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770-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06月
目录
封面
平利县志
《平利县志》编纂委员会
《平利县志》编辑人员
《平利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人员
《平利县志》主审人员
图片
--
国务委员陈俊生1991年10月到平利视查工作时题词
--
民国时期平利县城
--
平利县行政区划图
--
县城全貌
--
新正街全景
--
县城标志
--
灞河捕鱼
--
西河坝大桥
--
烈士陵园
--
中共平利县委人民政府驻地
--
国务委员陈俊生陕西省副省长王双锡同安康行署专员杨吉荣、平利县党政领导合影
--
荷兰梅尔费尔教授在平考察农业
--
女娲云海
--
国务委员陈俊生来平利视察绞股蓝生产
--
大棚栽培
--
三里垭茶园
--
精制茶叶
--
千家坪林场人工林
--
珍稀动物果子狸
--
千年杜仲树
--
附图
--
雌雄银杏树(老县乡政府)
--
牛王漆林
--
牛王漆
--
茶叶,绞股蓝优秀产品获奖证书和奖牌
--
猕猴桃园林栽培
--
重晶石
--
附图
--
水稻大田
--
玉米新品种
--
油菜花开十里香
--
邮电大楼
--
县天然饮料厂皂甙车间
--
县地毯厂生产的丝织地毯
--
县城关变电站
--
县缫丝厂缫丝车间
--
县供水公司供水车间
--
马盘山广播电视发射塔
--
县电影院
--
城关小学教学大楼
--
平利县中学
--
平利县西河职业中学
--
县医院
--
县幼儿园
--
参加《平利县志》初审地县领导和县志办全体编辑人员合影
--
秦山楚山
--
雄鸡闹春图
--
羽毛粘贴工艺品(松竹梅画)
--
明代画家沈周指画(柳蝉图)
--
根雕工艺品
--
根雕工艺品
--
中坪乡舍利塔(明代建)
--
关垭子楚长城遗址
--
新石器(出土)
--
(战国)锋(出土)
--
(汉代)陶器(出土)
--
(元)瓷器
--
(明)镀金铜佛
--
(元)高脚碗
--
平利县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一九四九年六月)
--
(清代)古城五峰楼
--
谭性安行库四屏
--
平利县森林资源分布图
序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行政建置
--
第一章区域位置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中华民国36(1947)年平利县乡(镇)保及驻地一览表
----
附表
----
平利县1964年区、社(镇)一览表
--
第四章村(居)民委员会
----
平利县1956年区乡(镇)下辖行政村一览表
----
平利县大队(村)名称变更表(1965~1984)
----
平利县1990年行政区划表(一)
第二篇自然资源
--
第一章土地资源
----
第一节土地利用开发概况
------
平利县不同海拔区域土地垦殖系数表
----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
平利县土地及耕地在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分配比率表
--
第二章水资源
----
第一节地表水
------
平利县各月降水量统计表 单位:毫米
----
第二节地下水
------
国营四○五厂中央分析室分析结果报告单
----
第三节水质
------
平利县主要河道水质化学特征值表 单位:毫克/升
--
第三章光热资源
----
第一节光能资源
------
平利县各月太阳辐射表 单位:千卡/平方厘米
------
平利县界限温度期间生理辐射表 单位:千卡/平方百米
----
第二节热量资源
--
第四章植物资源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草地资源
------
平利县草场面积分布表 单位:亩、公斤/亩、羊单位:只
------
平利县牧草地面积及分布表
----
第三节中草药
----
第四节其他经济植物
------
一、野生果类
------
二、油料植物
------
三、纤维植物
------
四、淀粉植物
------
五、花卉植物
--
第五章野生动物
--
第六章矿藏资源
----
第一节黑色金属
------
一、铁矿、有5个矿点
------
二、钡、钼共10个矿点(9个矿化点,1个矿点)
----
第二节有色金属
----
第三节化工原料非金属
------
一、硫铁矿有大型矿床1处,矿点1外、矿化点2处。
------
二、磷矿点1处,矿化点9处共10处。
------
三、重晶石 有大型矿床、矿点各1处
----
第四节特种非金属
----
第五节建材及其他非金属
------
一、水泥石灰岩
------
二、石棉 2个矿点
------
三、大理石
------
四、绿松石
------
五、板、石
----
第六节能源矿藏
第三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分区及分布
------
一、地层分区
--------
平利县内地层系统表
------
二、地层分布及特征
----
第二节岩浆岩
----
第三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平利县部分千米以上山峰统计表
--
第三章气候
--
第四章土壤
----
第一节普查
----
第二节类型
------
1958~1990年气侯变化情况表(加权平均值)
----
第三节分布
----
第四节理化性质
------
一、物理性质
------
二、化学性质
--------
平利县土壤质地统计表
--
第五章植被
----
第一节自然植被
----
第二节人工植被
--
第六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径流
------
平利县四条主河年经流月分配表 流量:m3/s
第四篇自然灾害
--
第一章灾情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洪涝灾
----
第三节风雪冰雹灾
------
一、雪冰雹
------
二、风
----
第四节生物复合灾
----
第五节地震
--
第二章抗灾救灾
----
第一节赈济
----
第二节救灾
第五篇人口计划生育
--
第一章人口源流
----
第一节本地居民
----
第二节外籍移民
--
第二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与分布
------
平利县1949~1990年人口总量变化表
------
平利县1982、1990两年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密度表
------
平利县1949~1990年历年出生人数表
------
平利县1949~1990年历年死亡人数表
----
第二节人口素质
------
平利县几个年份儿童体验患病及生长发育状况表 单位:人、%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构成
------
平利县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性别、年龄统计表
------
平利县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性别、年龄统计表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平利县几个年份农业、非农业人口比例表
--
第四章婚姻家庭与姓氏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类型
----
第三节姓氏
--
第五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节育技术
----
第四节药具管理
----
第五节人口管理
----
第六节奖惩规定
------
一、奖励
------
二、处罚
------
三、照顾生育二胎
----
第七节社会效果
第六篇农牧
--
第一章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平利县土地分布图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农村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农业机具
--
第三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蔬菜
--
第四章农业技术
----
第一节农业区划
----
第二节耕作制度
----
第三节农作物栽培
----
第四节农作物保护
------
一、主要病虫害
------
二、病虫害防治
------
三、植物检疫
----
第五节土地改良
----
第六节施肥
----
第七节良种繁殖与推广
--
第五章农村能源
----
第一节能源与开发利用
------
一、薪柴
------
二、石炭
------
三、小水电
------
四、沼气
------
五、秸杆
------
六、太阳能
----
第二节能耗状况
--
第六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土地管理
----
第三节生产计划管理
----
第四节劳动管理
----
第五节财务管理
----
第六节收益分配
--
第七章畜牧
----
第一节畜禽种类与引进
------
一、畜禽种类
------
二、良种引进
----
第二节饲料与饲草
------
一、天然牧草
------
二、松针粉饲料
------
三、精饲料及农副产品
----
第三节畜禽管理
------
一、养牛
------
二、养马骡驴
------
三、养羊
------
四、养猪
------
五、家禽
----
第四节防疫治病
------
一、畜禽病害
------
二、疫病防治
--------
平利县1949~1990年末畜禽存栏表 单位:头、只
第七篇林业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资源
----
第二节树种与分布
------
平利县古树大树记载表
----
第三节林业区划
------
平利县荒山荒地分区种植规划表
------
平利县四类综合农业区所属乡村名称表
--
第二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封山育林
----
第四节林产化工
--
第三章林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林权清理与“三定”
----
第三节护林防火
----
第四节森林病虫害与防治
----
第五节木材经营管理
----
第六节女娲山林区
----
第七节野生动物保护
--
第四章国营林场
----
第一节千家坪林场
----
第二节药妇山林场
----
第三节蜡烛山林场
--
第五章林业科技
----
第一节漆树品种园
----
第二节生漆研究所
----
第三节技术队伍
----
第四节科研项目
------
一、花椒、竹子、油松、杉树生产
------
二、生漆生产
------
三、茶叶生产
------
四、蚕桑生产
------
五、果树生产
第八篇土特产品
--
第一章经济林
----
第一节茶叶
----
第二节蚕茧
------
平利县1981~1990年23个蚕桑基地乡生产情况表 单位:亩、吨
------
平利县1949~1990年桑蚕茧生产统计表
----
第三节生漆
------
《禁碑》复印件碑禁
----
第四节肚倍
----
第五节桐油
----
第六节核桃
----
第七节棕片
--
第二章中药材
----
第一节绞股蓝
------
“中国平利绞股蓝”主要化学成分表
----
第二节党参
----
第三节黄连
----
第四节杜仲
----
第五节天麻
--
第三章食品
----
第一节猕猴桃
----
第二节食用菌
----
第三节薇菜干
----
第四节魔芋
--
第四章矿产
----
第一节板石
----
第二节大理石
----
第三节硫磺
第九篇水利
--
第一章水利工程
----
第一节引水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喷灌工程
----
第四节小水电
----
第五节人畜饮水
--
第二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综合治理
--
第三章水资源利用
----
平利县水办资源分布开发情况表
----
第一节水产资源
----
第二节塘库稻田养鱼
----
第三节河鱼捕捞
----
第四节渔政管理
--
第四章水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建设投资
----
第三节管理
第十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企业兴起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发展现状
----
第三节行业结构
------
一、工业企业
------
二、农业企业
------
三、交通运输业
------
四、建筑企业
------
五、商业企业
------
六、其它企业
--
第二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经营管理
----
第二节生产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产品经销
----
第五节收入分配
------
一、职工干部任用
------
二、工资形式
------
三、承包形式
--
第三章技术开发
----
第一节人才招聘
----
第二节职工培训
----
第三节横向联营
--
第四章企业选介
----
八仙区板石厂
----
凤凰尖硫碘矿
第十一篇工业
--
平利县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概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
--
平利县1990年县办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概况一览表
--
第一章经济体制
----
第一节国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手工业私营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食品工业
----
第二节纺织服装工业
------
纺织
------
服装
----
第三节化学工业
----
第四节机械工业
----
第五节建材工业
------
砖瓦、石灰
------
水泥
------
石棉
----
第六节造纸印刷工业
------
造纸
------
印刷
----
第七节煤炭工业
----
第八节电力工业
----
第九节其他工业
--
第三章企业与产品介绍
----
第一节企业简介
------
粮食加工厂
------
油脂加工厂
------
食品酿造厂
------
天然营养制品厂
------
精制茶厂
------
肉食加工厂
------
配合饲料厂
------
林化厂
------
兽药厂
------
农业机械修造厂
------
电机厂
------
机砖厂
------
水泥厂
------
造纸厂
------
印刷厂
------
煤矿
------
龙潭电站
------
东方红电站
------
岩湾电站
------
自来水公司
------
摩芋精粉厂
------
缫丝厂
------
针织厂
------
服装厂
------
日用器具厂
------
地毯厂
--------
平利县县属国营企业关停并转情况表
--------
平利县县属集体企业关停并转情况表
----
第二节产品选介
------
绞股蓝总甙
------
绞股蓝茶
------
绞股蓝可乐
------
绞股蓝养生酒
------
富硒陕青茶
------
珍珠牌摩芋精粉
------
白厂丝
------
硫磺
------
松香
------
广漆、全漆
------
发电机
------
高低压开关柜屏
------
50型小麦脱粒机
------
70型打谷机
------
秦岭系列饲料粉碎机
------
微110-1型滚筒炒茶机
------
机制纸
------
棕床
------
地毯
--
第四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济管理
----
第三节企业管理
------
领导体制
------
民主管理
------
生产经营管理
第十二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机构
----
第一节驿铺塘汛
------
平利县境公路示意图
----
第二节交通
--
第二章道路
----
第一节公路
------
一、公路建设
------
二、国道316(汉白公路)
------
三、省道
------
四、地方公路
--------
平利县地方公路建设统计表
----
第二节人行路
------
一、民间修路传统
------
二、古驿道
------
三、盐大路
--------
平利县内和通外地其他主要人行道路表
----
第三节水路
------
一、河道兴衰
------
二、历史水路
--
第三章桥涵渡
----
第一节公路桥涵
------
一、桥梁
------
二、涵洞
----
第二节人行桥渡
--
第四章运输
----
第一节汽车运输
------
平利县几个时期各种汽车发展统计表 单位:辆
------
平利县汽车运输分期统计表 单位:万吨、万吨公里
----
第二节其他机动车辆运输
----
第三节车辆维修保养
----
第四节水运
--
第五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公路管理
------
一、公路养管分级
------
二、路政管理
----
第二节运输管理
----
第三节交通监理
------
一、监理稽查业务
------
二、交通肇事简况及处理
--
第六章邮电机构
----
第一节解放前平利邮电机构
------
一、邮政局
------
二、电报(电信)局
------
三、环境电话
----
第二节解放后平利邮电机构
------
1990年平利县邮电支局、所服务情况表
--
第七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一、干线邮路
------
二、农村投递路线
--------
平利县投递邮路表
------
三、城市投递划片
------
四、乡村投递力量
--------
平利县1985及1990两年内邮路详性对比表
----
第二节邮政设备
------
一、收寄、分拣
------
二、邮件运递
----
第三节业务
------
一、业务种类
------
二、业务量
------
三、资费
----
第四节报刊发行
------
一、订阅
------
二、零售
--
第八章电信
----
第一节电路
------
一、电报
------
二、长话
------
三、传真
------
四、农话中继线路
--------
平利县1985年和1990年农村电话中继线路状况表
----
第二节设备
------
一、电报
------
二、长话
------
三、市话机线
------
四、农话机线
------
五、国家一线线杆
--------
平利县长、市、农话及电报设备数量表
----
第三节业务
------
一、业务项目
------
二、业务量
--------
平利县部分年度电信业务量统计表
--------
平利县部分年度农话通信水平表
--
第九章邮电企业管理
----
第一节业务与计划管理
------
一、业务管理
------
二、计划统计
----
第二节财务物资与质量管理
------
一、财务管理
--------
平利县邮电局1965~1990年财政收支表
------
二、物资管理
------
三、质量管理
----
第三节劳动人事与指挥调度
------
一、劳动人事
------
二、指挥调度
第十三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
----
第一节历代古城
----
第二节今城原貌
----
第三节县城总体规划
------
一、城乡建设行政机构
------
二、全县总体规划进程
------
三、规划内容与步骤
--
第二章市镇设施
----
第一节路桥渡
----
第二节排水供水
------
一、排水
------
二、供水
----
第三节照明
----
第四节防洪防滑抗震
------
一、防洪
------
二、防滑
------
三、抗震
----
第五节环卫设施
----
第六节绿化
----
第七节主要建筑
----
第八节建设管理
--
第三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规划
----
第二节变迁与发展
----
第三节建设与管理
----
第四节农房建设
--
第四章建筑设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计
----
第三节材料
----
第四节行业管理
--
第五章房地产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公房管理
----
第二节私房管理与改造
------
一、私房管理
------
二、私房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房屋普查
----
第四节建设与发展
----
第五节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一、废水污染
--------
废水污染主要单位
------
二、废气污染
------
三、废渣污染
----
第二节治理
----
第三节管理
------
一、全面规划
------
二、环保宣传和排污收费
第十四篇商业
--
第一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市场
------
一、洛河街
------
二、泗王庙街
------
三、老县街
------
四、后湾街
------
五、新厂
------
六、狮坪街
------
七、广佛寺街
------
八、陈家坝
------
九、长沙铺
------
十、城关农贸市场
----
第二节贸易
------
1981~1990年平利县集市贸易成交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传统庙会和物资交流会
------
一、庙会
------
二、物资交流会
--
第二章商业成份
----
第一节个体私营商业
----
第二节私营商业改造
------
平利县1950~195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析查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平利县1987~1990年烤烟生产收购统计表
------
平利县历年引种、野变家种药材品种及种植区域表
------
平利县1990年商业局所属各公司批发经营情况表 单位:元
------
平利县1990年商业局所属各公司零售经营情况表 单位:元
------
平利县饮食服务公司主要年份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平利县1961~1990年国营商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
平利县药材购销情况统计表 单位:千元
------
平利县药材公司历年盈利情况统计表
------
平利县药材公司历年药品经营统计表 单位:千元
------
平利县1987~1990年卷烟总值购、销、存情况 单位:千元
------
平利县卷烟商品购、销、存情况表 单位:箱(250条)
----
第四节集体商业
--
第三章粮食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营
------
平利县1949~1990年粮油购销调存分期汇总表 单位:吨
----
第三节粮油加工
----
第四节仓库建设
------
平利县截止1990年底粮食仓库建筑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容量:吨
--
第四章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平利县联社1990年组织机构示意图
----
第二节经营
------
平利县1957~1990年供销系统历年农产品收购总值表 单位:千元
------
平利县供销系统历年主要农产品收购统计表 单位:百公斤
------
平利县供销系统历年主要农产品收购统计表
------
平利县供销系统1952~1990年主要生产资料供应统计表
----
第三节扶持商品生产
----
第四节经营成果
------
平利县1958~1990年供销系统历年商品纯销售总值表 单位:千元
------
平利县供销系统1980~1990年上交国家税利数量表
第十五篇财政税务
--
第一章机构体制
----
第一节机构
------
中华民国时期平利县财政系统机构示意图
----
第二节体制
--
第二章财政
----
第一节收入
------
一、清代
------
二、中华民国时期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1949~1990年平利县财政收入统计表
----
第二节支出
------
一、清代
------
二、中华民国时期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1949~1990年平利县财政支出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预算管理
--
第三章税制
----
第一节农业税
----
第二节工商税
------
1958~1982年平利县利润监交收入统计表 单位:万元
第十六篇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货币的演变
----
第二节人民币
----
第三节债券
------
平利县1981~1989年国债券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信贷计划管理体制
----
第二节工商信贷
----
第三节农业信贷
--
第四章城乡储蓄
----
第一节城镇储蓄
----
第二节农村储蓄
--
第五章会计核算
----
第一节建立新的会计制度
------
一、统一会计制度,加强集中管理
------
二、建立联行及资金调拨代理财政金库核算手续
------
三、统一业务处理核算手续
----
第二节银行会计工作
----
第三节转帐结算
------
一、建立转帐结算制度
------
二、新的结算方式
------
三、整顿结算秩序
------
四、改革结算制度
--
第六章保险
----
第一节保险种类
------
一、财产保险17种
------
二、农业保险6种
------
三、人身保险12种
----
第二节保险费率
------
一、企业财产保险费率
------
二、家庭财产保险费率
------
三、货物运输保险费率
------
四、机动车辆保险费率
------
五、团体人身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
六、简易人身保险
------
七、子女备用金保险
------
八、中、小学生团体平安保险
----
第三节收入与补偿
第十七篇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平利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平利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平利县农技推广所
------
平利县科学研究所
------
平利县生漆研究所
----
第三节科技团体
------
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
------
区乡级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
------
青少年科普协会
----
第四节地震办公室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科技人才
----
第二节职称评定
------
专业技术人员
--------
平利县技术职务分类表
--------
平利县高级科学技术人员表
------
农民技术人员
----
第三节科技人员待遇
--
第三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培训
----
第三节青少年科普
--
第四章获奖成果
----
第一节国际国家级项目
------
绞股蓝系列饮料
------
浅色透明彩漆
------
电视同频转发器
------
“八仙云雾”茶
------
珍珠牌魔芋精粉
----
第二节省地级项目
第十八篇经济管理
--
第一章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经济发展与变革
----
第二节国民收入与人民生活
------
平利县(1984~1990年)农民家庭情况变动表
------
平利县1990年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
第二章计划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章统计监督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统计业务
------
平利县国民经济代表年主要指标数
----
第三节抽样调查
------
一、农村抽样调查
------
二、城市抽样调查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企业登记与检查监督
------
一、企业登记
------
二、检查监督
----
第三节个体及私营经济管理
----
第四节集市贸易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注册商标与广告管理
------
一、注册商标管理
------
二、广告管理
--
第五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物资购销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平利县物资购、销、利润统计表 单位:元
--
第六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平利县1928~1943年主要农副产品及工业品历史价格统计表 单位:元
----
第二节中华民国以前的物价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物价
------
平利县1953年12月粮油生猪购销价表 单位:元(旧币)
------
安康专署工商科《物价日报》1952年1月15日 金额单位:元
--
第七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审计成效
------
1984~1990年审计单位数及违纪金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八章标准计量与技术监督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量
------
平利县量值传递网络图
----
第三节计量定级升级
----
第四节标准化管理
----
第五节质量监督管理
第十九篇政党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组织活动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组织发展
--------
中共平利县工作机构表
--------
中共平利县委部分年度发展党员概况表
----
第二节历次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党的中心工作
----
第四节宣传教育
----
第五节党校教育
----
第六节统一战线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八节党史征研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组织演变
------
一、国民党平利县党部
------
二、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平利分团部
------
三、党团合并
------
四、中统渗透
----
第二节党团活动述略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职工团体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平利县总工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的平利县总工会
----
第二节青少年团体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三节妇女团体
------
一、天足会
------
二、妇女会
------
三、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农民团体
------
一、农会
------
二、农民协会
------
三、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工商团体
------
一、商会
------
二、工商联合会
------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节中苏友好协会
--
第四章政治协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协委员会
------
政协平利县首届委员会
------
政协平利县第二届委员会
------
政协平利县第三届委员会
----
第三节参政议政
------
一、办理提案
------
二、调研献策
------
三、科技咨询
第二十篇政权
--
第一章明清县衙中华民国县署县政府
----
第一节明清县衙
----
第二节中华民国县署县政府
--
第二章清末民国平利反帝反封建斗争
----
第一节洛河教案
------
洛河教案碑
----
第二节平利辛亥革命
----
第三节反畜屠斗税
--
第三章中华民国平利县议会县参议会“国大”代表竞选
----
第一节平利县议会
----
第二节平利县参议会
----
第三节“国大”代表竞选
--
第四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
------
一、县人民代表大会
------
二、普选
------
三、县人民代表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
------
四、代表的补选和罢免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民代表视察与调查
------
一、视察
--------
平利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结构情况统计表
------
二、调查研究
--
第五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县属机构设置
------
平利县人民政府各时期职能部门设置表
------
1990年平利县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图
----
第三节基层政权
------
1990年平利县基层政权设置图
----
第四节政务
------
一、建立和巩固政权
------
二、土地改革
------
三、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
四、对私营工商业、手工业改造
------
五、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
七、基本路线教育
------
八、平反冤假错案
------
九、工作重点转移
------
十、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
十一、经济翻番目标和“七五”计划
----
第五节监察
------
一、监察机构
------
二、监察工作
----
第六节信访
------
一、机构
------
二、信仿工作
----
第七节档案
------
一、机构人员
------
二、业务指导
------
三、档案学会
------
四、档案设备
------
五、档案经费
------
六、档案接收
------
七、档案整理
--------
平利县档案资料利用情况统计表
第二十一篇政法
--
第一章明清民国司法
----
第一节典史署
----
第二节警察局
----
第三节司法处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镇反肃反
------
镇反
------
肃反
----
第三节内部保卫
----
第四节社会治安
----
第五节消防
----
第六节看守劳改
--
第三章检察机关
----
第一节机构职能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审判机关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审判制度
----
第三节审理裁判
------
一、刑事案件
------
二、民事案件
------
三、经济案件
------
四、行政案件
------
五、案件评查
----
第四节申诉复查
----
第五节依法执行
----
第六节信访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队伍
----
第二节普法教育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律师公证
------
一、律师
------
二、公证
第二十二篇军事
--
第一章军事要地
----
第一节关隘
----
第二节山寨
--
第二章地方军事组织
----
第一节清代绿营乡勇
----
第二节民国军事机构
----
第三节国民兵“法团”
----
第四节地方人民武装
--
第三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招募征兵
----
第二节志愿兵
----
第三节义务兵
----
第四节兵员质量
------
平利县历年征兵统计表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第五章义军
----
第一节明末义军
------
王大梁
------
高迎祥 李自成
------
张献忠
----
第二节清代义军
------
穆大相
------
白莲教
------
熟均福
------
太平军
--
第六章民众暴动
----
第一节“神团”抗捐
----
第二节农民起事
--
第七章兵祸匪患
----
第一节讨袁反段时期部队过境
------
张钫
------
王安澜
------
张丹屏
----
第二节军阀混战
------
吴新田、刘镇华祸平
------
张维玺往返经平
------
张、吴内讧
------
王光示祸平
----
第三节沈、庞、肖部相继驻防
----
第四节巨匪围城与收匪抗日
------
王三春围城
------
牛堉椿围城
------
蔡益之收匪抗日
----
第五节国民党部队反共殃民
------
蒋军召开“清剿”会议
------
蒋溃军大劫洛河
------
六训处活埋新兵
------
巴山“反共游击队”杀害革命干部与群众
----
第六节八仙“自卫大队”收缴国民党溃军枪支
--
第八章人民军队
----
第一节贺龙率红三军经平利
----
第二节江汉军区某部经平
----
第三节解放平利
----
第四节平利独立营参战解放镇坪县
----
第五节独立十四团驻平
----
第六节空军某部长期驻平
----
第七节一六五医院驻平
第二十三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干部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编制与来源
------
清代官吏
------
民国职员
------
干部
------
干部来源
----
第三节教育
----
第四节考核任免
----
第五节离休退休
--
第二章工人
----
第一节招工制度
----
第二节招工
----
第三节劳动组织
----
第四节离休退休
--
第三章工资奖金补贴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奖金
----
第三节补贴津贴
--
第四章劳保福利
----
第一节安全生产
----
第二节劳动保护
----
第三节劳动争议仲裁
--
第五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就业安置
----
第二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二十四篇民政
--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二章拥军优抚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优抚
------
平利县优抚对象定补情况表 (1973~1990年)
----
第三节烈士陵园建设
--
第三章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城镇
----
第二节农村
------
平利县历年接收、安置复员退伍军人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军地两用人才开发和利用
--
第四章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
第一节救灾
------
平利县救灾款发放情况统计表 (1950~1990年)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平利县历年社会救济情况表
------
平利县1950~1990年冬寒救济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社会福利
--
第五章地名管理婚姻登记民工建勤
----
第一节地名管理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第三节民工建勤
第二十五篇文化文物体育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平利县图书分类销售摘年表 (单位:册、元)
--
第二章文化活动
----
第一节文化馆俱乐部阅览室舞厅
----
第二节红旗剧院
----
第三节平利电影院
----
第四节工人俱乐部
----
第五节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六节区乡文化站
----
第七节农村文化室
----
第八节文化专业户
----
第九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音乐舞蹈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戏剧 曲艺 故事创作
------
小说 散文 诗歌创作
------
书画 雕刻 摄影创作
----
第四节民间文艺创作整理
--
第四章文物
----
第一节文物普查
----
第二节田野文物
------
古遗址
------
古墓葬、古建筑
------
碑刻 墓志
--------
平利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
------
摩崖造像及其他
----
第三节馆藏文物
------
兽图画像砖
----
第四节管理
------
文物宣传
------
文物清理
------
文物管护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
县体委
------
业余体校
------
体育协会
----
第二节体育设施
------
场地
------
器材
------
房屋
----
第三节体育活动
------
学校体育
------
职工体育
------
农村体育
------
老年体育
----
第四节竞技体育
----
第五节运动员培训与输送人才
第二十六篇教育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业务机构
------
一、教学研究室
------
二、招生委员会
--
第二章明清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县学
----
第三节书院
----
第四节学堂
--
第三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幼稚园
----
第二节幼儿园
----
第三节学前班
--
第四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小学
------
民国时期全县小学和在校学生三段统计表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小学
------
平利县1950~1992年小学历年统计表
----
第三节校内组织
----
第四节学制课程
----
第五节教法考试
----
第六节城小简介
--
第五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一、初、高中
--------
平利县1952~1990历年普通中学统计表
------
二、学制、课程
--------
平利县1955~1990年普通中学历年毕业、升学统计表
--------
平利县1961~1990年考入大专院校人数统主表
----
第二节职业中学
----
第三节师范
------
民国简师班
------
师范学校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节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
第四节函授教育
----
第五节社会办学
--
第七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与师资培训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三节县教师进修学校
------
平利县中小学教师情况统计表
--
第八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明清科举经费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教育经费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教育经费
------
平利县1949~1990年教育事业费历年政府拨款统计表 单位:千元
第二十七篇报纸广播电视
--
第一章报刊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平利机关报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平利县委机关报
--
第二章广播
----
第一节机构
------
一、县收音站
------
二、县广播站
------
三、县广播电视局
------
四、区、乡放大站
------
五、体制
------
六、职工队伍
----
第二节宣传
------
一、收音传播
------
二、有线广播
----
第三节设备与技术革新
------
一、播放设备
------
二、传输线路
------
三、广播喇叭
------
四、系统外广播
------
五、收音机
------
六、广播技术革新
--
第三章电视
----
第一节电视机
----
第二节电视差转台
------
一、县电视差转台
------
二、区、乡电视差转台
----
第三节电视科研成果
----
第四节卫星地面接收站
----
第五节营业性录像放映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人事管理
----
第二节宣传管理
----
第三节技术设备管理
------
一、管理制度
------
二、网路管护
------
三、收喇叭费
------
四、技术档案
----
第四节音像制品管理
----
第五节财务服务管理
------
一、事业经费
------
二、自营收入
------
三、财产管理
第二十八篇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单位
------
一、平利县城镇卫生所
------
二、平利县卫生院
------
三、平利县医院
------
四、平利县中医院
------
五、区(段)卫生院
------
六、乡(镇)卫生院
------
七、村级医疗组织
------
八、厂、校医务室
------
九、驻县其他医疗单位
----
第二节队伍
------
平利县部分年份卫生技术人员发展状况统计
----
第三节设备
------
一、房舍
------
二、床位
------
三、器械
--------
平利县几年份医疗器械情况
----
第四节技术
------
一、平利县医院
------
二、平利县中医医院
------
三、区(段)卫生院
------
四、乡卫生院
--------
平利县医院门诊住院工作量与医疗质量一览表(1981~1990)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卫生
------
一、食品卫生
------
二、饮水卫生
------
三、公共场所卫生
------
四、劳动卫生
------
五、学校卫生
----
第三节预防接种
------
平利县1981~1990年七种疫(菌)苗接种统计
----
第四节传染病防治
------
一、天花
------
二、麻疹
------
三、流行性感冒
------
四、百日咳
------
五、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流脑)
------
六、疟疾(俗称“打摆子”)
------
七、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
八、病毒性肝炎
----
第五节地方病防治
------
一、地方病甲状腺肿大(简称“地甲病”)
------
二、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
----
第六节皮肤病防治
------
一、梅毒(俗名“杨梅疮”)
------
二、麻风
------
三、疥疮(俗称“干疙痨”)
------
四、头癣(县人称“癞子”)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幼保健站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一、新法接生
------
二、妇女劳动保护
------
三、妇女病防治
--------
平利县1977~1990年新法接生情况统计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民间医药
----
第一节医疗团体
----
第二节医药人员
----
第三节药铺诊所
----
第四节土单偏验方收辑
--
第五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运动成果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责任制
----
第二节药政管理
------
一、药物市场管理
------
二、麻醉药品管理
----
第三节公费医疗管理
第二十九篇民族宗教民俗方言
--
第一章民族
----
平利县各民族人口两次普查统计表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道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三章民俗
----
第一节时令习俗
------
迎春
------
忌戊
------
“春分”不砍柴
------
请喝栽秧洒
------
打锣鼓
------
求雨
------
打醮
------
巡夫守包谷
------
果树喂腊八粥
------
工匠忌吃剩饭
------
祭窑
------
姜太公治猪瘟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饮食
------
服饰
------
住房、建房
----
第三节节日习俗
------
过“小年”
------
除夕
------
清明
------
七月半
------
中秋
------
重阳
------
腊八
----
第四节生育寿辰
------
生育
------
寿辰
----
第五节婚嫁丧葬
------
一、婚嫁
------
二、丧葬
------
三、回族丧葬
----
第六节取用名讳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方言区域
----
第二节方言词汇
----
第三节称谓
----
第四节谚语
----
第五节歇后语
----
第六节谜语
第三十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张峭
----
黄宽
----
李逢享
----
田大武
----
诸能定 司徒修
----
余怀堂
----
李玉荣等
----
邢景周
----
史兆熊
----
鄢霭堂
----
卫锡恩
----
陈得胜
----
胡均
----
李联芳
----
余闲云 余锄云 余霭云
----
廖定三
----
甘棠
------
附图
----
饶道明
----
严汉卿
----
廖乾五
------
附图
----
卢美范
----
杨钟
----
张惠民
------
附图
----
洪九畴
----
吴成周
----
马江水
----
何树森
----
丁云林
----
唐炳章
----
黎时俊
----
武超
----
贺少章
----
袁恢贵
----
马鸿贵
----
饶逊安
----
管坤华
----
蔡平
------
附图
----
陈志明
----
张复振
----
郭德胜
----
范幼文
----
苏坤政
----
卢作炳
----
乔长春
----
杨源
----
吴厚民
----
辜远祥
----
王安友
------
附图
----
袁博之
----
董学友
--
第二章革命英烈表
--
第三章人名录
----
一、抗日阵亡将士
----
二、修建襄渝铁路死亡民兵
附录
--
第一章政令文献选录
----
第一节平利县人民政府布告
----
第二节平利县互助合作运动的三年初步计划
----
第三节中共平利县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点意见
----
第四节平利县计划生育暂行规定(1985年6月28日平利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
第五节平利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决议(1985年6月31日平利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六节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的决议(1987年5月县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届一次会议通过)
----
第七节关于《开发治理荒山建设商品基地》的议案决议 (1989年3月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
--
第二章新编《平利县志》文件辑录
----
第一节中共平利县委员会平利县人民政府《关于征集平利县党史和地方志文献资料的通告》
----
第二节平利县志完稿县政府主持评审
----
第三节陕方志审字(1993)9号关于《平利县志》通过终审的决定
--
第三章旧志序文选
----
第一节修平利县志序
----
第二节《续修平利县志》序
--
第四章古代碑文选
----
第一节景福寺碑识
----
第二节平利县魏汝区中坪乡秋木河税局碑
----
第三节牛王乡牛王庙《禁碑》碑
----
第四节以彰厥善碑
----
第五节公议船规十条
----
第六节“洛河教案”碑
--
第五章当代碑文选
后记
《平利县志》志业志主修人员
《平利县志》志业志资料采辑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