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全面记述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市虎丘区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以充分显示本区既是开发区,又是行政区的地方特色。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目录
封面
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志
图片
--
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大楼
--
民国时期狮子山一带旧貌
--
高新区鸟瞰
--
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
高新区报关报检服务中心
--
高新区税务服务大厅
--
社区服务窗口
--
1993年5月13日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
--
1997年9月21日,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揭牌仪式
--
1997年12月2日,苏州高新区在上海召开投资情况发布会
--
1998年2月26日,留学人员创业园新闻发布会暨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
1998年11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交易洽谈会苏州新区展区
--
1999年9月16日,中国首家IS014000国家示范区授牌仪式
--
2002年12月20日高新区西部开发指挥部,浒墅关、东渚、通安三个分区授牌仪式
--
2000年1月18日,新区技术创新情况说明会在北京举行
--
2004年3月,春飞家电投产仪式
--
高新区出口加工区
--
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
--
高新区环保产品技术交易中心
--
高新国际汽车城
--
苏高新创业园
--
苏高新软件园
--
苏州科技城
--
苏州国际企业孵化器
--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
--
中国银行苏州新区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苏州新区支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苏州监管分局
--
中保财产保险公司苏州市分公司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苏州市分公司
--
东吴证券公司狮山路营业部
--
沪宁高速公路高新区段
--
太湖大道
--
建林路
--
京杭运河高新区段
--
供电设施
--
污水处理厂
--
燃气储配站
--
自来水厂
--
华能热电公司
--
东菱振动仪器测试
--
恒久光电研发
--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
西门子公司
--
索尼公司
--
罗技电子公司
--
佳能公司生产线
--
莱克电器产品检测
--
乐轩科技产品生产线
--
纽威数控生产车间
--
翠冠梨
--
水稻
--
采茶
--
枇杷
--
水蜜桃
--
杨梅
--
摘葡萄
--
新区商业街
--
百润发何山店
--
绿宝广场
--
新城花园酒店
--
香格里拉大酒店
--
阳山湾大酒店
--
2004年8月6日,苏州日本人学校奠基
--
高新区培训中心
--
新区一中新疆班
--
苏州科技学院
--
高新区第二中学
--
苏州外国语学校
--
新升幼儿园
--
阳山实验幼儿园
--
枫桥人民医院
--
专家社区义诊
--
送医下乡
--
区第二届运动会
--
居民晨练
--
群众性体育运动
--
健美操比赛
--
2004年9月27日,社区广场文艺演出
--
2005年7月8日,《四进工程》社区演出
--
2005年7月30日,《红色激情》文艺演出
--
阳光公寓
--
青山绿庭居住区
--
阳山花苑动迁小区
--
名城花园居住区
--
社区书场
--
社区图书馆
--
残疾人康复训练
--
2008年8月11日,高新区首批“并轨”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
--
2008年1月,高新区村股份合作社股红兑现现场
--
社区老年腰鼓队演出
--
幸福的新人
--
书法家为社区居民写春联
--
在新区的外籍人士学苏绣
--
万佛石塔
--
基督教堂
--
兰风寺
--
文昌阁
--
苏州乐园
--
镇湖石桥
--
金盆坞
--
行春桥
--
横塘驿站
--
宝积泉
--
三里亭
--
树山石刻
--
阳山盘龙
--
白马涧龙池
--
石湖晚照
--
大石初雪
--
何山雪景
--
镇湖春色
--
镇湖晨曦
--
雾里水乡
--
太湖帆影
--
镇湖刺绣
--
刺绣作品:春天里来百花开(杭州西湖博览会金奖)
--
刺绣作品:荷之韵(第二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
--
东渚缂丝
--
东渚玉雕
--
浒关织席
--
2011年2月16日,参加区志评审会的领导
--
参加区志评审会全体评审人员合影
--
区志编纂人员合影
--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行政示意图
--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协调发展规划图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卷 建置人口
--
第一章 沿革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区划
--
第二章 境域 治所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治所
--
第三章 开发分区 镇 街道
----
第一节 江苏省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
第二节 浒墅关镇
----
第三节 通安镇
----
第四节 东渚镇
----
第五节 狮山街道
----
第六节 枫桥街道
----
第七节 横塘街道
----
第八节 镇湖街道
--
第四章 人口
----
第一节 规模
----
第二节 构成
----
第三节 控制
第二卷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土壤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土壤
--
第二章 气候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三章 水系水文
----
第一节 湖荡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水位
----
第四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生物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风灾
----
第三节 山林火灾
----
第四节 地质灾害隐患
----
第五节 其他灾害
第三卷 风景名胜
--
第一章 景区
----
第一节 石湖景区
----
第二节 阳山景区
----
第三节 苏州乐园
----
第四节 生态园(村)
----
第五节 城市公园
--
第二章 古迹
----
第一节 遗址 古墓
----
第二节 亭桥塔堤
----
第三节 寺庙庵堂
----
第四节 宅第园墅
----
第五节 牌坊 石刻
----
第六节 古井 名木
----
第七节 其他古迹
第四卷 城区建设
--
第一章 规划编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规划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基础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桥梁
----
第二节 公用事业
----
第三节 房地产业
--
第三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陆路
----
第二节 水路
----
第三节 码头 渡口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邮电
--
第四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污染防治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
第四节 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
----
第五节 绿化
第五卷 开发建设
--
第一章 决策规划
----
第一节 决策形成
----
第二节 政策法规
----
第三节 规划
--
第二章 集团总公司
----
第一节 机构 体制
----
第二节 经济开发
----
第三节 单位选介
--
第三章 投资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基础设施
----
第三节 分区开发
----
第四节 生态环境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第一节 科技载体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
--
第五章 开发成果
----
第一节 引资成果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六卷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油
----
第二节 蔬菜
----
第三节 茶果
----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第二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水产品
----
第四节 蚕桑
--
第三章 农机具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农机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湖河整治
----
第二节 圩堤和水库建设
第七卷 工业
--
第一章 传统手工业
----
第一节 刺绣
----
第二节 刺绣之乡——镇湖
----
第三节 织席
----
第四节 铁木业
----
第五节 竹藤业
----
第六节 酿造业
--
第二章 乡镇工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
第三章 现代工业
----
第一节 电子信息工业
----
第二节 机械工业
----
第三节 汽车及零配件工业
----
第四节 化工和医药工业
----
第五节 轻纺工业
----
第六节 冶金和建材工业
----
第七节 其他工业
第八卷 商贸旅游
--
第一章 商贸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商业街区
----
第四节 商业市场
----
第五节 饮食业 服务业
--
第二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进口
----
第二节 出口
----
第三节 招商引资
----
第四节 出口加工区
----
第五节 保税物流中心
----
第六节 口岸
--
第三章 旅游宾馆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行社
----
第三节 宾(旅)馆饭店
第九卷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体制
----
第二节 收支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地税
----
第二节 国税
--
第三章 银行
----
第一节 业务
----
第二节 银行选介
--
第四章 保险与证券
----
第一节 保险
----
第二节 证券
第十卷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与统计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统计调查
--
第二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用地管理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监督管理
--
第四章 物价和技术管理
----
第一节 物价管理
----
第二节 技术管理
--
第五章 安全监督
----
第一节 监督机制
----
第二节 专项整治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活动
第十一卷 党派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委(区委)工作
--
第二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第二节 工商联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职工团体
----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
第三节 妇女团体
----
第四节 其他社会团体
第十二卷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区历届人代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乡镇(街道)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管委会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施政纪要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政协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第十三卷 民政劳动人事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烈士褒扬
----
第五节 社会管理
----
第六节 村(居)民委员会
--
第二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仲裁
----
第三节 劳动工资与福利
----
第四节 社会保障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六节 劳动监察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人才市场
第十四卷 政法军事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案侦破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消防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反贪污贿赂和反渎职侵权
----
第四节 法律监督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商事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工作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教育
----
第三节 公证与调解
----
第四节 律师与法律援助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防
----
第二节 兵事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人民武装
第十五卷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项目管理
----
第二节 技术市场
----
第三节 科技合作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
----
第一节 科技(产业)园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
----
第三节 科技项目与成果
第十六卷 教育
--
第一章 旧式教育
----
第一节 义塾 书院 社学
----
第二节 私塾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幼儿保教
----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学校设施
----
第四节 教育教学
----
第五节 学校选介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学校设施
----
第四节 教育教学
----
第五节 学校选介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六章 驻区学校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院校选介
--
第七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八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进修 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第十七卷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及场所
----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
第二节 场所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民间文艺活动
----
第一节 传统节庆活动
----
第二节 艺术节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第四节 文艺团体
----
第五节 民间收藏
--
第三章 文艺创作与著述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美术
----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
第四节 戏剧 曲艺
----
第五节 著述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节 文物普查与保护
----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节 出土文物
--
第五章 新闻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电
--
第六章 档案地方志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地方志
第十八卷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医疗制度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公共卫生
----
第六节 卫生行政管理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设施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第十九卷 社会风情
--
第一章 习俗
----
第一节 节令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第四节 生产习俗
----
第五节 其他风尚习俗
--
第二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语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佛教
----
第三节 道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五节 天主教
----
第六节 伊斯兰教
第二十卷 人物
--
第一章 名人传略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吴王僚
------
孙武
------
公孙圣
------
夫差
------
伯嚭
------
春申君
------
何充
------
支遁
------
何求
------
顾野王
------
杨素
------
丁谓
------
谢涛
------
滕元发
------
贺铸
------
范成大
------
郑起潜
------
朱德润
------
杨基
------
矫顺
------
王汝玉
------
王进
------
盛寅
------
金庠
------
许斯温
------
莫震
------
莫旦
------
朱存理
------
卢雍
------
卢襄
------
王宠
------
杨循吉
------
陈道复
------
袁裹
------
王守
------
顾琸
------
朱鸿渐
------
朱希周
------
岳岱
------
顾元庆
------
陈大咸
------
董子策
------
陆子刚
------
袁祖庚
------
周臣
------
申时行
------
赵宦光
------
王之都
------
周顺昌
------
惠有声
------
徐鸣时
------
韩洽
------
汪琬
------
李继白
------
徐枋
------
惠周惕
------
朱柏庐
------
陆在新
------
张德纯
------
惠士奇
------
惠栋
------
顾礼琥
------
凌寿祺
------
吴铠
------
顾禄
----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
吴大澂
------
俞志勤
------
孙苦匏
------
孙咏雩
------
章钰
------
冯子和
------
陈文俊
------
周鸿江
------
房铭德
------
周志敏
------
余觉
------
蔡三乐
------
陈新华
------
徐傅霖
------
尤皞民
------
孙小匏
------
孔厥
------
郑辟疆
------
叶德余
------
徐丽仙
------
张鸿声
------
金东雷
------
吴鸿海
------
薛永辉
------
费达生
--
第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
--
第三章 先进模范
----
第一节全国表彰先进模范人物
----
第二节 江苏省表彰先进模范人物
----
第三节 苏州市表彰先进模范人物
第二十一卷 志余
--
第一章 诗 词 楹 联
----
第一节 诗词选
----
第二节 楹联选
--
第二章 碑文辑存
--
第三章 散文
--
第四章 杂记
----
第一节 民间故事
----
第二节 逸闻轶事
----
第三节 抗日烽火
----
第四节 能工巧匠
编后记
《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志》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