.依沙
---- 乌木提汗.乌鲁斯拜
---- 刘宇靖
---- 加尔兰拜.乌斯吾汗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先进人物
---- 第二节 离休干部
---- 第三节 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第四节 异地就职的县团级(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
附录
-- 文献选编
---- 中共哈巴河县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
---- 中共哈巴河县委员会关于哈巴河县草原牲畜大包干责任制施行办法
---- 哈巴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实施办法
---- 哈巴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工作的补充办法
---- 哈巴河县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报告(节录)
-- 2001~2002年概况
---- 2001年概况
---- 2002年概况
编后记
《哈巴河县志》编纂机构和编纂人员
志稿资料提供人名表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