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地理、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8
出版时间:
1997年08月
目录
封面
永川县志
图片
--
永川县政区示意图
--
永川市成立大会
--
中共永川市委大楼
--
永川市人民政府大楼
--
县人大八届选举会场
--
原永川地区行署大楼(今重庆行政学院)
--
省政协主席聂荣贵到永川视察
--
桂山公园夜景
--
大佛寺
--
永川汽车站
--
永川市城区全景
--
重庆市永川老干部休养所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永川火车站
--
移动通讯
--
成渝高速公路永川段入口处
--
西南航空公司永川售票处
--
朱沱水运码头
--
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到永川考察再生稻
--
农业部农技站站长到永川考察半旱式水厢小麦
--
箕山竹梅
--
新组合杂交水稻获丰收
--
箕山茶园
--
长江引水第一工程
--
上海水库
--
牛门口农业开发区
--
永川锻压机床厂出口产品压力机
--
部优产品——永川豆鼓
--
部优产品——石松高梁酒
--
部优产品——永川松花皮蛋
--
永川生物化工厂生产的胱氨酸获轻工部铜牌奖
--
外商在永川生物化工厂参观
--
永川氮肥总厂
--
箕山煤矿电动机车
--
永川火电厂
--
永川丝厂缫丝车间
--
县城中山路旧貌
--
临江小集镇一条街
--
中国农业银行永川支行
--
县城西大街
--
县城玉南路商业城
--
永川电视差转台
--
双石镇文化中心
--
永川市人民医院
--
重庆师范专科学校
--
永川中学90周年校庆
--
永川中学学生罗华章获第30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金牌
--
渝州教育学院
--
雷朝华获全国职工健美比赛一等奖
--
永川石松
--
陈食镇佛岩寺宋代石刻
--
出土时的永川上游恐龙
--
板桥镇高洞宋基
--
元代县人万街轩捐资铸造的峨眉山华严塔
--
新石器时期石(石奔)
--
新石器时期石锚
--
东汉石天禄
--
图画《牧牛图》 县人陈子庄绘
--
《霜叶红于二月花》县人杨鸿坤绘
--
国画《山水人物》县人万从木绘
--
《水》(油画)县人张大国作
《永川县志》历届编修委员会成员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置县沿革
----
第二节境域变迁
----
第三节县城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宋 元 明
----
第二节清
----
第三节中华民国时期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三章镇 区 乡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区 乡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岩层
----
第二节断层
----
第三节地貌类型
--
第二章山脉 河流
----
第一节山脉
----
第二节河流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点
----
第二节主要气象要素
----
第三节气象灾害
----
第四节物候 气候资源
----
第五节气象服务
--
第四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矿藏
----
第三节水
----
第四节植物
------
附1:珍稀古树竹
------
附2:树 竹 花卉
----
第五节动物
------
附1:常见鸟兽名录
------
附2:常见昆虫名录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人口总量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人口密度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
第二节劳动力 在业人口
----
第三节年龄
----
第四节性别
----
第五节民族
----
第六节文化构成
--
第三章人口素质
----
第一节身体素质
----
第二节文化素质
--
第四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第五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成效
第四篇经济总貌
--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一节固定资产投资
----
第二节社会总产值
----
第三节工农业总产值
----
第四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
第五节国民生产总值
--
第二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国民收入结构
----
第二节所有制结构
----
第三节产业结构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收入
----
第二节农民消费结构
----
第三节职工工资水平
----
第四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
第五节城镇居民储蓄
第五篇综合管理
--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编制
----
第三节中长期计划 年度计划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服务 监督
--
第三章物价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物价演变
----
第三节价格的监督 检查
--
第四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精减职工
----
第三节民工征调
----
第四节劳动工资
----
第五节劳保福利
----
第六节劳动制度
----
第七节安全管理
--
第五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集市
----
第二节工商登记
----
第三节经济合同
----
第四节个体经济
----
第五节商标 广告
--
第六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计量
----
第二节标准化
----
第三节管理
--
第七章物资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物资经营
----
第三节驻永重庆市及省属以上单位
--
第八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制度
----
第二节地政管理
----
第三节管理机构
第六篇农业
--
第一章生产体制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民个体与互助合作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三节水利
----
第四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
----
第五节农业科技
--
第三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综合农业区划
----
第二节农业区划成果应用
--
第四章种植业
----
第一节主要粮油作物及绿肥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品种改良
----
第四节栽培技术
----
第五节综合开发
--
第五章养殖业
----
第一节畜禽饲养
----
第二节疫病防治 兽药生产
----
第三节鱼种 成鱼养殖
--
第六章林业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第二节林场
----
第三节林业管理
--
第七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结构
----
第三节主要行业
----
第四节效益
第七篇工业
--
第一章工业结构
----
第一节县属国营工业
----
第二节县属集体工业
----
第三节私营工业
----
第四节乡镇工业
----
第五节驻永重庆市及省属以上工业
--
第二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酒类
----
第二节调味品 豆制品
----
第三节皮蛋 肉食品
----
第四节糖果糕点 饮料
----
第五节罐头
----
第六节粮油
----
第七节饲料
--
第三章能源工业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电力工业
----
第三节天然气 驻永地质勘探队
--
第四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炼铁
----
第二节炼钢 轧钢
--
第五章机械工业 建材工业 化学工业
----
第一节机械工业
----
第二节建材工业
----
第三节化学工业
--
第六章轻纺工业
----
第一节丝绸 棉纺
----
第二节造纸
----
第三节陶瓷 玻璃
----
第四节火柴 印刷
----
第五节其他
--
第七章经营管理及体制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生产管理
----
第五节劳动工资 安全管理
--
第八章技术改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技术改造
----
第二节科技成果推广
第八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陆路
----
第二节水路
----
第三节交通工具
----
第四节运输行业
----
第五节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驿站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第九篇商业
--
第一章商业结构
----
第一节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五节驻永重庆市及省属国营商业
--
第二章市场
----
第一节集市贸易
----
第二节赶会
----
第三节物资交流会
--
第三章购销
----
第一节工业品
----
第二节副食品
----
第三节粮油
----
第四节农副产品
----
第五节废旧物资
----
第六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七节对外贸易产品
--
第四章储存 调运
----
第一节仓库
----
第二节储存
----
第三节商品调运
--
第五章饮食 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第十篇财政 审计 税务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支出
----
第三节管理
--
第二章审计
----
第一节专项审计 定期审计
----
第二节金融与工商行政企业审计
--
第三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制税种
----
第三节税款收入
----
第四节征税管理
--
第四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金融管理
----
第四节存款
----
第五节贷款
----
第六节代理业务
----
第七节固定资产拨款与贷款
----
第八节保险
第十一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规划
----
第一节城区规划
----
第二节乡镇规划
--
第二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道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街房
----
第四节市政设施
----
第五节公共建筑
----
第六节市容管理
----
第七节城市建设资金
--
第三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场镇公共设施建设
----
第二节建制镇房屋建设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植被状况
----
第二节污染
----
第三节治理
--
第五章园林绿化
----
第一节县城绿化
----
第二节公园
----
第三节园林式单位及村段
----
第四节场镇绿化
----
第五节花展
--
第六章城乡建设用地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二节房产管理 房屋开发
----
第三节建筑行业
第十二篇改事纪要
--
一余栋臣在永川
--
二辛亥革命在永川
--
三“五四”运动前后永川的反帝活动
--
四军阀割据 土匪横行
--
五新生活运动
--
六抗日救亡活动
--
七竞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
--
八“二五”减租
--
九永川和平解放
--
十剿匪
--
十一减租 退押
--
十二抗美援朝
--
十三镇压反革命
--
十四修筑成渝铁路
--
十五土地改革
--
十六“三反”“五反”
--
十七“三大改造”
--
十八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
--
十九“大跃进”
--
二十反“右倾”
--
二十一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
--
二十二整风整社
--
二十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二十四农业学大寨
--
二十五工业学大庆
--
二十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二十八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
二十九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永川视察
--
三十永川县获省及其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集体名录
第十三篇中国共产党
--
第一章中共永川县地下组织
----
第一节中共朱沱支部
----
第二节中共板桥特区委员会
----
第三节中共永川特支
----
第四节中共松溉支部
----
第五节中共罗汉特支
----
第六节中共栏杆中心支部
----
第七节中共川西先遣工作组永川组
--
第二章中共永川县委员会
----
第一节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各时期办事机构
----
第三节党务工作
第十四篇其他党派
--
第一章国民党 青年党 民社党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永川县党部(含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中国青年党永川县党部
----
第三节中国民主社会党永川县党部
--
第二章民盟 民进 民建
----
第一节中国民主同盟永川县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中国民主促进会永川县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中国民主建国会永川县支部
第十五篇群团
--
第一章工人组织
----
第一节永川县工会
----
第二节永川县总工会
--
第二章青年组织
----
第一节永川县学生联合会
----
第二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永川县委员会
--
第三章妇女组织
----
第一节永川县妇女会
----
第二节永川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
第四章工商业者组织
----
第一节永川县商会
----
第二节永川县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章农民组织
----
第一节普安农民协会
----
第二节永川县农会
----
第三节永川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
----
第四节永川县贫农、下中农协会
第十六篇政权、政协
--
第一章民意机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解放前的民意机构
----
第二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县级政府
----
第二节解放后的县级政府
----
第三节区(镇)、乡(镇)
--
第三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川县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全体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
----
第三节工作纪要
第十七篇人事 民政 台侨
--
第一章人事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待遇
----
第四节离休 退休 退职
----
第五节老龄工作
--
第二章民政
----
第一节救济
----
第二节社会福利
----
第三节优抚
----
第四节安置
----
第五节其他
--
第三章台胞工作 侨务活动
----
第一节台胞工作
----
第二节侨务活动
第十八篇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惩治反革命
----
第三节打击其他刑事犯罪活动
----
第四节治安管理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六节消防工作
----
第七节预审
----
第八节看守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侦查
----
第三节刑事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经济检察
----
第六节监所检察
----
第七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执行
----
第七节审判监督
----
第八节人民陪审员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调解
----
第四节法律服务
----
第五节公证
----
第六节律师
第十九篇军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团练局 国民兵团 军事科
----
第二节县兵役局 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兵役制度 兵员征集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政治教育
----
第四节战备执勤
--
第四章驻军 地方武装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拥政爱民
--
第五章重大兵事活动 防空
----
第一节重大兵事活动
----
第二节防空
第二十篇教育
--
第一章书院 义学 私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三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小学 中学
----
第二节教学
----
第三节教师
----
第四节重点学校简介
--
第四章特殊教育
--
第五章职业技术教育 技工学校
----
第一节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驻永重庆市属技工学校
--
第六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第二节驻永重庆市属中等专业学校
--
第七章驻永重庆市及省属以上大专院校
--
第八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工农业余教育
----
第二节函授 广播电视教育 自学考试
--
第九章管理
----
第一节县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区(镇)教育办公室
----
第三节乡(镇)教育委员会
----
第四节经费 设备
第二十一篇科技
--
第一章机构 队伍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科技规定 基金 项目管理
----
第二节科技成果管理
--
第三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学普及
----
第二节开发沼气 推广省柴节煤灶
第二十二篇文化艺术 广播电视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群众文化组织及活动
----
第二节创作
----
第三节川剧 曲艺 话剧和剧场
----
第四节电影
----
第五节报刊出版
----
第六节图书
----
第七节文物
----
第八节管理
--
第二章广播 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广播宣传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节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永川转播台
第二十三篇中国共产党党史 地方志 档案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党史(永川)
--
第二章地方志
----
第一节清代修志简况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修志简况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修志简况
--
第三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档案的收集与保管
----
第三节档案的利用与编研
第二十四篇卫生 体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三节卫生防疫
----
第四节管理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活动
----
第二节场地
----
第三节训练 竞赛
----
第四节管理
第二十五篇社会风土
--
第一章民族 宗教
----
第一节民族
----
第二节宗教
--
第二章婚姻 家庭 姓氏
----
第一节婚姻 家庭
----
第二节姓氏
--
第三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习俗
----
第二节当代新风
--
第四章风景 名胜
----
第一节风景
----
第二节名胜
--
第五章方言 歌谣 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歌谣
----
第三节谚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六章帮会
----
第一节哥老会
----
第二节红帮
----
第三节青帮
----
第四节黄鱼帮
人 物
--
一人物传
----
陈鹏飞
----
刘霖
----
胡子昭
----
黄开基
----
黄秉湘
----
唐虎周
----
黄大暹
----
钟天樾
----
易华堂
----
刘安恭
----
张丹秋 王彦家
----
黄圣祥
----
吴光耀
----
潘左
----
杜香樵
----
周敬承
----
贺孝齐
----
欧万全
----
彭汝尊
----
何葆恒
----
邓国章
----
黄鹏豪
----
何本初
----
黄墨涵
----
朱昌文
----
李友澄
----
龙国桢
----
张乐天
----
罗章金
----
钟稚琚
----
郑东琴
----
高辉廷
----
曾伯康
----
万从木
----
彭焕章
----
陈文贵
----
邱挺生
----
周绪德
----
李大中
----
陈子庄
----
李德益
----
谢仲容
----
魏学章
----
徐近之
----
曾应台
----
陈树清
----
陈方洁
----
游平
----
张大国
----
樊弘
--
二永川县获省级及其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个人名录
附录
--
一、唐代烂柯洞碑(清光绪《永川县志》)
--
二、永川县建县时间考
--
三、永川县与海棠香国
--
四、永川县与古昌州治及古昌州
--
五、《永川景志》考
--
六、县人万华轩与峨眉山“华严塔”
--
七、明代徐公先登德政碑(清光绪《永川县志》)
--
八、梓潼乡陈庚称皇帝事件
--
九、祭夫文
--
十、烈士李仲奎给母亲的一封信
--
十一、抗日金钱板
--
十二、诗 词 联(选录)
--
十三、白塔桥词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