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大田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535-1992
出版时间:
1996年11月
目录
封面
大田县志
版权页
《大田县志》编纂审定机构、人员名录
图片
--
大田县城全景
--
大田县地形图
--
大田县城区图
--
大田县政区图
--
县委、县政府大院门楼
--
县委、县政府机关办公大楼
--
烈士陵园
--
1958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接见全国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陈进四
--
省委书记项南、陈光毅视察大田
--
先进奖匾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题词
--
青春雕塑
--
南大门
--
签字仪式
--
建山路
--
建山路夜景
--
大田县城关一瞥
--
雪山路
--
凤山西路
--
凤山路
--
凤山中路
--
凤山东路
--
宝山路
--
东街口
--
环卫工人清晨扫大街
--
汽车站
--
交通大楼
--
工商大楼
--
水电大楼
--
龙山宾馆
--
商业大楼
--
公安大楼
--
工会大楼
--
城南邮电所
--
白岩公园中嫦娥奔月
--
白岩公园
--
白岩公园人工湖
--
镇西桥与白岩塔
--
青少年宫
--
县儿童乐园一角
--
老人憩园
--
桃源街
--
均溪镇办公楼
--
上京街
--
广平镇办公楼
--
城区居民住宅小区
--
桃源林场场部
--
上京镇政府
--
山村田园
--
收割
--
梯田
--
均溪果园
--
桃坑柳杉王
--
桔园
--
烟草
--
网箱养鱼
--
养鸡场
--
大仙峰毫茶
--
汤泉热带鱼良种场
--
济阳水杉
--
湖美樟树王
--
竹林
--
厚朴林
--
早兴风吹茶
--
杉木林
--
岩城新市场
--
中国第一座混凝土碾压坝——县坑口水库大坝
--
城区集市
--
县11O千伏变电站
--
县110千伏变电站
--
京口电站
--
太华水泥厂
--
采煤工人
--
上京矿务局仙亭矿区
--
银顶隔矿山
--
县纺织总厂长纺车间
--
县通用厂金工车间
--
县啤酒厂
--
岩泉啤酒
--
福建省岩城集团大田水泥厂
--
县第二水泥厂
--
县合成氨厂
--
县第二造纸厂生产的面巾纸等产品
--
陶瓷品
--
松香
--
石板材
--
花键轴
--
木盘、木碟
--
绞股蓝系列产品
--
东门大桥
--
省道205公路桥
--
城南铁索桥
--
文江公路大桥
--
省道305公路大田路段
--
大田一中校园
--
大田一中语音教室
--
武陵中心小学
--
县实验幼儿园
--
文昌阁(建于1667年)
--
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早兴通泗桥[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
--
桃源蓝玉桥亭(上下桥)
--
武陵西河祠——中共大田县委、中共闽中工委旧址
--
大田部分烈士遗像
----
林大蕃烈士
----
林其蓁烈士
----
林大森烈士
----
林金凤烈士
----
林友梅烈士
----
林鸿图烈士
----
肖冠槐烈士
--
1940年10陈嘉庚先生在永安与前来迎接的大田集美职业学校师生代表合影
--
1939年9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大田初中现场
--
抗日战争时期大田初中抗日宣传剧照
--
均溪镇许思坑古堡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
周田双溪桥
--
镇东桥
--
大仙峰电视差转台
--
环球夜总会
--
文化夜市
--
县影剧院
--
县医院门诊大楼
--
县中医院大楼
--
县体育场
--
元宵舞龙
--
民间传统文娱活动(迎铁支)
--
中共大田县委常委
--
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成员
--
《大田县志》正、副主编
--
《大田县志》编辑室全体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 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隶 属
----
第二节 境 域
----
第三节 县 城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卷二 乡镇概貌
--
均溪镇
--
上京镇
--
广平镇
--
桃源镇
--
早兴乡
--
石牌乡
--
屏山乡
--
吴山乡
--
济阳乡
--
武陵乡
--
谢洋乡
--
太华乡
--
建设乡
--
奇韬乡
--
文江乡
--
梅山乡
--
湖美乡
--
前坪乡
卷三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 层
----
第二节 侵入岩
----
第三节 构 造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类 型
----
第二节 分 区
----
第三节 主要山峰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水 系
----
第二节 径 流
----
第三节 水 位
----
第四节 水 质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 壤
----
第二节 植 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矿藏资源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森林资源
----
第五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异
----
第一节 暴雨洪涝
----
第二节 干 旱
----
第三节 病虫害
----
第四节 大风冰雹
----
第五节 寒潮积雪霜冻
----
第六节 雷暴雷击
----
第七节 地 震
卷四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溯源
----
第二节 人口总量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姓氏构成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年龄构成
----
第五节 文化构成
----
第六节 职业构成
----
第七节 农业、非农业人口构成
--
第四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状况
----
第二节 家庭结构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节 育
卷五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城 墙
----
第二节 治 所
----
第三节 街 巷
----
第四节 供电给排水
----
第五节 公共建筑
----
第六节 住宅建设
----
第七节 园林建设
----
第八节 城区绿化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乡 镇
----
第二节 村 庄
--
第三章 建 筑
----
第一节 队 伍
----
第二节 设 计
----
第三节 施 工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三节 房产管理
----
第四节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五节 规划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治理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卷六 农 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气 候
----
第二节 耕 地
----
第三节 劳 力
----
第四节 耕 牛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六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组
----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五节 人民公社
----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七节 国营农场
--
第三章 作物种植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其他作物
--
第四章 农作技术
----
第一节 轮作复种
----
第二节 良种选育与推广
----
第三节 作物栽培
----
第四节 肥料施用
----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 料
----
第二节 畜禽饲养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六章 渔 业
----
第一节 资 源
----
第二节 淡水养殖
----
第三节 溪河捕捞
----
第四节 鱼病防治
--
第七章 副 业
----
第一节 家庭手工业
----
第二节 采 集
----
第三节 捕 猎
----
第四节 食用菌
----
第五节 养 蜂
--
第八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农业局
----
第二节 畜牧水产局
----
第三节 农业机械管理局
----
第四节 经济作物局
卷七 林 业
--
第一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树种分布
----
第二节 林地面积蓄积量
----
第三节 珍稀树种
--
第二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山林权变革
----
第二节 林业“三定”
--
第三章 营 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育 林
----
第四节 营林资金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林政管理
----
第二节 依法治林
----
第三节 护林防火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木材产销
----
第二节 林、副产品利用
----
第三节 森林资产交易
----
第四节 林产品系列开发
--
第六章 林场伐木场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集体林场
----
第三节 伐木场
--
第七章 林区建设
----
第一节 林业区划
----
第二节 基建投资
----
第三节 设备更新
--
第八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三节 企业单位
卷八 水利水电
--
第一章 水利建设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喷灌工程
----
第五节 堤防工程
----
第六节 防汛抗旱
--
第二章 坑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
第一节 勘测设计
----
第二节 施 工
----
第三节 鉴 定
----
第四节 运行管理
--
第三章 水电建设
----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
----
第二节 水电站
----
第三节 县电网
----
第四节 用 电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水利管理
----
第三节 电力生产管理
卷九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 村办企业
----
第三节 联办企业
----
第四节 个体企业
--
第二章 企业门类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农业企业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运输业
----
第五节 商业饮服业
--
第三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卷十 工 业
--
第一章 所有制
----
第一节 个体私营
----
第二节 集 体
----
第三节 国 有
----
第四节 “三资”企业
--
第二章 工业行业
----
第一节 冶 金
----
第二节 煤 炭
----
第三节 建 材
----
第四节 机 械
----
第五节 化 工
----
第六节 竹木加工
----
第七节 电 力
----
第八节 造纸印刷
----
第九节 陶 瓷
----
第十节 食 品
----
第十一节 纺 织
----
第十二节 其它工业
--
第三章 管 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卷十一 矿 业
--
第一章 勘 查
----
第一节 地表普查
----
第二节 勘 探
--
第二章 矿 产
----
第一节 能源矿
----
第二节 金属矿产
----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
--
第三章 开 发
----
第一节 煤
----
第二节 铁 矿
----
第三节 石灰石
----
第四节 硫
----
第五节 其它矿产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行业管理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卷十二 交 通
--
第一章 陆 路
----
第一节 古 道
----
第二节 公 路
----
第三节 车 站
----
第四节 养 护
--
第二章 水 路
----
第一节 航 道
----
第二节 渡口码头
--
第三章 桥 梁
----
第一节 木 桥
----
第二节 石拱桥
----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桥
----
第四节 钢索桥
--
第四章 运 输
----
第一节 客 运
----
第二节 货 运
----
第三节 搬运装卸
--
第五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航政管理
----
第四节 运政管理
----
第五节 规费管理
----
第六节 交通监理
卷十三 邮 电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驿 铺
----
第二节 邮电局
----
第三节 乡(镇)邮电所
--
第二章 邮 政
----
第一节 邮 路
----
第二节 设 备
----
第三节 业 务
--
第三章 电 信
----
第一节 网 路
----
第二节 设 备
----
第三节 业 务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生产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卷十四 商 业
--
第一章 所有制
----
第一节 个体私营
----
第二节 集 体
----
第三节 全 民
--
第二章 网 点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批发网点
----
第三节 零售网点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百 货
----
第二节 日用五金交电
----
第三节 糖烟酒
----
第四节 食品果杂
----
第五节 金属材料
----
第六节 化工建材
----
第七节 农机机电
----
第八节 药品医疗器械
----
第九节 石 油
--
第四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土特产品
----
第二节 轻工矿产品
--
第六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卷十五 供销合作
--
第一章 机构网点
----
第一节 县供销合作社
----
第二节 经营网点
--
第二章 购销业务
----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
第四节 饮食服务
----
第五节 废品收购
--
第三章 储 运
----
第一节 调 运
----
第二节 仓 储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民主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统计管理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 股金与分红
卷十六 粮油贸易
--
第一章 购 销
----
第一节 粮油市场
----
第二节 粮油征购
----
第三节 粮油统销
----
第四节 议购议销
--
第二章 储 运
----
第一节 仓 储
----
第二节 调 运
--
第三章 加 工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粮食复制品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卷十七 财 税
--
第一章 体 制
----
第一节 财 政
----
第二节 税 制
--
第二章 财政收支
----
第一节 收 入
----
第二节 支 出
--
第三章 税 收
----
第一节 农业各税
----
第二节 工商税
----
第三节 基金附加
--
第四章 财税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稽征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六节 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七节 监督检查
卷十八 金 融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银 行
----
第二节 信用社
----
第三节 保险公司
--
第二章 货币与管理
----
第一节 流通货币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结 算
----
第四节 金银收兑
--
第三章 储蓄存款
----
第一节 储 蓄
----
第二节 存 款
--
第四章 贷 款
----
第一节 农业贷款
----
第二节 工商贷款
----
第三节 基建拨款贷款
----
第四节 清偿存汇款豁免贷款
----
第五节 民间借贷
--
第五章 证 券
----
第一节 公 债
----
第二节 其他有价证券
--
第六章 保 险
----
第一节 种 类
----
第二节 保 费
----
第三节 理 赔
卷十九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 划
----
第一节 编 制
----
第二节 实 施
----
第三节 检查管理
--
第二章 统 计
----
第一节 调 查
----
第二节 汇 编
----
第三节 管 理
----
第四节 利 用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管理
----
第五节 广告管理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变动
----
第二节 检查监督
--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单位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 机 构
----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统计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
第四节 物价管理机构
----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机构
卷二十 政 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大田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及其活动
----
第二节 中共大田县委员会
----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
----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
----
第五节 党建工作
----
第六节 宣传教育
----
第七节 纪律检查
----
第八节 统战工作
----
第九节 党校工作
----
第十节 信访工作
----
第十一节 县委工作概要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大田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其它党派
----
第一节 民社党
----
第二节 青年党
卷二十一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民国及其以前政权
----
第一节 明清县署及基层政权
----
第二节 民国县公署、县政府及基层政权
----
第三节 政务活动
--
第二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三节 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节 施政记略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全委会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参政议政活动
卷二十二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人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农民组织
----
第一节 农 会
----
第二节 农民协会
----
第三节 贫农下中农协会
--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四章 妇女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工商业者组织
----
第一节 商 会
----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章 其他组织
----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二节 去台人员亲属联谊协会
----
第三节 中苏友好协会
----
第四节 抗美援朝分会
----
第五节 消费者委员会
----
第六节 关心下一代协会
卷二十三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警察机构
----
第二节 剿 匪
----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五节 监所管理
----
第六节 治安管理
----
第七节 户政管理
----
第八节 消 防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检察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林业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审判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林业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执行庭
----
第七节 申诉复查
----
第八节 人民陪审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基层调解
----
第四节 律 师
----
第五节 公 证
卷二十四 民 政
--
第一章 支前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支 前
----
第二节 抚 恤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
第四节 褒 扬
----
第五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章 救济扶持
----
第一节 社会救济
----
第二节 扶 贫
----
第三节 扶持老区
----
第四节 扶持少数民族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鳏寡孤独供养
----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四章 其他民政事务
----
第一节 婚姻管理
----
第二节 收容遣送
----
第三节 地名管理
----
第四节 社团登记
----
第五节 殡葬管理
卷二十五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教育培训
----
第四节 劳动生产安全
----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编 制
----
第二节 任 免
----
第三节 干部队伍
----
第四节 培 训
----
第五节 考核与奖惩
----
第六节 科技人才
--
第三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 资
----
第二节 奖 金
----
第三节 劳保福利
--
第四章 离休退休退职
----
第一节 离 休
----
第二节 退 休
----
第三节 退职离职
--
第五章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卷二十六 军 事
--
第一章 兵 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 预备役
--
第二章 武装防务
----
第一节 驻 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军事机构
----
第四节 兵防设施
--
第三章 民 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重要活动
----
第四节 历届民兵代表会
--
第四章 兵事记略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兵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事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事
卷二十七 教 育
--
第一章 书院社学私塾
----
第一节 书 院
----
第二节 社 学
----
第三节 私 塾
--
第二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职业与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
----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职业技术培训
----
第三节 职工文化教育
--
第五章 推广普通话
----
第一节 推广普及
----
第二节 巩固发展
--
第六章 教改与教研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
第七章 教 师
----
第一节 队 伍
----
第二节 待 遇
----
第三节 培 训
--
第八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管理
--
第九章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招生管理
----
第三节 学籍管理
卷二十八 科 技
--
第一章 科技网络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团体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学术交流
----
第四节 科技咨询
----
第五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
第三章 研究推广
----
第一节 农业科研
----
第二节 林业科研
----
第三节 工业科研
----
第四节 医药卫生科研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学术论著
----
第二节 获奖项目
----
第三节 专利项目
卷二十九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文化场所
----
第一节 城区文化场所
----
第二节 乡(镇)文化场所
----
第三节 厂矿文化场所
--
第三章 文学艺术创作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艺术创作
--
第四章 文化活动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第五章 文艺团体
----
第一节 文 联
----
第二节 专业艺术团体
----
第三节 业余艺术团体
--
第六章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节 广 播
----
第二节 电 影
----
第三节 电视录像
--
第七章 图书新闻报刊
----
第一节 图 书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第三节 报纸书刊
--
第八章 史志档案
----
第一节 史 志
----
第二节 档 案
--
第九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文物管理
----
第二节 革命历史文物
----
第三节 历史文物
----
第四节 名 胜
卷三十 体 育
--
第一章 传统体育
----
第一节 武 术
----
第二节 舞 龙
----
第三节 舞 狮
----
第四节 棋 类
----
第五节 其 他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农民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老年体育
----
第四节 残疾人体育
--
第三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幼儿体育
----
第二节 小学体育
----
第三节 中学体育
----
第四节 少体校
----
第五节 体育师资
--
第四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县内比赛
----
第二节 地(市)以上比赛
--
第五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设 施
卷三十一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医疗卫生网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队伍
--
第二章 防 疫
----
第一节 死因调查
----
第二节 急性传染病
----
第三节 慢性传染病
----
第四节 寄生虫病
----
第五节 地方病
--
第三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卫生监测与监督
----
第三节 初级卫生保健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儿童保健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五章 医 疗
----
第一节 中 医
----
第二节 西 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护 理
----
第五节 巡 回
--
第六章 药 材
----
第一节 资 源
----
第二节 开发与利用
--
第七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医政管理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卷三十二 民俗宗教
--
第一章 节日习俗
----
第一节 传统节日习俗
----
第二节 节气习俗
--
第二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服 饰
----
第二节 饮 食
----
第三节 居 住
----
第四节 行 旅
--
第三章 生产习俗
----
第一节 农副业生产习俗
----
第二节 林业生产习俗
----
第三节 捕 猎
--
第四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婚 嫁
----
第二节 生 育
----
第三节 寿 诞
----
第四节 丧 葬
----
第五节 社 交
--
第五章 宗族习俗
----
第一节 家庭习俗
----
第二节 家族习俗
----
第三节 称 谓
--
第六章 民间信仰
----
第一节 自然崇拜
----
第二节 孔子和祖宗崇拜
--
第七章 社会风尚
----
第一节 良 风
----
第二节 陋 习
--
第八章 宗 教
----
第一节 佛 教
----
第二节 道 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卷三十三 方 言
--
第一章 语 音
----
第一节 前路话语音
----
第二节 其它方言语音
--
第二章 词 汇
----
第一节 自然类
----
第二节 经济类
----
第三节 人事类
--
第三章 语 法
----
第一节 构 词
----
第二节 语 气
----
第三节 特殊句式
--
第四章 语 料
----
第一节 谚 语
----
第二节 歇后语
----
第三节 歌 谣
----
第四节 小故事
卷三十四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范子高
----
陈师文
----
田 顼
----
田 (王官)
----
田一俊
----
吴腾汉
----
林宜春
----
施同寅
----
林笏隆
----
蒋 超
----
涂友情
----
林维邦
----
苏玉英
----
王振标
----
李发课
----
林鸿图
----
肖冠槐
----
林大蕃
----
蒋光斗
----
林其蓁
----
林大森
----
林清奇
----
郑超然
----
林友梅
----
林金凤
----
詹华场
----
廖蓉花
--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附 录
--
一、历代旧县志序跋选
--
二、碑记选录
--
三、重要文告文件选
编后记
《大田县志》专业分志主要编写人员
编修《大田县志》赞助单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