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志

勉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行政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与计划生育志、农业志、工业交通志、商业志、财政金融志、党派群团志、军事志、文化志、社会志等。

内容时限: 0000-1987

出版时间: 1989年11月

目录

封面
勉县志
图片
-- 县城鸟瞰
-- 中国共产党勉县委员会
-- 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勉县人民政府
-- 县政协
-- 人武部
-- 征兵锦旗
-- 计划生育奖章证书
-- 定军山
-- 万寿塔
-- 板凳堰水电站
-- 采金船
-- 温泉疗养院
-- 汉惠渠大坝
-- 武侯墓
-- 武侯祠
-- 民间文艺“五节龙”
-- 旱莲花
-- 旱莲
-- 三粮液酒
-- 刺梨系列产品
-- 汉江钢铁厂汉江大桥
-- 县城居民住宅一角
-- 游泳池
-- 新街子集市
-- 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勉县科学技术协会
-- 勉县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中心
-- 勉县医院
-- 勉县一中
-- 黄龙垭汉江大桥
-- 阳安铁路二号汉江大桥
-- 小河庙养家河大桥
-- 刘彩凤烈士
-- 殷锐烈士
-- 王卓玉烈士
-- 《新沔县》《沔县民报》
-- 《沔县报》《沔县日报》
-- 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
-- 汉诸葛武侯读书台
-- 诸葛武侯制木牛流马处
-- 马超墓
-- 扎马钉(三国)
-- 蜀币——传形五铢(三国)
-- 摇钱树(东汉)
-- 跪俑铜灯(东汉)
-- 中国汉江乳齿象化石
-- 《方济众画集》封面
-- 烛光颂(作者周吉山)
-- 农家(作者许自彬)
-- [清]马允刚 撰
-- 徐永锡 撰
-- 附图
-- 沔县全图
-- 勉县行政区划图
-- 勉县地质图
-- 勉县地形图
-- 勉县综合农业区划图
-- 勉县水利工程现状图
-- 勉县县乡公路示意图
-- 勉县各类学校分布图
《勉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勉县志》编辑
《勉县志》办公室成员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 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大事记
行政建置志
-- 第一章地理位置疆域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附图
---- 第二节疆域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清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民国30-38年(1941-1949)乡(镇)保甲表
---- 第三节解放后行政区划
-- 附:原褒城县建置沿革
---- 勉县1987年行政区划表
自然地理志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中部盆地区
---- 第二节南北丘陵区
---- 第三节北、西、南部山地区
------ 一、北部山地
------ 二、西部山地
------ 三、南部山地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日照
------ 勉(沔)县1959-1987年日照时数表
---- 第二节气温
------ 勉(沔)县1958-1987年霜冻初、终日期表
------ 勉(沔)县1959-1987年逐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表
---- 第三节地温
------ 勉县地面0cm—地下20cm各月平均地温
---- 第四节降水
------ 勉县1972—1987年降水量情况
---- 第五节风向·风速
------ 勉(沔)县1959—1987年月平均风速表
---- 第六节节气与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汉江、沮水、养家河年最大流量表
------ 汉江、沮水、养家河年最高水位表(绝对高度)
---- 第二节地下水
------ 一、全县地下水分布可分为3个区
------ 二、地下水类型及富水等级
------ 三、地下水资源概算
-------- 地下水情况表
------ 四、泉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分布
---- 第二节土壤类型
---- 第三节土壤质地及养分
------ 1982年各自然区域情况表
-- 附:一、黑河图说
-- 二、汉水述
植物·动物志
-- 第一章植物
---- 第一节农作物
---- 第二节林木
---- 第三节药材
-- 第二章动物
---- 第一节饲养动物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第三节其它动物
------ 一、水生动物
------ 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 第四节昆虫
自然灾害志
-- 第一章地震
-- 第二章水灾
---- 第一节清代以前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以后
-- 第三章旱灾
---- 第一节清代以前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以后
-- 第四章冰雹·霜冻·风灾
---- 第一节清代以前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以后
-- 第五章其它灾害
---- 第一节清代以前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以后
-- 附:一、褒城灾情之总调查
-- 二、《沔县赈务分会请赈呼吁》
人口与计划生育志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勉(沔)县历年人口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沔县民国37年(1948)保甲户口情况表
------ 勉县1987年各区(镇)人口、户数表
---- 第三节人口密度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出生数和出生率
---- 第二节死亡数和死亡率
------ 汅县民国36年(1947)死亡人数表
------ 勉县1949-1987年人口出生、死亡示意图
---- 第三节人口迁移和流动
------ 沔县民国35年(1946)迁徙人口统计表
------ 勉县部分年份迁徙人口情况表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年龄构成
------ 沔县民国34至36年(1945至1947)年龄构成表
------ 勉县1982年人口年龄金字塔
------ 第一、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勉县人口再生产情况表
------ 第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勉县年龄比重表
---- 第二节民族、性别构成
------ 勉县1987年各区(镇)人口、性别构成表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沔县民国34—36年(1945—1947)人口文化结构表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1982年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分布表
------ 沔县民国34-36年(1945-1947)人口职业构成表
------ 勉县1982年区(镇)人口职业构成表
---- 第五节城乡人口构成
---- 第六节人口与耕地
------ 勉县部分年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情况表
-- 第四章就业人口
---- 第一节劳动力人口
------ 1982年各区(镇)劳动力人口表
---- 第二节就业人口
---- 第三节被抚养人口
-- 第五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勉县各区(镇)户数、每户平均人数情况表
-- 第六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 第三节晚婚·晚育
---- 第四节节制生育
------ 勉县1975-1987年施行育节手术、晚婚情况表
------ 勉县1973-1987年落实节育措施情况表
---- 第五节奖惩
------ 一、奖励
------ 二、处罚
农业志
-- 勉(沔)县1949-1987年农业总产值情况表
-- 勉县1949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图
-- 勉县1987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图
-- 第一章生产关系
---- 第一节封建的生产关系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沔县土地改革前后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表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一、互助组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六节收益分配
------ 勉县1972—1987年粮食收益分配情况表
------ 勉县1970-1987年现金收益分配表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业务机构
---- 第二节土地与耕作制度
------ 一、土地
------ 二、耕作制度
---- 第三节粮食作物
------ 勉县1949—1987年粮食总产、平均亩产变化情况
------ 勉(沔)县1949—1987年主要农作物产量表
---- 第四节经济作物
------ 一、油料
------ 二、其他经济作物
-------- 勉(沔)县1949-1987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
---- 第五节蔬菜·瓜果
------ 一、蔬菜
------ 二、果
------ 三、瓜
---- 第六节绿肥和饲料作物
------ 一、绿肥
------ 二、饲料作物
---- 第七节栽培技术
---- 第八节品种
------ 勉县1977—1987杂交水稻种植情况表
------ 勉(沔)县主要粮食、油料作物品种、平均亩产情况表
---- 第九节植物保护
------ 勉(沔)县历年水稻白叶枯发病情况表
---- 第十节农业区划
---- 第十一节农村能源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业务机构
---- 第二节采种育苗与良种繁育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勉(沔)县育苗、植树、造林情况表
------ 勉县飞机播种造林情况表
---- 第四节森林管护
------ 一、林权清理
------ 二、林业“三定”
------ 三、封山育林及病虫害防治
------ 四、护林防火
---- 第五节林木采伐与管理
------ 一、采伐
------ 二、木材运输管理
---- 第六节林区珍稀动物保护
-- 第四章养殖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家畜
---- 第三节家禽
---- 第四节畜禽饲养与疫病防治
------ 勉(沔)县1949—1887年畜禽年末存栏情况表
---- 第五节其它养殖业
------ 一、鱼
------ 二、蚕
------ 三、蜂
------ 四、貂、獭
-- 第五章副业
-- 第六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作业·加工机械
---- 第三节水利·运输机械
---- 第四节维修管理与供销
------ 勉(沔)县1959—1987年农业机械情况
-- 第七章水利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业务机构
---- 第二节灌溉工程
------ 勉县解放前主要渠堰情况表
------ 勉县各渠堰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情况表
------ 勉县水库情况表
------ 勉县1987年各区抽水站情况表
---- 第三节防洪工程
------ 一、排水工程
------ 二、江河治理
------ 三、县城区堤防
-------- 附表
-------- 洪水估计
-------- 南、北堤工程量统计
---- 第四节饮水工程
------ 勉县人畜饮水工程情况表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六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七节水利管理
------ 一、工程管理
------ 二、用水管理
-------- 勉县中等水文常规稻灌溉制度表
-------- 勉县中等水文年杂交稻灌溉制度表
------ 三、灌溉制度
-------- 勉县小麦灌溉制度表
-------- 勉县油菜灌溉制度表
------ 四、管理责任制
------ 五、管理法规
---- 第八节水力发电
------ 勉县1987年水电站情况表
工业交通志
-- 第一章工业
---- 勉(沔)县1949—1987年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营体制
------ 一、个体工业
------ 二、集体所有制工业
-------- 勉(沔)县县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情况表
------ 三、国营工业企业
-------- 勉(沔)国营工业企业情况表
-------- 勉(沔)县主要产品产量情况表
---- 第三节煤炭工业
---- 第四节电力工业
---- 第五节冶金工业
---- 第六节化学工业
---- 第七节机械工业
---- 第八节建筑材料工业
---- 第九节食品工业
---- 第十节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工业
---- 第十一节其它工业
------ 一、印刷
------ 二、纺织、缝纫
------ 三、鞋帽
------ 四、饲料加工
---- 第十二节经营管理
-- 第二章乡镇(社队)企业
---- 勉县乡镇企业情况表
-- 第三章交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古道
---- 第三节关隘
---- 第四节公路
------ 勉(沔)县公路情况表
---- 第五节公路桥梁
------ 勉县大中桥梁
---- 第六节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 勉县1987年列为养护公路线路
------ 勉县1987年地方道路道班养护情况表
---- 第七节渡口
------ 勉县1987年渡口情况表
---- 第八节铁路
------ 勉县境内百米以上铁路大桥表
------ 勉县境内铁路隧道表
---- 第九节公路运输及管理
------ 勉县运输公司、客运情况表
------ 勉县客、货运汽车情况表
---- 第十节交通监理
------ 勉县交通事故情况表
------ 勉县汽车养路费征收情况表
-- 第四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1987年勉县邮电支局(所)分布情况
---- 第二节邮政
------ 1987年农村邮政通信水平表
------ 勉县邮路情况表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邮电资费
------ 长途电话收费标准表
商业志
-- 第一章集市贸易
---- 勉县1977—1987年集市贸易交易情况表
---- 勉(沔)县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情况表
-- 第二章私营商业
---- 民国34年(1945)商业情况表
---- 民国30年(1941)输出、输入主要商品情况表
-- 第三章集体所有制商业
-- 第四章供销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勉县1987年基层供销合作社情况表
---- 第二节管理形式
------ 历届社员代表大会情况表
---- 第三节供销业务
------ 一、业务经营范围
------ 二、购销业务收入
-------- 勉县供销社购进、销售情况表
------ 三、主要农业生产、生活资料供应
-------- 勉(沔)县主要农副产品、废品收购情况表
-------- 勉县1970年农副产品、中药材奖售标准
-------- 勉县主要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表
-------- 勉县主要生活资料供应情况表
------ 四、扶持发展多种经营
------ 五、外贸出口
-------- 勉县主要出口商品情况表
------ 六、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合作店(组)
-------- 勉县合作商店(组)经营情况表
------ 七、农村代购代销店
-------- 勉县农村代购代销店情况表
---- 第四节供销社体制改革
-- 第五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百货·纺织
------ 勉(沔)县国营商业商品购销情况表
------ 勉县商业业务情况表
------ 勉(沔)县国营商业主要销售情况表
------ 国营商业主要农产品购进情况表
------ 1959年供应商品收“分、点”券标准表
---- 第三节五金·交电·化工·石油
---- 第四节副食
---- 第五节食品·蔬菜
---- 第六节饮食服务
---- 第七节药材
---- 第八节商业体制改革
-- 第六章粮食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勉县1987年粮食局所属单位情况表
---- 第二节粮、油购销管理
------ 勉(沔)县1950—1987年农村粮食购、销情况表
------ 勉县1979年主要粮油购、销价格调整情况
------ 勉县1987年商品粮食每月供应标准
------ 勉(沔)县非农业粮食(贸易粮)销售(定量供应)情况表
---- 第三节仓储
---- 第四节配合饲料和炉渣晒场
------ 勉(沔)县1953—1987年粮食(贸易粮)调运、库存情况表
-- 第七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勉县1959—1987年钢材、水泥、玻璃、木材等销售情况表
---- 第二节物资管理
-- 第八章物价
---- 第一节计划价格
------ 光绪廿年(1894)和民国时期沔县市场物价表
------ 勉(沔)县主要农副产品统购价格情况表
------ 勉(沔)县主要农副产品统销价格情况表
---- 第二节集市议价
------ 勉(沔)县集市贸易价格情况表
---- 第三节提价·降价
------ 勉县主要农副产品与工业品比价变化表
---- 第四节物价检查
-- 第九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对私人工商业的改造
----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
------ 沔县解放初工商企业情况表
------ 勉县1980—1987年工商企业情况表
---- 第四节个体工商业管理
------ 沔县1953年私营商业登记换证情况表
------ 勉县1965年5—9月有证和无证商贩情况表
------ 勉县1979—1987年个体工商户情况表
---- 第五节合同和商标管理
---- 第六节市场管理
------ 勉县1978—1987年查处非法经营情况表
财政金融志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预算内收入
---- 第四节预算内支出
------ 勉(沔)县1951—1987年预算内财政收入情况
------ 勉(沔)县1951—1987年预算内财政支出情况
---- 第五节预算外收支
------ 勉县1968—1987年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
------ 勉县1968—1987年预算外资金支出情况
-- 第二章审计
-- 第三章税收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农业税
------ 沔县1952年农业税定级表
------ 勉(沔)县1950—1987年农业税征收情况
---- 第三节税种·税目·税率
------ 勉(沔)县1950—1987年税收情况表
------ 勉县1983—1987年税收情况表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第四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城乡储蓄
------ 勉(沔)县1950—1987年储蓄存款情况表
------ 勉(沔)县现金收支情况表
---- 第四节贷款
------ 一、工商信贷
-------- 勉(沔)县工商贷款情况表
------ 二、农业信贷
-------- 勉(沔)县1950—1987年农业贷款发放情况表
------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五节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 勉(沔)县1952—1987年信用合作社情况表
------ 勉县经办中央级基建投资情况表
------ 勉县1966—1987年经办省级基建投资表
------ 勉县1965—1987年经办地区级基建投资表
------ 勉县1965—1987年经办县级基建投资表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公债·国库券
------ 勉县1981—1987年认购国库券情况
城乡建设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县城变迁
------ 沔县县城图
---- 第二节规划·测绘
---- 第三节县城道路及公共建筑
---- 第四节给水·排水
------ 一、给水
-------- 勉县城区水井细菌、大肠菌含量表
------ 二、排水
-------- 勉县城区排雨、污水管沟简表
---- 第五节房屋·地产
---- 第六节城区绿化
-- 第三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乡村建设
---- 第二节集镇建设
-- 第四章建筑工程队伍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勉县1987年建筑施工企业表
-- 第五章环境保护
党派群团志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勉县委员会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本县的建立和发展
------ 一、解放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
------ 二、解放后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党的工作
------ 一、组织建设
-------- 勉(沔)县解放后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情况表
-------- 勉(沔)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表
-------- 勉县1987年党员情况表
-------- 勉县1983—1985年党组织整顿情况表
------ 二、宣传教育
------ 三、统一战线工作
-------- 勉县1983—1987年党员轮训情况表
------ 四、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勉县党组织
---- 第一节组织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基层组织及党员
----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及童子军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一、机构
------ 二、历届代表会
------ 三、主要活动
-------- 勉(沔)县历届工会代表会及基层组织情况表
---- 第二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一、机构
-------- 勉(沔)县共青团(青年团)组织和团员情况表
------ 二、历届代表会
-------- 勉(沔)县历届团代会情况表
------ 三、主要活动
---- 第三节农民协会·贫下中农协会
------ 一、农民协会
------ 二、贫下中农协会
-------- 勉(沔)县历届贫下中农代表会情况表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 一、机构
------ 二、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 勉(沔)县历届妇女代表大会情况
------ 三、主要活动
---- 第五节工商联合会
------ 一、机构
------ 二、历次代表会
------ 三、主要活动
政权志
-- 第一章民国时期的“民意机构”及选举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沔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情况表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行政机构
---- 第二节基层政权机构
-- 第四章政治协商会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勉(沔)县委员会情况表
-- 第五章政法
---- 第一节公安
------ 一、机构
------ 二、治安行政管理
------ 三、消防工作
------ 四、交通管理
------ 五、户藉管理
------ 六、看守、收容审查
------ 七、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
------ 八、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的摘帽工作
---- 第二节检察
------ 一、机构
------ 二、检察工作
---- 第三节审判
------ 一、机构
------ 二、审判工作
------ 三、刑事复查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一、机构
------ 二、法律宣传
------ 三、人民调解
------ 四、公证
------ 五、律师
-- 第六章民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权建设
------ 一、民主建设
------ 二、普选
---- 第三节优待抚恤
---- 第四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五节救灾救济
---- 第六节其它民政工作
-- 第七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勉县1980—1987年招收工人、干部情况表
---- 第三节人事管理
---- 第四节劳动工资
---- 第五节劳动保护
---- 第六节职工队伍
---- 第七节职工退休离休
-- 第八章信访
-- 第九章档案
---- 勉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和提供利用情况表
军事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训练
------ 勉(沔)县民兵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民兵的作用
-- 第四章“三支”·“两军”和驻军
---- 第一节“三支”·“两军”
---- 第二节驻军
-- 第五章重大军事记略
---- 第一节古代战例
------ 一、曹操与张鲁阳平关之战
------ 二、黄忠与夏侯渊定军山之战
------ 三、梁与西魏白马城之战
------ 四、储葛亮在沔县的主要军事活动
------ 五、西蜀王建与凤翔李茂贞安远军之战
------ 六、田九成农民起义
---- 第二节民国期间农民反暴
------ 一、柯长厚起事
------ 二、褒联农民起事
------ 三、张金、吴正基起事
------ 四、陈克金起事
---- 第三节红军在沔县的两次战斗
-- 附:勉县飞机场
文化志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儒学·书院·义学
------ 一、儒学
------ 二、书院
------ 三、义学
---- 第三节幼儿教育
---- 第四节中小学教育
------ 一、小学
-------- 勉(沔)县小学教育情况表
------ 二、中学
-------- 勉(沔)县中学情况表
------ 三、厂矿学校
-------- 勉县1987厂矿中、小学校情况表
---- 第五节专业教育
------ 一、师范学校
------ 二、农业学校
------ 三、职业学校
------ 四、卫生学校
------ 五、县委党校
------ 六、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 七、技工学校
------ 八、高等学校
---- 第六节成人教育
------ 一、扫除文盲
------ 二、业务教育
------ 三、函授教育
---- 第七节教学研究
------ 一、机构
------ 二、教学研究
------ 三、教学改革
---- 第八节教师队伍
------ 一、任用
------ 二、素质
------ 三、培训
------ 四、待遇
---- 第九节经费和设备
------ 一、经费
-------- 勉(沔)县部分年份教育经费统计表
------ 二、设备
---- 第十节集资办学·勤工俭学
------ 一、集资办学
------ 二、勤工俭学
-- 第二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一、科技人员普查工作
------ 二、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
------ 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三节科学技术普及
------ 一、办培训班,成立业余技术学校
------ 二、普及科技知识
------ 三、开展技术承包
------ 四、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提供科技信息
------ 五、建立学会,开展学术交流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一、农业科技成果
------ 二、工业科技成果
------ 三、医疗卫生成果
---- 第五节地震观测
---- 第六节计量管理
-- 第三章文化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化宣传
------ 勉(沔)县农村文化组织情况表
------ 勉(沔)县编印文艺刊物情况表
---- 第三节图书发行与管理
------ 一、图书发行
-------- 勉县(沔)新华书店基本情况表
------ 二、图书管理
---- 第四节民间文艺
---- 第五节戏剧
------ 一、民间戏剧
------ 二、县文工团
---- 第六节电影
------ 勉(沔)县电影事业情况表
------ 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收入情况表
-- 第四章艺文
---- 第一节诗歌
---- 第二节词赋·小说·散文 报告文学·楹联
------ 一、词赋
------ 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
------ 三、楹联
---- 第三节民间文学
---- 第四节戏剧·音乐·曲艺·美术·书法
------ 一、戏剧·音乐·曲艺
------ 二、美术
------ 三、书法
---- 第五节论著
-- 第五章新闻·广播·电视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广播
------ 勉县1971至1987年有线广播情况表
---- 第三节电视
-- 第六章文物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遗址
------ 一、新石器文化遗址
------ 二、仓台遗址
------ 三、张鲁城与烽火台遗址
------ 四、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遗址
------ 五、古阳平关遗址
------ 六、古战场遗址
---- 第三节陵墓
------ 一、武侯墓
------ 二、马超墓祠
------ 三、张鲁女墓
------ 四、丁公墓
------ 五、古墓大冢
------ 六、其他古墓葬
---- 第四节寺庙
------ 一、武侯祠
------ 二、牛头寺
------ 三、当口寺
---- 第五节石刻
------ 一、碑 碣
------ 二、摩崖
------ 三、石雕
---- 第六节其他名胜古迹
------ 一、汉诸葛武侯制木牛流马处
------ 二、汉诸葛武侯读书台
------ 三、万寿塔
------ 四、雷公山
------ 五、雍齿坝
------ 六、七盘古道
---- 第七节馆藏文物
-- 第七章卫生
---- 第一节机构
------ 勉(沔)县医疗卫生事业情况表
---- 第二节卫生防疫
------ 勉县传染病、地方病情况表
---- 第三节医疗
------ 一、医疗机构
-------- 县医院六大指标情况表
-------- 1987年中、省、地驻勉厂矿、单位职工医院情况表
-------- 勉县县、区、乡(镇)医院门诊人次及收支情况表
------ 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专业培训
-------- 勉县卫生技术人员情况表
---- 第四节药政管理与药品检验
---- 第五节妇幼保健
------ 勉县1980—1987年妇幼保健情况表
---- 第六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七节公费医疗
------ 勉(沔)县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费支出情况表
-- 第八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场地设施
---- 第三节群众体育活动
------ 一、农村体育
------ 二、职工体育活动
------ 三、老年体育活动
---- 第四节学校体育教育
---- 第五节体育竞赛
------ 勉(沔)县1955—1987年体育竞赛个人成绩表
社会志
-- 第一章姓氏
---- 1982年勉县人口普查姓氏分布情况表
-- 第二章宗教信仰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回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天主教
-- 第三章帮会道门
---- 第一节红帮·青帮
------ 一、红帮
------ 二、青帮
---- 第二节一贯道·归根道·火居道
------ 一、一贯道
------ 二、归根道
------ 三、火居道
-- 第四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生辰
---- 第二节婚娶
---- 第三节丧葬
---- 第四节传统节日
---- 第五节革除陋习
------ 一、放足
------ 二、禁吸鸦片(大烟)
------ 三、禁赌
-- 第五章衣食住行
---- 第一节衣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行旅
-- 第六章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一、农事谚语
------ 二、气象谚语
------ 三、林业、牧业谚语
------ 四、思想修养谚语
------ 五、生活谚语
------ 六、其他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人物志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第一节古代人物
------ 田九成
------ 王斌
------ 马鸣录
------ 严庆云
------ 马允刚
------ 周明球
------ 柳坤厚
------ 贺仲咸
---- 第二节近、现代人物
------ 彭龄
------ 虞儒慕
------ 王渠
------ 郭晓舞
------ 王益谋
------ 赵寿眉
------ 孙玉书
------ 王卓
------ 张鸣岐
------ 庄武
------ 彭佐商
------ 陈琯
------ 王慕曾
------ 傅立吾
------ 李锡五
------ 向朝佐
------ 张伟
------ 殷锐
------ 汤怡
------ 曾子才
------ 杨笃生
------ 王绪武
------ 卢黄轸
------ 王卓玉
------ 张汉民
------ 李成元
------ 瘳泽堂
------ 张谦
------ 刘彩凤
------ 郑桂兰
------ 苏念慈
------ 方济众
------ 郭克元
------ 张子述
------ 傅鹤龄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一节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第二节解放后
-- 第三章战斗英雄、模范人物表
---- 第一节战斗英雄
---- 第二节出席全国会议模范
---- 第三节省级劳动模范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