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志

洮南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洮南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02-1987

出版时间: 2000年05月

目录

封面
洮南市志
版权页
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洮南市志》总编室主要成员
洮南市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县志审稿验收组成员
参加《洮南市志》审稿成员
白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参加《洮南市志》审稿人员
洮南市《洮南市志》终审领导小组

凡例
目录
概 述
第一篇建 置
-- 第一章位 置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境 域
-- 第四章行政区划
-- 第五章乡镇 街道办事处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 质
---- 第一节地 层
---- 第二节构 造
---- 第三节地 震
-- 第二章地 貌
---- 第一节地势山峰
---- 第二节地貌类型
-- 第三章气 候
---- 第一节日 照
---- 第二节气 温
---- 第三节降 水
---- 第四节风
---- 第五节蒸 发
---- 第六节物 候
-- 第四章水 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 壤
---- 第二节植 被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四节矿产资源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 灾
---- 第二节旱 灾
---- 第三节风 灾
---- 第四节雹 灾
---- 第五节低温冷害
第三篇人 口
-- 第一章人口数量与分布密度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移动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文化构成
---- 第五节职业行业构成
---- 第六节城乡人口构成
-- 第三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构成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晚婚节育
---- 第二节优生优育
第四篇农 业
-- 第一章土地开发
---- 第一节垦 荒
---- 第二节土地征用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粮豆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蔬菜瓜类
-- 第四章耕作制度
---- 第一节耕 作
---- 第二节施 肥
---- 第三节种 子
---- 第四节植物保护
-- 第五章农机农具
---- 第一节传统农机具
---- 第二节新式农机具
-- 第六章国营农业企事业单位
---- 第一节保民农场
---- 第二节原种场
---- 第三节种子公司
第五篇林 业
-- 第一章林木资源
---- 第一节资源与分布
---- 第二节树 种
-- 第二章林木生产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四旁绿化
---- 第四节义务植树
---- 第五节林木采伐
-- 第三章林木管护
---- 第一节林木管理
---- 第二节林 政
---- 第三节护林防火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国营林场苗圃
---- 第一节林 场
---- 第二节苗 圃
第六篇畜 牧
-- 第一章草原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草原分布
---- 第二节草原建设
---- 第三节草原管理
-- 第二章家畜家禽生产
---- 第一节家畜生产
---- 第二节家禽生产
---- 第三节家畜饲养
---- 第四节家禽饲养
-- 第三章畜禽改良
---- 第一节马
---- 第二节牛
---- 第三节羊
---- 第四节猪
---- 第五节家 禽
-- 第四章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家畜疫病防治
---- 第二节家禽疫病防治
---- 第三节防治队伍
-- 第五章国营场站
---- 第一节种猪场
---- 第二节种畜场
---- 第三节东方红畜牧场
第七篇水利水产
-- 第一章防 洪
---- 第一节堤 防
---- 第二节河道治理
---- 第三节分 洪
---- 第四节抗洪抢险
-- 第二章灌 溉
---- 第一节水 库
---- 第二节电灌站
---- 第三节水 井
---- 第四节自流灌
-- 第三章治 涝
---- 第一节德顺保民涝区
---- 第二节幸福涝区
---- 第三节其它涝区
-- 第四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综合治理
-- 第五章勘测施工
---- 第一节勘测设计
---- 第二节施 工
-- 第六章水 产
---- 第一节养 殖
---- 第二节捕 捞
---- 第三节场 站
第八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行业结构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建筑业
---- 第四节商业服务业
-- 第二章企业结构
---- 第一节乡镇企业
---- 第二节村办企业
---- 第三节联合体(户)企业
---- 第四节专业户
--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经营管理
第九篇工 业
-- 第一章工业所有制与结构
---- 第一节所有制变革
---- 第二节工业结构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纺织工业
---- 第二节制药工业
---- 第三节造纸工业
---- 第四节冶金工业
---- 第五节煤炭工业
---- 第六节建材工业
---- 第七节食品饮料工业
---- 第八节缝纫工业
---- 第九节皮革皮毛及制品工业
---- 第十节机械工业
---- 第十一节印刷工业
---- 第十二节化学工业
---- 第十三节供电工业
---- 第十四节其它工业
第十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公 路
---- 第一节线 路
---- 第二节桥 涵
---- 第三节养 护
---- 第四节运 输
-- 第二章铁 路
---- 第一节线 路
---- 第二节桥 涵
---- 第三节车 站
---- 第四节运 输
-- 第三章邮 电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邮 政
---- 第三节电 话
---- 第四节电 报
第十一篇商 业
-- 第一章私营商业
-- 第二章公私合营及合作商业
---- 第一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二节合作商业
-- 第三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百货公司
---- 第二节食品水产公司
---- 第三节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 第四节副食品蔬菜公司
---- 第五节商业贸易公司
---- 第六节饮食服务公司
---- 第七节石油公司
-- 第四章集体商业
---- 第一节大集体商业
---- 第二节知青商业
-- 第五章个体商业
---- 第一节城镇商业户
---- 第二节农村商业户
-- 第六章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 第二节土产公司
---- 第三节日杂果品公司
---- 第四节贸易货栈
---- 第五节基层供销社
-- 第七章商业网点
-- 第八章商业仓储
-- 第九章物资购销
---- 第一节物资购进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十章外 贸
第十二篇粮油购销
-- 第一章粮油征收
---- 第一节粮食征购
---- 第二节油料收购
-- 第二章粮油销售
---- 第一节自由贸易
---- 第二节粮油统销
---- 第三节粮油议购议销
-- 第三章粮油仓储
---- 第一节粮 库
---- 第二节粮油检验
---- 第三节粮油储存
-- 第四章粮油调运
---- 第一节调 拨
---- 第二节运 输
-- 第五章盐 业
第十三篇工商物价计量
-- 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二章物 价
---- 第一节物价变化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计量器具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第十四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 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审 计
---- 第五节债 券
-- 第二章税 务
---- 第一节税种 税率
---- 第二节税 收
-- 第三章金 融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货 币
---- 第三节储 蓄
---- 第四节贷 款
---- 第五节保 险
第十五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市区建设
---- 第一节城 池
---- 第二节市区拓宽
---- 第三节道 路
---- 第四节路 灯
---- 第五节排 水
---- 第六节供 水
---- 第七节绿 化
---- 第八节规划管理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道 路
---- 第二节饮用水
---- 第三节民用建筑
---- 第四节公共建筑
-- 第三章建筑设计与施工
---- 第一节设 计
---- 第二节典型建筑
---- 第三节施工队伍
-- 第四章房 产
---- 第一节房产占有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五章地产管理
---- 第一节城镇用地管理
---- 第二节乡村用地管理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治理
第十六篇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洮南市(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早期活动
---- 第二节中共洮南市(县)委员会
---- 第三节代表会议、代表大会
---- 第四节组织建设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一战线
---- 第八节党 校
---- 第九节信 访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洮南县地方组织
-- 第三章中国民主建国会洮南市(县)支部委员会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 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农 会
----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工商团体
---- 第七节中苏友好协会
第十七篇政权政协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政 府
---- 第一节洮南府
---- 第二节洮南县行政公署
---- 第三节伪洮南县公署
---- 第四节洮南市(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基层人民政府
-- 第三章政 协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委员会全体会议
---- 第三节主要活动
第十八篇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 安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五节消防管理
---- 第六节狱政管理
---- 第七节特业管理
-- 第二章检 察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 判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四章司 法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调 解
---- 第四节律 师
---- 第五节公 证
第十九篇民 政
-- 第一章优 抚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群众优待
---- 第三节国家抚恤
-- 第二章荣复转业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安 置
-- 第三章支援前线
---- 第一节战 勤
---- 第二节捐 献
-- 第四章缅怀革命烈士
---- 第一节烈士墓
---- 第二节缅怀革命烈士活动
-- 第五章救济扶贫
---- 第一节救 济
---- 第二节扶 贫
-- 第六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孤寡老人赡养
---- 第二节残疾人安置
---- 第三节收容遣送
---- 第四节殡葬管理
-- 第七章婚姻登记
第二十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 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精简下放
---- 第五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二章人 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干部编制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干部制度改革
---- 第五节干部精简下放
---- 第六节干部离退休(职)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 资
---- 第二节福 利
第二十一篇军 事
-- 第一章兵 役
---- 第一节招 募
---- 第二节征 兵
---- 第三节志愿兵
---- 第四节义务兵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二章民 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乡团武装
---- 第二节光复军
---- 第三节人民武装
-- 第四章驻 军
---- 第一节清 兵
---- 第二节东北军
---- 第三节伪 军
---- 第四节人民军队
-- 第五章重要兵事
---- 第一节乌泰事件
---- 第二节初家屯突围
---- 第三节洮南县城保卫战
---- 第四节小公司战斗
-- 第六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人防教育
---- 第二节人防措施
---- 第三节人防工程
---- 第四节后方基地
第二十二篇教 育
-- 第一章私 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学前班
---- 第三节教 学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沿 革
---- 第二节学 制
---- 第三节教 学
---- 第四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沿 革
---- 第二节学 制
---- 第三节教 学
---- 第四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五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中等职业教育
---- 第二节中等师范教育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除文盲
---- 第二节农民技术教育
---- 第三节职工教育
-- 第七章教 师
---- 第一节队 伍
---- 第二节文化程度
---- 第三节政治状况
---- 第四节工资福利
---- 第五节社会地位
---- 第六节教师培训
-- 第八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公立学校经费
---- 第二节民办学校经费
---- 第三节学杂费
-- 第九章校舍设备
---- 第一节校 舍
---- 第二节设 备
-- 第十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第二十三篇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科技队伍
---- 第二节科研单位
---- 第三节群众学术团体
-- 第二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科学知识普及
---- 第二节科技成果推广
---- 第三节科技咨询
---- 第四节科技情报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农林牧科技成果
---- 第二节工业科技成果
---- 第三节卫生科技成果
-- 第四章气象测报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气象观测
---- 第三节天气预报
-- 第五章地震测报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监 测
---- 第三节人感地动
第二十四篇文 化
-- 第一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戏 曲
---- 第三节群众文化
-- 第二章电 影
---- 第一节发 行
---- 第二节放 映
-- 第三章报纸图书
---- 第一节报 纸
---- 第二节图 书
-- 第四章文物
---- 第一节古 迹
---- 第二节出土文物
---- 第三节革命文物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五章档 案
---- 第一节牧 藏
---- 第二节利 用
---- 第三节编 研
-- 第六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 播
---- 第二节电 视
第二十五篇体 育
-- 第一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课
---- 第二节课间操
---- 第三节课外活动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职工体育
---- 第二节农民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三章体育训练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运动会
---- 第二节专项竞赛
-- 第五章体育设施
---- 第一节市(县)体育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设施
---- 第三节其他单位体育设施
第二十六篇卫 生
-- 第一章医疗机构
---- 第一节私人医院诊所
---- 第二节村卫生所
---- 第三节乡镇医疗卫生单位
---- 第四节县级医疗卫生单位
---- 第五节其它医疗单位
-- 第二章医疗队伍
---- 第一节中 医
---- 第二节西 医
-- 第三章医疗制度
---- 第一节公费医疗
---- 第二节合作医疗
-- 第四章医疗技术设备
---- 第一节医疗技术
---- 第二节医疗设备
-- 第五章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布鲁氏杆菌病
---- 第二节地方性甲状腺病
---- 第三节地方性氟中毒
-- 第六章传染病防治
---- 第一节甲类传染病
---- 第二节乙类传染病
---- 第三节其它传染病
-- 第七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八章公共卫生
---- 第一节环境卫生
---- 第二节食品卫生
---- 第三节学校卫生
-- 第九章医政药政
---- 第一节医政管理
---- 第二节药政管理
第二十七篇民俗宗教
-- 第一章衣食住行
---- 第一节服 饰
---- 第二节饮 食
---- 第三节住 宅
---- 第四节出 行
-- 第二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婚 嫁
---- 第二节丧 葬
---- 第三节喜 庆
---- 第四节陋 俗
---- 第五节禁 忌
-- 第三章节日时令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纪念节日
---- 第三节少数民族节日
---- 第四节时 令
-- 第四章宗 教
---- 第一节喇嘛教
---- 第二节佛 教
---- 第三节道 教
---- 第四节伊斯兰教
---- 第五节天主教
---- 第六节基督教
-- 第五章方 言
---- 第一节语 言
---- 第二节方言词汇
---- 第三节谚 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六章歌谣民间传说
---- 第一节歌谣
---- 第二节民间传说
第二十八篇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王秉钺
---- 张桂林
---- 李冠英
---- 孙葆瑨
---- 王 匡
---- 刘作玺
---- 孙绍文
---- 孙炳辉
---- 孙炳麟
---- 杨西山
---- 凌 霞
---- 丁振东
---- 阎群昌
---- 姚炎
---- 赵铭坤
---- 赵惠清
---- 朱瑞
---- 于海泉
---- 吕有库
---- 尹万库
---- 闻福山
---- 蒋本家
---- 胡秉权
---- 陈万忠
---- 王克明
---- 于江
---- 孙相谭
---- 梁长林
---- 刘奎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表
-- 第三章先进个人名录
大事记
-- 1902年至1987年
附 录
-- 一重要文件缉存
-- 二旧洮南志书简介
-- 三原洮南镇简介
-- 四《洮南市志》编修始末
-- 五洮南市各部门参与修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