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勃利县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医药商业、医药企业管理、中药材加工、医药队伍建设等。
内容时限:
1911-1985
目录
封面
勃利县医药志
勃利县医药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题词
--
勃利县行政区略图
--
勃利县医药管理局办楼
--
勃利县医药志编纂委员会既编辑人员合影
--
刘桂香 勃利县药材采购批发站经理
--
勃利县药材采构批发站
--
一九六五年药材公司全体职工合影
--
勃利县药材采购批发站批发部样品柜
--
勃利县药材采购批发站饮片加工厂
--
药材采购批发站利民药店
--
利民药店营业室
--
王辅钦 勃利县药材生产收购站经理
--
勃利县药材生产收购站人参加工厂
--
李柱哲 勃利县医药采购批发站经理
--
勃利县医药采购批发站
--
勃利县医药公司全体职工合影(1959年)
--
勃利县医药采购批发站批发部样品柜
--
勃利县医药采购批发站第一商店
--
第一药店营业室
--
医药采购批发站玻璃仪器、化学试剂批发部
--
医药采购批发站新特商店
--
医药采购批发站第二商店
--
李桐国 勃利县医药管理局局长
--
王存玺勃利县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
常文善勃利县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
地道药材五味子、大活、苍木
--
防风、龙胆草
--
木贼 桔梗 白鲜皮
--
人参生产基地
--
人参生产基地
--
细辛生产基地
--
庭院人参生产基地一角
--
县委常委副县长张钦学在1985年县药材生产收购工作会议上亲自主持会议
--
县委常委副县长张钦学深入县场检查指导工作
--
局长李相国副局长王存玺深人参场观察人员生产状况
--
王存玺、李相国、李景春、张守忠、于伯涛、戴连臣等县、局、乡领导察看现场
--
老药工赵德鸣、李国良深入人参场观察人参生长状况
--
县社系统售药营业员训练班人体师生合影(1964年)
--
勃利县医药采购批发站批发部仓库
--
勃利县药材采购批发站批发部仓库
--
药材采购批发站批发部饮片仓库
--
药材采购批发站批发部成药库
--
第一期培训班结业合影
--
教育股办公室 教师市万福(左)股长杨风彬(右)
--
职工学校宋士超老师讲药物药物
--
职工学校教室
--
徐国华勃利县医药管理局工会主席
--
老药工 左起:李国良、胡桂田、赵德鸣、何平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历史沿革
--
第一章中药业
----
第一节民国时期(1917-1930年)
----
第二节伪满时期(1931-1915年)
----
第三节解放后至公私合营时期(1946-1956年)
----
第四节县药材公司沿革
----
第五节 两药合并
----
第六节县药材采购批发站
----
第七节县药材生产收购站
--
第二章 西药业
----
第一节西药的传入
----
第二节县医药公司沿革
----
第三节县医药采购批发站
--
第三章药业商团组织
----
第一节商会、商工公会
----
第二节县工商联合会
--
第四章 医药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一节县工商科、县商业科(局)、县卫生科(局)
----
第二节县医药管理局
第二篇中药
--
第五章野生药材资源
----
第一节资源普查
----
第二节地道药材
--
第六章药材生产
----
第一节种植试验
----
第二节基地建设
----
第三节技术指导
----
第四节骨干品种
--
第七章地产药材收购
----
第一节计划收购
----
第二节扩大经营
----
第三节人参加工
--
第八章药材加工炮制
----
第一节加工炮制的发展
----
第二节方法
----
笫三节管理
--
笫九章购进
----
笫一节旧中国时期
----
笫二节 解放至公私合营时期
----
第三节国家统一经时期
----
第四节 十一届三全会以后时期
--
笫十章销售
----
第一节市场销售
----
第二节对医疗单位的供应
----
第三节 区外销售
--
第十一章库存
----
第一节简述
----
第二节结构与周转
第三篇医药商业
--
笫十二章 网点
----
第一节旧中国
----
第二节建国后
----
第三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第十三章购进
----
第一节进货渠道
----
第二节 结构变化
--
第十四章 销售
----
第一节商品分配
----
第二节供应措施
----
第三节 特需药品供应
--
第十五章 库存
----
第一节简述
----
第二节 结构
--
笫十六章 医疗器械
----
第一节 经营简述
----
第二节购进
----
第三节销售
----
第四节库存
----
第五节中药器具经营
--
第十七章 化学试剂
----
第一节 经营简述
----
第二节 购进
----
第三节 销售
----
第四节 库存
--
第十八章 玻璃仪器
----
第一节经营简述
----
第二节 购进
----
第三节 销售
----
第四节库存
第四篇 企业管理
--
第十九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综述
----
第二节机构
----
第三节商流计划
----
笫四节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笫五节计划效应
--
笫二十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综述
----
笫二节商品流转统计
----
笫三节 改革与发展
--
笫二十一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笫二节 核算形式
----
笫三节 资金
----
第四节费用
----
笫五节固定资产
----
笫六节 效益
--
第二十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 医药
----
第二节药材
----
笫三节 县医药管理局物价领导机构
--
第二十三章仓储管理
----
第一节医药
----
笫二节 药材
--
笫二十四章运输管理
----
第一节 商品运输
----
第二节 运输工具
----
第三节 其它运输
--
第二十五章 安全保卫管理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安全设施
----
第三节 规章制度
----
第四节安全教育
--
第二十六章质量管理
----
第一节 医药
----
第二节药材
----
第三节市场管理
--
第二十七章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工资
----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第三节 劳动保险
----
第四节 职工奖惩
----
第五节 劳动效率
--
第二十八章 基建管理
--
第二十九章 企业整顿
第五篇 医药队伍建设
--
第三十章 职工队伍
----
第一节中药从业者
----
第二节医药队伍
--
第三十一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节内训
----
第四节外训
第六篇 集体企业
--
第三十二章 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县药材采购批发站体集企业
----
第二节县医药采购批发站集体企业
----
第三节县医药管理局劳动服务公司
--
笫三十三章 企业经营
----
第一节 统一核算
----
第二节 劳动报酬
第七篇 党群组织
--
第三十四章 党组织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 整党
----
第四节党的组织活动
----
第五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十五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两药共青团支部的建立与变革
----
第二节 团总支部的建立
----
第三节共青团的活动
--
笫三十六章 工会
----
第一节 沿革
----
笫二节会员
----
笫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笫五节 职工福利
----
笫六节 文化体育活动
----
第七节 女工工作
--
笫三十七章 民兵
----
笫一节沿革
----
第二节 组织
----
第三节作用
----
第四节训练
第八篇 人物
--
第三十八章 副局(科)级以上干部
----
刘景明
----
李相国
----
王存玺
----
常文善
----
徐国华
--
第三十九章 代表人物
----
第一节 人大代表
------
宋世超
------
韩立明
------
程振衡
----
第二节 政协委员
------
李相国
------
程振衡
------
何平
--
第四十章科技人员
----
第一节 初级职称
------
高惠民
----
第二节 老药工
------
赵德鸣
------
胡桂田
------
何平
------
李国良
--
第四十一章 先进人物
----
第一节 省级
------
王室太
------
李玉琴
------
王辅钦
----
第二节 市级
------
张国义
------
李柱哲
------
刘金凯
------
于力
------
田树宝
----
第三节 县级
------
程振衡
------
赵德呜
------
李桂英
------
孙明林
------
李立坤
------
田景山
------
郑玉顺
------
金玉珍
------
刘桂荣
------
李凤霞
------
孙玉兰
------
李玉清
------
王爱华
------
徐鼎勃
------
武世明
------
刘淑芬
------
田树生
--
第四十二章 药材种植开拓人物
第九篇大事记
附录
编后
黑龙江省医药诸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