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师范学校志(1919-2012)上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思南师范学校志》除校址变迁、校园建设追溯到历史起源外,其余上限1919
年,下限2012年。
二、本志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详今略古”的
原则。
三、本志按章、节、目、项四级排列,编写方法采取以时为“经”,以事为“纬”,从始
至今,力求完整。
四、历史纪年,用当时称谓,并加括号注明公历年号。
五、本志一律使用现代简化汉字和标点符号。
六、本志正文中夹数字和列表,一律使用阿拉伯文字,章节编号和汉字组词使用
汉字。
七、本志包括纪、史、图、表、录五个方面,以史为主,力求图文并茂。
八、志中列《大事记》。
九、本志插图除志首编排主要图纸外,其余一律附于有关章节末,并在正文中注
明插图编码。
十、本志资料来源于档案,一律不加注释。如个别采用其他资料时,于句末加括
号注明来源,并用小于正文字体排印。
十一、《校友名录》独立成书,故未入志。
目录
封面
图片
《思南师范学校志》编委会
序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第三章 思南师范的创业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思南师范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思南师范的发展
--
第三节 校址的变迁和校园建设
第四章 组织机构建置沿革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思南师范组织机构概况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思南师范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第五章 德育工作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德育工作梗概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德育工作
第六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学制 课程 教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教学情况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的教学
--
第四节 教学研究工作
--
第五节 学生成绩考核分配
第七章 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
第一节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构建德育新框架
--
第三节 制定《科技教育提纲》
--
第四节 制定新的课程计划
--
第五节 制定五年(1996-2000年)发展纲要
--
第六节 开展评选“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的活动
第八章 重大活动与会议
--
第一节 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节 中南、西南九省(区)中师联检
--
第三节 共青团工作会议
--
第四节 全国中师地理教学大纲研讨会
--
第五节 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活动
--
第六节 国家教委、省政府中师评估专家组对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进行省级评估情况
--
第七节 又是石榴花开时,山里风光真不赖
--
第八节 全国中师七省八校教育科研协作会议
--
第九节 义务教育工程培训活动
--
第十节 党建扶贫、支教活动
第九章 文体卫生工作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文体卫生工作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的文体卫生工作
第十章 教职员工
--
第一节 教师
--
第二节 职员 工人
--
第三节 教职员工的待遇及生活状况
第十一章 总务后勤工作
--
第一节 校园概况
--
第二节 校舍建设
--
第三节 场地建设
--
第四节 管理与设备
--
第五节 经费情况
--
第六节 食堂工作
第十二章 思南师范学校科技开发公司
--
第一节 公司沿革与建立
--
第二节 公司经营宗旨与方式
--
第三节 投入与效益创收
--
第四节 农场
--
第五节 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