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志(1990-2005)

瑞昌市志(1990-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载全市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以达到“存史、咨政、育人”的目的。“ 二、本志属续编式断代志。1989年12月国务院批准瑞昌撤县设市,此前,曾编纂出版了《瑞昌县志》、《瑞昌县续志》,故本志时间上限为撤县设市的1990年,下断至国家“十五”计划结束的2005年12月31日。考虑到事物的连续性和重要资料拾遗补正,必要时适当上溯或下延。

内容时限: 1990-2005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 瑞昌市政区图
-- 瑞昌市城区图
-- 2005年12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排中)视察瑞昌地震灾区。
-- 2000年9月2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左一)视察亚东水泥厂。
-- 2005年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前排中)视察瑞昌地震灾区。
-- 2006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供销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右二)视察瑞昌,
-- 2007年4月9日,中共中央委员、南京军区政委雷鸣球(前左一)视察瑞昌。
-- 2005年11月26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前排右一)、省长黄智权(后排中)看望瑞昌地震灾区群众。
-- 2000年9月2日,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右三)、省长舒圣佑(右一)为亚东水泥公司开业剪彩。
-- 2008年7月2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中)在亚东水泥厂视察。
-- 2006年3月18日,江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左二)吴新雄视察瑞昌。
-- 2006年3月31日,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左三)视察瑞昌江联公司。
-- 2006年7月26日,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左一)视察瑞昌。
-- 2006年11月16日,九江市委书记陈安众(中)看望瑞昌城东学校师生。
-- 2008年12月22日,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左三)在亚东水泥厂调研。
-- 2008年10月9日,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左二)在瑞昌调研。
-- 2009年4月26日,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前左二)在南义调研。
-- 1990年5月1日,在人民礼堂召开瑞昌市成立大会
-- 中共瑞昌市委第一任书记余占祥在建市大会上讲话
-- 时任江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国建立后瑞昌县第一任县长王书枫在建市大会上讲话
-- 撤县设市揭牌仪式
-- 行政中心
-- 人武部大院
-- 城区一角
-- 广场夜景
-- 建设大厦
-- 城区南跳
-- 街道夜景
-- 邮政大楼
-- 阳光居民小区
-- 地震纪念碑
-- 文化艺术中心
-- 柳湖公园
-- 皇家大酒店
-- 五里桥转盘夜景
-- 赤乌大道
-- 杨林大道
-- 旧城标
-- 黄金大道
-- 浔阳东路
-- 瀼溪大道
-- 桂林桥
-- 市区工业园区(南园)
-- 亚东水泥生产厂区
-- 裕丰220千伏变电站
-- 江联造船公司厂区
-- 西气东输上程
-- 江西凤竹纺织车间
-- 亚东水泥专用码头
-- 瑞昌市人民冲压有限公司
-- 江西汇尔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 江铜集团武山铜矿
-- 华亨皮塑制品有限公司
-- 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瑞昌分公司
-- 麻纺总厂生产车间
-- 梅花伞业生产车间
-- 金恒利制衣生产车间
-- 瑞昌市苎麻纺织总厂生产的麻纺产品
-- 白云石
-- 石灰石
-- 方解石
-- 滑石
-- 江联公司制造的万吨轮船下水
-- 汇尔公司产品—四缸PM喷油泵
-- 自强铸造厂出口产品—壁炉
-- 九江三钻公司生产的无缝钢瓶
-- 瑞昌苎麻
-- 南阳山药基地
-- 峨嵋小山竹基地
-- 青山茶园
-- 植树造林
-- 全省水稻机械插秧现场会
-- 收割水稻
-- 白杨龙虾养殖基地
--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龙虾养殖
-- 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官田湖分场
-- 螃蟹丰收
-- 赤湖水产养殖基地
-- 土鸡养殖
-- 大棚西瓜
-- 生猪养殖
-- 吊瓜种植
-- 莲藕种植
-- 油桃
-- 翠冠梨
-- 猕猴桃
-- 辣椒
-- 西瓜
-- 绿色蔬菜
-- 瑞昌山药
-- 川芎茶
-- 鱼面
-- 香椿芽
-- 华联超市
-- 购物广场
-- 瑞客隆超市
-- 金桥大市场
-- 时鲜超市
-- 南平家电商场
-- 佰事特酒店
-- 市场一角
-- 1、受灾汽车站
-- 2、受灾街道
-- 3、抢险
-- 4、救灾
-- 5、灾后新建的府东新区
-- 2003年抗击“非典”
-- 告全市人民书
-- 消毒消杀
-- 1、震后临时安置点
-- 2、武警官兵救灾
-- 3、接受救灾捐款
-- 4、赛湖大堤震后重建
-- 5、震后重建的瑞民家园
-- 1、武警官兵铲冰除雪通路
-- 2、干群同心协力抗击冰雪
-- 3、供电工人抢修线路
-- 中心幼儿园
-- 第二中学
-- 实验小学
-- 现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一中校园
-- 语音教学
-- 多媒体现代教学
-- 外教交流授课
-- 社会保险服务
--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 公安消防大队营房
-- 妇幼保健院
-- 计生服务站
--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 人民医院
-- 螺旋CT
-- 2006年1月新汽车站开业
-- 大沙铁路瑞昌段铺通
-- 瑞昌火车站
-- 武九铁路穿城而过
-- 2007年新一轮出租车投入运营
-- 20世纪90年代“拐的”
-- 城市公交
-- 长江客运港
-- 长江汽渡码头
-- 市长古小平与沃尔泽伦市市长魏纳布鲁亚签订两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并互换签约文本
-- 2007年10月首届旅游文化节暨中华美食节开幕
-- 2006年10月启动秋季灭螺大会战
-- 2008年举办首届全国名优小吃食品美食节
-- 2008年8月1日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开工
-- 庆祝建市文艺晚会
-- 首届农民艺术节
-- 第二届农民艺术节
-- 舞龙
-- 少儿乐器比赛
-- 群众健身运动
-- 市采茶剧团送戏下乡
-- 奥运健儿高玉兰回乡
--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剪纸老艺人柯雪英
-- 作家乔羽调研瑞昌剪纸
-- 九江学院建立“瑞昌剪纸”教学实践基地
-- 外国朋友参观瑞昌剪纸文化
-- 张友清剪纸作品
-- 部分文学艺术作品集
-- 南义竹编工艺品
-- 黄财群根雕作品—原子弹爆炸
-- 冯隆梅中国画作品
-- 胡贵平书法作品
-- 周平长镌刻作品—奥运图章
-- 王志坚书法作品
-- 苏维埃中共瑞昌县委旧址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红军医院
-- 红军印刷厂
-- 铜岭铜矿遗址
-- 三国程普墓
-- 人民公园
-- 博物馆
-- 唐代兵部尚书周勍墓
-- 东晋流压利泽寺
-- 明代洪—双港石拱桥
-- 利泽寺古井
-- 清代洪下武举何杰故居
-- 清代瓷联
-- 商代木辘轳
-- 西周陶鼎
-- 唐代褐釉四系瓶
-- 汉代铺首铜釜
-- 宋代花卉瓷瓶
-- 清代青花喜字瓶
-- 长江日出
-- 赛湖晚照
-- 赤湖风光
-- 武山风姿
-- 省级森林公园——青山
-- 青山太清宫
-- 青山白鹭
-- 青山湖
-- 公园一景
-- 峨嵋溶洞
-- 码头“桃花源”
-- 龙泉寺景区
-- 南义岩冲瀑布
-- 白杨丫髻山
-- 范镇天耙山
-- 码头凤凰山
-- 江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省志办主任刘斌(左三)调研瑞昌修志工作
-- 河北省地方志系统考察瑞昌修志工作,省志办副主任周慧(右中)陪同。
-- 《瑞昌市志》审稿会人员合影
-- 市部分退休、离岗老干部及专业人士对志稿进行评审
-- 《瑞昌市志》验收会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乡镇概况
-- 第四节 自然村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土壤资源
-- 第三节 气候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居民姓氏
-- 第三节 人口管理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瑞昌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市委机关
-- 第二节 重要会议
-- 第三节 重大决策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党校工作
-- 第八节 统战工作
-- 第九节 政法工作
-- 第十节 农村工作
-- 第十一节 综合党务
-- 第十二节 信访工作
第五章 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
-- 第二节 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常委会主要工作
第六章 市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府组成
-- 第二节 施政方略
-- 第三节 综合政务
第七章 市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协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八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重要会议
-- 第三节 教育调研
-- 第四节 查办违纪案件
-- 第五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六节 执法监察
第九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老年组织
-- 第五节 工商联
-- 第六节 残联
-- 第七节 文联
第十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瑞昌地方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瑞昌地方组织
第十一章 武装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拥政爱民
第十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打击犯罪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第五节 监所管理
第十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设施
-- 第二节 检察业务
-- 第三节 检察监督
第十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审判业务
-- 第四节 审判制度改革
第十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普法教育
-- 第三节 依法治市
-- 第四节 民间纠纷调解
-- 第五节 “两劳”回籍人员帮教安置
-- 第六节 法律服务
第十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三节 双拥工作
-- 第四节 城市低保
-- 第五节 农村养老保险
-- 第六节 社会福利
-- 第七节 老建扶贫
-- 第八节 救灾济困
-- 第九节 社会事务管理
第十七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三节 公务员管理
-- 第四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五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 第六节 职工管理
-- 第七节 工资福利
-- 第八节 劳动就业
-- 第九节 社会保险
-- 第十节 安全生产
第十八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城市规划
-- 第三节 城区建设
-- 第四节 市政建设
-- 第五节 市容管理
-- 第六节 村镇建设
-- 第七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八节 建筑业
第十九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
第二十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二十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交通运输管理
第二十二章 邮电通信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移动通信
-- 第五节 联合通信
第二十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生产条件
-- 第四节 农业开发
-- 第五节 农业科技
-- 第六节 农业效益
-- 第七节 名优产品选介
第二十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森林资源清查
-- 第四节 营林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第六节 林产品经营
第二十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
-- 第三节 防汛抗旱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第二十六章 畜牧水产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畜牧业
-- 第三节 水产业
第二十七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体制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第三节 工业效益
-- 第四节 驻市企业
第二十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企业体制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企业服务
第二十九章 供电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设施设备
-- 第三节 农网改造
-- 第四节 供电用电
-- 第五节 电力管理
第三十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重大举措
-- 第三节 招商成果
第三十一章 商贸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餐饮服务
-- 第四节 民营商业
第三十二章 粮食流通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粮食购销
-- 第四节 油脂购销
-- 第五节 仓储
-- 第六节 粮油加工
第三十三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支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农村税费改革
第三十四章 税务
-- 第一节 国税
-- 第二节 地税
第三十五章 金融保险
-- 第一节 金融
-- 第二节 保险
第三十六章 计划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节 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协调管理
-- 第五节 农业区划管理
第三十七章 统计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四节 统计监督
第三十八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第三十九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价格改革
-- 第三节 物价监管
第四十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注册登记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工商团体
第四十一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设备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管理
--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四十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教师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第五节 中学教育
-- 第六节 特殊教育
-- 第七节 专职业教育
-- 第八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九节 招生考试
第四十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管理
-- 第四节 科技活动
第四十四章 文化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地方戏曲
-- 第五节 广播、电视、电影
-- 第六节 报刊
-- 第七节 图 书
-- 第八节 文博事业
-- 第九节 编史修志
-- 第十节 档案
-- 第十一节 宗教活动
第四十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血吸虫病防治
-- 第六节 结核病防治
-- 第七节 爱国卫生
-- 第八节 红十字会活动
-- 第九节 医学科研
第四十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比赛活动
第四十七章 旅游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旅游资源
-- 第三节 旅游开发
第四十八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第四十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创优争先活动
-- 第三节 社会公德建设
-- 第四节 新风美德事例选录
第五十章 人物
-- 第一节 传略
---- 高凌云
---- 胡协虞
---- 潘锡圭
---- 王璠
---- 邹庆墀
---- 朱火垂
---- 邵文卿
---- 王仍之
---- 朱定周
---- 范宁
---- 张绪纲
---- 柯雪英
---- 宋茂长
---- 何子恒
---- 陈金香
---- 万才圣
---- 王丕承
---- 沙传英
---- 朱垂蝴
---- 严春忠
---- 柯瑞新
-- 第二节 简介
---- 朱世村
---- 潘际炎
---- 潘际銮
---- 周奇
---- 曾昭兴
---- 梁光浙
---- 王国贤
---- 朱宪生
---- 陈映秋
---- 向军俭
---- 戴公兴
---- 王能宪
---- 金文雄
---- 封志纯
---- 柯亨正
---- 何绍明
---- 文师华
---- 王有强
---- 刘会坚
---- 谈华高
---- 范瑞新
---- 何毓信
---- 高玉兰
-- 第三节 名录
附录
-- 一、文献选载
-- 二、史料拾遗
-- 三、人物补正
表格索引
编后记
修志机构、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