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县志

安达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安达县政治、军事斗争和经济、文化建设等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901-1984

出版时间: 1992年12月

目录

封面
安达县志
安达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安达县志》编纂人员
安达市地方志办公室成员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审定稿人员
图片
-- 安达市政区图
-- 安达市街图
-- 县委、纪检委办公楼
-- 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办公楼
-- 正阳大街一角
-- 烈士陵园
-- 纺织厂
-- 黑龙江乳品厂。日处理鲜奶200吨,是亚洲最大乳品生产厂家
-- 人民公园一角
-- 全县运动会会场一角
-- 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节
-- 电视台
-- 安达镇政府办公楼。1960年是国家石油部机关党组驻地,大庆油田开发指挥中心旧址
-- 邮电局
-- 先锋牧场奶牛群
-- 大田中的新品种
-- 天泉乡蔬菜大棚一角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 置
-- 第一章位置区域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区域演变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历史沿革
---- 第二节建置
---- 第三节置后隶属
---- 第四节县名考述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早期区划
---- 第二节现行区划
-- 第四章县城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场)现状
-- 第五章驻安单位
---- 第一节事业单位
---- 第二节企业单位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温地温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风向风速
---- 第五节日照蒸发
---- 第六节霜冻
---- 第七节物候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野生植物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第三节矿物资源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涝灾
---- 第三节风灾
---- 第四节雹灾
---- 第五节霜、冻灾
---- 第六节虫灾
第三篇人 口
-- 第一章人口状况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增长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第三节性别构成
---- 第四节文化构成
---- 第五节职业构成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控制机构
---- 第二节人口政策
---- 第三节节育措施
-- 第四章人口普查
---- 第一节敌伪时期人口调查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普查
第四篇农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占有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互助合作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私有制管理
---- 第二节集体管理
---- 第三节家庭联产承包
-- 第三章土地
---- 第一节土地开发
---- 第二节土地利用
---- 第三节土地管理
-- 第四章种植业
---- 第一节主要作物
---- 第二节种子
---- 第三节耕作方式
---- 第四节轮作制度
---- 第五节肥料
---- 第六节栽培技术
---- 第七节植物保护
---- 第八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五章造林
---- 第一节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林木保护
---- 第四节林业队伍
-- 第六章水利
---- 第一节机电井建设
---- 第二节涝区治理
---- 第三节引水蓄水
---- 第四节农田灌溉
---- 第五节改水防病
---- 第六节水土保持
---- 第七节水利投资
---- 第八节水利队伍
-- 第七章农机具
---- 第一节农具演变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三节农机作业
---- 第四节农具供应
---- 第五节农具修造
---- 第六节农机管理
---- 第七节农机研制
---- 第八节农机队伍
-- 第八章水产
---- 第一节渔业生产
---- 第二节鱼病防治
---- 第三节渔政管理
-- 第九章副业
---- 第一节编织业
---- 第二节野生采集
---- 第三节熬碱
第五篇牧 业
-- 第一章奶牛
---- 第一节发展源流
---- 第二节区域分布
---- 第三节品种繁育
---- 第四节饲养管理
---- 第五节饲草饲料
---- 第六节疫病防治
---- 第七节场舍建设
-- 第二章其它畜禽
---- 第一节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品种繁育
---- 第三节饲养管理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五节防疫检疫
-- 第三章牧草资源
---- 第一节牧草质量
---- 第二节草原改良
---- 第三节牧草管护
-- 第四章牧业建设
---- 第一节牧场
---- 第二节牧业机械
---- 第三节牧业现代化
---- 第四节专业队伍
第六篇工 业
-- 第一章经济体制
---- 第一节私营工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
---- 第三节国营工业
---- 第四节城镇集体工业
---- 第五节农村集体工业
---- 第六节个体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食品
---- 第二节纺织
---- 第三节建材
---- 第四节化工
---- 第五节机械电子
---- 第六节其它工业
--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归属管理
---- 第三节体制改革
第七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铁路
---- 第一节线路站段
---- 第二节站场建设
---- 第三节铁路运输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公路建设
---- 第二节公路管理
---- 第三节公路运输
---- 第四节运输管理
---- 第五节交通监理
-- 第三章邮政
---- 第一节网络
---- 第二节函件
---- 第三节包裹
---- 第四节汇兑
---- 第五节报刊发行
---- 第六节机要通信
------ 附:集邮
-- 第四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三节微波通信
-- 第五章邮电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综合管理
第八篇电 业
-- 第一章办电方式
---- 第一节私人办电
---- 第二节地方办电
---- 第三节电网供电
-- 第二章供电设施
---- 第一节输电线路
---- 第二节配电线路
---- 第三节变电所(塔)
-- 第三章电力分配
---- 第一节城镇供电
---- 第二节农村供电
第九篇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四节供销合作社
---- 第五节合作店(组)
---- 第六节个体商户
-- 第二章商品采购供应
---- 第一节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二节土特产品购销
---- 第三节副食品购销
----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五节燃料采购供应
---- 第六节物资采购供应
-- 第三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食市场
---- 第二节粮油购销
---- 第三节储存
-- 第四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出口商品
---- 第二节基地建设
---- 第三节收购
-- 第五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旅店业
---- 第三节其它服务业
-- 第六章商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购销政策
---- 第三节市场变化
---- 第四节集市贸易
第十篇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审计统计
---- 第一节计划
---- 第二节统计
---- 第三节审计
--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企业登记
---- 第二节商标广告
---- 第三节经济合同
---- 第四节市场管理
---- 第五节个体户管理
-- 第三章物价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物价演变
---- 第三节商品比价与差价
-- 第四章计量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计量变换
---- 第三节质量管理
---- 第四节标准化管理
第十一篇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税制
---- 第三节田赋
---- 附一杜尔伯特旗驻安达租赋局
---- 附二民国2年征收局被捣始末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与结算
---- 第四节金库债券保险
---- 第五节金银收售
---- 第六节基建投资
---- 第七节储蓄存款
第十二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市建设
---- 第一节城市规划
---- 第二节居民住宅
---- 第三节房产地产
---- 第四节街道桥梁
---- 第五节供水排水
---- 第六节公园绿化
---- 第七节环境卫生
---- 第八节城市消防
---- 第九节交通设施
---- 第十节市场建设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乡村道路
---- 第二节农村住宅
---- 第三节村屯建设
---- 第四节小城镇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建筑施工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监测
---- 第三节治理
第十三篇政党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安达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早期活动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基层组织建设
---- 第五节宣传工作
---- 第六节统战工作
---- 第七节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八节党校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安达县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附:三青团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青年组织
---- 第三节妇女组织
---- 第四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第十四篇政 事
-- 第一章人民政权
---- 第一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衙署公署
---- 第一节安达厅衙署
---- 第二节安达县公署
---- 第三节伪安达县公署
---- 第四节临时治安维持委员会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外事
---- 第四节侨务
---- 第五节信访
---- 第六节施政纪略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政协组织
---- 第二节历届委员会议
---- 第三节主要活动
第十五篇公安司法
-- 第一章解放前县公安机构
---- 第一节警政机构
---- 第二节伪满警特系统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关
---- 第二节社会治安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重大公安活动
---- 第五节监所
---- 第六节人民消防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法纪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法院
---- 第一节审判制度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行政机关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公证事务
---- 第四节法律顾问
---- 第五节人民调解
第十六篇民 政
-- 第一章拥军优属
---- 第一节优属
---- 第二节抚恤
---- 第三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章救灾扶贫
---- 第一节生产救灾
---- 第二节农村扶贫
---- 第三节收容遣送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孤寡老人供养
---- 第二节残疾人安置
---- 第三节孤儿弃婴收养
-- 第四章移民安置与援建
---- 第一节移民安置
---- 第二节支援大庆油田建设
---- 第三节支内支边
-- 第五章支前
---- 第一节支援解放战争
---- 第二节抗美援朝
第十七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用工形式
---- 第二节工人队伍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职工福利
---- 第五节就业安置
---- 第六节职业培训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状况
---- 第二节干部管理
---- 第三节干部制度
-- 第三章工资奖励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奖励
第十八篇军 事
-- 第一章驻军
---- 第一节国家驻军
---- 第二节外国驻军
-- 第二章民团保安队
---- 第一节民团保卫团
---- 第二节自卫团保安队
-- 第三章人民武装
---- 第一节人民武装部队
---- 第二节人民武装部(科)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节战备
-- 第四章兵役
---- 第一节国民兵役
---- 第二节人民兵役
-- 第五章兵事
---- 第一节清末民国兵事
---- 第二节反满抗日
---- 第三节剿匪斗争
------ 附: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及其罪行
第十九篇 教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
---- 第三节中学
-- 第二章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第二节农业畜牧学校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干部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农民教育
-- 第四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待遇地位
-- 第五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教育行政
---- 第二节学制、学历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教育经费
-- 第六章学校建设
---- 第一节校舍设备
---- 第二节勤工俭学
第二十篇科 技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群众性科研组织
---- 第三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情报和咨询服务
---- 第三节技术培训
-- 第三章科学研究
---- 第一节专业研究
---- 第二节群众性科研活动
---- 第三节科研成果与推广
-- 第四章气象与地震测报
---- 第一节气象测报机构
---- 第二节气象观测
---- 第三节气象预报
---- 第四节民间观象
---- 第五节地震测报
第二十一篇文 化
-- 第一章社会文化
---- 第一节文化活动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文化设施
---- 第一节影剧院俱乐部
---- 第二节图书馆书店
---- 第三节文化馆
---- 第四节电影公司
---- 第五节文艺团体
---- 第六节博物馆展览馆
-- 第三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戏剧 曲艺
---- 第二节歌舞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第四节作品选载
-- 第四章广播电视报刊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报纸
---- 第四节通讯报导
-- 第五章档案
---- 第一节档案管理
---- 第二节档案利用
-- 第六章编史修志
---- 第一节编修县志
---- 第二节通志资料征辑
---- 第三节中共党史资料征集
-- 第七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文物
第二十二篇 医药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事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私营、官办医院(所)
---- 第三节人民医院
---- 第四节事业单位
---- 第五节驻安医疗单位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医疗设备
---- 第五节医疗水平
---- 第六节医疗制度
-- 第三章医药药政
---- 第一节中药
---- 第二节西药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四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公共卫生
----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 第五章卫生保健
---- 第一节妇幼保健
---- 第二节学校卫生保健
---- 第三节劳动保健
-- 第六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人才培养
---- 第四节体育设施
---- 第五节体育竞赛
第二十三篇社会风情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二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三节称谓
-- 第三章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岁时习俗
---- 第四节陈风陋习
-- 第四章道德风尚
---- 第一节勤俭为本
---- 第二节助人为乐
---- 第三节艰苦朴素
---- 第四节移风易俗
-- 第五章方言谚语
---- 第一节方音
---- 第二节方言
---- 第三节谚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六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七章民间传说异闻轶事
---- 第一节民间传说
---- 第二节异闻轶事
第二十四篇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翟文选
---- 杜氏兄弟
---- 丁济阳
---- 李克诚
---- 刘永兴
---- 王任民
---- 祁增涵
---- 夏明岐
---- 冷万忠
---- 杜仑
---- 唐景阳
---- 赵凤石
---- 陈永学
---- 李相庭
-- 第二章革命烈士名录
-- 第三章人物名表
---- 第一节党政军界干部
---- 第二节科技界人士
---- 第三节模范人物
附录
-- 一、重要文献辑存
---- 满洲安达站支部(关于与安县组织情形的)报告
---- 满洲王通巡视安达特支和江省支部的工作报告
---- 县委关于挖匪根工作的决定
---- 安达县政府布告
-- 二、专业志(稿)目录
-- 三、《安达县志》征求意见情况
-- 四、《安达县志》历届编审委员会及编辑人员名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