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站志(1954-1999)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比较系统地记述了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采用横排门类,纵写事实,以章节为序,辅以条目。以文字记述为主,图表照片穿插其中。内容详近略远。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内容时限:
1954-1999
目录
封面
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站志
题词
--
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题词
--
卫生部副部长曹荣桂题词
--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题词
--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家瑞题词
--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炳岳题词
--
青岛市政协主席胡延森题词
--
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厅党组书记王天瑞题词
图片
--
青岛市市域图
--
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图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彭珮云视察市卫生防疫站并签名留会
--
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吴爱英陪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到市站视察工作。
--
卫生部副部长谭云鹤来我站视察工作
--
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来我站视察
--
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来站视察工作并为我站题词
--
一九八七年二月,全国卫生防疫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卫生部副部长何界生主持会议
--
市委书记王今吾、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向克为我市郊县“除氟改水”通水剪彩
--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秉政打开水龙,氟区农民吃上了卫生水
--
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张青林来我站视察
--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家浩来我站检查指导工作。
--
青岛市副市长程友新来我站检查工作
--
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增益、市政府副市长张先平、市政协副主席祝盛业等领导同志视察我站街头宣传点
--
周迪颐副市长、臧爱民局长为我站新大楼奠基
--
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秀英、市卫生局局长刘志远到平度农村检查碘盐推广工作
--
市政府市卫生局领导为儿童喂服脊灰糖丸疫苗
--
与幼儿园的孩子和保教人员合影
--
局领导为预防医学会和公共卫生监督所挂牌
--
1999年市卫生防疫站党政领导成员合影
--
历届站级党政领导合影
--
1997年市站被省文明委授予“文明窗口单位”和“省级文明行业示范点”,市、局领导参加挂牌仪式。
--
局、站领导参加街头卫生防病宣传活动
--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
开展食品卫生监督
--
卫生监督员走上街头宣传食品卫生知识
--
卫生用品监督
--
碱盐检查
--
院内感染检查
--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
--
卫生检疫人员在渔港检疫
--
监督员在现场开展劳动卫生、放射防护及预防性卫生监督
--
卫生防疫人员检查建筑工地卫生
--
检验人员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进行检验监测
--
我站卫生防疫人员战斗在江西九江抗洪救灾第一线
--
我站防治副霍乱机动队拉练演习
--
科技兴站表彰大会
--
科研成果鉴定会
--
孙克诚、贺宝芝、逄增昌等三位同志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弗兰克博士与我站联合进行学术交流
--
站领导给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弗兰克博士颁发技术顾问聘书
--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官员尾身茂博士一行到我站考察公共卫生工作。
--
JICA专家来我站指导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
--
对卫生监督员进行培训和军训
--
青岛市卫生防疫站荣获的全国、省及市级先进集体奖牌
--
市卫生局召开“心系群众健康,满意在卫生监督”誓师动员大会
--
青岛市卫生防疫站全体干部职工合影
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站志编纂委员会
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站志编纂领导小组
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站志各章节撰稿人
前言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组织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建站后内部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届站级领导更迭情况
--
第三节 各科室负责人更迭情况
--
第四节 集体和个人获得的各项荣誉称号
--
第五节 一九九九年职工花名册
--
第六节 一九九九年各区、市、大企业卫生防疫站领导一览表
第二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民主党派
--
第三节 工会组织
--
第四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五节 共青团
--
第六节 妇女委员会
第三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工作目标管理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四节 总务后勤管理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第六节 基本建设
--
第七节 药械设备与管理
--
第八节 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
--
第九节 微机的应用
--
第十节 规章制度
第四章 传染病管理
--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与防治
----
一、霍乱
----
二、天花
----
三、病毒性肝炎
----
四、细菌性痢疾
----
五、伤寒及副伤寒
----
六、脊髓灰质炎
----
七、麻疹
----
八、白喉
----
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十、猩红热
----
十一、黑热病
----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
十三、流行性感冒
----
十四、回归热
----
十五、麻风病防治
----
十六、性传播疾病
----
十七、艾滋病
--
第二节 疫情管理
--
第三节 海港检疫
第五章 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
第二节 炭疽
--
第三节 疟疾
--
第四节 布鲁氏杆菌病
--
第五节 斑疹伤寒
--
第六节 狂犬病
--
第七节 碘缺乏病
--
第八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六章 计划兔疫
--
第一节 解放前的预防接种
--
第二节 计划免疫的组织实施
--
第三节 计划免疫管理
--
第四节 计划免疫监测与评价
第七章 疾病监测和慢病防治
--
第一节 疾病监测
--
第二节 慢病防治
第八章 病媒生物防治
--
第一节 苍蝇
--
第二节 蚊
--
第三节 蟑螂
--
第四节 鼠
第九章 消毒卫生管理
--
第一节 消毒卫生管理概况
--
第二节 消毒卫生监督监测
----
一、医疗保健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监督监测
----
二、医院污水监测
----
三、消毒产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监测
----
四、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监测
----
五、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工作监督监测
----
六、干洗店消毒卫生管理
--
第三节 宣传与培训
第十章 食品卫生管理
--
第一节 解放前管理情况
--
第二节 食品卫生法规的贯彻
--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督
----
一、食品生产经营概况
----
二、卫生许可证制度
----
三、健康查体制度
----
四、培训与宣传
----
五、监督检查
----
六、食品卫生监督监测
----
七、饮食业卫生监督监测
----
八、冷食卫生监督监测
----
九、农贸市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
----
十、进口食品卫生监督监测
----
十一、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卫生监督监测
--
第四节 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
----
一、重大食品污染事故
----
二、食物中毒
第十一章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
第一节 解放前工业卫生机构
--
第二节 解放后工业卫生机构
----
一、工业卫生管理机构
----
二、工业卫生管理概况
----
三、职业病防治机构
--
第三节 尘肺防治
--
第四节 职业中毒防治
--
第五节 物理因素危害防治
第十二章 环境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一节 饮水监测
--
第二节 粪便无害化处理
--
第三节 大气监测
--
第四节 水体污染监测
--
第五节 行业卫生监督
----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
二、海水浴场卫生监督
----
三、农村住宅卫生监测
--
第六节 化妆品卫生监督
第十三章 预防性卫生监督
--
第一节 预监工作概况
--
第二节 重大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
第三节 几项防护距离标准的研究
第十四章 学校卫生
--
第一节 解放前学校卫生概况
--
第二节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
--
第三节 教舍及设备卫生
--
第四节 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调查
----
一、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
二、营养卫生状况调查
----
三、高考生健康状况调查
----
四、卫生习惯调查
--
第五节 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
----
一、学生因病缺课及原因调查
----
二、“七病”防治
--
第六节 校医的设置和培训
第十五章 放射卫生防护
--
第一节 环境放射性监测
----
一、环境放射性本底监测
----
二、环境中氡气的测量
----
三、转口粮食中放射性检测
--
第二节 医用诊断X线机的卫生防护管理
--
第三节 放射性同位素及工业用射线装置的卫生防护管理
--
第四节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
第五节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
第六节 放射卫生法制管理
第十六章 检验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仪器设备
--
第三节 理化检验
----
一、食品卫生检验
----
二、环境卫生检验
----
三、劳动卫生检验
----
四、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
第四节 细菌检验
--
第五节 病毒检验
--
第六节 地方病卫生检验
--
第七节 毒理检验
第十七章 预防性健康检查
第十八章 科技信息
--
第一节 图书资料管理
--
第二节 科技档案管理
第十九章 卫生宣传教育
--
第一节 解放前卫生宣传教育概况
--
第二节 卫生宣传教育网
--
第三节 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
第四节 卫生科普报刊及读物
--
第五节 卫生展览及画廊
--
第六节 卫生宣传教育评价
第二十章 科学研究与人员培训
--
第一节 科研调查工作
--
第二节 在职职工的培训
第二十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十二章 外派医疗队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