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祁门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0年05月
目录
卦面
祁门县志
图片
--
题词
--
祁城鸟瞰
--
中共祁门县委员会
--
祁门县人民政府
--
工人文化宫
--
双桥新貌
--
茶场茶园
--
采茶女
--
祁门红茶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金质奖章、证书
--
祁门瓷器
--
竹编工艺品
--
微电机
--
查湾人造杉木林
--
新建的流源电站
--
皖赣铁路通车
--
赤岭盘山公路
--
祁门一中教学楼
--
祁山小学
--
农行大楼
--
蛇伤研究所附属医院
--
阊江饭店
--
小商品市场
--
百货商场
--
古牛降探海松
--
古牛降南坡
--
猴面鹰
--
大鲵
--
蕲蛇
--
祁门县行政区划图
--
祁门县城图
--
祁门县地形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
建置沿革
--
境域变迁
----
附:清同治年间县境图
--
行政区划
--
县城、村镇
----
县城
----
村镇
------
附:清同治年间城垣图
卷二 自然概貌
--
地质
----
地层
----
构造
----
岩浆岩
--
地貌
----
山脉
----
河流
--
气候
----
气候特征
----
气候概要
----
气象谚语
--
土壤
--
植被
----
森林植被
----
古牛降森林植被
--
自然资源
----
矿藏
----
野生植物
----
野生动物
--
自然灾害
卷三 人口
--
人口源流
--
历代人口
--
人口构成
----
民族
----
年龄、性别
----
文化程度
----
行业、职业
--
人口分布
--
计划生育
----
政策措施
----
技术措施
----
节育成果
卷四 农业
--
耕地
----
耕地演变
----
耕地分布
--
土地制度
----
私有制
----
公有制
--
经营管理
--
作物种植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经济作物
--
农艺农技
----
耕作制度
----
作物品种
----
肥料施用
----
栽培技术
----
植物保护
--
园艺
----
果树
----
蚕桑
----
蔬菜
----
花卉
--
农业机具
--
畜牧
----
饲养
----
繁殖
----
防疫
--
水产
----
水面
----
品种
----
人工养鱼
卷五 林业
--
森林资源
----
林业用地
----
林木蓄积
----
树种
----
古树
--
营林
----
采种育苗
----
植树造林
----
森林采伐
----
林产品采集
----
木材购销
----
林场简介
--
森林保护
----
护林组织
----
护林法规
----
森林火灾
----
病虫防治
--
林政管理
----
山林权属
----
采伐管理
----
购销管理
卷六 茶业
--
茶树栽培
----
茶树品种
----
茶区分布
----
茶园开辟
----
茶园管理
----
茶园面积、产量
------
附:祁门县茶场简介
--
茶叶采制
----
采摘
----
制造
--
茶叶购销
----
收购
----
销售
卷七 水利
--
水利资源
--
水利设施
----
蓄水工程
----
引水工程
----
提水工程
--
水力发电
----
主要电站简介
--
河流治理
----
附:水利工程位置图
卷八 工业
--
经营体制
----
个体手工业
----
集体工业
----
全民所有制企业
--
行业、企业
----
饮料制造业
----
食品制造业
----
饲料工业
----
纺织业
----
缝纫业
----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
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业
----
家具制造业
----
造纸、纸制品业
----
印刷业
----
电力生产、供应业
----
医药、化学工业
----
塑料制品业
----
建材工业
----
陶瓷工业
----
机械工业
----
木竹采运业
----
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卷九 瓷业
--
瓷石资源
----
资源分布
----
矿床特点
----
蕴藏量
------
附:瓷土矿点分布图
--
开采加工
--
瓷土销售
--
瓷器生产
----
祁门瓷厂
----
赤山瓷厂
----
建筑陶瓷厂
----
阊江瓷厂
----
太后瓷厂
----
箬坑瓷厂
--
瓷器销售
----
内销
----
外销
卷十 交通运输
--
交通
----
古道
----
公路
----
道路养护
------
附:县公路交通图
----
铁路
----
水路
----
桥隧、渡口
--
运输
----
客运
----
货运
--
交通管理
----
安全监理
----
运输管理
卷十一 邮电
--
邮电机构
----
驿站
----
邮电局、所
--
邮政
----
邮路
----
投递
----
邮政业务量
--
电信
----
话务
------
附:祁门县农村电话网路图
----
报务
卷十二 城镇建设
--
县城建设
----
房屋
----
街道
----
照明
----
供水
----
排水
----
美化环境
--
建筑力量
----
建筑队伍
----
设计队伍
--
房地产管理
----
公房管理
----
土地征用
--
环境保护
卷十三 商业
--
私营商业
----
私商
----
私商改造
----
个体商业
--
集体商业
----
合作商业
----
供销商业
--
国营商业
--
商品购销
----
农副产品收购
----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计划物资供应
----
商品供应及销售
----
集市贸易
--
饮食服务
----
饮食业
----
服务业
卷十四 粮油经营
--
经营管理机构
--
粮食购销
----
收购
----
销售
--
油脂油料购销
----
收购
----
销售
--
粮油加工
----
粮食加工
----
油料加工
--
粮油储运
----
粮油仓储
----
粮食保管
----
粮油调运
卷十五 财政税务
--
财政
----
财政体制
----
财政收支
--
税务
----
税制
----
赋税
卷十六 金融
--
金融机构
----
当铺
----
银行
----
保险公司
----
信用合作社
--
货币
----
流通币种
----
货币投放
--
存款
----
工商银行存款
----
农行、信用社存款
----
建设银行存款
--
信贷
----
民间信贷
----
农业贷款
----
工商企业贷款
----
基本建设投资贷款
--
保险
----
保险种类
----
保险经营
--
公债
----
债券
----
国库券
卷十七 综合经济管理
--
计划管理
----
管理体制
----
生产计划管理
----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工商行政管理
----
管理机构
----
市场管理
----
企业登记
----
经济合同管理
----
商标广告管理
--
物价管理
----
民国时期物价管理机构与体制
----
建国后的物价管理机构与体制
----
地方产品定价及商品差价
--
统计管理
----
机构设置与体制
----
统计管理制度及实施
--
标准计量管理
----
计量管理
----
标准化管理
卷十八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县委组织沿革
----
党的代表会议
----
党的代表大会
----
党员教育
----
纪律检查
----
统战工作
----
来信来访
--
中国国民党
----
附一:三民主义青年团
----
附二: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祁门调查统计室
----
附三:国民党政府军事调查统计局祁门通讯组
----
附四:民众动员委员会
----
附五:戡乱委员会
--
民主党派
卷十九 政权
--
权力机构
----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人民代表大会
----
常务委员会
--
行政机构
----
县级机构
----
基层机构
----
历任职官
--
参政机构
----
参议会
----
政治协商会议
卷二十 团体
--
工人团体
----
建国前工会组织
----
建国后工会组织
--
农民团体
--
妇女团体
----
建国前妇女组织
----
建国后妇女组织
--
青年团体
----
建国前青年组织
----
建国后青年组织
--
少年团体
--
科学技术团体
--
文化体育团体
--
工商业团体
卷二十一 民政
--
选举
--
优抚
----
烈士褒扬
----
残废人员优抚
----
烈属军属优抚
----
复退军人安置
----
扶助老区
------
附:革命老区(自然村)名录
--
社会福利
----
孤老供养
----
孤儿教养
----
福利生产
----
灾民遣送
--
救济扶贫
----
救济
----
扶贫
--
婚姻登记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
--
劳动
----
劳动就业
----
劳动工资
----
劳保福利
--
人事
----
人员任用
----
干部队伍
----
干部奖惩
卷二十三 公安、司法
--
公安
----
公安机构
----
治安
------
附:会道
----
管理
----
消防
------
附一:重大火灾
--
检察
----
检察机构
----
刑事检察
----
经济检察
----
法纪检察
----
监所检察
--
审判
----
审判机构
----
刑事审判
------
附:刑事案例
----
民事审判
----
经济审判
--
司法行政
----
司法行政机构
----
民事调解
----
公证事务
----
法律顾问
卷二十四 军事
--
武装机构
--
地方武装
--
民兵
----
组织
----
训练
--
驻军
--
兵役
--
防务
----
据点、设施
----
联防
----
防空
--
兵事
----
方清占赤山镇
----
黄巢义军五克祁城
----
火烧黔兵
----
太平军转战祁门
----
北洋军扰祁
----
朱老五过境
----
皖赣独立师转战祁西、祁南
----
红军游击大队挺进祁城
----
红军抗日先遣队三入祁境
----
红军伤员蒙难
----
磜上战斗
----
风棚坳伏击战
----
舍会山会师
----
许家垣战斗
----
方培芝起义
----
解放祁城
卷二十五 教育
--
旧式教育类型
----
儒学
----
书院
----
社学
----
私塾
--
幼儿教育
--
小学教育
----
学校、学生
----
校舍、设备
----
学制、课程
------
附:祁山小学简介
--
中学教育
----
学校、学生
----
校舍、设备
----
学制、课程
------
附:祁门一中简介
--
专业教育
----
师范专业
----
农技专业
----
其它专业
--
成人教育
----
民众教育
----
特种教育
----
农民教育
----
职工教育
----
函授教育
----
自学考试
--
教师队伍
----
师资来源
----
师资结构
----
师资培训
----
师资待遇
--
教育经费
--
人才输送
卷二十六 文化
--
文化单位
----
文化馆、站
----
专业剧团
----
影剧院、队
----
图书馆
----
书店
----
档案馆
----
工人文化宫
----
文物馆、所
--
群众文化
----
民间文艺
------
附:《扑蝶舞曲》
----
民歌
----
业余文艺演出
--
文物古迹
----
古遗迹
------
附:谢琎识时梅歌
------
附:岳王东松庵题壁记
----
古墓葬
----
古建筑
------
附:梅城十二景
----
文物
--
广播电视
----
广播机构
----
广播设备
----
广播宣传
----
电视
--
报刊通讯
----
通讯
----
报刊
卷二十七 艺文
--
建国前书目
--
建国后作品要目
卷二十八 医药、卫生
--
医疗设施
--
中医中药
----
中医
----
中药
--
疾病治疗
--
医疗制度
----
公费医疗
----
合同医疗
----
免费医疗
----
合作医疗
--
卫生防疫
----
防疫设施
----
环境卫生
----
食品卫生
----
劳动卫生
----
学校卫生
----
预防接种
----
传染病防治
----
地方病防治
--
妇幼保健
----
保健设施
----
妇女保健
----
儿童保健
卷二十九 科技、体育
--
科学技术
----
科研机构
----
科技队伍
----
科技活动
----
科研成果
--
体育
----
体育设施
----
学校体育
----
群众体育
----
体育比赛
卷三十 人物
--
传记
----
梅(钅肙)
----
张志和
----
吴仁欢
----
汪伯彦
----
方岳
----
汪克宽
----
汪机
----
郑之珍
----
徐春甫
----
许文瑾许文玠
----
马曰琯马曰璐
----
倪望重
----
张鲁德
----
胡元龙
----
胡林根
----
刘仲希
----
王武扬
----
方再兴
----
康达
----
倪畅予
----
陈锡圭
----
方兆鳌
----
程永言
----
李修柏
----
胡浩川
----
汪振丰
----
胡光岳
----
李汉斌
----
胡光钊
----
汪发缵
----
郑汉斗
----
腾国强
--
传略
----
谢琎
----
程鸣凤
----
汪元相
----
康永韶
----
程泰
----
谢复
----
谢(荦)
----
陈嘉谟
----
吴自新
----
谢存仁
----
倪思辉
----
倪伟人
----
谢荣光
----
洪遐昌
----
汪承簠
----
许毓人
----
胡廷瑔
----
姚仲南
----
王璋
----
胡孝龄
----
方华
----
李训诰
----
程炯
----
李家骧
----
李训典
----
陈郊
----
汪声
----
胡彬显
----
陈龙
----
胡清澍
----
谢则才
----
李西樵
----
张汝钧
----
黄立中
----
马如春
----
陈一诚
----
郑文元
----
谢步梯
----
王瑞
----
胡昭璜
----
方积玉
----
李松庆
----
钱友渔
----
章建新
----
谢仁钊
----
王道生
----
方修训
----
胡友来
--
烈士表
卷三十一 民俗
--
生活习俗
----
饮食
----
服饰
----
居住
----
行旅
----
器具
----
礼俗
----
家庭
--
行业习俗
----
农事
----
经商
----
匠工
--
节令习俗
--
婚丧诞辰习俗
----
嫁娶
----
离异
----
特殊婚姻
----
诞辰
----
丧葬
--
宗教信仰
----
佛教
----
道教
----
伊斯兰教
----
天主教
----
基督教
卷三十二 方言
--
方言区划
----
城区话
----
西路话
----
南路话
----
凫峰话
----
民话
----
军话
--
语音
----
声母
----
韵母
----
声调
----
变调
----
方言异读
--
词汇
----
祁门方言词汇特点
----
常用语词辑录
--
语法
----
语法特点
----
语法例句
附录
--
历代县志序言
--
重要文献辑存
--
编后记
--
修纂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