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全面记述漳州市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服务。
目录
封面
漳州市志
《漳州市志》编纂审定人员名单
图说
--
照片附图
--
漳州市政区图
--
漳州市城区图
--
漳州市地形图
--
1989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由省委书记陈光毅(左二)、市委书记童万亨(左一)等陪同视察漳州
--
1995年2月,李鹏总理由省委书记贾庆林(右二)、省长际明义(右一)、市委书记曹德淦(左一)等陪同视
--
199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左三)由省委书记陈明义(左二)、市委书记李敏忠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左一)视察漳州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由省、市领导陪同视察漳州
--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漳州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在漳州视察
--
1996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右三)在漳州视察
--
199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右二)由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右一),市长韩玉琳(右二)陪同在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罗干视察漳州花市
--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左一)在漳州视察
--
199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邹家华(前排右三)考察招商局中银漳州开发区
--
1989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在漳州商品展览馆考察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在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漳州港区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在漳州考察
--
原中顾委常委杨得志(右二)、中将苏静(右一)和童小鹏等在漳州视察
--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由市领导陪同到九龙公园视察
--
198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右三)在漳州考察
--
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艾则孜(右二)在漳州观看水仙花雕刻
--
1998年9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左三)在漳州考察
--
1991年12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姬鹏飞考察漳州化学品厂
--
198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前排左二)考察漳州时与老蕉农亲切交谈
--
198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在漳州调研
--
1997年6月,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科华电子有限公司
--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左三)视察市铝容器有限公司
--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到沈耀初美术馆参观
--
1997年3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由市政协主席林碧华陪同视察漳州110
--
1992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在九湖镇百花村考察
--
1988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右三)视察漳州
--
199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右一)在漳州视察
--
198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在漳州考察
--
199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右四)在漳州观察时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合影
--
199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中)在漳州视察
--
1990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由市政协主席黄长茂陪同在漳州视察
--
1987年4月,全围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屈武、包尔汉为华福酒店开业剪彩
--
198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前右三)由市政协主席张全金(前右二)陪同视察漳州时合影
--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政协常委胡平等领导参观花博会
--
1984年,龙溪地委副书记石兆彬陪同原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冯文彬在漳州考察中共党史工作时合影
--
1958年,水电部部长张涵英在漳州考察时与当地领导合影
--
1988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地委书记卢叨(左三)陪同原闽南红三团团长、福州军区副政委卢胜(左四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郁文为《漳州市志》题辞
--
原中日友协副会长、漳藉著名书法家林林为《漳州市志》题辞
--
1993年3月,中纪委副书记侯宗斌、周志由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林兆枢陪同到漳州调研
--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由省、市领导陪同考察漳州
--
1995年12月,中纪委副书记陈作霖由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梁绮萍陪同在漳州调研时,到漳州地改市十周年展
--
1983年4月,省委书记项南接见参加会议的漳藉旅居香港的省政协委员林开德
--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祝铭山视察市中级人民法院
--
原龙溪专署专员柯志达(左一)陪同福州军区副政委卢胜(左二)在漳州考察时合影
--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在漳州调研
--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中)参观园艺展销会
--
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右一)考察九龙江防拱堤
--
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听取市领导城建工作汇报
--
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视察漳州港
--
交通部、省、市领导参加漳厦高速公路试通车典礼
--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左二)视察漳州邮电客户投诉处
--
国家工商局副局长惠鲁生(右二)到漳州考察“96315”工作
--
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视察漳州旧街区
--
省委书记陈明义在福建红旗机器厂考察
--
1998年,省长贺国强(中)在云霄调研
--
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左一)在漳州考察开发区
--
1989年,市委书记童万亨(前右二)原地委书记刘秉仁(右一)等会见美籍华裔黄惠珍女士(前右三)
--
市委领导研究九龙岭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规划
--
市委领导重视农村经济工作
--
市领导在漳州第一职校现场办公
--
市委领导到组织部长夜谈会调研
--
市委领导勉励残疾人再创新辉煌
--
市领导对芗城区进行教育“两基”评估验收
--
市领导在香港’98漳州投资说明晚会上与客商亲切交谈
--
市领导在省’99“五新产品”推广介绍会漳州展馆指导工作
--
市领导慰问下岗残疾职工
--
外国专家到漳州市医院进行医术交流
--
1988年4月,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访问鸿渐村
--
1986年5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漳州
--
港澳同胞访问漳州
--
科·阿基诺总统在菲律宾总统府接见漳州南音代表团
--
美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外国专家考察漳州水土保持工作
--
1995年,日本国誎早市友好交流促进团访问漳州
--
漳州市政协组团赴台开展民俗文化交流活动时合影
--
中共漳州市委七届一次全体会议
--
中共漳州市纪委七届一次全体会议
--
九龙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研讨会
--
市委召开全市反腐败工作会议
--
市关心下一代奖学奖教首次颁奖大会
--
市家长学校、老同志校外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
--
纪念台湾“二·二八”起义50周年座谈会
--
漳州市中国水仙花节
--
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斯间漳州市代表与外商签订投资贸易协议
--
出席《漳州市志》稿评议会的领导和专家
--
联合开发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签字仪式
--
1990年5月,漳州赴香港举办、投资贸易洽谈会
--
’92漳州荔枝品尝会
--
台湾学者参加’95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恳谈会
--
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庆典活动
--
漳州后石电厂购电合同签字仪式
--
与外资银行的经济交往
--
海峡两岸花卉产业合作与发展恳谈会
--
“漳州110精神”理论研讨会
--
漳台经贸恳谈会
--
茶园
--
甘蔗
--
水稻
--
海上田园
--
龙虾
--
淡水虾
--
东山鲍鱼养殖场
--
桉树林
--
速生林管理
--
毛竹速生丰产林
--
杉木速生丰产林
--
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
芦笋生产基地
--
九湖万亩荔枝海
--
平和琯溪蜜柚生产基地
--
墙体式栽培白背黑木耳
--
长泰芦柑生产基地
--
地热鳗鳖基地
--
鲈鱼
--
蟳
--
鲍鱼
--
牡蛎
--
淡水养殖
--
荔枝
--
蜜柚
--
菠萝
--
西瓜
--
柑桔
--
香蕉
--
龙眼
--
茶壶飘香——水仙花造型
--
火鹤花
--
兰花
--
月季
--
仙人球
--
榕树盆景
--
首届海峡两岸花博会会场全景
--
漳州片仔癀集团公司片仔癀包装车间
--
漳州糖厂制糖车间
--
漳州罐头厂制罐车间
--
中外合资漳州国际铝容器有限公司铝合金两片罐生产线
--
福建红旗机器厂手摇针织横机生产线
--
漳州轴承厂生产车间
--
龙溪机器厂生产车间
--
福建金峰纺织集团公司纺织车间
--
红军入漳纪念碑
--
南山寺
--
香港路牌坊
--
文庙
--
万松关古关隘
--
九侯山
--
风动石
--
灵通山
--
古藤
--
云洞岩
--
土楼群
--
漳州城区东区新貌
--
漳州立交桥
--
漳厦高速公路
--
闽粤交界分水关——漳南第一关
--
闽南第一洞——盘陀岭隧道
--
漳州西溪大桥
--
漳州中山公园
--
漳州胜利东路
--
漳州海关
--
漳州人民广场
--
市区全景
--
漳州八达大厦
--
胜利路夜景
--
邮电部领导视察市邮电二分局营业厅
--
市邮电服务承诺新闻通报会
--
“173”长途电话主接业务
--
漳州电信综合大楼
--
漳州电业局大楼
--
1964年,在新华东路(圆圈)架设漳州市第一座铁塔
--
东山港与香港直航仪式
--
芗城区天宝大水港排灌站
--
东山县西埔湾围垦工程
--
龙海西溪桥闸
--
漳浦县朝阳渠朝阳渡槽
--
南一水库大坝
--
平和西坑新村
--
天宝张坑新村
--
龙海文圃新村
--
龙文石仓新村
--
东山马銮新村
--
漳州O五大厦
--
漳州大酒店
--
漳州华侨饭店
--
漳州商业大厦
--
漳州市移动通信大楼
--
漳州科技大厦
--
朝气蓬勃的漳州一中学生
--
漳州师范学院电化教学
--
文艺演出
--
体育竞赛
--
漳台农业科技人员一起研究蔬菜种植技术
--
科技下乡
--
漳州市医院引进美国产新型全身CT机
--
市民无偿献血
--
漳州市中医院新建门诊大楼
--
漳州120急救中心
--
漳州市医院新建病房大楼
--
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活动
--
芗剧《三家福》剧照
--
1988年7月,美国夏威夷水仙花皇后旅游团到漳州观赏布袋木偶表演
--
漳州传统民间舞蹈《大鼓凉伞》
--
漳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会场
--
’96中国“乒协杯”赛在漳州举行
--
学生团体操表演
--
舞龙队表演
--
漳州籍运动员李仁杰参加第14届世界技巧锦标赛获三枚金牌、一枚银牌
--
中国女排在漳州集训
序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卷一 政区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州
----
第二节 隶属
----
第三节 境域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唐至清代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
第三章 城区与辖县(区)
----
第一节 城区
----
第二节 辖县(区)
卷二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火山岩
----
第三节 侵入岩
----
第四节 变质岩
----
第五节 地质构造
----
第六节 矿藏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形成
----
第二节 陆域
----
第三节 海域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候分区
----
第三节 气象要素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
第四节 潮汐
--
第五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三节 土壤肥力
----
第四节 植被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第二节 野生植物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洪灾
----
第二节 风灾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地震
卷三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总量
----
第一节 古代人口
----
第二节 近代人口
----
第三节 现代人口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人口迁移
--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人口密度
--
第四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与年龄构成
----
第三节 姓氏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五章 家庭与婚姻
----
第一节 家庭
----
第二节 婚姻
--
第六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计生措施
卷四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古城
----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
----
第三节 城市专业规划
----
第四节 名城保护规划
----
第五节 辖区规划建设
--
第二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街道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排水与防洪
--
第三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公共交通
----
第二节 供水
----
第三节 路灯
--
第四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房产开发
----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五章 卫生与美化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美化绿化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监测
----
第二节 污染源治理
----
第三节 综合整治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七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规划管理
----
第三节 管理监察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五节 环境管理
卷五 交通
--
第一章 陆路
----
第一节 古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渡口
--
第二章 航道
----
第一节 九龙江航道
----
第二节 其他航道
--
第三章 港口码头
----
第一节 月港码头
----
第二节 东山港码头
----
第三节 石码港码头
----
第四节 其他港口码头
--
第四章 运输
----
第一节 陆运
----
第二节 水运
----
第三节 搬运装卸
----
第四节 运输企业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港航管理
----
第四节 运输与市场管理
----
第五节 交通监理
----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
卷六 邮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驿铺
----
第二节 邮政局与电报局
----
第三节 邮局与电信局
----
第四节 邮电局
----
第五节 其他机构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线路电路设备
----
第二节 电信业务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业务管理
----
第二节 其他管理
卷七 电力
--
第一章 发电
----
第一节 火力发电
----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第三节 其他发电
--
第二章 供电
----
第一节 输电
----
第二节 变电
----
第三节 配电
--
第三章 用电
----
第一节 用电量
----
第二节 用电结构
----
第三节 用电业务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四节 电费管理
卷八 水利
--
第一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提灌工程
--
第二章 供水工程
----
第一节 水源工程
----
第二节 饮水工程
--
第三章 防洪与排涝工程
----
第一节 防洪工程
----
第二节 排涝工程
--
第四章 海堤与围垦工程
----
第一节 海堤工程
----
第二节 围垦工程
--
第五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防汛
----
第二节 抗旱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灌区管理
----
第四节 其他
卷九 口岸管理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港航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商品检验机构
----
第三节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机构
----
第四节 边防检查机构
----
第五节 口岸机构
--
第二章 港航口岸
----
第一节 月港
----
第二节 东山港
----
第三节 石码港
----
第四节 下寨港
----
第五节 旧镇港
----
第六节 宫口港
----
第七节 其他港口
--
第三章 货运与物品监管
----
第一节 货物监管
----
第二节 运输工具监管
----
第三节 报关管理
----
第四节 物品监管
--
第四章 税费征收
----
第一节 关税
----
第二节 代征税
----
第三节 其他
----
第四节 减免退补
--
第五章 查缉走私与违规
----
第一节 水上缉私
----
第二节 陆上缉私
----
第三节 处理走私与违规案件
--
第六章 查验与检疫
----
第一节 商品检验
----
第二节 边防检查
----
第三节 卫生检疫
----
第四节 动植物检疫
卷十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三节 生产工具
----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 国营农场
--
第三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甘薯
----
第三节 大小麦
----
第四节 豆类
----
第五节 杂粮
--
第四章 经济作物与食用菌
----
第一节 甘蔗
----
第二节 食用菌
----
第三节 芦笋
----
第四节 茶叶
----
第五节 烟草
----
第六节 花生
----
第七节 油菜与芝麻
----
第八节 蔬菜
----
第九节 药材
----
第十节 其他
--
第五章 饲养业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蜜蜂
--
第六章 创汇农业
----
第一节 创汇产品
----
第二节 创汇基地
--
第七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耕作制度与技术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良种选育与推广
----
第四节 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
第五节 病虫防治
--
第八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科技管理
卷十一 花果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经济条件
--
第二章 花卉
----
第一节 品种
----
第二节 名优花卉
----
第三节 花卉生产
----
第四节 树桩盆景
--
第三章 水仙花
----
第一节 品种与分布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水仙花球
----
第四节 雕刻与养护
----
第五节 花事活动
--
第四章 水果
----
第一节 品种与分布
----
第二节 名优水果
----
第三节 水果生产
----
第四节 病虫防治
--
第五章 花果技术研究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技术普及与培训
----
第三节 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
卷十二 林业
--
第一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
----
第二节 林木树种
--
第二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林权演变
----
第二节 林业“三定”
----
第三节 调处山林权纠纷
--
第三章 营林生产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四章 营林方式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集体林场
----
第三节 个体林场
--
第五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森林防火
----
第二节 病虫防治
----
第三节 封山育林
----
第四节 依法治林
--
第六章 林业产品
----
第一节 原木
----
第二节 籽乳产品
--
第七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附:乐土亚热带雨林
卷十三 渔业
--
第一章 渔业资源
----
第一节 水域资源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第二章 渔业体制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互助组
----
第三节 合作社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多种经营体制
--
第三章 养殖
----
第一节 海水养殖
----
第二节 淡水养殖
--
第四章 捕捞
----
第一节 海洋捕捞
----
第二节 江河捕捞
--
第五章 渔场与渔港
----
第一节 渔场
----
第二节 渔港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渔政管理
----
第三节 渔港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