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清晰揭示各个时期庆阳文化的发展类型及其演变。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扉页
前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原始文化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文化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
--
第三节 黄帝文化
第二章 周秦文化
--
第一节 先周文化
--
第二节 九站遗址与方国文化
--
第三节 战国秦长城的修建及其文化意义
--
第四节 秦直道的修筑及其价值
第三章 汉代文化
--
第一节 汉匈战争与庆阳军事文化
--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与岐黄文化
--
第三节 王符与《潜夫论》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庆阳的家族文化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庆阳的哲学与文学、史学
--
第三节 北石窟寺的开凿与佛教文化
第五章 隋唐文化
--
第一节 唐代庆阳文学
--
第二节 灵州道与庆阳丝绸之路文化
--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石窟艺术
第六章 宋元文化
--
第一节 文学艺术
--
第二节 史著撰述
--
第三节 社会习俗
第七章 明清文化
--
第一节 科举兴盛与庆阳士人群体
--
第二节 庆阳士人的群体精神:廉正风格与个性特质
--
第三节 李梦阳与明代文学
--
第四节 米万钟与明代书画艺术
--
第五节 地方志编撰
--
第六节 民间戏曲
--
第七节 风俗文化
第八章 清末民初文化
--
第一节 庆阳举人与“公车上书”
--
第二节 晚清天主教的传入
--
第三节 庆阳学子与“五四运动”
第九章 国统区文化
--
第一节 慕寿祺与《甘宁青史略》
--
第二节 书法、绘画与戏剧
--
第三节 地方教育
第十章 革命根据地文化
--
第一节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新型司法文化
--
第二节 革命歌谣与三首民歌
--
第三节 新秧歌运动及新戏剧
--
第四节 学校教育
--
第五节 反巫神运动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参考书目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