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中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8-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04月
目录
封面
中原区志
图片
--
中原区政区图
--
一九六○年五月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在河南省工业展览馆参观郑棉四厂喷气织布机
--
一九六○年四月十九日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第二轮厂
--
一九六○年四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参观郑棉四厂喷气织布机
--
一九六○年三月朱德委员长参观郑棉四厂喷气织布机
--
一九六○年二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参观郑棉四厂喷气织布机
--
一九八四年十月三日共青团中央书记胡锦涛视察郑棉一厂
--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副总理田纪云视察郑州电缆厂
--
一九八六年六月三日彭真委员长视察郑州电缆厂
--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九日国务委员陈慕华视察第二砂轮厂
--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九日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视察郑州电缆厂
--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中顾委常委李德生与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郑棉三厂代厂长郭福庆在一起。
--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二日,郑州市第十九中学一二班女生铁静,在北京首届林业名、优、特、新产品博
--
中原区辖区一角
--
中原大酒店
--
中原区机关办公大楼
--
建设西路
--
中原西路
--
西流湖
--
郑州热电厂
--
碧沙岗公园
--
中原西路四角小游园
--
郑州市须水工贸园区
----
常务副区长兼工贸园区指挥长冯留卷和常务副指挥长王五辰等在研究工作
----
工贸园区办公楼
----
园区内平坦宽阔的道路
----
园区鸟瞰
----
在建项目
----
园区创办的学校
--
石佛乡乡镇企业
----
1.郑州市中原液压厂
----
2、4、7郑州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的证书、化验室和生产车间。
----
3.石佛化工机械厂的产品
----
5、6.郑州澳德染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和部分产品
--
须水镇西岗村村办企业
----
1.郑州西城实业集团公司
----
2.农俱批发市场
----
3.养老院
----
4.开元制衣有限公司
----
5、6 家俱厂生产的产品
--
中原乡朱屯村村办企业
----
郑州市六一玩具厂产品“塑料摇马”荣获国家级证书
----
水上世界
----
郑州盛原石材有限公司
----
中原浴池
----
中原挂面厂生产的挂面
--
中原乡牛寨村村办企业
----
中纪委副书记侯宗宾为郑州纺织大世界题词
----
副省长张世英、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张德广参观郑州纺织大世界模型
----
副省长张世英主持纺织大世界开业典礼
----
副省长张世英、市人大主任曹磊、市政协副主度杨林、省工商局长符文郎为纺织大世界奠基
----
郑州纺织大世界外景
----
大世界食府
----
天峰经济开发公司和天峰制衣厂
----
宝马购物城
--
1.石佛乡的水稻
--
2、3 沟赵乡的玉米和花生
--
4.须水镇的小麦良种
--
5、6、7 大岗刘乡的棉花和蔬菜
--
养殖业
----
1-5 须水镇的养殖业
----
6.石佛乡的鱼塘
--
林果业
----
中原区苗圃培养的树苗
----
桃园
----
葡萄
----
草莓
----
苹果
--
中纪委副书记侯宗宾视察中原区校办工厂——郑州烟机配件厂
--
一九八五年七月,美国堪萨斯州教育代表团访问互助路小学
--
一九八六年,日本浦和市教育代表团访问互助路小学
--
百花路小学舞蹈班的学生在训练
--
新建成的伏牛路小学办公楼
--
民间文艺
--
文物古迹
----
明代高拱以二十四味中的药名写成的挽联送名医尹巨川(中原乡三官庙人)灵柩回郑
----
建成后的国民革命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陵园北大门
----
清康熙九年(1671年)朝廷给罗博(中原乡罗庄人)及其妻朱氏的任职令
----
一九九○年二月在董寨附近出土的象牙化石
序言
凡例
综述
目录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建制区划
--
第一章 地理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制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四章 街、乡概况
----
第一节 街道办事处
----
第二节 乡
----
第三节 行政村选介
--
第五章 村庄
----
第一节 村名由来及演变
----
第二节 自然村
第三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特征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西流湖
----
第四节 水库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日照
----
第三节 霜期
----
第四节 降水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地温
----
第七节 物候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光热
----
第四节 植被
----
第五节 动物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
第二节 雨涝
----
第三节 干热风
----
第四节 冰雹
----
第五节 霜冻
第四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增长
----
第二节 人口分布及密度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
----
第二节 性别
----
第三节 民族
----
第四节 文化
--
第三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控制人口增长
第五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区街建设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 城区公用事业
----
第四节 村庄搬迁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建筑审批与管理
----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 市政工程设施管理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五节 市容管理
----
第六节 防汛工作
--
第三章 城区绿化
----
第一节 道路绿化
----
第二节 庭院绿化
----
第三节 园林绿化
----
第四节 月季花城建设
----
第五节 草坪建设
----
第六节 绿化管理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源的调查与监测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建设征地
----
第三节 地籍管理
----
第四节 土地开发与保护
----
第五节 宅基地
--
第六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区属建筑业
----
第二节 国营建筑业选介
第六编 政党、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中共中原区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三节 组织工作
----
第四节 重大运动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纪律检查
----
第八节 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九节 干部工作
----
第十节 信访
----
第十一节 党校
--
第二章 区人大
----
第一节 人民代表的产生
----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三章 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能部门设置
--
第四章 政协中原区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历届区政协委员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七编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郑州市总工会中原区办事处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工会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历次团代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历次妇女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八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察
----
第四节 预审
----
第五节 政保
----
第六节 内保
----
第七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告诉、申诉复查
----
第七节 执行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公证管理
----
第四节 律师工作
第九编 民政
--
第一章 民政机构
--
第二章 优抚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属
----
第三节 烈士褒扬
--
第三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灾民、难民和困难户救济
----
第二节 残疾人的安置
----
第三节 农村“五保户”的安置
--
第四章 福利生产
--
第五章 婚姻登记
--
第六章 殡葬改革
第十编 人民武装
--
第一章 区人武部及基层武装组织
----
第一节 区人武部
----
第二节 基层武装部的设置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二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人防工事
----
第二节 工事利用
----
第三节 人防工作
--
第三章 驻军单位
----
第一节 武警郑州支队
----
第二节 驻军干休所
第十一编 工业
--
第一章 区属工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简介
--
第二章 市、省、部属工业企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企业选介
----
第三节 企业名录
第十二编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二章 粮食
----
第一节 推广优良品种
----
第二节 改革耕作技术
--
第三章 蔬菜
----
第一节 品种
----
第二节 栽培
----
第三节 新技术应用
--
第四章 畜牧
--
第五章 园林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七章 农机
第十三编 街乡经济
--
第一章 街道经济
--
第二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街乡局直属企业和乡办企业名录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第十四编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区属交通运输
--
第二章 辖区交通运输业
----
第一节 铁路运输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章 邮政电信
第十五编 商业
--
第一章 区属商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直属单位
--
第二章 市属商业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集体企业统计资料(含工业)
--
第三章 个体私营商业
--
第四章 市场
--
第五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油购销
----
第二节 储运加工
第十六编 财税、银行
--
第一章 财政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三章 银行
--
第四章 保险
第十七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统计
----
第三节 物资
--
第二章 审计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价格调整
----
第三节 物价监督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
----
第四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第十八编 劳动工资
--
第一章 劳动力管理
--
第二章 工资分级制度
--
第三章 劳保福利
第十九编 教育
--
第一章 幼教
--
第二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小学
----
第二节 中学
----
第三节 中等专科学校和技工学校
----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四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五章 教学
----
第一节 教学管理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教学方法
----
第四节 中学的组织管理
--
第六章 思想品德教育
--
第七章 一勤工俭学
--
第八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上级拨款
----
第二节 学杂费
----
第三节 集资办学
----
第四节 教育费附加
第二十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区属科技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郑州市中原应用技术研究所
--
第二章 辖区科研单位
----
第一节 部属科研单位
----
第二节 省属科研单位
----
第三节 市属科研单位选介
第二十一编 文化新闻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馆
----
第二节 文艺场所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第四节 郑州市博物馆
----
第五节 文化遗址
--
第二章 档案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档案管理与利用
----
第三节 专业档案
--
第三章 方志、地名
----
第一节 方志
----
第二节 地名
--
第四章 新闻
----
第一节 区广播站
----
第二节 新闻单位选介
第二十二编 卫生
--
第一章 卫生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医疗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医药行政管理
----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
--
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街、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三节 辖区市属医院
----
第四节 辖区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卫生所
----
第五节 驻区部队医院
--
第三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计划免疫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食品卫生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十三编 体育
--
第一章 体育机构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三章 群众体育
--
第四章 体育比赛
第二十四编 民风民俗
--
第一章 传统节日
--
第二章 习俗变化
----
第一节 婚姻习俗
----
第二节 饮食居住
----
第三节 服饰用具
----
第四节 家庭
--
第三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五章 方言
--
第六章 谚语
第二十五编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姜汉伟
----
景根立
----
李长海
--
第二章 简介
----
赵黑孩
----
刘志远
----
丁长河
----
宋永才
----
郭妙芬
----
邓亚萍
----
沙玉仙
----
丁岚
----
李叙琪
----
张尽孝
--
第三章 名录
----
方西岭
----
孙老春
----
许志其
----
孙厚龙
----
井秀枝
----
于道之
----
张泽洪
----
楚汉章
----
孙谦
----
张恩普
----
肖洪玉
----
易玉珍
----
王忠堂
----
殷成祥
----
张显凤
----
孙昆山
----
张恩凤
----
王金玉
----
罗林妞
----
孙香甫
----
彭清云
----
代尧年
----
张安娜
----
赵国荣
----
杨敬之
----
许玉林
----
张九法
----
赵保妞
----
楚国良
----
孙国学
----
张德恒
----
王应贤
----
郭风林
----
刘增军
----
刘晓明
----
程天玉
----
郭秀荣
----
王金玉
----
李景云
--
第四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全国和部、省级先进工作者
----
第二节 市政府授予的先进工作者
--
第五章 籍属本区县(团)党政军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
--
第六章 烈士英名录
附录
--
《中原区志》编纂机构及编写人员
--
中原区人民政府关于出版《中原区志》的请示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出版《中原区志》的批复
编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