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玉树村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506-2000
出版时间:
2004年12月
目录
封面
玉树村志
版权页
《玉树村志》编纂领导小组
《玉树村志》编辑部
审定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序一
--
郑圣凯
序二
--
龙满基
--
龙维柱
凡例
图片
--
玉树村在天河区的位置
--
2003年玉树村图
--
玉树村党支部书记:龙满基(摄于2003年)
--
玉树村民委员会主任:龙维柱(摄于2003年)
--
玉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龙允东(摄于2003年)
--
玉树村委会领导班子(摄于2003年)
--
玉树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与村志编纂小组人员共同研究编纂工作。(摄于2003年)
--
玉树村80岁以上部分老人(摄于2004年)
--
玉树村民委员会办公楼(摄于2003年)
--
玉树村“华表”——位于树东头三百年树龄的秋枫古树(摄于2003年)
--
马坑园古榕(摄于2003年)
--
经改造后从北向南流经玉树的“渎”——大坑涌(摄于2003年)
--
肇基里门楼(摄于2004年)
--
长胜里(摄于2004年)
--
玉树村东头大街(摄于2004年)
--
玉树村西头大街(摄于2004年)
--
玉树村长街(摄于2003年)
--
尖峰山(摄于2003年)
--
玉楼风水塘(摄于2003年)
--
荔枝林,其中200年树龄以上的就有500多棵。(摄于2003年)
--
在昔日的玉树农田上,建成了笔直的水泥大道和连片的厂房。(摄于2003年)
--
玉树小学新校舍(摄于2004年)
--
玉树小学师生在旧校舍球场举行升旗仪式。(摄于2003年)
--
玉树小学新校舍(摄于2004年)
--
2002年乔迁新址的玉树卫生站(摄于2003年)
--
天树电镀厂(摄于2003年)
--
玉楼第二经济合社社址(摄于2003年)
--
天树电镀厂生产车间(摄于2003年)
--
玉楼供销社(摄于2003年)
--
位于玉树村头的华光古庙(摄于2003年)
--
建于清嘉十二年(1807年)的超洋龙公祠(摄于2003年)
--
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广诚染公祠(摄于2003年)
--
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超岳龙公祠(摄于2003年)
--
油埕
--
茶水壶
--
氨水锃
--
饼印
--
藤笈
--
木盘
--
水埕
--
木饰盒
--
木食盒一
--
木食盒二
--
长供桌
--
水井
--
2000年,玉树村获“三八”节东圃镇运动会拔河比赛第四名奖杯
--
2002年4月,玉树村获东圃镇颁发的2001年度“两个文明”的建设三等奖
--
2000年,玉树村获天河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工作合格村奖牌。
--
2001年,玉树村获天河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工作合格村称号。
--
2003年12月,玉树村获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党委、管委会联合
--
2003年12月,玉树村获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维稳及综治委联合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
明朝
--
清朝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理范围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候
----
三、自然灾害
----
四、自然资源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村源流
----
一、建村
----
二、村名
--
第二节 建置与隶属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密度
--
第二节 人口发展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一、民族
----
二、性别
----
三、年龄
----
四、文化
--
第四节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第四章 姓氏宗族
--
第一节 主要姓氏宗族
----
一、玉树村龙姓
----
二、马坑园村梁姓
--
第二节 其他姓氏
--
第三节 宗族世系
----
一、玉树村龙姓
----
二、马坑园村梁姓
----
三、玉树村陆姓
第五章 公共设施
--
第一节 街巷与公共建筑
--
第二节 生活设施
----
一、水
----
二、电
----
三、燃料
----
四、邮电
----
五、电话
----
六、电视
----
七、商店
第六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旧村改造
--
第二节 新村建设
第七章 乡村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三、建国后生产队级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治安制度
----
三、管理成效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制度
----
三、管理成效
--
第四节 外来人口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管理制度
----
三、管理成效
--
第五节 环境整治
--
第六节 民政事务
----
一、机构设置
----
二、拥军优属
----
三、社区服务
----
四、征地“农转非”
----
五、婚姻管理
第八章 政治
--
第一节 党团组织
----
一、中国共产党
----
二、共青团
--
第二节 武装
----
一、建国前武装
----
二、民兵
----
三、兵役
--
第三节 事件专记
----
一、清匪反霸、减租减息
----
二、土地改革
----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四、“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
----
五、“四清”运动
----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八、股份合作制
第九章 经济
--
第一节 经济发展
--
第二节 农业
----
一、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
----
二、耕作技术
----
三、作物栽培
----
四、畜牧与水产
----
五、易地农业
--
第三节 工副业
----
一、集体工副业
----
二、泥粉厂
----
三、玉树电镀厂
----
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
--
第四节 商业
----
一、墟市
----
二、供销合作社
第十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一、幼儿园
----
二、学前班
--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第十一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建国前
--
第二节 建国后
----
一、“赤脚医生”
----
二、合作医疗
第十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体活动
----
一、文娱活动
----
二、体育活动
----
三、有线广播
--
第二节 文物古迹
----
一、祖祠
----
二、华光古庙
----
三、铁铸大炮
--
第三节 民间传说
----
一、龙脉惊官
----
二、预言巧合
--
第四节 农谚
第十三章 社会
--
第一节 人民生活
----
一、发展概况
----
二、饮食
----
三、衣服
----
四、居屋
----
五、出行
----
六、日常生活用品
--
第二节 风俗习惯
----
一、习俗
----
二、岁时节日
----
三、陋习
----
四、民间信仰
人物
--
一、梁福桃传
----
梁福桃
--
二、玉树村高校毕业生名录
附录
--
一、上级文件
----
(一)关于广州市新塘果园场民乐茶场所属集体农村设立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批复
----
(二)关于我场属下集体村挂牌、刻章的通知
----
(三)关于推进农垦体制改革的通知
----
(四)关于将新塘、沐陂、玉树、凌塘和西坑五个行政村分别划归东圃镇政府和登峰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决定
----
(五)关于制发镇属新塘、沐陂、凌塘、玉树四个行政村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新印章的通知
----
(六)关于将天河区玉树村划给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的通知
----
(七)关于启用新印章的通知
--
二、乡规民约
--
三、回忆录·马坑园村划入和退出国营新塘果园场的始末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