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志

栖霞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区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2

出版时间: 2002年09月

目录

封面
栖霞区志
图片
-- 南京市栖霞区行政区域图(1999年)
-- 亲切关怀
---- 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十月农业生产合作社
---- 1966年1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南京化纤厂
---- 1985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中山陵
---- 2000年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月牙湖花园小区
---- 200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月牙湖花园小区
---- 2001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 2001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视察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1998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视察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2000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工地
----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参观南京化工厂产品展览厅
---- 1998年1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工地
---- 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前中)视察栖霞区民政工作
-- 党政机关
---- 栖霞镇
---- 迈皋桥镇
---- 燕子矶镇
---- 马群镇
---- 龙潭镇
---- 栖霞区党政机关
---- 八卦洲乡
---- 摄山镇
---- 尧化镇
---- 长江乡
---- 营防乡
-- 风景名胜
---- 栖霞禅寺仿古牌坊
---- 栖霞古寺外景
---- 碑阴唐高宗李治御笔
---- 栖霞寺
---- 碑文局部
---- 唐代明征君碑
---- 千禧大钟
---- 千禧钟楼
---- 栖霞寺藏经楼
---- 舍利塔
---- 千佛岩石佛
---- 千佛岩佛龛中飞天壁画
---- 千佛岩一角
---- 栖霞山太虚亭
---- 栖霞山桃花扇亭
---- 栖霞山禹王碑
---- 栖霞寺万年宝鼎
---- 栖霞山德云亭
---- 燕矶夕照
---- 燕子矶御碑亭
---- 燕子矶观音阁
---- 燕子矶三台洞
---- 燕子矶
----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公园夜景
---- 乌龙山公园
---- 栖霞山公园
---- 太平山公园
-- 文物古迹
---- 梁·萧景墓石辟邪
---- 梁·萧景墓神道石柱
---- 梁·萧秀墓神道石刻
---- 唐·栖霞山摩崖石刻
---- 南朝·陈蒨永宁陵神道石天禄
---- 宋·王德墓石马
---- 玉璞(7000年前)
---- 东晋·青瓷羊尊
---- 东晋·玻璃杯
---- 南朝·博山式陶香熏
---- 南朝·蝉纹金铛饰
---- 汉·铜簋
---- 清·金刚宝杵
---- 阿弥陀佛石像
---- 观音菩萨石像
---- 宋·赵孟颖—画与乾隆题字
---- 清·题刻
---- 明·题刻
---- 唐·贝叶经
---- 清·血书金刚经
-- 文化艺术
---- 刘宇—油画《良宵》
---- 萧方国画《栖霞秋色》
---- 昝金陵书法篆刻
---- 葛传民剪纸
---- 《钟山蟠龙》龙舞队在天安门广场(1999年12月)
---- 龙舞“山花奖”奖杯
---- 栖霞龙舞
---- 话剧小品《女大学生宿舍的钟点工》剧照(获全国汇演群星奖)
---- 龙舞金奖奖杯
-- 现代工业
---- 金陵石化公司热电厂
---- 金陵石化公司烷基苯厂
----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生产区一隅
---- 金陵石化公司化肥厂
---- 金陵石化公司塑料厂
---- 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厂
----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楼
---- 南京LG同创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
---- 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
---- 南京胜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南京华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金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飞利普南京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水泥厂生产区
---- 江南水泥厂生产区
---- 南京化工厂
---- 华东电子集团公司办公区
---- 南京欧文斯科宁挤塑泡沫板有限公司
---- 南京宁意云石有限公司
---- 金星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隆燕精细化工厂装置
---- 南京银山电子有限公司录波仪产品
---- 南京元亨食品有限公司车间
----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车间
---- 南京新迪股份有限公司组装汽车
---- 南京摄山电炉总厂
---- 南京大金马实业总公司
---- 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车间
-- 交通邮电
----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
---- 江泽民总书记为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题写桥名
----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夜景
---- 栖霞大桥
---- 泸宁高速马群互通立交
----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引线柳塘互通立交
---- 新生圩外贸港码头
---- 南京栖霞山石油中转港码头
---- 营防乡三江口码头
---- 摄山镇摄山码头
---- 尧化门铁路编组站夜景
---- 编组站调车场
---- 太新路
---- 栖霞电信端局
---- 吉祥庵邮政局
-- 都市农业
---- “八卦”牌袋装芦蒿
---- 八卦洲野菜生产基地
---- 八卦洲芦蒿
---- 摄山奶牛管理服务中心
---- 奶牛舍房
---- 贮奶卫生槽
---- 东塘樱桃
---- 石埠桥现代化农业示范带
---- 摄山园艺场东湖村花卉生产大棚
---- 金鱼养殖
---- 珍珠鸡养殖
---- 史氏鲟养殖
---- 摄山水蜜桃
---- 野鸭养殖
-- 房产开发
---- 金港大厦
---- 东方城小区
---- 马群新镇
---- 枫林新寓
---- 月牙湖花园小区雕塑《童趣》
---- 月牙潮花园小区全景
---- 仙鹤山庄
---- 幕府山庄
---- 听泉山庄
---- 方园绿茵小区
---- 太阳城小区
-- 商贸旅游
---- 八卦洲假日山庄
---- 红山会议中心
---- 红山酒家
---- 红枫宾馆
---- 迈皋桥商贸中心
---- 东部休闲中心露天餐饮
---- 静港康乐园
---- 栖霞寺千佛斋素食菜肴
---- 摄山镇农贸市场
---- 国贸商城
-- 传统工艺
---- 贴金佛像
---- 金箔工艺流程
------ (1)化金
------ (2)倒条
------ (3)下条
------ (4)拍叶
------ (5)做捻子
------ (6)沾捻子
------ (7)打开子
------ (8)装家生
------ (9)打了戏
------ (10)出具
------ (11)切金箔
------ (12)检验包装
---- 寺庙贴金
---- 王子楼云铞
---- 龙潭工艺柳编
---- 金陵工艺折扇
-- 社会事业
----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农业专科学校教学楼
---- 晓庄学院(原晓庄师范)
---- 燕子矶中学教学楼
---- 栖霞中学综合楼
---- 栖霞区实验小学
---- 栖霞区实验幼儿园
---- 栖霞区医院
----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奖状
-- 居民生活
---- 区运动会开幕式
---- 剑舞
---- 购物
---- 栖霞寺新年撞钟
---- 尧化门市民广场
---- 八卦洲农民新居
---- 农家乐
---- 孩子们的节日
---- 尧化门76路公交车站
---- 摄山镇老人公寓
---- 栖霞镇福利院
-- 区志编纂
----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与茗山法师合影
---- 百岁老人袁晓园工作照
---- 袁晓园贺《栖霞区志》画作
---- 区长办公会研究区志编纂工作(1999年5月6日)
---- 市区领导及专家研究《栖霞区志》编目(1999年5月8日)
---- 区长张宁生与承编单位签订区志编纂责任书(1999年5月28日)
---- 区志分编总纂主笔合影(2000年3月12日)
---- 省、市志办和区领导参加区志联席会议(2001年7月20日)
---- 省、市志办及区领导参加区志评审会(2002年3月28日)
---- 省、市志办和区领导评审区志送审稿(2002年3月29日)
---- 参加区志评审会议人员合影(2002年3月29日)
序一
序二
凡例
《栖霞区志》编纂审定机构及人员名录
-- 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栖霞区志》编纂人员
-- 部门(专业)志稿编写人员
-- 《栖霞区志》评审工作顾问小组
-- 《栖霞区志》评审委员会
-- 《栖霞区志》志稿终审人员
-- 《栖霞区志》审定机关
版权页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建置
------ 附:侨置郡县
---- 第二节区划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物候
---- 第三节长江栖霞段
---- 第四节通江河流
---- 第五节土壤 植被
---- 第六节自然资源
---- 第七节自然灾害
第二编人 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总量与分布
---- 第二节人口变动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自然构成
---- 第二节社会构成
-- 第三章人口普查
---- 第一节第一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第二次人口普查
---- 第三节第三次人口普查
---- 第四节第四次人口普查
------ 附:第五次人口普查
-- 第四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晚婚节育 优生优育
---- 第四节管理服务
第三编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 第一章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 第一节栖霞山
---- 第二节栖霞寺
---- 第三节舍利塔
---- 第四节 石雕 碑刻
---- 第五节景点胜迹
---- 第六节园林风光
-- 第二章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名胜区
---- 第一节幕府山
---- 第二节燕子矶
---- 第三节景点胜迹
---- 第四节园林风光
------ 附:《金陵四十八景》栖霞七景图
-- 第三章 墓葬 石刻 墓志
---- 第一节墓葬
---- 第二节南朝陵墓石刻
---- 第三节六朝墓志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纪念性建筑与雕塑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遗迹 遗址
---- 第三节古城镇
---- 第四节 古桥 古井 古树
---- 第五节古寺庵宫观
---- 第六节纪念性建筑与雕塑
-- 第五章文物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普查与保护
第四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乡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城乡规划
---- 第三节村镇建设
-- 第二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桥梁 广场
---- 第二节城市防洪
---- 第三节 供气 供水 供电
---- 第四节路灯 公共交通
---- 第五节市政设施维修与管理
-- 第三章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地籍管理
---- 第三节土地利用与保护
---- 第四节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五节执法与监察
-- 第四章房产管理与开发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三节住房制度改革
---- 第四节城建拆迁
---- 第五节房产开发公司
---- 第六节栖霞建设集团
---- 第七节小区管理
-- 第五章建筑安装
---- 第一节建筑业管理
---- 第二节建筑企业
---- 第三节建筑安装工程
------ 附:康乔农贸市场大棚倒塌事故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江河水质保护
---- 第三节大气保护
---- 第四节噪声控制
---- 第五节环保监管
-- 第七章城市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容管理
---- 第三节城建管理
---- 第四节道路保洁 垃圾清运
---- 第五节公厕建设与管理
-- 第八章园林绿化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道路绿化
---- 第三节居民小区与单位绿化
第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第三节统计管理
-- 第二章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附:全国县市技术监督协作网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计量监督管理
---- 第四节质量管理
-- 第三章价格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价格管理
---- 第三节收费管理
---- 第四节价格监督检查
---- 第五节价格服务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四节集贸市场管理
---- 第五节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经济监督检查
-- 第五章审计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国家审计
---- 第三节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第六编 交通 邮政 电信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铁路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水路
---- 第四节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六节区属交通企业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服务网点
---- 第二节邮路 投递段道
---- 第三节邮政业务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长途电话
---- 第三节市内电话
---- 第四节无线电通信
第七编工 业
-- 第一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人、财、物管理
---- 第三节产、供、销管理
-- 第二章工业体制及改革
---- 第一节企业体制
---- 第二节体制改革
-- 第三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建材工业
---- 第二节化学工业
---- 第三节机械工业
---- 第四节电子工业
---- 第五节其他工业
------ 附:名优产品选介
-- 第四章工业园区
---- 第一节栖霞工业园
---- 第二节摄山工业园
---- 第三节马群工业园
-- 第五章驻区工业企业
---- 第一节建材企业
---- 第二节石油化工企业
---- 第三节汽车制造企业
---- 第四节冶金机械企业
---- 第五节电子企业
---- 第六节电力企业
---- 第七节建筑安装企业
---- 第八节纺织企业
---- 第九节其他企业
---- 第十节优质产品和优质工程
第八编 农林水利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局属单位
-- 第二章农村生产关系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互助合作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粮棉油生产
---- 第一节粮食生产
---- 第二节油料生产
---- 第三节棉麻生产
---- 第四节农业现代化示范片、区
-- 第四章蔬菜生产
---- 第一节菜地建设与分布
---- 第二节大宗蔬菜品种
---- 第三节名特优蔬菜
---- 第四节野生蔬菜
---- 第五节八卦洲芦蒿
------ 附:家菜野菜谁更香——南京芦蒿挑战上海市场
---- 第六节蔬菜生产技术
-- 第五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水产养殖
---- 第二节家禽家畜
---- 第三节奶牛饲养
---- 第四节瓜果
---- 第五节蚕桑
---- 第六节茶叶
---- 第七节花卉 苗木
-- 第六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营林技术
---- 第四节林木保护
-- 第七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三节农机修造与供应
---- 第四节管理与服务
-- 第八章水利
---- 第一节农田水利工程
---- 第二节堤防建设
---- 第三节防汛抗旱
-- 第九章驻区国营农牧场
---- 第一节南京市西岗果牧场
---- 第二节南京市尧辰畜牧场
---- 第三节南京市仙林农牧场
第九编 商贸 旅游
-- 第一章机构与体制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商贸体制
---- 第三节体制改革
-- 第二章商业网点
---- 第一节网点开发
---- 第二节贸易市场
-- 第三章商品经营
---- 第一节百货
---- 第二节食品
---- 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四节农副产品 废旧物资
---- 第五节燃料 土产杂品
---- 第六节药品 医疗器械
-- 第四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统购统销
---- 第二节议购议销
---- 第三节粮食仓储
---- 第四节食品、饲料加工及经营
---- 第五节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五章 饮食 服务 旅游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三节旅游业
---- 第四节宾馆选介
第十编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收入和支出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五节财政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制及其改革
---- 第三节税种及税费征收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第五节税务稽查监督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银行业
---- 第二节保险业
---- 第三节国库券业务
第十一编 中共栖霞区地方组织
-- 第一章中共栖霞区地方各级组织
---- 第一节中共地下组织
---- 第二节区委及其工作机构
---- 第三节党组、党(工)委
-- 第二章区党代表大会
---- 第一节1971年前召开的区党代会
---- 第二节1971年后召开的区党代会
-- 第三章区委党务
---- 第一节重要会议
---- 第二节组织建设
---- 第三节宣传教育
---- 第四节纪检监察
---- 第五节统战工作
---- 第六节政法工作
---- 第七节农村工作
第十二编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区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
---- 第四节区人大常委会工作
---- 第五节乡镇人大主席团
---- 第六节驻区各级人大代表
-- 第二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区与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机构
---- 第二节政务纪略
------ 附:政务运作规则
---- 第三节政府法制
---- 第五节群众信访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区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节区政协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
---- 第三节区政协工作
第十三编 镇 乡
-- 第一章栖霞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1:十月村简介
------ 附2:石埠桥村简介
------ 附3:新合村简介
-- 第二章迈皋桥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万寿村简介
-- 第三章燕子矶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1:吉祥村简介
------ 附2:电瓷新村居委会简介
-- 第四章马群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1:狮子坝村简介
------ 附2:马群居委会简介
------ 附3:马群村简介
-- 第五章龙潭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1:龙潭村简介
------ 附2:锥子山街居委会简介
-- 第六章摄山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1:摄山村简介
------ 附2:西湖村简介
------ 附3:东阳村简介
-- 第七章尧化镇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1:尧化村简介
------ 附2:尧化居委会简介
-- 第八章营防乡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第九章长江乡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大棚村简介
-- 第十章八卦洲乡
---- 第一节自然状况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社会事业
------ 附:上坝村简介
第十四编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一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内部管理
---- 第三节驻区管理机构
---- 第四节区区联合
-- 第二章开发建设
---- 第一节基础设施与服务机构
---- 第二节招商引资
---- 第三节工业园
---- 第四节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第五节进区企业选介
---- 第六节开发建设实绩
第十五编 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
-- 第一章民主党派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支部)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支部)
---- 第三节中国民主促进会(支部)
---- 第四节中国农工民主党(支部)
---- 第五节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
---- 第六节九三学社(成员)
---- 第七节中国致公党(成员)
---- 第八节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员)
---- 第九节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 第十节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主要活动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少先队
---- 第四节妇联
---- 第五节农会
第十六编 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户政管理
---- 第三节对敌斗争与安全保卫
---- 第四节刑事侦查与看守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六节消防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案件侦查
---- 第四节法律监督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刑事案件审判
---- 第三节民事案件审判
---- 第四节经济案件审判
---- 第五节行政案件审判
---- 第六节立案与审判监督
---- 第七节案件执行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法制宣传与依法治区
---- 第四节律师
---- 第五节公证
---- 第六节法律服务与援助
---- 第七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第十七编 军事
-- 第一章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区人武部
---- 第二节镇乡人武部
---- 第三节驻区单位人武部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教育
---- 第三节军事训练与竞赛
---- 第四节治安保卫
---- 第五节救灾助民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预备役与预备役部队
-- 第四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人防机构与工程
---- 第二节防空指挥与通讯
---- 第三节人防知识教育
-- 第五章驻区军事单位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军队院校及军事机构
---- 第三节军事遗迹
-- 第六章历代战事
---- 第一节民国前战事
---- 第二节民国时期战事
------ 附:金陵孤儿义勇军飞袭日寇汉奸
---- 第三节侵华日军暴行
------ 附1:目击侵华日军幕府山大屠杀
------ 附2:日军眼中的幕府山大屠杀
---- 第四节难民营纪实
------ 附1:栖霞山难民给拉贝先生的求援信
------ 附2:跨洲寻找南京栖霞山的“辛德勒”
------ 附3:历史照片和影片印证那段悲惨历史
第十八编 民 政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区、镇(乡)民政机构
---- 第二节专门工作机构
-- 第二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抚恤
---- 第二节拥军优属
---- 第三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双拥共建
-- 第三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定期救济
---- 第二节临时救济
-- 第四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福利企业与残疾人安置
---- 第二节敬老抚孤
---- 第三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四节福利经费募集
---- 第五节社区服务
-- 第五章婚姻与殡葬管理
---- 第一节婚姻管理
---- 第二节殡葬管理
-- 第六章地名管理
---- 第一节地名普查
---- 第二节地名标准化
---- 第三节地名选录
第十九编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 工资 福利 保险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劳动仲裁 劳动监察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工资 福利 保险
---- 第五节编制机构与管理
第二十编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经费
-- 第二章各类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初等教育
---- 第三节中等普通教育
---- 第四节中等职业教育
---- 第五节成人教育
---- 第六节乡村师范教育
---- 第七节驻区学校
-- 第三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进修与职称评定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四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区
---- 第三节科技普及
---- 第四节科研开发
---- 第五节驻区科研机构
第二十一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卫生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三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
---- 第四节驻区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五节个体诊所
-- 第二章卫生行政管理
---- 第一节医政
---- 第二节药政
---- 第三节经费管理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三章 医疗 护理
---- 第一节医疗
------ 附1:栖霞地区中药草名目及分类
------ 附2:栖霞地区民间药方举例
---- 第二节护理
-- 第四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计划免疫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食品卫生与消毒杀虫
---- 第四节生命统计
-- 第五章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查螺灭螺
---- 第二节个人防护
---- 第三节急性感染病人
---- 第四节查病治病
-- 第六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七章爱国卫生运动与卫生保健
---- 第一节环境卫生治理
---- 第二节灭害防病
---- 第三节改水改厕
---- 第四节创建文明卫生单位
---- 第五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 第八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体育训练与竞赛
---- 第五节体育设施与经费
第二十二编文 化
-- 第一章文化机构及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文化馆站 娱乐场所
---- 第三节文学与文艺团体
---- 第四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艺作品及创作
------ 附:文艺作品选录
---- 第二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三节民间文学艺术
---- 第四节栖霞龙舞
-- 第三章新闻传播媒体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有线电视
---- 第三节报刊
-- 第四章 档案 方志
---- 第一节档案管理
---- 第二节方志编纂
第二十三编 社 会
-- 第一章居民生活
---- 第一节收入与消费
---- 第二节衣食住行
-- 第二章风俗民情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节庆习俗
---- 第三节婚丧寿诞
---- 第四节生产劳动习俗
---- 第五节信仰习俗
---- 第六节社会新风
-- 第三章 家族 姓氏 宗谱
---- 第一节家族
---- 第二节姓氏
---- 第三节宗谱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基督教
---- 第三节其他宗教
-- 第五章 帮会 会道门 民间善义组织
---- 第一节帮会
---- 第二节会道门
---- 第三节民间善义组织
-- 第六章方言
---- 第一节声韵调系统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第二十四编 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桓温
---- 颜含
---- 臧涛
---- 明僧绍
---- 王玉之
---- 法度
---- 宝志
---- 明仲璋
---- 徐锴
---- 徐铉
---- 李香君
---- 张怡
---- 周在浚
---- 宗仰
---- 甘盛荣
---- 若舜
---- 姚锡舟
---- 仇埰
---- 陶行知
---- 颜惠庆
---- 屠述三
---- 萧月波
---- 徐名材
---- 詹长炳
---- 陈范有
---- 袁心武
---- 陈立森
---- 曾北星
---- 黄质夫
---- 孙醒东
---- 明常
---- 陈腊贞
---- 陈铎
---- 史瑞芬
---- 李萃武
---- 时昭涵
---- 于国华
---- 戴家贵
---- 卡尔·京特
---- 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
---- 王涛
---- 任国常
---- 雪烦
---- 恽震
---- 茗山
-- 第二章人物表
---- 附:名人与栖霞
综 录
-- 诏敕碑铭
-- 历代诗词
-- 历代散文
-- 楹联撷萃
-- 旧志序跋
-- 民间传说
-- 歌谣谚语
-- 文献辑录
索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