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十八团渠管理处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发展的历史以及各项工作情况等。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水利经济、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
内容时限:
1950-1999
出版时间:
2001年09月
目录
封面
十八团渠管理处志
版权页
谨以此志献给十八团渠建渠五十周年
初审
王震代司令员在十八团渠放水曲礼上的讲话
十八团渠管理处精神
图片
--
王震题词
--
注:胡兆璋为兵团副司令员
--
十八团渠灌区平面图
--
1951年5月15日,建新渠一期工程竣工后,新疆军区代司令贯兼政委王震将军亲临剪彩并将建新渠命名为十八团渠
--
108岁的维吾尔族“老寿星”从三十多公里外骑着毛驴赶来参加十八团渠放水曲礼,还不停地敲打着毛驴背上的“东巴克”
--
官兵为庆祝大渠工程竣工剪彩,在大渠上空搭建一座彩门
--
十八团官兵为响应王震将军修建“十八团渠”号召,全团1000余名指战员从1950年9月破土动工
--
十八团战士同地方水利技术人员共同勘察设计渠道线路
--
老十八团渠
--
1994年9月7日.国家文委副主任文精(左六)、北海舰队司令部顾问、原二军六师师长于侠(左四)、兵团副政委倪豪梅(右六)、巴州人大主任党金(右四)、农二师政委王建臻(右二)、师长王德昌(左二)等领导为十八团渠纪念碑剪彩
--
原兵团司令员刘双全(右二)等领导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
原农二师老领导们参加纪念碑剪彩后台影留念
--
为深切怀念王震将军和十八团官兵“屯垦戌边、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于1992-W-7月5日修建十八团渠纪念碑。1994年9月7日竣工剪彩
--
2000年7月,原兵团司令员刘双全(右五)、农二师师长王德昌(右三)、政委刘丰乐(左三)一行来十八团渠管理处检查指导工作
--
2000年7月,巴州党委书记、农二师第一书记冯志明(右一)、农二师长宋建业(左一)一行来我处调研水情自动测报网络运行情况
--
农二师党委书记、政委葛玻法‘右三)、师长宋建业(右二)陪同兵团民政部长许明杰(右一),来十八团渠管理处指导防洪工作
--
离休干部黄延荣为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
原农二师师长杨耀华(左二)、副师长李清吾(右二)一行,在处领导陪同下检查水管工作
--
图为与会代表参观处水利经济发展情况
--
1998年11月兵团政法委邵副书记、综治办苗主任一行,在师政法委领导陪同下,来我处检查“安全文明”小区建设
--
农二师副政委周德臣(右二)、师直党工委书记张佩兰(右一)一行,在处领导的陪同下,检查我处“精神文明”建设
--
1992年冬,农二师副师长李清吾(左二)、在处长刘德峰(右二)、书记刘远庭陪同下,检查冬季工程整修(处机关干部、工人自修工程)情况
--
兵团灌区水利管理现场会与会代表观摩十八团渠管理处水利经济建设情况
--
处党总支部书记田均夫
--
处党总支部副书记、处长高升法
--
处党总支部委员会成员
--
处领导集体在一起研究工作
--
处机关干部合影。
--
50年来,一直奋斗在十八团渠水利战线(原参加过大渠工程修建)老战士合影
--
处机关科室、副科以上干部合影
--
十八团渠管理处离休老干部合影
--
水管科(水管总站)干部台影
--
水利经济管理站干部台影
--
灌溉试验站干部合影
--
处生活服务站干部合影
--
处投资125万元开发建成灌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兵团大中型灌区首次运用
--
老水利迷上了电脑
--
1996年水管职工买新忠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模范工人”称号
--
总调在电脑上调配水
--
水情自动监测系统论证会。
--
高升发处长向代表们介绍自动监测系统情况。
--
十八团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验收。
--
2000年7月,十八团渠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开发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
十八团渠第一节制闸(龙口大闸)
--
1998年冬季十八-团渠改扩建工程施工场面
--
冬灌前抢修老渠闸口
--
2000年7,月抢修洪毁工程工地
--
2000年冬季"十八团渠改(扩)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
1992年冬机关干部、工人开展清淤、修渠大会战
--
原十八团渠管理处处部,现为灌溉试验站站部
--
职工住宅区
--
处部生活小区花坛
--
1996年6月25日—1997年,月30日,破土修建的处部办公、住宅综合楼
--
灌溉试验站棉花长势喜人
--
灌溉试验站职工住宅庭院
--
伴随十八团渠人一道奋进的“根深枝茂”大柳树
--
灌溉试验站1170亩棉花共获总产籽棉363.5吨,单产皮棉115.9公斤,2000年创历史最高产量
--
水经站大棚基地工人给桃花授粉
--
水管职工采摘香梨
--
砂石料场生产线
--
养鳖池
--
灌溉实验站蟠桃园蟠桃熟了
--
葡萄熟了
--
长丰水管站工人们包装香梨
--
采摘棉花
--
灌溉试验站水稻长势喜人
--
灌溉试验站养猪场
--
苹果
--
灌溉试验站饲养的肉鸽
--
香梨
--
灌溉试验站饲养折奶牛
--
2000年灌溉试验站棉田
--
水管科带领测水技术人员帮助地方用水单位培训水管技术人员
--
十八团渠管理处职工在沙依里克村与地方群众开展联谊活动
--
十八团渠管理处医务室易刚贵主任为民族同胞检查病情
--
1999年5月,处领导带领水管站、机关干部一行去和什里克乡的沙依里克村,与群众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
--
十八团渠管理处水管人员向地方少数民族配水员传授配水知识
--
2000年5月,十八团渠管理处总支书记田均夫(右一)、管水副处长杨英利(左二)带领水管总站、机关干部一行去上户乡水管站进行兵地联谊活动,加强民族团结
--
十八团渠管理处职工民主评议领导干部
--
处二届一次职代会
--
世纪初年,十八团渠管理处隆重表彰“离休干部”
--
处党总支领导与基层党组织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
处召开应征入伍新士座谈会
--
2000年“母亲节”时十八团渠管理处全体职工为“救助贫困母亲捐款
--
十八团渠管理处举行春节职工篮球赛
--
十八团渠管理处举行“跨世纪、迎新年”知识竞赛
--
班车接送孩子上学
--
十八团渠管理处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
--
1999年8月在农二师首届库运会中处体育代表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队”奖旗
--
2000年7月1日,十八团渠管理处举行庆祝建党“79周年”演唱会
--
处领导为“70岁”老人生臼祝寿
--
冬、春开展“科技兴处”职工素质培训班
--
2001年春节拔河比赛
--
老年秧歌
--
十八团渠管理处举行暑假学生、幼儿文艺晚会
--
踩高跷
--
《十八团渠管理处志》编纂领导小组合影
--
2001年2月l0日,农二师史志编纂委员会在处召开《十八团渠管理处志》评审会
--
处领导与编辑人员合影
--
处志编纂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一、气候特征
------
二、气温
------
三、地温
------
四、日照
------
五、降水与蒸发
--
第二章水 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洪水与洪灾
------
一、洪水
------
二、洪灾
--
第三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灌区土地资源
----
第二节 土壤种类及分布
------
一、土壤类型
------
二、土壤质地
------
三、土壤肥力
第二编 建 制
--
第一章 十八团渠管理处建制沿革
----
第一节 隶属农六团建制
----
第二节 隶属师直建制
--
第二章 处以下建制
----
第一节 水管总站
------
一、龙口管理站
------
二、上户管理站
------
三、长丰管理站
----
第二节 水利经济管理站
------
一、工程队
------
二、沙石料场
------
三、特色种植养殖场
----
第三节 灌溉试验站
----
第四节 生活服务管理站
第三编 水利工程
--
第一章 勘测设计
----
第一节 十八团渠勘测定位
----
第二节 扩建工程
----
第三节 改建防渗工程
------
一、改建防渗工程依据
------
二、设计方案
------
三、工程等级
------
四、渠道断面设计
------
五、渠道防渗设计
--
第二章 工程施工
----
第一节 十八团渠初建工程
------
一、施工准备阶段
------
二、施工
----
第二节 辅助排水工程
----
第三节 扩建工程
------
附录:关于十八团渠扩建与上户渠被废除的问题
----
第四节 改建防渗工程
------
一、工程组织
------
二、工程规划及规模
------
三、渠线路径
------
四、防渗结构
------
五、工程完成情况
------
六、先进技术引用与质量管理
------
七、工程检验
------
八、设计与施工中的误差
--
第三章 防洪工程
----
第一节 渠道防洪设计
------
一、设计
------
二、泄洪渠
----
第二节 防洪工程
------
一、洪灾
------
二、防洪工程建设历程
--
第四章 配套工程
----
第一节 渠道附属配套工程
----
第二节 配水点住房建设
----
第三节 用电建设
--
第五章 自动化工程
----
第一节 环路载波通讯网与水位巡回遥测
------
一、发展历程
------
二、遥测与通讯配套
----
第二节 通讯工程改造升级
----
第三节 水情自动测报及调度管理系统
------
一、系统工程
------
二、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
三、系统功能
第四编 灌 区
--
第一章 二十八团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生产水平
------
一、生产水平
------
二、在兵团、农二师经济中的地位
----
第三节 水利建设
------
一、历程
------
二、灌溉渠系工程
------
三、排水工程
----
第四节 香梨基地建设
--
第二章 二十九团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生产水平
----
第三节 水利建设
------
一、发展历程
------
二、引水工程
------
三、灌溉工程
------
四、渠道防渗
------
五、防洪工程
------
六、农田排水网
----
第四节 盐碱地改良
------
一、种稻洗盐
------
二、改建条田
------
三、灌排配套
------
四、治理盐碱地农业技术措施
------
五、改土成效
--
第三章 三十团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生产水平
----
第三节 水利建设
------
一、灌溉工程
------
二、扬水工程
------
三、机井灌溉工程
------
四、排水工程
------
五、扬排工程
------
六、防渗工程
------
七、防洪工程
--
第四章 恰尔巴格乡、上户乡
----
第一节 恰尔巴格乡
----
第二节 上户乡
第五编 水利经济
--
第一章 水利经济基地
----
第一节 水利经济管理站
------
一、概况
------
二、发展历程
------
三、下辖机构
----
第二节 灌溉试验站
------
一、发展历程
------
二、下辖机构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一、奠基过渡到发展阶段
------
二、上升发展阶段
----
第二节 种植面积与作物结构
------
一、种植面积
------
二、作物结构
----
第三节 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
------
一、棉花栽培技术
------
二、水稻栽培技术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五节 农业机械
------
一、发展历程
------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农机作业
------
四、农机维修
------
五、油材料管理
------
六、农机监理和安全生产
--
第三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业
------
一、树种
------
二、造林
------
三、林业管理
----
第二节 果园
------
一、果园建设
------
二、果园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果树品种
----
第四节 果树栽培技术
------
一、土壤管理
------
二、施肥
------
三、果园灌水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果树整型修剪
------
六、疏花疏果
----
第五节 产品和产量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一、畜群结构
------
二、饲养设施
------
三、饲养方法
------
四、产品产量
----
第二节 鱼业
--
第五章 承包制度与形式
----
第一节 承包形式与办法
------
一、果园承包的方式和办法
------
二、种植粮棉土地的承包形式及办法
------
三、工资田承包办法
------
四、按劳计酬,超产计奖,承包办法
----
第二节 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
--
第六章 庭院经济
----
第一节 灌溉试验站庭院经济
----
第二节 配水点庭院经济
第六编 营区建设
--
第一章 处部建设
----
第一节 建设历程
----
第二节 美化环境
--
第二章 站区建设
----
第一节 灌溉试验站
----
第二节 长丰站
----
第三节 上户站
----
第四节 龙口站
----
第五节 配套设施
------
一、供水
------
二、供电供暖
第七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
一、形成和发展
------
二、效益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用水管理
----
第三节 管理制度与措施
------
一、管理制度
------
二、水利管理措施
------
三、水泵管理办法
----
第四节 灌溉技术与节约用水
----
第五节 质量检查
--
第三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分级管理
----
第三节 工程管理
------
一、管理组织
------
二、工程计划管理制度
------
三、工程前期管理程序
------
四、工程质量管理
------
五、工程预算管理
------
六、调配水管理
--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二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三节 专项资金管理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五节 统计
--
第五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一、职工组成
------
二、职工行业分布
------
三、职工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组织
----
第三节 职工培训
----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劳保福利
------
一、劳动保险
------
二、劳保福利
----
第五节 劳动工资
------
一、工资制度
------
二、调资
----
第六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
--
第六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物资供应与采购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第八编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团渠管理处组织
----
第一节 中共十八团渠管理处总支委员会
----
第二节 党支部委员会
----
第三节 党员大会
------
一、首届党员大会
------
二、 第二届党员大会
------
三、 第三届党员大会
----
第四节 党的工作部门
----
第五节 党员
------
一、党员发展概况
------
二、党员分布状况
------
三、党员文化结构
------
四、党员性别结构
------
五、党员年龄结构
------
六、党员党龄结构
----
第六节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七节 纪检工作
------
一、组织机构
------
二、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
第八节 干部工作
------
一、干部发展概况
------
二、干部培训与管理
----
第九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节 民族团结工作
------
一、帮助和什里克乡勘测设计沙依里克渠
------
二、我们兄弟本是一家人
------
三、热比古丽得救了
------
四、保护生命渠
------
五、举报不法毁渠行为
------
六、不顾个人安危,参加宏升商城灭火的好青年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一、组织机构
------
二、历届工会会员大会
------
三、工会工作
------
四、妇女工作
------
五、建设“职工之家”
------
六、经费来源
----
第二节 共青团
------
一、组织机构
------
二、团的活动
--
第三章 政法、武装
----
第一节 政法
------
一、治安管理
------
二、群众治安组织及活动
------
三、普法教育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节 武装
------
一、机构
------
二、民兵组织
------
三、兵役
------
四、复退军人安置
------
五、预备役登记
第九编 行 政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十八团渠管理处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十八团渠管理处下属行政单位
------
一、营级单位
------
二、连级单位
----
第三节 行政工作部门
--
第二章 职代会与表彰大会
----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
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
二、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
三、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节 表彰大会
--
第三章 行政系统工作
----
第一节 机要、保密、信息
------
一、机要工作
------
二、保密工作
------
三、信息
----
第二节 档案
------
一、档案管理
------
二、档案利用
----
第三节 信访
----
第四节 史志编纂
--
第四章 民政事务
----
第一节 优抚
------
一、义务兵待遇
------
二、革命残废军人的优抚工作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
第五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
------
一、人口来源及变动
------
二、人口构成
------
三、人口分布
----
第二节 民族
------
一、汉族
------
二、回族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机构
------
二、节制生育
------
三、优生优育
第十编 科教文卫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节 职称评定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一、职业教育
------
二、成人大中专教育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一、群众文化活动
------
二、群众体育活动
----
第二节 教育基地
----
第三节 新闻报道
------
一、《十八团渠简报》
------
二、宣传栏
------
三、通讯报道
------
四、党报发行
------
五、图书室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一、广播
------
二、电视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医疗保健
----
第四节 医疗制度
第十一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唐三斌
----
李兆唐
----
买世威
----
尚文玉
----
周怀志
----
孙良臣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十八团渠管理处(队、营、所)历届主要领导人简介
------
唐三斌
------
李兆唐
------
王清芳
------
赵自力
------
买世威
------
尚文玉
------
曾云华
------
周怀志
------
李茂祥
------
赵明文
------
殷步俊
------
罗 皓
------
何宗琪
------
刘德峰
------
刘远庭
------
高升发
------
田均夫
----
第二节 先进人物简介
------
高升发
------
买新忠
------
王文德
------
柳虞生
------
黄建国
--
第三章 荣誉录
----
第一节 集体荣誉录
------
一、十八团渠管理处获国家级荣誉录表
------
二、十八团渠管理处获自治区兵团级荣誉录表
------
三、十八团渠管理处获农二师级和巴州荣誉录表
----
第二节 先进个人荣誉名录表
------
一、荣获国家级先进个人称号名录表
------
二、荣获兵团先进工作(先进生产)者称号名录表
------
三、荣获农二师先进工作(先进生产)者称号名录表
--
第四章 名录表
----
第一节 十八团渠管理处老战士名录表
----
第二节 离退休职工名录表
----
第三节 2000年度十八团渠管理处在职职工名录表
----
第四节 逝世职工名录
第十二编 文 丛
--
第一章 文学类
----
第一节 回忆录
------
一、一条红线
------
二、王震将军在十八团渠上
------
三、一次难忘的即兴演说
------
四、回忆王震将军
------
五、建设十八团大渠的回顾(纪念十八团大渠放水四十三周年)
------
六、怀念塔依尔·艾来木大毛拉
------
七、篝火情思
------
八、吾瓦文明的源头
------
九、丰碑(十八团渠纪念碑剪彩纪实)
------
十、管水头
----
第二节 诗词楹联
------
一、诗
------
二、词
------
三、楹联
----
第三节 水利史话
------
一、库尔勒“北山根”的水利开发
------
二、附库尔楚兴修水利木碑
------
三、代拟喀喇沙尔垦荒奏稿
--
第二章 文件类
----
第一节 党政类
------
一、党政工作若干规则通知
------
二、党政工作若干规则与各项制度
------
三、干部考核暂行办法
----
第二节 法制类
------
一、普法规划
------
二、普法教育规划安排
------
三、治安责任书
------
四、考核奖惩办法
----
第三节 水管总站管理制度
------
一、制度
------
二、百分考评办法及其他
第十三编 大事记
编后记
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史志编纂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