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为章丘市卫生专业志,记述章丘卫生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的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断限。上不立限,上溯到事物的端始,下限止于2005年。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目录
封面
章丘卫生志
《章丘卫生志》编纂人员
《章丘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2006年3月15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对有关章丘卫生工作的批示
--
2004年10月28日,卫生部副部长佘靖题词
--
2006年,济南市市长鲍志强有关章丘卫生工作的批示
--
2005年11月,章丘市委副书记、市长毕筱奇题诃
图片
--
2006年10月28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高强(前排左五)在副省长王军民(前排右二)、卫生厅厅长王天瑞(
--
2006年10月28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高强(左一)在章丘市卫生局局长孟庆杰(右一)的陪同下视察农村卫
--
2006年10月28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左五)与章丘市副市长巩宪群(左四)及章丘市卫生局领导集体在一
--
2006年8月27日,卫生部部副部长王陇德(前排左六)在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包义辉(前排右五)、济南市
--
2006年8月27日,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前左二)在章丘市市长毕筱奇(前右一)副市长巩宪群(后右一)
--
2005年8月24日,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在明水镇视察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
1993年12月26日,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前排左一)在章丘县卫生局局长焦裕淮(左一)县人民医院院长
--
2005年8月24日,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前排右五)在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济南市副市长刘善鹏等陪同下
--
2004年2月27日,卫生部副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委副主任孙隆春(右四)在官庄乡视察农村卫生工作。
--
1997年5月11日,卫生部副部长曹荣桂(左一)在章丘市人民医院院长岳庆祝(中)陪同下视察卫生工作。
--
2004年10月28日,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左二)在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右二)、章丘市市长毕
--
2004年10月28日,佘靖副部长(左五)在中营村视察。
--
1991年6月22日,世界银行副行长拉贾哥波兰先生(前右三)在省卫牛厅厅长张青林(前左一)、章丘县委
--
2003年9月,全国农村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张自宽(右一)在章丘市明水镇视察卫生工作。
--
2001年7月,全国高血压防治联盟专家组在章丘。
--
2004年11月20日,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瑞风(中)、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右)在章丘。
--
2004年9月15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道玉在章丘视察农村卫生工作。
--
山东省副省长张昭福(右一)在市委书记陈先运(左二)陪同下视察卫生工作。
--
2003年6月21日,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在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章丘市市长毕筱奇、卫生局局长孟庆杰
--
2002年10月31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林书香(右二)视察食品卫生工作。
--
2005年6月,山东省卫牛厅厅长王天瑞(前中)在章丘市市长毕筱奇的陪同下视察卫生工作。
--
1986年,原省卫生厅厅长张植萍视察章丘县人民医院。
--
省卫生厅副厅长包文辉(右)、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在市中医医院视察。
--
2006年10月,济南市市长鲍志强(前排左二)在市委书记陈先运(右二)、市长毕筱奇(右一)、市卫生局
--
济南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李家政视察卫生工作。
--
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前左二)在章丘市调研农村卫生工作,章丘市副市长巩宪群(前右二)、市卫生局局长
--
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在章丘视察农村卫生工作
--
2003年6月,章丘市委书记陈先运(右三)视察“非典”防治工作。
--
章丘市市长毕筱奇、常务副市长王道忠、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巩宪群参加合作医疗、卫生城市工作会议
--
市委副书记金增厚(左四)、市人大副主任郭良柱(右四)副市长刘尊芝(左三)市政协副主席王福伟(右三)在
--
市委副书记李玉新(前右)视察农村卫生工作
--
副市长巩宪群(右)发放农村合作医疗补助金
--
章丘市卫生系统总建筑面积业务用房面积示意图(单位:万)
--
卫生系统门诊工作量示意图(单位:万人次)
--
卫生系统床位示意图(单位:张)
--
章丘市卫生系统人员数示意图(单位:个)
--
章丘市卫生系统固定资产总值示意图
--
荣誉附图
--
明水城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布示意图
--
章丘市乡镇卫生机构示意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组织机构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领导人名录
----
科室负责人名单
--
第二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章丘市人民医院
----
第二节 章丘市中医医院
----
第三节 章丘市机关医院
----
第四节 乡镇卫生院
----
第五节 厂矿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
----
第六节 行政村卫生所(室)
----
第七节 区卫生所
----
第八节 联合诊所
----
第九节 个体诊所
--
第三章 专业机构
----
第一节 章丘市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 章丘市妇幼保健院
----
第三节 章丘市慢性病防治站
------
附:章丘县皮肤病防站
------
章丘县结核病防治站
----
第四节 章丘市卫生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第五节 章丘市药品检验所
----
第六节 章丘市口腔医院
----
第七节 章丘市医疗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所
----
第八节 章丘市红十字会血站
----
第九节 章丘市卫生服务站
----
第十节 章丘市除害灭病消杀站
--
第四章 其他机构
----
第一节 明水地区卫生队
----
第二节 干部休(疗)养所
----
第三节 精神病院
--
第五章 红十字会及其他学会、协会
----
第一节 红十字会
----
第二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三节 卫生学会
----
第四节 农村卫生协会
----
第五节 厂企系统医疗卫生管理委员会
----
第六节 章丘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第二篇 卫生行政
--
第一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关工作管理
----
第二节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三节 计划财务管理
----
第四节 思想道德建设管理
--
第二章 医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院管理
----
第三节 社区办医管理
----
第四节 医疗市场执法监督
----
第五节 社会医疗服务
----
第六节 血液管理
----
第七节 医疗事故管理
--
第三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药品监督
----
第二节 药品管理
--
第四章 卫生执法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执法依据
----
第二节 执法主体与管理
----
第三节 综合执法监督与管理
--
第五章 卫生改革
----
第一节 探索起步
----
第二节 治理整顿稳定发展
----
第三节 全面深化整体推进
--
第六章 保健制度
----
第一节 公费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劳保医疗制度及社会医疗费用减免
----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四节 干部保健制度
第三篇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办公室
----
第二节 主要职能及各时期主要任务
--
第二章 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反对细菌战
----
第二节 除“四害”讲卫生
----
第三节 两管五改
--
第三章 创建卫生城镇
----
第一节 环卫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社区卫生文明建设
第四篇 公共卫生
--
第一章 食品卫生
----
第一节 食品卫生管理
----
第二节 食品卫生监督
----
第三节 食物中毒
----
第四节 营养卫生
--
第二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公共场所卫生
----
第二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
----
第三节 化妆品卫生
--
第三章 学校卫生
----
第一节 学校卫生管理
----
第二节 学校卫生监督
----
第三节 学生生长发育调查
----
第四节 学生健康监测
----
第五节 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
--
第四章 劳动卫生
----
第一节 工业劳动卫生
----
第二节 农业劳动卫生
----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
第五章 放射卫生
----
第一节 医用诊断X线机的卫生防护
----
第二节 放射性同位素及工业探伤机的应用情况及放射防护管理
----
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监测
----
第四节 放射性事故及职业病
--
第六章 卫生检验
----
第一节 微生物检验
----
第二节 理化检验
--
第七章 卫生宣教
----
第一节 农民家庭保健员培训
----
第二节 学校健康教育
----
第三节 行业人群卫生知识培训
----
第四节 全民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
第五篇 疾病控制
--
第一章 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计划免疫
----
第三节 效果评价
--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
----
第一节 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消杀灭工作
--
第三章 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地甲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氟病防治
----
第三节 疟疾防治
----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
----
第五节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
----
第六节 布病防治
----
第七节 其他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 专病防治
----
第一节 皮肤病防治
----
第二节 结核病防治
----
第三节 性病防治
----
第四节 精神病防治
----
第五节 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
第六节 牙病防治
----
第七节 防盲治盲
--
第五章 “非典”防治
----
第一节 国内疫情
----
第二节 防治措施
----
第三节 防治成效
第六篇 妇幼保健
--
第一章 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妇女劳动保护
----
第二节 妇女病普查普治
----
第三节 婚姻保健
----
第四节 孕产期保健
--
第二章 儿童保健
----
第一节 儿童健康管理
----
第二节 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
第三节 儿童常见病防治
----
第四节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调查
----
第五节 爱婴医院、爱婴市创建
--
第三章 生殖保健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第二节 不孕症诊治
--
第四章 母婴保健执法监督
----
第一节 执法服务队伍
----
第二节 《出生医学证明》法律证件管理
第七篇 中医中药
--
第一章 中医源流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中医概况
----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后中医事业的发展
--
第二章 中医诊疗技术
----
第一节 内科
----
第二节 外科
----
第三节 骨伤科
----
第四节 妇科
----
第五节 儿科
----
第六节 眼科
----
第七节 针灸推拿
----
第八节 中医护理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
----
第一节 西医学习中医
----
第二节 工作开展与临床实践
--
第四章 中药
----
第一节 中草药资源
----
第二节 药材生产与收购
----
第三节 中药加工炮制与制剂生产
--
第五章 中医单验方选
第八篇 西医
--
第一章 临床医学
----
第一节 内科
----
第二节 外科
----
第三节 妇产科
----
第四节 儿科
----
第五节 眼科
----
第六节 耳鼻喉科
----
第七节 口腔科
----
第八节 麻醉科
----
第九节 烧伤科
----
第十节 皮肤科
----
第十一节 肿瘤科
--
第二章 医疗辅助科室
----
第一节 放射科
----
第二节 检验科
----
第三节 病理科
----
笫四节 特检科
----
第五节 药剂科
--
第三章 护理
----
第一节 护理管理
----
第二节 护理技术
----
第三节 护理队伍
第九篇 农村卫生工作
--
第一章 初级卫生保健(PHC)
--
第二章 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
--
第三章 社区卫生服务
--
第四章 卫生改貌建设
第十篇 医学教育
--
第一章 中医传承
--
第二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初级教育
----
第二节 中等教育
----
第三节 高等教育
--
第三章 在职继续教育
----
第一节 专业培训
----
第二节 电视教育
----
第三节 脱产进修
--
第四章 学术交流
----
第一节 内部交流
----
第二节 对外交流
--
第五章 乡医培训
----
第一节 医院、站所办培训班
----
第二节 卫校办正规化、系统化培训
第十一篇 医学科研
--
第一章 研究机构
----
第一节 山东省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章 丘分所
----
第二节 解放军空军神经内科研究中心章 丘分中心
----
第三节 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章 丘分中心
----
第四节 眼科研究所
----
第五节 医疗器械研究所
----
第六节 中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章 丘脊椎中心
--
第二章 重点研究课题及成果简介
----
第一节 临床研究课题及鉴定成果
----
第二节 医疗辅助研究课题及鉴定成果
----
第三节 护理研究课题及鉴定成果
------
章丘市医学科研成果一览表
--
第三章 医学专著与学术论文
第十二篇 荣誉人物
--
第一章 荣誉
--
第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名医简介传略
------
陈得洋
------
李炜
------
王春山
------
陈月山
------
张洵
------
陈月山
------
李观
------
云生起
------
高择
------
孙泽长
------
李慎修
------
王敏朴
------
王思简
------
李佩
------
吕越
------
王生周
------
李克柔
------
牛元佐
------
胡元懋
------
吕希舜
------
焦汝桂
------
高汝昆
------
焦现
------
张子宏
------
李启承
------
徐绳武
------
康世珩
------
李克广
------
苏松
------
张应光
------
高振方
------
刘琯
------
冯联松
------
隗良能
------
张综
------
巩延相
------
孟云峰
------
张志文
------
张延机
------
韩兆禧
------
徐士刚
------
朱静庭
------
冯汝坤
------
袁荣贵
------
沈恒久
------
郭恒桢
------
赵树伟
------
张延年
------
高荆蔚
------
彭庆阶
------
李允守
------
董振声
------
李以诚
------
皇登瀛
------
赵沐臣
------
杨成见
------
张凤铸
------
石韵笙
------
马鉴清
------
宋贯一
------
张恣孝
------
张恒珊
------
孙注舟
------
鞠友章
------
康伯宸
------
邱传河
------
王云秀
------
张宝琪
------
张洪廉
------
史延泽
------
张广大
------
张百铭
------
韩云瑄
------
焦勉斋
----
第二节 新闻人物
------
徐文德
------
程友德
------
滕永祥
------
焦裕淮
------
单希堂
------
孟庆杰
------
刘子笃
------
赵敏
----
第三节 先模人物
------
(一) 劳动模范
--------
商敬琦
--------
党光福
--------
王光明
--------
王明山
--------
李长梓
------
1983-2006荣获济南市级以上先进个人名录
----
第四节 列表人物
----
第五节 名录人物
第十三篇 杂记
--
民间卫生习俗与民间疗法趣闻轶事
附录
--
一、章丘建置与医药卫生机构沿革
--
二、章丘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章程
--
三、章丘县人民医院关于技术经济岗位责任制的管理条例(节选)
--
四、章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
--
五、中共章丘市卫生局委员会、章 丘市卫生局关于以德治医的实施方案
--
六、卫生系统各级各类人员医德规范
----
章丘市卫生工作者誓言
--
七、章丘市人民政府令第31号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