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尖造林治沙志

白沙尖造林治沙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白沙尖绿化前、绿化中及其绿化后的变化情况。

目录

封面
白沙尖造林治沙志
图片
-- 绿化前的森林公园外貌
-- 1987年,在白沙尖主峰旁边仅有的一棵树
-- 1987年,县林业局干部对沙带进行勘测
-- 今日的白沙尖
-- 第一战区规划组全体成员进行勘测后的规划设计
-- 第一战区规划设计人员对白沙尖进行实地勘测
-- 勘测人员在风蚀沟边
-- 在沙岭上休息的勘测队员
-- 今日的沙沟沙岭
-- 民兵赶赴植树工地
-- 群众赶赴植树工地
-- 群众运水和树苗
-- 1988年10月16日,阿古拉将自家盆栽的五年生云杉植于东三家子乡敖包山,首开沙地栽植松树试验。
-- 林业技术人员在白沙尖试种沙棘
-- 参加植树的干部和群众
-- 今日的流动沙丘
-- 武装部的领导和群众一起植树
-- 1988年秋,治沙会战结束后,四位指挥检查防风障子。左起:鸟日图、阿古拉、额尔德尼宝勒格、杨玉书
-- 1989年4月,县直机关干部和省委书记何竹康、县委书记阿古拉在白沙尖植树
-- 在白沙尖主峰东侧接受记者采访。左起:何竹康、刘墨株、王金山
-- 参加植树的领导
-- 学生排队向白沙尖上传水浇树
-- 何竹康和参加植树的群众在一起
-- 1989年10月,实施绿化的白沙尖森林公园。左起:何忠国、林洪硕、额尔德尼宝勒格、刘墨株、杨玉书、徐
-- 1991年,在森林公园参加植树劳动的学生
-- 检查林地防护沟。左:杨玉书右:乌日图
-- 检查林地防护沟
-- 参加植树劳动的省、市领导合影
-- 1990年6月,新华社驻三北局记者到白沙尖已经绿化的李家治沙工地。左起:杨玉书、郑××、孙亚珍、王漫
-- 乌兰图嘎镇中心校义务护林队全体成员
-- 何竹康接受记者采访
-- 1993年孙亚珍在董家村植树
-- 2002年春,白沙尖主峰下的樟子松和茂密的沙棘树
-- 已经开始结果的樟子松
-- 今日森林公园路边的防风障子
-- 今日沙棘丛中的松树
-- 今日森林公园里的美人松
-- 今日森林公园里的花树
-- 今日森林公园里的松树林
-- 今日风蚀沟底的松树林
-- 今日村路两侧的护路林
-- 今日白沙尖的松树林
-- 今日竹康路两侧的护路林
-- 现存的天然次生株
-- 2005年,阿古拉在白沙尖主峰
-- 今日白沙尖沟底
-- 在白沙尖主峰上
-- 造林工程规划暨实施图
-- 森林分布图
-- 国务院颁发给机械林场的奖状
-- 国家林业部门颁发的奖牌和证书
-- 附图
-- 附图
-- 深井子林场
-- 乌兰图嘎林场
序言
目录
第一章绿化前的白沙尖
-- 第一节西部沙区
---- 一、自然概况
---- 二、气候和土壤
---- 三、自然灾害
-- 第二节沙区沙害
---- 一、董家窝堡村
---- 二、生产生活
-- 第三节早期造林治沙
---- 一、群众造林治沙
---- 二、围墙造林治沙
---- 三、林场造林治沙
---- 四、治沙会战
-- 第四节木材生产
-- 第五节造林治沙典型
---- 一、碱巴拉村
---- 二、长龙乡
第二章绿化白沙尖
-- 第一节筹备治沙
---- 一、林业工作
---- 二、考察沙害
-- 第二节规划造林
---- 一、谋划治沙
---- 二、勘测与规划
-- 第三节政策与技术标准
---- 一、政策规定
---- 二、造林质量标准
---- 三、植苗技术标准
---- 四、夹防风障标准
---- 五、运输假植标准
---- 六、验收标准和方法
---- 七、造林承包责任
-- 第四节组织领导
---- 一、统一思想
---- 二、指挥人员
-- 第五节造林治沙会战
---- 一、栽植面貌林
---- 二、三次造林会战
---- 三、领导关注治沙
---- 四、群众支持治沙
-- 第六节山林管理及治沙方法
---- 一、建立机构
---- 二、发展林果业
---- 三、夹障子治沙
---- 四、松树治沙
---- 五、委托造林
第三章绿化后的白沙尖
-- 第一节治沙成果
---- 一、植树造林
---- 二、董家窝堡村
---- 三、治沙经验
-- 第二节国家的质检
---- 一、抽签定检
---- 二、省厅的担忧
---- 三、前郭县的想法
---- 四、接受质检
---- 五、新闻报道
-- 第三节林业工作
---- 一、慰问和受奖
---- 二、林业乡长
---- 三、木材生产
---- 四、林业会议
-- 第四节关怀支持
---- 一、领导和各界人士到前郭
---- 二、省级离休领导视察
---- 三、地区离休干部视察
-- 第五节表彰先进
附录:
--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何竹康给前郭县乌兰图嘎镇中心小学校全体师生的信
-- 有关造林治沙文件
-- 前郭县造林治沙大事记
-- 部分造林图、表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