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县志

嫩江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嫩江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2年03月

目录

封面
嫩江县志
嫩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嫩江县志》编纂人员
图片
-- 嫩江县政区图
-- 嫩江县城街区图
-- 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图
-- 嫩江县城一角
-- 县城嫩兴路一瞥
-- 县城军民路立交桥
-- 黑龙江省嫩江糖厂外景
-- 嫩江百货大楼
-- 前卫粮库立筒库
-- 嫩江春酒厂产品远近闻名
-- 县乳品厂产品“工牧牌”奶粉
-- 县钟厂产品“北斗牌”石英钟
-- 矿产丰富
-- 县城中心市场
-- 嫩江火车站站区一角
-- 小麦丰收
-- 四十里河林场人工林
-- 嫩江护岸
-- 七星泡农场东风水库
-- 达斡尔族家庭
-- 装饰画(二幅)
-- 许文吉画
-- 嫩江春早(国画)
-- 山珍(套色木刻)
-- 篆刻
-- 张庆山作
-- 激流(木刻)
-- 无题(漫画)
-- 连环画(二幅)
-- 赵德福画
-- 硬笔书法
-- 小楷
-- 荆颖书
-- 崔运厚书
-- 篆书
献给毛主席
请到边疆来安家
这就是我们的嫩水边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地理编
-- 第一章政区
---- 第一节县域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第四节县城、乡镇
---- 第五节主要外驻单位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河流
---- 第五节土壤
---- 第六节植被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气候资源
---- 第三节 森林资源
---- 第四节草原资源
---- 第五节水资源
---- 第六节矿产资源
---- 第七节野生生物资源
-- 第四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洪涝
---- 第二节干旱
---- 第三节低温冷害
---- 第四节其他灾害
经济编
-- 第一章经济综述
----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节经济结构
---- 第四节经济综合指标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土地开发、管理
---- 第二节农作物区划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种子
---- 第五节肥料
---- 第六节农作物保护
---- 第七节农业机械
---- 第八节水利
---- 第九节产量、分配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第二节森林经营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林政管理
---- 第五节林业企业
-- 第四章畜牧业
---- 第一节发展规模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繁育改良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五节专业机构
-- 第五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乡镇企业
---- 第二节农村副业
-- 第六章工业
---- 第一节采矿、冶金
---- 第二节电力
---- 第三节机械
---- 第四节化工
---- 第五节建材
---- 第六节纺织
---- 第七节食品
---- 第八节造纸、印刷
---- 第九节其他工业
-- 第七章商业
---- 第一节产品收购
---- 第二节商品供应
---- 第三节饮食服务
---- 第四节对外贸易
-- 第八章交通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水运
---- 第四节交通运输管理
-- 第九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驿递
---- 第三节邮政
---- 第四节电报
---- 第五节电话
-- 第十章科技
---- 第一节专业队伍
---- 第二节科技成果
---- 第三节科技普及
---- 第四节标准计量
---- 第五节气象监测
---- 第六节地震监测
-- 第十一章能源
---- 第一节开发
---- 第二节供应
---- 第三节节能
-- 第十二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城镇建设
---- 第二节乡村建设
---- 第三节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环境保护
---- 第五节专业机构
-- 第十三章财政
---- 第一节税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管理与监督
-- 第十四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存款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保险
---- 第六节债券
-- 第十五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集市管理
----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
---- 第四节商标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十六章物价
---- 第一节农副产品价格
---- 第二节工业品价格
---- 第三节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
---- 第四节非商品收费
---- 第五节物价政策
---- 第六节物价管理
政治编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县委主要领导人
---- 第四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五节重要政治活动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选举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重要活动
-- 第三章地方政府
---- 第一节清代军政机关
---- 第二节民国县政府
---- 第三节伪满县公署
---- 第四节历届人民政府
---- 第五节干部管理
---- 第六节人民来信来访
-- 第四章地方政治协商组织
---- 第一节组织概况
---- 第二节历届政协会议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人民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六章司法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军事编
-- 第一章驻军及设施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军事设施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制度
---- 第二节征兵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四章战事
---- 第一节抗俄
---- 第二节抗日
---- 第三节剿匪
文化编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文化事业机构
---- 第二节文艺表演团体
---- 第三节群众文艺
---- 第四节文艺创作
---- 第五节文物古迹
-- 第二章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专业职业教育
---- 第五节成人教育
---- 第六节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七节师资
---- 第八节教育经费
-- 第三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
---- 第二节医药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卫生保健
---- 第五节人民健康状况
-- 第四章新闻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地方报纸
---- 第四节通讯报道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社会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军事体育
---- 第四节竞技体育
社会编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分布状况
---- 第三节构成状况
---- 第四节人口普查
---- 第五节人口控制
---- 第六节婚姻家庭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分布状况
---- 第二节民族工作
---- 第三节主要少数民族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经济收入
---- 第二节生活消费
---- 第三节生活变化
-- 第四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就业状况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知识青年安置
-- 第五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救济
---- 第三节老弱残抚养
---- 第四节移民安置
---- 第五节社会收容
-- 第六章社会团体、社会组织
---- 第一节群众自治组织
---- 第二节科技学术团体
---- 第三节工商团体
---- 第四节宗教团体
-- 第七章风尚习俗
---- 第一节生产习俗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第三节社会新风
-- 第八章社会公害
---- 第一节赌博
---- 第二节吸毒
---- 第三节卖淫
---- 第四节封建迷信
---- 第五节 “一贯道”
-- 第九章方言、谣谚、民间传说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谣谚
---- 第三节 民间传说
人物编
-- 第一章人物传
---- 额尔庆额
---- 巫文质
---- 陆泰照
---- 张海江
---- 王长福
---- 梁玉汉
---- 李国华
---- 史化鹏
---- 范革人
---- 向俊选
---- 罗喜发
---- 刘福信
---- 范芝江
---- 王荫苍
---- 杨柏林
---- 王乃康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人物表
附录
-- 一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史料
-- 二大事补记
-- 三旧志简介
-- 四 本次修志参考书目
-- 五对本志地图县界划法的说明
-- 六新志编修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