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贾令村志》

祁县《贾令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所载事物,上溯春秋时期,下讫2012年。 二、本志体例为横排竖写,以志为主,图、表、录兼用。 三、本志纪年:解放前一般用历史纪年(大事记例外),夹注公元纪 年,解放后为公元纪年。“解放前”、“解放后”指1948年7月贾令解放前 后, “建国前”、“建国后”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四、本志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逝者立小传,生者列附录,人志人物 一般以生年为序。 五、本志中的“本世纪”指21世纪。 六、本志中地名、行政设置和官职均按当时习惯称谓。 七、本志中“贾令”指贾令古镇,或大队、村。 八、本志资料源于各级存藏的档案、图书、碑文以及口传资料,一般 不注明出处。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版权
山西省村志系列丛书编委会
祁县《贾令村志》编委会
编辑人员合影
图片
总序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古镇沧桑
-- 第一章 村镇源流
---- 第一节 村镇起源
---- 第二节 贾令驿站
---- 第三节 驿站效应
---- 第四节 古镇地标
---- 第五节 贾令龙街
---- 第六节 古镇演进
-- 第二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古代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当代
-- 第三章 河流桥梁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桥梁
第二编 农业经济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田作物
---- 第二节 农业机具
---- 第三节 科技应用
---- 第四节 农业税赋
-- 第二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木材树
---- 第二节 果木树
-- 第三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河灌
---- 第二节 井灌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五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 生活概况
---- 第二节 统计资料
第三编 工商企业
-- 第一章 村镇贸易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
---- 第三节 改革丌放时期
-- 第二章 镇外商企
---- 第一节 晋商之旅
---- 第二节 新兴企业
-- 第三章 合作经济
---- 第一节 日伪合作社
---- 第二节 供销社 代销社
---- 第三节 社队副业
-- 第四章 商会组织
---- 第一节 商业分会
---- 第二节 会员单位
第四编 政事记略
-- 第一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共产党组织
---- 第二节 群团组织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村队机构
---- 第二节 村队干部
---- 第三节 驻村单位
-- 第三章 政治要事
----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
---- 第二节 中共早期活动
---- 第三节 日军入侵
---- 第四节 三自传训
---- 第五节 建立民主政权
---- 第六节 支援解放太原
---- 第七节 提高妇女地位
---- 第八节 土地改革
---- 第九节 抗美援朝
---- 第十节 镇反运动
---- 第十一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十二节 人民公社 大跃进
---- 第十三节 三清四清
---- 第十四节 农业学大寨
---- 第十五节 “义化大革命”
---- 第十六节 改革开放
第五编 军备战事
-- 第一章 军事防守
---- 第一节 古堡
---- 第二节 营盘
---- 第三节 四门 谯楼
-- 第二章 战事略述
---- 第一节 古代战事
---- 第二节 决死队激战突围
---- 第三节 奇袭贾令据点
---- 第四节 伪军起义
---- 第五节 处决汉奸
---- 第六节 地下工作者殉难
---- 第七节 常备兵 民卫军
---- 第八节 解放军休整
---- 第九节 民兵活动
-- 第三章 参军参战
---- 第一节 解放前参军人员名录
---- 第二节 解放后参军人员名录
---- 第三节 抗美援朝赴朝人员名录
第六编 人口族系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基本状况
---- 第二节 长寿老人 长寿圪道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家族谱系
---- 第一节 袁氏传承
---- 第二节 阎氏传承
---- 第三节 张氏传承
---- 第四节 王氏传承
---- 第五节 段氏传承
---- 第六节 李氏传承
第七编 教育卫生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学堂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普通教育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师表楷模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诊所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第八编 民间文化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秧歌
---- 第二节 晋剧
---- 第三节 义艺宣传
---- 第四节 剪纸艺术
---- 第五节 古门额 楹联
-- 第二章 民间武术
---- 第一节 武术传承
---- 第二节 心意拳套路器械
-- 第三章 传说轶事
---- 第一节 民间传说
---- 第二节 近代故事
第九编 民情习俗
-- 第一章 风土民情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婚事
---- 第三节 满月 生日
---- 第四节 摇篮曲
---- 第五节 丧事
---- 第六节 时节
---- 第七节 节日红火
---- 第八节 拜神祈雨
---- 第九节 竞技杂耍
---- 第十节 戏水玩乐没弄井
---- 第十一节 趣味算数
---- 第十二节 民间禁忌
-- 第二章 特色肉食
---- 第一节 贾令熏肉
---- 第二节 八碗八碟
---- 第三节 四碗八碟
---- 第四节 三台筵席
-- 第三章 地方语言
---- 第一节 方言土语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章 庙会集市
---- 第一节 庙会
---- 第二节 集市
第十编 古建古迹
-- 第一章 遗存观瞻
---- 第一节 镇河楼
---- 第二节 狐神庙
---- 第三节 贾令御井
---- 第四节 贾舍遗址
---- 第五节 贾令驿署旧址
---- 第六节 古驿道阳沟
---- 第七节 酒坊遗址
-- 第二章 古迹寻踪
---- 第一节 北楼门
---- 第二节 孔圣庙(二郎庙)
---- 第三节 兴福寺
---- 第四节 老爷庙
---- 第五节 奶奶庙
---- 第六节 观音堂 菩萨庙
---- 第七节 魁星楼
---- 第八节 三官庙
---- 第九节 河神庙
---- 第十节 五道庙
---- 第十一节 召憩亭 社仓 民祭坛
---- 第十二节 占树
-- 第三章 豪门宅院
---- 第一节 武魁院
---- 第二节 旗杆院
---- 第三节 槐树院
---- 第四节 李家大院
---- 第五节 闷房院
---- 第六节 广昌当当铺院
---- 第七节 统楼院
第十一编 古今人物
-- 第一章 古代贤达
---- 第一节 乡贤
---- 第二节 封爵
-- 第二章 当代人士
---- 第一节 革命先驱
---- 第二节 革命烈士
---- 第三节 专业人员
---- 第四节 经商名十
---- 第五节 行政十部
附录一 当代人物
附录二 艺文转载
后记
编辑人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