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一中志1956-2006

大足一中志1956-200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以新的观点,准确翔实的材料记载大足一中创办五十年的历史和现状, 使之成为具有存史、教育、资治的为“三个文明”服务的资料性著述。 二、本志的时限,上起自1956年9月,下断至2006年9月,其具体史料 本着略远详近的原则安排处理。 三、全志除卷首外,共设三篇15章。篇下设章节,节下酌情设目。采用述、 志、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以志为主。“述”为全书总括,“记”为全书之经, “志”为全书之纬,“传”、“简介”列于志中。图表与文字结合,彩照集于卷首。篇 目列序,按建置沿革、办学理念、校政管理、教育教学、人物、附录次第排列。 四、本志在表述大足县一初中、大足县龙水中学期间的史料时,为不致引 起混乱,均用现名“大足县第一中学”(简称“大足一中”或“一中”)。 五、本志以类设篇,事以类从。为突出特色,在概览前设特载。另外,将素质 教育和科研单独设章。 六、为突出人物在校志中的重要地位,本志在人物篇中设“园丁谱”和“春 华秋实”两章。在两章中再分别按传略、简介、名录排序。 七、本志以学校提供的资料为依据。人物传略和简介以教育局的人事档案 或个人提供的资料为准。 八、本志采用语体文,记述体,使用第三人称。文字力求严谨、朴实、清新。

内容时限: 1956-2006

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大足一中志编辑委员会

修志寄语
凡例
目录
概览
特载
大事年表
第一篇 建置沿革和校政管理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校背景和过程
---- 第二节 校园校舍
---- 第三节 办学规模和校名演变
-- 第二章 办学理念 校风 校歌
---- 第一节 办学理念
---- 第二节 校风
---- 第三节 校歌
-- 第三章 校政管理
---- 第一节 校长
---- 第二节 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处室干部岗位职责
---- 第四节 管理改革
-- 第四章 政党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三节 群团
第二篇 教育教学及其后勤保障
-- 第五章 教职工队伍
---- 第一节 队伍概貌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职称评聘和考核
---- 第四节 教师管理
---- 第五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六节 教师节
---- 第七节 工资福利
-- 第六章 学生
---- 第一节 招生
---- 第二节 学生管理
---- 第三节 学生名录
-- 第七章 德 育
---- 第一节 德育工作的领导
---- 第二节 德育工作的地位
---- 第三节 德育工作的任务、目标、内容和途径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的德育工作
---- 第五节 班主任工作
---- 第六节 德育常规活动
---- 第七节 “八荣八耻”教育
---- 第八节 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
---- 第九节 校园文化建设
---- 第十节 保卫工作
---- 第十一节 家长委员会
-- 第八章 素质教育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 第二节 一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 第九章 教 学
---- 第一节 学制 教材 课程
---- 第二节 教学管理
---- 第三节 考试
---- 第四节 教研工作
---- 第五节 教学方法
---- 第六节 课外活动
---- 第七节 毕业班工作
---- 第八节 实验、图书及教学媒体
-- 第十章 科 研
---- 第一节 科研对教师的要求
---- 第二节 主要科研情况介绍
-- 第十一章 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卫生
---- 第三节 艺术教育
-- 第十二章 后勤工作
---- 第一节 经费管理
---- 第二节 校产管理
---- 第三节 膳食管理
-- 第十三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校办农场
---- 第二节 校办工厂
第三篇 人物
-- 第十四章 园丁谱
---- 第一节 历届校长、书记
---- 第二节 部分教师
-- 第十五章 春华秋实
---- 第一节 传略简介
---- 第二节 人物名录
---- 第三节 增补学生名录
附录篇
-- 五十周年校庆
---- 一、校庆前的准备工作
---- 二、校庆大会记
---- 三、校庆文汇
---- 四、校庆捐款捐物情况
-- 文 存
---- ◇大足一中1998~2001年发展规划
---- ◇大足一中创建重庆市级重点中学规划
---- ◇大足县第一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 文 征
---- 一、学术论文
---- 二、诗词
---- 三、散文
---- 四、曲艺
编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