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镇志

张江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960-2002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目录

封面
张江镇志
版权页
图片
-- 2006年6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张江镇环东中心村
-- 1 1997年1月13日,乔石委员长(前排中)视察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 2 2001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排中)视察张江软件园
-- 1 2000年5月4日,全国政协主蒿李瑞环(前排中)视察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 2 2001年6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前排右二)视察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 1995年2月12日,上海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中)视察张江电机厂
-- 2002年7月,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周禹鹏(前排左二)视察新丰村
--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杜家毫(前排左二)视察浦东新区环西小区
-- 新区区长张学兵(前排右一)视察钱堂村
-- 新区区委副书记张国洪(左三)视察环东中心村
-- 新区副区长尚玉英(左一)视察张江敬老院
-- 1 2 2002年1月15日~16日,中国共产党张江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 3 4 2002年3月5日~6日,张江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1 张江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2 张江乡人民政府办公地
-- 3 孙桥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4 孙桥乡人民政府办公地
-- 1 张江科技创业基地
-- 2 张江集电港
-- 3 张江高科技园区一景
-- 1 张江丝绸时装有限公司
-- 2 张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3 上海烟草集团牡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 4 孙桥出代农业开发园区温控大棚
-- 1 惠生科技园
-- 2 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3 联华超市张江店
-- 4 紫薇路商业街
-- 钱万隆官酱园匾
-- 钱万隆产生基地一角
-- 钱万隆酱油
-- 1 80年代机械化收割
-- 2 温室大棚中的蝴蝶兰
-- 3 串蕃茄
-- 4 80年代孙桥农牧园艺场奶牛场
-- 5 80年代机械化养鸡场
-- 1 2 生态林带
-- 3 生态会所
-- 1 横沔港
-- 2 马家滨
-- 3 吕家滨
-- 1 张江栅老街吕家浜上太平桥(清乾隆年间建)
-- 2 镇域内首条水泥路——新盛路(1984年)
-- 3 川北公路林荫道(80年代)
-- 4 川杨河桥(80年代)
-- 1 环东农民别墅
-- 2 孙桥花苑
-- 3 兰沁苑
-- 4 城市经典
-- 5 贝越佳园
-- 1 “玫瑰湾”别墅
-- 2 广兰名苑
-- 3 张江新苑
-- 4 张江镇环西农民住房
-- 1 张江路一景
-- 2 1990年11月15日,川北公路拓宽工程竣工通车典礼
-- 3 外环立交桥
-- 4 张衡路
-- 1 智慧广场
-- 2 地铁二号线张江高科站外景
-- 3 小区平改坡一景
-- 1 孙桥小学
-- 2 爱苗幼儿园
-- 3 张江中学
-- 4 高科幼儿园
-- 1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2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
-- 3 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 4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 张江体育中心
-- 2 紫薇公园
-- 3 科技文化广场夜景
-- 1 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 张江福利中心
-- 3 张江镇百姓事务受理中心
-- 4 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1 歌舞《公社好姑娘》,获1964年上海市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
-- 2 万户家庭网上行培训
-- 3 中外家庭社区一家亲
-- 4 戏曲沙龙
-- 5 金桐“皮影秀”在上海大剧院演出
-- 1 张江镇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
-- 2 首届外来青年演唱大赛
-- 3 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
-- 4 走到一起来——欢歌浦东(张江专场)
-- 1 艾家老宅全貌
-- 2 杨家镇西街200余年的古腊梅
-- 3 薛家宅500年古银杏
-- 4 艾家老宅的百年银桂
-- 5 钱家天主堂南首的百年古树广玉兰
-- 1 感恩堂
-- 2 碧云净院(原三王庙)
-- 3 钱家天主堂 清同治元年(1862年)建
-- 1 僧啸隐书法
-- 2 “三桐书画”沙龙
-- 3 吴件鸿书法
-- 1 艾中信油画之一
-- 2 《养鸭》(中国画)
-- 3 艾中信油画之二
-- 4 艾中信油画之三
-- 《张江镇志》编写人员:左起林之荫、蔡龙根、周龙裕、洪金龙、顾云飞、陈林云、床庚清、潘莉
-- 浦东新区张江镇区域图
-- 张江镇地理位置图
-- 张江镇(1996年)
-- 孙桥镇(1996年)
-- 张江镇境域变迁图(1960-2002年)
--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为鸿翔时装公司题词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行员长费孝通为张江镇题词
《浦东新区镇志系列丛刊》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自然地理
-- 概述
-- 第一章地理地貌
---- 第一节地理概况
---- 第二节地形地势
---- 第三节水土面积
---- 第四节土壤土质
---- 第五节河流水系
-- 第二章气候气象
---- 第一节季节(节气)
---- 第二节日照
---- 第三节温度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灾害
-- 第三章资源物产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植物资源
---- 第三节动物资源
第二篇行政建置
-- 概述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设治前隶属
---- 第二节张江乡 孙桥乡 张江镇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行政村
---- 第二节居委会
-- 第三章集镇
---- 第一节张江镇(张江栅)
---- 第二节孙小桥镇
---- 第三节杨家镇(新兴镇)
---- 第四节乐安镇(陈水关桥)
---- 第五节三灶镇
-- 第四章自然宅村
---- 伟丰村
---- 益丰村
---- 江东村
---- 瞿家村
---- 建中村
---- 八一村
---- 团结村
---- 杨镇村
---- 三联村
---- 新康村
---- 新茂村
---- 新盛村
---- 韩荡村
---- 钱堂村
---- 庵东村
---- 秦镇村
---- 劳动村
---- 沔北村
---- 新丰村
---- 长园村
---- 中心村
---- 环东中心村(四灶村、三灶村、桥弄村)
---- 十村村
---- 张江栅集镇
第三篇人口姓氏
-- 概述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溯源
---- 第二节人口变化
---- 第三节人口迁移
-- 第二章人口普查
---- 第一节建国后第一、二、三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第四次人口普查
---- 第三节第五次人口普查
---- 第四节人口老龄化
---- 第五节五世同堂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政策法规
---- 第二节晚婚晚育
---- 第三节优生优育
-- 第四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略介
---- 第二节姓氏录(2003年6月)
---- 第三节著姓大姓
第四篇农业水利
-- 概述
-- 第一章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生产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联产承包和农村合作经济
-- 第二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耕作制度
---- 第三节种植品种
-- 第三章农业技术
---- 第一节育种施肥
---- 第二节农机(具)使用
---- 第三节植物保护
---- 第四节技术推广
-- 第四章农田水利
---- 第一节排灌、水渠
---- 第二节河道疏浚
---- 第三节农田整治
-- 第五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收益分配
第五篇林牧副渔
-- 概述
-- 第一章林木花卉
---- 第一节林木竹园
---- 第二节花卉果园
-- 第二章畜牧养殖
---- 第一节生猪
---- 第二节牛羊
---- 第三节家禽
---- 第四节水产
---- 第五节其他副业
---- 第六节服务管理
第六篇工业企业
-- 概述
-- 第一章企业所有制分类
---- 第一节私营(个体)工业(手工业)
---- 第二节村(队)办工业
---- 第三节镇、乡(公社)办工业
---- 第四节市县属企业
---- 第五节外资(合资)企业
-- 第二章行业产品
---- 第一节服装(缝纫)
---- 第二节皮革制品
---- 第三节金属制品及机械制造
---- 第四节化工、塑料制品
---- 第五节名优产品
-- 第三章管理体制机制
---- 第一节管理体制沿革
---- 第二节经营机制改革
---- 第三节职工状况
-- 第四章企业选介
---- 第一节民(私)营企业
---- 第二节村(队)办企业
---- 第三节镇(乡、社)办企业
---- 第四节市县属企业
---- 第五节外资(合资)企业
第七篇财贸金融
-- 概述
-- 第一章财政税收
---- 第一节财政所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税收
-- 第二章商业贸易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副食品购销
---- 第四节粮油购销暨粮油管理所
---- 第五节棉花收购及加工企业
---- 第六节集市(超市)贸易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典当钱庄
---- 第二节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农业银行及其他金融分支机构
---- 第四节民间借贷
---- 第五节证券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货币
---- 第八节物价
第八篇城乡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集镇建设
---- 第一节张江集镇建设
---- 第二节孙桥集镇建设
-- 第二章市政工程建设
---- 第一节河道整治
---- 第二节道路拓建
---- 第三节其他工程
-- 第三章民居住房
---- 第一节农房建造
---- 第二节公房建设管理
---- 第三节安置小区
-- 第四章房地产业
---- 第一节房产公司
---- 第二节商品房销售
---- 第三节物业公司
-- 第五章邮政电信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 第六章电水燃气
---- 第一节供电用电
---- 第二节安全用电
---- 第三节饮用水
---- 第四节燃料燃气
-- 第七章生态环境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环境保护
---- 第三节绿化建设
第九篇交通运输
-- 概述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陆路交通
---- 第二节水上交通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运输机构
---- 第二节货物装卸
---- 附录:交通管理
第十篇政党群团
-- 概述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党务工作
---- 第三节党员
-- 第二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联
---- 第四节其他党团协会
-- 附录:政治运动纪要
---- 第一节整风反右
---- 第二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十一篇政权政府
-- 概述
-- 第一章旧政权
---- 第一节清以来乡保图制
---- 第二节民国时期地方乡(市)政权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张江镇(公社、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孙(小)桥镇(公社、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张江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解放初期的区、乡人民政府
---- 第二节张江镇(公社、乡)人民政府
---- 第三节孙(小)桥镇(公社、乡)人民政府
---- 第四节张江镇人民政府
---- 第五节机构设置
-- 第四章公安司法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法制宣教
---- 第四节法律服务
---- 第五节人民调解
-- 第五章民政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拥军优属
---- 第三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福利救济
---- 第五节残疾人保护
---- 第六节婚姻登记
---- 第七节殡葬改革
第十二篇社区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社区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服务窗口
---- 第三节小区管理
---- 第四节村规民约
---- 第五节社会公益
---- 第六节社会保障
-- 第二章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三节荣誉称号
-- 第三章综合治理
---- 第一节综治机构
---- 第二节法制法规
---- 第三节治安联防
---- 第四节市容监察
---- 第五节外来人口管理
第十三篇开发开放
-- 概述
-- 第一章张江高科技园区
---- 第一节基础设施
---- 第二节生物医药产业
---- 第三节软件产业
---- 第四节集成电路产业
---- 第五节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
---- 第六节园区企业简介
---- 附录: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
-- 第二章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 第一节现代农业基础设施
---- 第二节现代化农业技术
---- 第三节现代农业产品
---- 第四节农业旅游观光
---- 第五节农业技术服务全国
-- 第三章撤队撤村
第十四篇军事武装
-- 概述
-- 第一章驻军与战事
---- 第一节武装组织和驻军
---- 第二节战事
---- 附录:日伪罪行录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人民武装机构
---- 第二节民兵组织
---- 第三节民兵训练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制与征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制
---- 第三节义务兵役制
第十五篇教育卫生
-- 概述
-- 第一章学龄前教育
---- 第一节幼儿(稚)园
---- 第二节教养工作
---- 第三节幼儿园选介
-- 第二章中、小学教育
---- 第一节小学教育
---- 第二节中学教育
---- 第三节学制课程
---- 第四节校舍 设施
---- 第五节校外教育
---- 第六节学校选介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机构 场所
---- 第二节扫盲识字
---- 第三节初、中等文化教育
---- 第四节中、高等专业教育
---- 第五节群众文化教育
-- 第四章卫生
---- 第一节私业行医
---- 第二节私营药店
---- 第三节医院诊所
---- 第四节合作医疗
---- 第五节赤脚医生(乡村医生)
---- 第六节公共卫生
---- 第七节妇幼保健
---- 第八节卫生防疫
第十六篇科技文体
-- 概述
-- 第一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机构 队伍
---- 第二节科学普及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二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机构 设施
---- 第二节文艺队伍
---- 第三节文艺活动
---- 第四节民间文艺
---- 第五节书刊档案 古树名卉
---- 第六节方言俚语
---- 第七节谚语 歇后语
---- 第八节歌谣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体育竞赛
第十七篇宗教民俗
-- 概述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道教 天主教
---- 第二节主要寺庙庵堂简介
-- 第二章节时风俗
---- 第一节法定假日
---- 第二节传统节日
-- 第三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出行
---- 第五节娱乐
---- 第六节婚嫁
---- 第七节喜庆
---- 第八节丧葬
-- 第四章生产习俗
---- 第一节耕织
---- 第二节拜师学艺
---- 第三节建房造桥
第十八篇人物
-- 概述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顾邦宪
---- 艾元美
---- 艾可久
---- 顾宗鼎
---- 钱学洙
---- 顾延铨
---- 黄槐
---- 张熙纯
---- 杨永昌
---- 吴渭
---- 康棣(子善培等 )
---- 庄桂年
---- 李浩杕
---- 吴大本
---- 艾文煜
---- 庄伯斋
---- 艾承禧
---- 朱克家
---- 艾曾格
---- 孙步青
---- 孙琢章
---- 施甘园
---- 陆秋萍
---- 金鸿翔
---- 史喜庆
---- 艾中仁
---- 史赞人
---- 黄炳权
---- 顾田生
---- 陈荣海
---- 张伯臾
---- 郭纪林
---- 吴伯鸿
---- 孙照明
---- 厉国权
---- 王龙德
---- 袁少庆
---- 施凤飞
---- 艾中信
---- 施春年
---- 艾中全
-- 第二章人物简表
---- 第一节张江籍烈士简介表
---- 第二节全国暨省市级先进(劳动模范)人物表
---- 第三节社会各界张江籍(部分)人士简表
第十九篇拾遗补阙
-- 概述
-- 碑记
---- 一 重修川沙长人乡庙记碑
---- 二 二十保四区二图义学田免徭碑
---- 三 修大圣寺后楼记碑
---- 四 重修三王庙记碑
---- 五 礼部奉旨葬南京通政使艾可久记碑
---- 六 艾可久墓神道碑
---- 七 仁寿庵义田碑
-- 家谱 族谱
---- 一 艾氏家谱
---- 二 张江栅李氏家乘志略
---- 三 南汇敦仁里钱氏宗谱
-- 附录:人民生活调查
编后记
编纂机构、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