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乡 西局村志

卢沟桥乡 西局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西局村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为2008年底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西局村辖域范围。

目录

封面
西局村志
丰台区卢沟桥乡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西局村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图片
-- 西局村行政区域图
-- 西局村红线订桩图
-- 1 2005年丰台区委书记王子生(左一)慰问拆除违章建筑工作人员
-- 2 2006年丰台区区长张大力(左一)等区乡领导出席在西局村域内首联广场举办的“万人千组入户”启动仪
-- 1 2008年3月4日,丰台区委书记张大力I左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杜瑞琴(右二).区委组织部部长杨
-- 2 2008年3月4日,丰台区委书记张大力(右一)为荣获“丰台区巾帼文明岗”称号的西局村女子消防保洁
-- 1 2008年春节 期间,丰台区区长李超钢{右一)在卢沟桥乡党委书记李杜《右二)的陪同下到西局村检查
-- 2 2007年卢沟桥乡乡长吴继东(右一)检查西局村换届选举工作
-- 1 1988年罗马尼亚驻华使节 到西局村民家中交流
-- 2 1988年丹麦友人到西局村民家中交流
-- 3 1978年8月7日,西局大队团总支委员合影
-- 1 1984年西局小学少先队新人队队员合影
-- 2 1993年乡村领导与参加西局村“五四”青年节 知识竞赛的选手合影
-- 3 1990年入伍新兵武长江(前排右)、高保华(前排左)与西局村党总支副书记董淑香(二排右二)等人合
-- 1 1986年日本技术人员斋腾先生(左三)在西局村中日农场大棚进行种植技术指导
-- 2 盆栽葡萄展览会
-- 3 西局村出产的葡萄
-- 4 西局树中日园艺农场种植的特色蔬菜
-- 1 1993年卢沟桥乡副乡长李秀玲(二排左四)、武装都部长杜连生(二排右四)在西局村村长赵福林(三排
-- 2 2001年9月29日,西局村党总支书记徐吉祥(左三)与村第一届卡拉OK歌咏、诗朗诵比赛获奖人员合
-- 3 乡村领导与参加“卢沟桥乡西局金盛丰杯”羽毛球比赛获奖队员合彰
-- 1 2008年西局村领导班子合影
-- 2 2008年12月12日,西局村领导与老党员座谈
-- 1 2006年西局村选举区,乡人大代表,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张贴选民榜
-- 2 2006年11月,西局村选区选举 第十四届区,乡人大代表,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计票
-- 3 2003年西局入伍新兵正在投票选举西局村人大代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 1 西局村女子保洁队
-- 2 西局村女子保洁队正在打扫街道卫生
-- 3 2006年11月7臼,西局村参加119“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宣传日活动
-- 1 2004年9月20日,西局村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金发放仪式
-- 2 2008年1月,西局村委会主任彭军(左二)和村党总支副书记张俐(左一)慰问退休老人
-- 3 2007年3月28日.西局村计生办组织村内已婚妇女进行免费体检
-- 1 2003年8月25日,西局村举办第三届文化节
-- 2 2003年8月22日,西局村参加卢沟桥乡第四届全民运动会的拔河比赛
-- 3 西局村足球场
-- 1 西局村回迁楼欣园小区
-- 2 西局村20世纪70年代的旧房
-- 3 2005年7月30日,西局树二期村民回迁楼开工仪式
-- 4 2006年11月16日,西局村“宏景绿洲”工程奠基仪式
-- 1 万丰路西局段
-- 2 西局南街南路
-- 3 西局村民委员会办公地址
-- 4 西局水站
-- 5 西局卫生所
-- 1-3 西局村历年所获部分奖杯
-- 4 西局村民户口登记表
-- 5 西局村档案室保存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 6 西局村民收藏的村民土地房产所有证
-- 1 村域内的丰顺驾校训练场
-- 2 村域内的蓝景丽家丽泽建材城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自然村落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植物
---- 第七节 动物
第二编 人口
-- 第一章 分布与结构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职业构成
---- 第五节 文化构成
-- 第二章 人口管理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第三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党员
---- 第三节 工作
---- 第四节 历次运动
-- 第二章 村务管理
---- 第一节 村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选举工作
---- 第三节 治保工作
---- 第四节 消防工作
----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节 民政工作
---- 第七节 受奖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共青团
---- 第二节 妇联
----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与工会
-- 第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战事
---- 第二节 兵役
第四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 粮食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果木
---- 第五节 油料
---- 第六节 施肥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 水利
---- 第八节 养殖业
---- 第九节 农机与机械
-- 第二章 村办企业
---- 第一节 集体经济
---- 第二节 个体经济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自由市场
---- 第五节 财政收支
第五编 市政环境建设
-- 第一章 道路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车站
-- 第二章 环境建设
---- 第一节 旧村改造
---- 第二节 绿化美化
---- 第三节 垃圾处理
---- 第四节 水气污染防治
第六编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文物古迹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医疗保健
---- 第三节 卫生医疗机构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迎奥运
第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家庭经济收入
---- 第二节 住房
---- 第三节 交通工具
---- 第四节 家电与通讯
---- 第五节 退休养老
-- 第二章 民俗方言
---- 第一节 民俗
---- 第二节 方言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