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迭部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8年06月
目录
封面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编纂委员会
--
第一届(1986年修志机构成立初期)
--
第二届(1996年6月后审稿时期)
《迭部县志》编辑部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迭部县志》撰写提供书面资料和摄影人员名单
序
凡例
题词
图片
--
迭部县城
--
班禅大师在腊子口留影
--
班禅副委员长于1982年10月21日视察迭部时与本县科级以上干部合影留念
--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复兴在迭部走访民宅
--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闫海旺视察迭部时与县上党政军负责人合影
--
省州领导人在腊子口
--
《迭部县志》评审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
《迭部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迭部县志》办公室人员合影
--
县城一角
--
兴迭街
--
文化馆楼
--
县委县政府办公楼
--
人大政协办公楼
--
政府招待所
--
邮电楼
--
县林业局办公楼
--
迭部宾馆
--
虎头山
--
腊子水帘洞
--
纳加石门
--
错美峰
--
迭山雪景
--
录坝湖
--
九龙峡
--
岩壁长青松
--
红笙长征途中毛泽东由此木桥过江北上
--
江岸农田
--
公路
--
农村新居
--
根古村
--
尼傲村
--
江巴沟口桥
--
帕尕河坝吊桥
--
阿夏沟口白龙江桥
--
旺藏桥
--
尼什峡水电站进水口
--
修建中的尼傲峡水电站
--
九龙峡化工厂
--
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
--
迭部林业局办公楼
--
森林
--
采伐区
--
迹地更新
--
苗圃
--
迭部县木材综合加工厂
--
林场
--
麻牙园艺场
--
木质产品
--
附图
--
木珠坐垫
--
拼花地板
--
获奖产品青稞酒饮料
--
野菇
--
贝母
--
大黄
--
天然食品
--
蘑菇
--
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
首饰
--
群众文体活动
--
电尕寺院
--
拉路寺院
--
旺藏寺院
--
藏族中学大门
--
赛当寺院
--
出土于电尕然闹村的石斧和石刀,电尕乡的铜熨斗
--
红军印
--
出土于电尕的彩陶壶
--
出土于尼傲村的绳纹陶罐
--
出土于电尕乡的红陶双耳罐
--
达拉沟口芳州古城残垣
--
布岗山古城残垣
--
徐彩虹油画
--
迭部县行政区划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 置
--
第一章 境 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境域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夏商至南北朝
----
第二节 隋唐五代
----
第三节 宋元明清
----
第四节 中华民国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明、清时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区划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集镇概况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山脉、峡谷、石门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峡谷、石门
--
第三章 河流、湖泊、水帘洞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湖泊
----
第三节 水帘洞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气 候
----
第一节 气象观测机构
----
第二节 基本气候特征
----
第三节 温度
----
第四节 降水
----
第五节 日照、风、云
----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六章 物产资源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三节 矿产
--
第七章 灾 害
----
第一节 火灾
----
第二节 自然灾害
----
第三节 其它灾异
第三编 经 济
--
第一章 农 业
----
第一节 农业机构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三节 农业区划
----
第四节 农作物品种与产量
----
第五节 农技农艺
----
第六节 农业机械
--
第二章 畜 牧
----
第一节 畜牧业机构
----
第二节 畜牧业体制的变革及发展
----
第三节 草场、饲草料
----
第四节 畜禽品种与改良
----
第五节 畜牧兽医和疫病防治
----
第六节 畜牧业区划
----
第七节 畜牧业基地建设
--
第三章 林 业
----
第一节 林业机构
----
第二节 森林资源
----
第三节 林业生产
----
第四节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
----
第五节 经济林建设
--
第四章 水利电力
----
第一节 水电机构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水利
----
第四节 电力
----
第五节 人畜饮水和病区改水工程
----
第六节 水土保持
--
第五章 工 业
----
第一节 工业机构
----
第二节 工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管理体制
----
第四节 工业门类及主要工厂
--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管理与分配
----
第三节 重点企业
--
第七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古道路
----
第三节 公路
----
第四节 桥梁、涵洞、隧道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运输
--
第八章 邮 电
----
第一节 邮电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九章 商 业
----
第一节 商业机构
----
第二节 商业体制
----
第三节 商业各公司
----
第四节 商品的购进和销售
----
第五节 饮食服务
--
第十章 供 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外贸业务
--
第十一章 粮 油
----
第一节 粮油机构
----
第二节 粮油征购
----
第三节 粮油供销
----
第四节 储存和调运
----
第五节 粮油加工
--
第十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四节 合同 商标管理
----
第五节 计量管理
----
第六节 物价管理
--
第十三章 财政、税务、审计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审计
--
第十四章 金 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货币
----
第四节 储蓄
----
第五节 信贷
----
第六节 信用合作
----
第七节 保险
--
第十五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城镇建设
----
第三节 乡村建设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四编 政 治
--
第一章 政党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第二章 政权、政协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地方行政机构
----
第三节 政协
--
第三章 政 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
--
第四章 民 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拥军优抚
----
第五节 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
----
第六节 草山及边界纠纷调解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第五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第五编 军 事
--
第一章 历代军事设置
----
第一节 历代军事设置
----
第二节 军事设施
--
第二章 重大战事及军事事件
----
第一节 历代战事
----
第二节 剿匪
--
第三章 红军长征在迭部
----
第一节 红军北上经迭部
----
第二节 俄界会议
----
第三节 腊子口战役
--
第四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民兵建设
----
第三节 县中队
----
第四节 拥军爱民活动
--
第五章 兵 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复退军人待遇
第六编 文 化
--
第一章 教 育
----
第一节 教育机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师队伍
----
第七节 教育经费、学校建设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科普活动
--
第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第三节 群众文艺
----
第四节 广播、电视、新闻
--
第四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存
----
第二节 古城遗址
----
第三节 革命胜迹
----
第四节 旅游景点
--
第五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卫生医疗
----
第二节 防疫保健
----
第三节 医药
--
第六章 体 育
----
第一节 体育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农牧民体育
----
第五节 竞赛成绩
第七编 社 会
--
第一章 人 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和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民 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民居
----
第三节 其他传统风俗
----
第四节 传统节日
----
第五节 禁忌
----
第六节 革除恶习、陋习
--
第三章 方 言
----
第一节 藏语方言
----
第二节 汉语方言
--
第四章 民 族
----
第一节 藏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
第五章 宗 教
----
第一节 藏传佛教
----
第二节 其他宗教
----
第三节 宗教管理
第八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第一节 古代军政人物
------
无弋爰剑
------
姜维
------
吐谷浑
------
弥黄
------
骆平难
------
杜粲
------
慕容三藏
------
房当树
------
拓跋赤辞
------
李(责力)
------
丘神(责力)
------
李晟
------
(口角)厮(口罗)
------
王韶
------
青宜可
------
(冫今)京
------
赵阿哥昌
------
些地
------
南哈伊实
------
哈布
------
南葛坚藏
----
第二节 古代名僧
------
造帕达旺尖参
------
巴西饶巴尔
------
给格次九
------
洛桑三丹
------
洛让臻美嘉措
------
胡让
------
图丹扎巴
------
洛让旦增
------
比丘次周西让
------
高巧洛让丹拜尼玛
------
杰·高巧毛兰木
----
第三节 现代英烈、名人
------
杨景华
------
杨告告
------
韩元朝
------
吉一九
------
巴西哇
------
包双全
------
史作柱
------
张文锋
------
尕让旦巴加措
------
张正中
--
第二章 革命烈士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流落红军
----
第二节 英雄模范、先进人物
----
第三节 党政军界人物(本籍)
----
第四节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附 录
--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副委员长视察迭部盛况记略
--
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产生的重要电报、文献辑录
《迭部县志》编纂始末
赞助《迭部县志》出版经费的单位、个人及赞助数额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