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六安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淮河整治、灌区建设、电力建设、水利管理等。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3年06月
目录
封面
六安地区水利志
图片
--
巍峨连拱 锁住蛟龙 佛子岭水库 孙道清 摄
--
山明水秀 雄伟壮丽 龙河口水库 孙道清摄
--
力挽狂澜 防患未然 城西湖进洪闸 熊志斌摄
--
势若建瓴 横贯皖中 横排头枢纽工程 孙道清摄
--
古墉新貌 烟波浩淼 安丽塘 韩贤智摄
--
重峦叠翠 燦珠棋布 爛泥坳水电站 孙道清摄
--
郁郁葱葱 巧夺天工黄榜小流域治理 扬树江 摄
--
无垠平原 渠系交战 石集倒虹吸 孙道清摄
--
长堤屹立 防洪屏障 临王段渡堤 刘海贤摄
--
跨河引水 气贯长虹 将军山渡槽 孙道清 摄
--
建筑恢宏 固若金汤 专县城墙 韩贤智摄
--
鬼斧神工 峡谷明珠 三龙井水电站 孙道清摄
--
渠系配套 灌溉自如 淠东灌区 孙道清 摄
--
阡陌相属 塘堰相望 江淮丘陵塘坝 孙道清摄
六安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六安地区水利志编、审人员及审定单位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貌、地质
----
第二节 气候、水文
--
第二章 河流水系
----
第一节 淮河干流
----
第二节 史河
----
第三节 沣河
----
第四节 汲河
----
第五节 淠河
----
第六节 东淝河
----
第七节 杭埠河
----
第八节 丰乐河
--
第三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
----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
----
第三节 水力资源
第二篇 淮河整治
--
第一章 控制工程
----
第一节 润河集分水闸
----
第二节 临淮岗水库
--
第二章 蓄洪工程
----
第一节 工程实施
----
第二节 城西湖蓄洪区
----
第三节 城西湖围垦
----
第四节 城东湖蓄洪区
----
第五节 瓦埠湖蓄洪区
----
第六节 寿县城墙
--
第三章 泄洪工程
----
第一节 临王段淮堤
----
第二节 姜家湖行洪区
----
第三节 寿西湖滞洪区
----
第四节 淮河清障
----
第五节 扩大排洪通道
--
第四章 庄台建设
----
第一节 蓄洪区庄台
----
第二节 行(滞)洪区庄台
--
第五章 沿淮洼地治理
----
第一节 临王洼地
----
第二节 孟家湖洼地
----
第三节 正南洼地
--
第六章 淠河洼地治理
----
第一节 淠 左
----
第二节 淠 右
----
第三节 淠河清障
第三篇 水库
--
第一章 大型水库
----
第一节 佛子岭水库
----
第二节 梅山水库
----
第三节 响洪甸水库
----
第四节 磨子潭水库
----
第五节 龙河口水库
--
第二章 中型水库
----
第一节 安丰塘
----
第二节 花果水库
----
第三节 大井水库
----
第四节 龙潭寺水库
----
第五节 蝎子山水库
----
第六节 老圈巷水库
----
第七节 水门塘
----
第八节 候堰头水库
--
第三章 小型水库
----
第一节 兴建和发展
----
第二节 分布和类型
----
第三节 除险加固
第四篇 淠史杭灌区
--
第一章 开发与实施
----
第一节 开发过程
----
第二节 工程规划
----
第三节 施工
----
第四节 政治工作
----
第五节 续建配套
----
第六节 效益
--
第二章 淠河灌区
----
第一节 横排头渠首
----
第二节 淠河总干渠
----
第三节 淠东干渠
----
第四节 淠杭干渠
----
第五节 瓦西干渠
----
第六节 瓦东干渠
--
第三章 史河灌区
----
第一节 红石嘴渠首
----
第二节 史河总干渠
----
第三节 汲东干渠
----
第四节 沣东干渠
----
第五节 沣西干渠
--
第四章 杭埠河灌区
----
第一节 杭北干渠
----
第二节 舒庐干渠
第五篇 农田水利
--
第一章 发展过程
--
第二章 山区治理工程
----
第一节 灌溉
----
第二节 河道整治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库区治理
--
第三章 小型灌区工程
----
第一节 七门堰
----
第二节 小淠河浦区
----
第三节 淠源渠灌区
--
第四章 河湖圩区治理工程
----
第一节 杭埠河治理
----
第二节 丰乐河治理
----
第三节 沿巢圩区治理
----
第四节 汲河及其圩区治理
第六篇 电力建设
--
第一章 小水电
----
第一节 发展过程
----
第二节 水电站
----
第三节 联网并网
--
第二章 系统电网
----
第一节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
第二节 35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七篇 水利管理
--
第一章 河道管理
----
第一节 淮河
----
第二节 杭埠河、丰乐河
--
第二章 灌区管理
----
第一节 淠史杭灌区
----
第二节 小型灌区
--
第三章 水库管理
----
第一节 大型水库
----
第二节 中型水库
--
第四章 机电排灌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技术管理
--
第五章 小型水利水电管理
----
第一节 小型水利工程
----
第二节 小水电站
--
第六章 工程查定
----
第一节 “五查四定”
----
第二节 “三查三定”
--
第七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水费征收
----
第二节 综合经营
第八篇 防汛抗旱
--
第一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旱灾害
----
第二节 其他灾害
--
第二章 抗灾措施
----
第一节 防汛抗旱组织
----
第二节 汛前、汛后检查
----
第三节 防洪调度控制
----
第四节 防汛物资
----
第五节 通讯设施
----
第六节 抗旱工作
--
第三章 抗灾纪实
----
第一节 抗洪
----
第二节 抗旱
第九篇 机构、人物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水利行政机构、淠史杭工程机构
----
第二节 治淮及其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治水人物
----
第一节 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第二节 人物传略
------
赵学信
------
丁玉文
------
黄昌栋
------
魏胜德
------
刘美三
------
王泉海
------
孙金发
------
余光
------
田本新
------
赵同杰
------
赵子厚
------
郑象生
------
王菊三
------
后鹏程
------
马海兴
------
李屏
------
赵钟灵
------
解进
------
屈廷献
------
胡秀金
------
王福升
------
何运礼
------
沈全根
------
吴琳
------
苏文元
------
刘宝善
------
赵得
------
程葛民
--
第三章 科技、职称
----
第一节 获奖科技项目
----
第二节 高级技术职称
附 录
--
第一部分 重要文辑
----
附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
附二、国家计划委员会复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关于“淠史杭沟通综合利用工程设计任务书”的审查意见
----
附三、安徽省长江、淮河河道堤防管理办法
----
附四、水利电力部关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工程规划”的批复
----
附五、安徽省发展小水电的若干规定
----
附六、国务院第二次治淮会议(摘要)
--
第二部分 依据资料和参考文献
编后记
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