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教育志

唐河县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古县唐河,沧海桑田,已有千年文明史,素有敬尚诗书、尊崇礼义之称。具有优良传统的唐河教育,在蒙昧中产生,在曲折中发展,孕育了代代英才。新中国诞生后,唐河教苑,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当改革的春风吹拂这块土地的时候,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迅速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古老的唐河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多少志士仁人,纵横求索,争相抒写“科技兴唐,教育为本”的新篇章。

目录

封面
唐河县教育志
图片
-- 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园
-- 唐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 河唐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 马景武和他精心制做的成人识字教具
-- 在黑龙镇农技校毕业的邓桂花在实验田观察自己培育的优良谷种
-- 唐河县教育委员会机关
-- 赵永斌制做的三球仪
-- 程建中在给运动员作蹲踞式起跑动作示范
-- 唐河县城关镇第一小学
-- 教师进修学校
-- 清芝楼
-- 县直幼儿园大班小朋友表演大合唱《红太阳照山河》
-- 县长王振江、县委宣传部长余克珍看望聋哑学校学生、询问学生生活学习情况
-- 城郊乡利用清明节在张星江纪念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英语语音室
-- 第一职高牧医专业学生在上解剖课
-- 1.唐河县第一职业高中机电培训班学员在车间实习
-- 2.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生物“奥赛”培优小组
-- 3.电教组工作人员正在录制中央教育电视台节目
-- 4.唐河县一职专微机室
-- 唐河县一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做验证“玻义耳-玛略特定律”的分组实验
-- 唐河县第一职业中专
-- 唐河县城郊乡第三初级中学
-- 职专机电班学生在上实验课
目录

凡例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第三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四章 教育宗旨方针
第五章 旧式教育
-- 第一节 私学
-- 第二节 社学义学简易识字学塾
-- 第三节 县学
-- 第四节 书院
第六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节 园所选介
第七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课程课时学制
-- 第四节 教学方法
-- 第五节 学校选介
第八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课程 课时 学制
-- 第四节 教学方法
-- 第五节 学校选介
第九章 特殊教育
第十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工业教育
-- 第三节 农业教育
-- 第四节 卫生教育
-- 第五节 业余体育教育
-- 第六节 戏曲学校
第十一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农民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四节 干部教育
第十二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政治地位
-- 第三节 生活待遇
-- 第四节 业务培训
第十三章 人才选拔
-- 第一节 科举考试
-- 第二节 招生考试
第十四章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十五章 教学研究电化教学教学仪器
-- 第一节 教学研究
-- 第二节 电化教学
-- 第三节 教学仪器
第十六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勤工俭学
-- 第三节 集资办学
第十七章 体育卫生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卫生
第十八章 各种组织
-- 第一节 童子军
-- 第二节 三青团
-- 第三节 少先队
-- 第四节 共青团
-- 第五节 教育工会
-- 第六节 教育学会
-- 第七节 成人教育协会
-- 第八节 中小学德育研究会
-- 第九节 关心下一代协会教育分会
第十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传略
---- 樊倏
---- 张栻
---- 李实
---- 李杜
---- 冯台异 吴清芝
---- 郭须静
---- 仝松亭
---- 李岩甫
---- 冯国香
---- 冯沅君
---- 徐旭生
---- 焦梦晓
---- 李季
---- 冯友兰
---- 李恒石
-- 第二节 简介
---- 黄子瑞
---- 袁绍美
---- 孙金铠
---- 葛子文
---- 陈光汉
---- 曹绍先
---- 赵永斌
---- 许照华
---- 宋培琴
---- 李香斋
---- 刘振恒
---- 杨墨贞
---- 吉晔
---- 马景武
---- 程建中
---- 罗长奇
---- 王忠诗
-- 第三节 名表
第二十章 附记
《唐河县教育志》评审委员会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