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县教育志

灌县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针,充分运用史料,反映灌县教育八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目录

封面
灌县教育志
图片
-- 毛主席视察灌县新城乡时,问农民高勃然:“孩子读书没有?”
-- 灌县教育局门面
-- 四川省灌县中学校
-- 灌县北街小学校
-- 灌县第二中学校教舍一部份
-- 崇义乡中学教学楼
-- 灌县天马乡中心小学校
-- 幸福乡高埂村小学教学搂
-- 附图
-- 民国三十年灌县学校分布图
-- 灌县乡镇中小学分布图
-- 灌县城区学校分布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灌县教育志》领导小组
《灌县教育志》编辑组
《灌县教育志》审定人员
灌县教育志纲目
目录
第一编 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
-- 第一章 灌县学校源流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
---- 第二节 初等教育
------ 一、学校的兴办和发展(上溯至光绪二十九年)
------ 二、学制与课程
-------- 附录小学课程表(表一至表四)
------ 三、教材和教学
------ 四、训育工作
------ 五、学校管理及规章制度
---- 第三节 中等教育
------ 一、中学的创建和发展
------ 二、学制和课程设置
-------- 附录初级中学各学期每周教学及自习时数表
-------- 灌县普通中学几个时期课程设置一览表
------ 三、教材和教学
------ 四、学校管理
-------- 1.学校行政的设置和管理
-------- 2.会议制度
-------- 3.训育工作
-------- 4.成绩考查和学籍管理
-------- 5.童子军训练与生活学习
-------- 6.学生自治会与课外活动
------ 五、学生人数增长及成绩概况
-------- 附录 四川省初中学生会考成绩一览表
---- 第四节 私立学校
------ 一、临江中学
------ 二、宏模学校——宏材学校
------ 三、广益学校
------ 四、岷阳小学
------ 五、青城小学
---- 第五节 会馆学校、民族学校与教会学校
------ 一、七省会馆学校
------ 二、回民小学
------ 三、福音堂弘毅学校
---- 第六节 抗日战争时期迁驻县境学校
------ 一、私立荫唐中学
------ 二、省立灌县临时小学及西城小学
-- 第三章 师范教育
-- 第四章 职业教育
---- 一、初等实业学堂——乙种农业学校——职业学校
---- 二、蚕桑实习学校
---- 三、都江实用职业学校
-- 第五章 幼稚教育
-- 第六章 其它教育
---- 第一节 民众教育和义务教育
------ 一、民众教育
------ 二、义务教育
---- 第二节 其它形式教育
------ 一、灵岩书院
------ 二、灵岩义学
-- 第七章 教育行政机构沿革(上溯至光绪二十九年)
---- 附录 教育行政职官表
-- 第八章 教员
---- 第一节 教员的任用与培训
---- 第二节 教员的地位和待遇
------ 附录 一位小学教员历年薪资待遇情况表
-- 第九章 师生民主运动与地下革命斗争
----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8——1936)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 第十章 教育经费
---- 附录 教育经费预算表及概况表(表一至表三)
第二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 第一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方针任务与培养目标
---- 第二节 小学的恢复与发展
------ 附录 灌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 一九八三年灌县小学一览表
---- 第三节 学制和教学计划
------ 附录 灌县小学历年教学计划(表一至表十五)
---- 第四节 教学工作
----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
------ 附录 小学生守则
---- 第六节 体育卫生工作
---- 第七节 勤工俭学活动
------ 附录 灌县小学一九八二年勤工俭学收入统计表
------ 灌县小学一九八三年勤工俭学收支统计表
---- 第八节 小学的管理体制
------ 附录 灌县小学校组织管理示意图
-- 第二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方针任务与培养目标
---- 第二节 妥善的接管
---- 第三节 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 附录 灌县普通中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 一九八三年灌县普通中学一览表
------ 灌县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大中专录取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 教学计划与课程教材
------ 附录 灌县普通中学历年教学计划(表一至表九)
---- 第五节 教学工作与教学改革
---- 第六节 思想政治教育
------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 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建立和发展
-------- 附录 中学生守则
---- 第七节 体育卫生工作
---- 第八节 勤工俭学活动
------ 附录 灌县普通中学一九八三年勤工俭学收支统计表
---- 第九节 民办中学、农业中学
------ 附录 金马农业中学
-- 第三章 师范教育
---- 附录 灌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表一至表三)
--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方针任务与培养目标
----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 附录 一九八三年灌县农(职)业班基本情况一览表
------ 一九八三年灌县农(职)业班教学计划
-- 第五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方针任务与培养目标
------ 附录 幼儿园教养活动时间表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附录 灌县城关幼儿园
------ 附录 灌县文庙街民办幼儿园
-- 第六章 工农业余教育
---- 第一节 方针任务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四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五节其它业余教育
-- 第七章 教育领导机构
----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 附录 教育行政机构及负责人员一览表
---- 第二节 教育系统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第八章 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党的知识份子政策与教师队伍
---- 第二节 师资培训及干部提高
---- 第三节 教师的任用、地位及待遇
---- 第四节 教师队伍中的群众团体
------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教育工会
-- 第九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国家办学经费
---- 第二节 集体办学经费
------ 附录 灌县教育事业经费统计表
------ 两个年度的教育经费情况分析表
------ 灌县中小学基建维修经费统计表
-- 第十章 教研机构、服务机构
---- 第一节 教研室
------ 附录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三年各级学校统考升学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 灌县初师函授学校
------ 附录 灌县初师函授情况一览表
---- 第三节 灌县教师进修学校
------ 附录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各级分科函授统计表
---- 第四节 灌县教育局教学仪器厂
---- 第五节 灌县勤工俭学产品服务部
-- 第十一章 部分学校简介
---- 第一节 县属中小学
------ 灌县北街小学
------ 灌县石羊镇中心小学
------ 灌县天马乡中心小学
------ 灌县团结小学
------ 四川省灌县中学
------ 四川省灌县塔子坝中学
------ 四川省灌县第一中学
------ 四川省灌县第二中学
------ 四川省灌县第三中学
------ 四川省灌县第四中学
------ 灌县城关中学
---- 第二节 县境内省市所属学校
------ 四川省林业学校
------ 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
------ 四川省轻工业学校
------ 四川省成都第二卫生学校
------ 四川省成都教育学院分院
------ 都江专科学校始末
---- 第三节 厂矿企事业子弟学校、技工学校
------ 一、子弟学校简介
------ 二、技工学校简介
第三编 人物志
-- 罗骏声传略
-- 卫锡勋传略
-- 贺继章传略
-- 余定夫传略
-- 徐步青传略
第四编 杂记
-- 革命烈士张大成
-- 十女办学
-- 灵岩义学与李济余
-- 灌县留学生简况
第五编 大事记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