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泰安县的政治、文化、社会、医疗卫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秦安县志 下
第十三编 中国共产党
--
第一章 中共秦安县组织
----
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活动
----
第二节 中共秦安县委
----
第三节 中共秦安县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县委工作部门
----
第五节 中共秦安县基层组织
--
第二章 会议纪略
----
第一节 全委会议
----
第二节 常委会议
----
第三节 工作会议
--
第三章 决策纪要
----
第一节 减租反霸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统购统销
----
第四节 “三大改造”
----
第五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第六节 国民经济调整
----
第七节 农业学大寨
----
第八节 工业学大庆
----
第九节 农村联产承包
----
第十节 发展乡镇企业
----
第十一节 扶贫开发
----
第十二节 发展果椒
----
第十三节计划生育
--
第四章 政治运动纪略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 抗美援朝
----
第三节 “三反”、“五反”
----
第四节 肃反
----
第五节 整风和反右派
----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八节 揭批“四人帮”
----
第九节 纠正冤假错案
--
第五章 党务活动
----
第一节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政法工作
----
第六节 信访工作
----
第七节 党校培训
----
第八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四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民议机关
----
第一节 县参议会
----
第二节 县参议会议
----
第三节 乡(镇)民代表会及保民大会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产生
----
第二节 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提案(议案)处理
----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政府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办事机构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会议
----
第二节 工作活动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五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国民党秦安县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三青团秦安县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团务活动
--
第三章 民盟秦安县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
第五节 科技团体
----
第六节 工商业者组织
第十六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侦察
----
第二节 预审
----
第三节 剿匪
----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五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六节 改造“五类”分子
----
第七节 治安管理
----
第八节 监所管理
----
第九节 消防
----
第十节 治安保卫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申诉复查和信访
----
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制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律顾问
----
第二节 公证
----
第三节 调解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
第十七编 民 政
--
第一章 救济
----
第一节 灾后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二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福利供养
----
第二节 残疾人工作
----
第三节 殡葬
--
第三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支前
----
第二节 拥军
----
第三节 优属抚恤
--
第四章 安置
----
第一节 军人安置
----
第二节 移民安置
----
第三节 知识青年安置
----
第四节 收容遣返
--
第五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旧的婚姻制度
----
第二节 婚姻法宣传
----
第三节 婚姻登记
--
第六章 地名与勘界
----
第一节 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县界勘查
--
第七章 机构
第十八编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编制
----
第二节 吸收录用
----
第三节 任免与管理
----
第四节 培训与教育
----
第五节 考核与奖惩
----
第六节 职称评聘
----
第七节 统计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工人队伍
----
第二节 用工制度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三章 工资
----
第一节 官吏薪俸
----
第二节 干部工资
----
第三节 工人工资
--
第四章 福利
----
第一节 古代的福利
----
第二节 民国的福利
----
第三节 解放后的福利
--
第五章 离退休
----
第一节 官吏退休
----
第二节 干部离退休与工人退休
--
第六章 机构
第十九编 军 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古代兵役制
----
第二节 中华民国兵役制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制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义勇与民团
----
第二节 警察与国民兵
----
第三节 人民武装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武器装备
----
第五节 战备措施
----
第六节 支前执勤
----
第七节 劳武结合
--
第四章 驻防与设施
----
第一节 驻防
----
第二节 设施
--
第五章 战事
--
第六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机构
第二十编 文 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社火
----
第二节 灯谜
----
第三节 贴对联
----
第四节 剪纸
----
第五节 刺绣
----
第六节 雕塑
--
第二章 戏剧曲艺
----
第一节 班社剧团
----
第二节 剧种剧目
----
第三节 演出场所
----
第四节 小曲
--
第三章 图书
----
第一节 发行
----
第二节 收藏阅览
----
第三节 作者与著述目录
--
第四章 电影
----
第一节 网点设施
----
第二节 发行放映
--
第五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设置
----
第二节 广播节目
----
第三节 电视收看
----
第四节 电视差转
----
第五节 电视录放
--
第六章 新闻报刊
----
第一节 报刊出版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第七章 艺文创作
----
第一节 诗 词 民歌
----
第二节 小说 散文 口头文学
----
第三节 戏剧 音乐
----
第四节 书法
----
第五节 美术
----
第六节 摄影
--
第八章 方志
----
第一节 秦安志
----
第二节 秦安县志
----
第三节 续修秦安县志
----
第四节 秦安县志稿
--
第九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条件建设
----
第三节 业务指导
----
第四节 利用编研
--
第十章 机构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广播电视
----
第三节 档案
----
第四节 地方志
第二十一编 文 物
--
第一章 遗址
----
第一节 村落遗址
----
第二节 古战场遗址
--
第二章 墓葬
----
第一节 地方名人墓
----
第二节 新发现的古墓
--
第三章 古建筑
----
第一节 寺庙
----
第二节 牌坊
----
第三节 楼阁
----
第四节 其他古建筑
--
第四章 珍藏文物
----
第一节 馆藏文物
----
第二节 上交文物
----
第三节 民间收藏
--
第五章 金石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措施与文物藏室
----
第二节 机构
第二十二编 大地湾文化
--
第一章 发现遗址与发掘
--
第二章 遗址文化遗存
----
第一节 大地湾一期
----
第二节 大地湾仰韶文化早期
----
第三节 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
----
第四节 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
----
第五节 常山下层文化
--
第三章 遗址遗物
----
第一节 陶器
----
第二节 石器、骨器、蚌器和装饰品
----
第三节 炭化种子和兽骨
--
第四章 遗址遗迹
----
第一节 房址
----
第二节 墓葬
----
第三节 灰坑和窑穴
----
第四节 地画
--
第五章 大地湾文化命名
--
第六章 学术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学术价值
--
第七章 遗址保护
第二十三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医疗设备
----
第五节 医疗制度
----
第六节 人员培训
--
第二章 防疫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其他病防治
--
第三章 保健
----
第一节 接生
----
第二节 妇女病防治
----
第三节 婴幼保健
----
第四节 老年人保健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卫生监测
--
第五章 医疗单位
----
第一节 秦安县人民医院
----
第二节 四○七职工医院
----
第三节 秦安县中医院
----
第四节 乡镇卫生院(所)
----
第五节 村级医疗站
----
第六节 其他医疗单位
--
第六章 药政管理
--
第七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营业机构
----
第三节 服务机构
第二十四编 体 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传统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老年和伤残人体育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第二节 体育锻炼
----
第三节 体育运动会
----
第四节 业余体校
--
第三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县级竞赛
----
第二节 各项记录
----
第三节 裁判员
--
第四章 体育设施
----
第一节 运动场地
----
第二节 器材设备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体育团体
第二十五编 民俗宗教
--
第一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生辰
----
第三节 婚嫁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传统节日
----
第六节 礼俗
----
第七节 优良风尚
----
第八节 陋习
----
第九节 禁忌
----
第十节 庙会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伊斯兰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属方言区
----
第二节 语音
----
第三节 分类词
----
第四节 谚语
----
第五节 歇后语
----
第六节 语法例句
第二十六编 人 物
--
第一章 立传
----
上古时代
------
伏羲
------
女娲
----
西汉
------
李广
------
李蔡
------
李陵
----
东汉
------
隗嚣
----
西晋
------
李特
------
李雄
----
东晋
------
苻洪
------
苻坚
------
吕光
------
王嘉
------
李暠
----
唐
------
李渊
------
李世民
------
平阳公主
------
李隆基
------
李白
------
权德舆
------
李翱
----
明
------
侯一元
------
胡缵宗
------
李元芳
----
清
------
牛运震
------
杨于果
------
安维峻
----
中华民国
------
马海山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刘景泉
------
张之亮
------
王新潮
------
柴茂生
------
冯绳武
------
杜根德
------
李铭
------
王郑保
--
第二章 简介
----
西汉
------
李敢
----
东汉
------
锡光
----
东晋
------
李期
------
苻健
------
苻雄
------
吕婆楼
------
苻融
------
权翼
------
苻丕
------
苻登
------
苻朗
------
吕纂
------
吕隆
------
李歆
------
李宝
----
南北朝
------
苻承祖
------
李贤
------
李远
------
李弼
------
李穆
------
李基
------
权景宣
----
唐
------
李训
----
明
------
王恕
------
芮种
------
邓荣
------
丁健
------
李鹏
------
宋珍
------
张锦
------
徐森
------
胡多见
----
清
------
蔡曰逢
------
胡(釴)
------
张位
------
胡广麟
------
张思诚
------
严长宦
------
王汝铨
------
孙海
------
程履丰
------
姜国盛
------
宋居信
----
中华民国
------
高秉衡
------
成际韵
------
徐汉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安仲玺
------
郭令仪
------
高思恭
------
杨培发
------
郭普
------
刘依民
------
高文甫
------
李树楠
------
窦述
------
冯守诚
------
李堆山
------
师文杰
------
张增贵
------
王敬文
------
王健真
------
王嘉煜
------
宇文荣
------
胡继生
------
王瑜
------
薛贵祥
------
高敬亮
------
戴国栋
------
伏耀祖
------
高国荣
------
安振泰
------
汪鸿儒
------
巨仁
------
刘国栋
------
张步云
------
赵建基
------
关兆民
------
高效贤
------
程化龙
------
郭福盛
------
田生玉
------
刘其宽
------
张希衡
------
冯象武
------
孙振亚
------
邵成业
------
魏保国
------
邵呈祥
------
马兆麟
------
魏成德
------
郭建魁
------
李亢宗
------
张应泰
------
何俊明
------
王仁
------
王启乾
------
辛继祖
------
唐文藻
------
薛文彦
------
杨海荣
------
王运新
------
高尚礼
------
郭仲权
------
王尚平
------
杨茂林
------
常俊杰
------
王树基
------
郭文蔚
------
安磊
------
冯泰
------
贠建民
------
刘海生
------
李德世
------
冯丙生
------
王殿基
------
胡藏真
------
伏承甲
------
张沛国
------
李天增
------
王进良
------
李正德
------
王建农
------
刘东汉
------
李向忠
------
邵灵
------
孟福厚
------
雒江生
------
王廷福
------
赵全基
------
王治民
------
张金花
------
冯力
------
伏荣璋
------
常新来
------
马桃桃
------
伏泽清
------
刘德汉
------
杨遇真
------
王希真
------
何尚贤
------
杨向东
------
王尚尔
------
张长生
------
辛国祥
------
蔡炳华
------
王宏年
------
逮昭义
------
冯旭
------
任六九
------
马勇
------
杨耀春
------
冯镇淮
------
王玉林
------
杨志宏
------
任兰生
------
任效廷
------
李膺
------
武文
------
王生录
------
刘万年
------
高崇岳
------
杨德禄
------
蔡曦光
------
冯建文
------
王为民
------
任遂虎
------
庞来祥
------
周尚哲
------
李万泰
------
张蕊兰
------
王玺玉
------
邵明
------
吕永太
------
孙来祥
------
李忠定
------
余四九
------
张进军
------
温忠庆
------
韦招祥
------
胡金林
------
杨晔
------
朱引春
------
宋建平
------
杨胜义
------
何建成
--
第三章 列表
第二十七编 乡 镇
--
第一章 兴国镇
--
第二章 郑川乡
--
第三章 古城乡
--
第四章 西川乡
--
第五章 千户乡
--
第六章 王窑乡
--
第七章 刘坪乡
--
第八章 叶堡乡
--
第九章 安伏乡
--
第十章 郭嘉乡
--
第十一章 吊湾乡
--
第十二章 魏店乡
--
第十三章 王铺乡
--
第十四章 郭集乡
--
第十五章 陇城乡
--
第十六章 五营乡
--
第十七章 莲花乡
--
第十八章 中山乡
--
第十九章 好地乡
--
第二十章 云山乡
--
第二十一章 王尹乡
--
第二十二章 兴丰乡
附录
--
第一部分 文件、资料辑存
--
第二部分 论文选录
--
第三部分 专业志、乡镇志要目
--
第四部分 地方资料存目
--
第五部分 家谱简介
秦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历任成员
《秦安县志》审稿机构
《秦安县志》校对人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