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宽彝族傣族乡志

芒宽彝族傣族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芒宽彝族傣族乡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9

目录

封面
芒宽彝族傣族乡志
《芒宽乡志》编撰领导小组
凡例
图片
-- 芒宽彝族傣族乡行政区域示意图
-- 芒宽集镇全景
-- 怒江大峡谷芒宽段
-- 芒合糖厂
-- 甘蔗
-- 上江糖厂
-- 千亩连片香料烟样板基地
-- 国家、省、地、市领导视察香料烟基地
-- 咖啡
-- 荔枝园
-- 茶叶
-- 柑橘
-- 龙眼
-- 麻菖蒲
-- 芒果
-- 优质稻
-- 江水上涨淹没粮田
-- 冬包谷
-- 白花岭和尚崖茂密的森林
-- 古丝绸之路白花岭旧街遗址
-- 高黎贡山古道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孟加拉虎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眉长臂猿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鸮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红腹角雉
---- 小熊猫
---- 懒猴
---- 黑熊
-- 白花岭渡假村
-- 中国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白花岭村
-- 护树碑
-- 滇兰珍品——变异草
-- 香姑
-- 名贵药材——灵芝
-- 三叠水景点
-- 奘房
-- 外国专家与傈僳族妇女饮同心酒
-- 双虹桥
-- 高黎贡山日军战壕
-- 勐赖坝渡口
-- 傣族泼水节
-- 彝、傣、苗、白等族篝火晚会
-- 傣族青年男女打“土电话”
-- 傣族青年男女“丢包”
-- 美国、日本专家考察高黎贡山
-- 舞厅树
-- 龙抱树
-- 弩子
-- 1995年应国家文化部邀请到山东蓬莱演出
-- 傣族少女
-- 傈僳族少女
-- 傣族织布
-- 彝族擦大钹
-- 芒宽民族中学
-- 敢顶中学
-- 芒宽中心小学
-- 望兔滩休闲
-- 水库景点一角
-- 白花岭热水河景点
-- 独树成林
-- 红木棉
-- 预备役训练
-- 芒宽集镇新街道
-- 芒宽集镇老街道
-- 马春宏故居
-- 江东异地开发——公路开挖
-- 本届乡党委领导班子
-- 本届乡政府领导班子
-- 本届乡人大主席团领导班子
-- 本届乡纪委领导班子
-- 199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 1942年5月13日抗日远征军53军130师渡怒江双虹桥抗日反攻
-- 1942年5月抗日远征军渡怒江(芒宽段)某渡口反攻抗日
-- 《芒宽彝族傣族乡志》编撰人员
-- 《芒宽彝族傣族乡志》审稿会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地理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一、位置
------ 二、面积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第三节 山脉河流
------ 一、山脉
------ 二、河流
---- 第四节 境内高黎贡山
---- 第五节 怒江芒宽过境段
---- 第六节 土壤气候
------ 一、土壤
------ 二、气候
-- 第二章 建置区划沿革
---- 第一节 芒宽彝族傣族乡建置区划沿革
---- 第二节 各行政村概况
------ 一、勐古行政村概况
------ 二、西亚行政村概况
------ 三、芒龙行政村概况
------ 四、新光行政村概况
------ 五、芒宽行政村概况
------ 七、敢顶行政村概况
------ 八、空广行政村概况
------ 九、烫习行政村概况
------ 十、白花岭行政村概况
------ 十一、芒合行政村概况
------ 十二、大门坎行政村概况
------ 十三、勐林行政村概况
------ 十四、打郎行政村概况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一、耕地
------ 二、园地
------ 三、林地
------ 四、集镇、村庄及工矿用地
------ 五、交通用地
------ 六、水域
------ 七、未利用土地
---- 第二节 水资源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泉水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一、高黎贡山境内植物垂直分布带
------ 二、珍稀树种
------ 三、经济植物
------ 四、药用植物
------ 五、竹类植物
------ 六、菌类植物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一、兽类
------ 二、鸟类
------ 三、两栖爬行动物
------ 四、鱼类
------ 五、昆虫
---- 第五节 矿藏资源
------ 一、金属矿产
------ 二、非金属矿产
-- 第四章 灾害
---- 第一节 旱涝灾害
---- 第二节 泥石流灾害
---- 第三节 火灾
---- 第四节 其它灾害
卷二 经济
-- 第一章 农牧渔业
---- 第一节 体制变革
---- 第二节 田地改良
---- 第三节 粮食作物
------ 一、稻谷
------ 二、包谷
------ 三、小麦
------ 四、其它
---- 第四节 畜禽养殖
------ 一、畜禽品种
------ 二、饲料
------ 三、饲养管理
---- 第五节 兽医
------ 一、疫病
------ 二、防治组织
------ 三、疫病防治
---- 第六节 渔业
------ 一、品种
------ 二、养殖
------ 三、饲料
-- 第二章 热带经济作物
---- 第一节 甘蔗
------ 一、品种
------ 二、种植
------ 三、管理
---- 第二节 香料烟
------ 一、品种
------ 二、种植
------ 三、大田期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调制
------ 六、分级
---- 第三节 咖啡
------ 一、品种
------ 二、种植
------ 三、病虫害防治
------ 四、采收加工
---- 第四节 荔枝
------ 一、品种
------ 二、荔枝苗培育
------ 三、定植
------ 四、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 紫胶
------ 一、放养
------ 二、收采
---- 第六节 芒果
------ 一、品种
------ 二、种植
---- 第七节 茶叶
------ 一、种植
------ 二、管理
---- 第八节 龙眼
------ 一、定植
------ 二、幼年树栽培和管理
------ 三、结果树管理
------ 四、常见病虫害防治
---- 第九节 其它
------ 一、棉花
------ 二、砂仁、草果
------ 三、柑桔、甜橙
------ 四、花生
------ 五、胡椒
------ 六、芭蕉、香蕉
------ 七、红花
------ 八、蔬菜
------ 九、药材
------ 十、攀枝花
------ 十一、麻昌蒲
------ 十二、木爪
------ 十三、缅桃
------ 十四、核桃
------ 十五、石榴
------ 十六、菠萝密(牛肚子果)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一、林木资源
------ 二、植物资源
------ 三、动物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一、种子、苗木
------ 二、造林
------ 三、经济果木种植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一、护林防火
------ 二、依法治林
------ 三、森林病虫害
------ 四、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四节 林权管理
------ 一、林权
------ 二、采伐管理
------ 三、流通管理
------ 四、资源管理
---- 第五节 林木采伐
------ 一、采伐
------ 二、运销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资源状况
------ 一、水资源简介
------ 二、水利状况
---- 第二节 水能利用
------ 一、懒碓
------ 二、碓磨房
------ 三、水轮机
------ 四、碾子
------ 五、水运
------ 六、水利发电
---- 第三节 灌溉工程
------ 一、蓄水
------ 二、引水
---- 第四节 水资源管理
------ 一、水土保持管理
------ 二、饮用水管理
------ 三、工程管理
------ 四、用水管理
-- 第五章 工商业
---- 第一节 手工业
------ 一、彝族手工业
------ 二、傣族手工业
------ 三、傈僳族手工业
------ 四、苗族手工业
------ 五、其它手工业
---- 第二节 糖厂
------ 一、各类小糖厂
------ 二、上江糖厂
------ 三、芒合糖厂
---- 第三节 集市
------ 一、芒宽街
------ 二、西亚街
------ 三、敢顶街
------ 四、烫习街
------ 五、双虹桥街
------ 六、燕子铺街
------ 七、大鱼塘街
------ 八、旧街
------ 九、岗党街
------ 十、芒龙街
---- 第四节 商业网点
------ 一、供销社
------ 二、食品站
---- 第五节 产品交易
------ 一、本地产品交易
------ 二、外地产品交易
------ 三、产品交易成交额
---- 第六节 粮油购销
------ 一、粮油征购
------ 二、粮油调运
------ 三、粮油仓储及加工
------ 四、粮油销售
---- 第七节 工商管理
------ 一、市场管理
------ 二、个体私营(企业)管理
------ 三、企业登记管理
------ 四、经济合同管理
------ 五、规费
-- 第六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古道、渡口
------ 一、古道
------ 二、渡口
---- 第二节 六东线过境段
------ 一、修筑
------ 二、养护
---- 第三节 乡村公路
------ 一、西亚乡村公路
------ 二、芒龙电站路
------ 三、敢顶乡村公路
------ 四、空广乡村公路
------ 五、江东乡村公路
------ 六、白花岭旅游公路
------ 七、三叠水旅游公路
---- 第四节 运输
------ 一、农机培训管理
------ 二、私营汽车运输
------ 三、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五节 邮电
------ 一、邮政
------ 二、电信
------ 三、设备
---- 第六节 邮电管理
-- 第七章 非公有制企业
---- 第一节 农业
------ 一、高黎贡山联营茶厂
------ 二、芒龙咖啡厂
------ 三、新光水果园
------ 四、敢顶茶厂
------ 五、烫习茶厂
------ 六、空广茶厂
------ 七、双虹桥果园
------ 八、勐赖咖啡农场
------ 九、其它
---- 第二节 工业
------ 一、敢顶空心保健竹制品厂
------ 二、保山市芒宽鑫宝咖啡有限公司
------ 三、三坝沟电站
------ 四、勐古水电站
------ 五、西亚水电站
------ 六、芒龙水电站
------ 七、新光水电站
------ 八、芒宽三叠水电站
------ 九、烫习水电站
------ 十、敢顶水电站
------ 十一、白花岭水电站
------ 十二、芒合水电站
------ 十三、保山市新光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
------ 十四、空广村黎宏石灰厂
------ 十五、芒宽乡鹏程红砖厂
------ 十六、芒宽乡沙富石灰粉厂
------ 十七、芒宽乡蜂窝煤加工厂
------ 十八、芒宽乡个体土砖瓦窑
------ 十九、芒宽乡钢材加工点
------ 二十、芒宽乡空心砖点
------ 二十一、建筑公司
---- 第三节 商业
------ 一、芒宽加油站
------ 二、保山市富荣责任有限公司
------ 三、保山市芒宽融融咖啡有限公司
------ 四、保山市嵘钰商贸有银公司
------ 五、保山吕氏热经开发有限公司
------ 六、新光供水厂
------ 七、芒龙村敬老院
------ 八、芒宽民族商店
---- 第四节 土特产品
------ 一、芒果
------ 二、荔枝
------ 三、龙眼
------ 四、甘蔗、蔗糖
------ 五、柑桔
------ 六、香蕉、芭蕉
------ 七、缅桃、核桃
------ 八、香料及其他水果
------ 九、香料烟
------ 十、咖啡
------ 十一、茶叶
------ 十二、芦子
------ 十三、糍粑
-- 第八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一、收入
------ 二、支出
---- 第二节 税务
------ 一、农业税
------ 二、农业特产税
------ 三、工商税
------ 四、企业所得税
---- 第三节 金融
------ 一、存款
------ 二、贷款
------ 三、管理
-- 第九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芒宽集镇建设
------ 一、芒宽集镇
------ 二、其它集市
---- 第二节 农村房屋建设
---- 第三节 土地管理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一、污染
------ 二、治理
------ 三、环境卫生
卷三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中共芒宽彝族傣族乡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一、乡 第一届党代会
------ 二、乡 第二届党代会
------ 三、乡 第三届党代会
------ 四、乡 第四届党代会
------ 五、乡 第五届党代会
------ 六、乡 第六届党代会
---- 第二节 中共芒宽彝族傣族乡委员会
------ 一、乡 第一届委员会
------ 二、乡 第二届委员会
------ 三、乡 第三届委员会
------ 四、乡 第四届委员会
------ 五、乡 第五届委员会
------ 六、乡 第六届委员会
---- 第三节 中共芒宽彝族傣族乡党委工作
------ 一、乡 第一届党委分工
------ 二、乡 第二届党委分工
------ 三、乡 第三届党委分工
------ 四、乡 第四届党委分工
------ 五、乡 第五届党委分工
------ 六、乡 第六届党委分工
---- 第四节 中共芒宽彝族傣族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一、乡 第一届纪委会
------ 二、乡 第二届纪委会
------ 三、乡 第三届纪委会
------ 四、乡 第四届纪委会
------ 五、乡 第五届纪委会
------ 六、乡 第六届纪委会
---- 第五节 组织发展
---- 第六节 党群组织
------ 一、党委办公室
------ 二、组织
------ 三、宣传
------ 四、武装
------ 五、党校
------ 六、工会
------ 七、共青团
------ 八、妇联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芒宽彝族傣族乡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一、乡 第一届人代会
------ 二、乡 第二届人代会
------ 三、乡 第三届人代会
------ 四、乡 第四届人代会
------ 五、乡 第五届人代会
------ 六、乡 第六届人代会
---- 第二节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一、乡 第一届人大主席团
------ 二、乡 第二届人大主席团
------ 三、乡 第三届人大主席团
------ 四、乡 第四届人大主席团
------ 五、乡 第五届人大主席团
------ 六、乡 第六届人大主席团
---- 第三节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
------ 一、乡 第一届人大主席团工作
------ 二、乡 第二届人大主席团工作
------ 三、乡 第三届人大主席团工作
------ 四、乡 第四届人大主席团工作
------ 五、乡 第五届人大主席团工作
------ 六、乡 第六届人大主席团工作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
---- 第二节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工作分工
------ 一、乡 第一届政府分工
------ 二、乡 第二届政府分工
------ 三、乡 第三届政府分工
------ 四、乡 第四届政府分工
------ 五、乡 第五届政府分工
------ 六、乡 第六届政府分工
---- 第三节 直属机构
------ 一、政府办公室
------ 二、联合统计站
------ 三、村规办
------ 四、土地管理所
------ 五、司法所
------ 六、计划生育办公室
------ 七、教办
------ 八、敢顶中学
------ 九、芒宽卫生院
------ 十、敢顶卫生院
------ 十一、兽医站
------ 十二、农业技术推广站
------ 十三、林业站
------ 十四、农村经营管理站
------ 十五、广播站
------ 十六、文化站
------ 十七、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
------ 十八、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
------ 十九、农机站
---- 第四节 驻乡机构
------ 一、财政所
------ 二、工商所
------ 三、地方税务所
------ 四、国税所
------ 五、法庭
------ 六、公安派出所
------ 七、林区派出所
------ 八、高黎贡山芒宽管理站
------ 九、芒宽民族中学
------ 十、粮管所
------ 十一、供销社
------ 十二、食品站
------ 十三、邮电所
------ 十四、农村信用合作社
------ 十五、营业所
------ 十六、上江糖厂
------ 十七、芒合糖厂
------ 十八、芒宽变电站
------ 十九、芒合变电站
-- 第四章 政法
---- 第一节 司法
------ 一、法制宣传
------ 二、调解
------ 三、公证
------ 四、法律顾问
---- 第二节 公安
------ 一、户籍管理
------ 二、禁毒
------ 三、刑事案件
------ 四、治安案件
---- 第三节 审判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役政
------ 一、兵役
------ 二、民兵
------ 三、预备役
---- 第二节 境内滇西抗战
------ 一、历史背景
------ 二、抗日游击斗争
------ 三、渡江反攻
---- 第三节 上江剿匪
------ 一、匪特勾结
------ 二、罪恶行径
------ 三、围剿
卷四 文化
-- 第一章 卫生体育
---- 第一节 卫生设施
------ 一、芒宽中心卫生院
------ 二、敢顶卫生院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一、疟疾
------ 二、肿病
------ 三、结核病
------ 四、螺旋体性传染病
------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 六、流行伤寒
---- 第三节 中西医
------ 一、中医
------ 二、西医
------ 三、医药市场整顿
---- 第四节 乡村诊所
------ 一、合作医疗室
------ 二、个体诊所
---- 第五节 民间卫生习俗
------ 一、温泉浴
------ 二、艾蒿熏室
------ 三、“香汤”浴身
------ 四、保健饮食
------ 五、“五合汤”玉米饭
------ 六、附子炖鸡
------ 七、霍香炒鸡
------ 八、“打醋坛”
------ 九、腊月掸尘
---- 第六节 医疗事故、中毒
------ 一、针头落入病人胃中
------ 二、卡介苗
------ 三、农药中毒
------ 四、病牛肉中毒
------ 五、菌子中毒
---- 第七节 体育
------ 一、学校体育
------ 二、群众体育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一、沿革
------ 二、启明幼儿园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各小学概况
------ 一、勐古小学
------ 二、西亚小学
------ 三、芒龙小学
------ 四、新光小学
------ 五、芒宽中心小学
------ 七、敢顶小学
------ 八、空广小学
------ 九、烫习小学
------ 十、白花岭小学
------ 十一、芒合小学
------ 十二、大门坎小学
------ 十三、勐林小学
------ 十四、打郎小学
---- 第五节 中学教育
------ 一、芒宽民族中学
------ 二、敢顶农业技术中学
---- 第六节 业余教育
------ 一、扫盲教育
------ 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 三、“三后”教育
------ 四、“初职班”教育
---- 第七节 干部教育
------ 一、中师自学辅导
------ 二、“两学”考试
------ 三、函授教育
------ 四、脱产进修
------ 五、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
------ 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 第八节 资金投入
------ 一、小学资金投入
------ 二、中学资金投入
------ 三、教育费附加、教育基金投入
------ 四、勤工俭学
-- 第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种植业科技术推广
------ 一、农业物资推广
------ 二、种植业科技推广
---- 第二节 养殖业科技推广
------ 一、水牛
------ 二、黄牛
------ 三、马
------ 四、骡、驴
------ 五、猪
------ 六、羊
------ 七、渔业
---- 第三节 林业科技推广
------ 一、节能
------ 二、造林
------ 三、磁化水育种
------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 五、森林采伐
------ 六、用材林病虫害防治
------ 七、经济林病虫害
---- 第四节 水利科技推广
---- 第五节 甘蔗科技推广
------ 一、良种推广
------ 二、物资供应
---- 第六节 香料烟科技推广
---- 第七节 医疗卫生科技推广
------ 一、妇幼保健、防疫
------ 二、计划生育
------ 三、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章 广电书报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节 书报
------ 一、《芒宽宣传》
------ 二、《芒宽彝族傣族乡计生简报》
------ 三、学校书报
------ 四、书报征订
---- 第五节 文稿、摄影发表
------ 一、文稿
------ 二、摄影
-- 第五章 民族文化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一、彝族火把节
------ 二、傣族泼水节
------ 三、傣族堆沙节
------ 四、傣族关门节、开门节
------ 五、傣族新年与春节
------ 六、傣族“晃露”节
------ 七、傈僳族刀杆节
------ 八、傈僳族阔时节
------ 九、白族二月八
------ 十、苗族花山节
------ 十一、苗族“吃新节”
------ 十二、回族开斋节
------ 十三、回族古尔邦节
------ 十四、回族圣纪节
---- 第二节 民间歌舞
------ 一、彝家大拔舞
------ 二 、彝族打歌
------ 三、傣族大鼓舞
------ 四、傣族傣戏
------ 五、傈僳族“打跩”
------ 六、傈僳族三弦舞
------ 七、苗族芦笙舞
------ 八、傣族孔雀舞
------ 九、傣族竹杆舞
------ 十、傣族戛贡舞
---- 第三节 民间乐器
------ 一、三弦
------ 二、葫芦笙、芦笙
------ 三、太平箫
------ 四、竹笛、直箫
------ 五、唢呐
------ 六、口弦
------ 七、象脚鼓
------ 八、阿其决列和达提吐
------ 九、牛角二胡
------ 十、叶笛
---- 第四节 方言、习俗
------ 一、方言
------ 二、习俗
---- 第五节 姓氏、传说
------ 一、姓氏
------ 二、传说
---- 第六节 文物古迹
------ 一、青铜器
------ 二、化石
------ 三、古建筑(古遗址)
---- 第七节 名胜景观
------ 一、古树木
------ 二、山水
------ 三、瀑布
------ 四、古道
---- 第八节 民间歌舞演出
---- 第九节 民间艺人简介
卷五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一、性别构成
------ 二、城乡人口
------ 三、民族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 一、晚婚晚育
------ 二、生育节育
---- 第四节 社会生产
------ 一、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
------ 二、粮食生产
------ 三、甘蔗生产
------ 四、香料烟生产
------ 五、畜牧业生产
---- 第五节 人民生活
------ 一、农村经济总收入
------ 二、农民人均所得
------ 三、生活资料拥有情况
------ 四、储蓄
---- 第六节 移民安置
---- 第七节 知青下乡
-- 第二章 民政侨务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福利事业
------ 一、五保护供养
------ 二、孤儿抚养
---- 第三节 社会服务
------ 一、社会救济
------ 二、家庭服务
---- 第四节 生产救灾
---- 第五节 社会募捐
---- 第六节 婚姻登记
-- 第三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彝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住宅
------ 四、服饰
------ 五、婚姻
------ 六、宗教信仰
------ 七、节庆、姓氏
---- 第二节 傣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住宅、饮食
------ 四、服饰
------ 五、婚姻
------ 六、宗教信仰
------ 七、节庆、姓氏
---- 第三节 傈僳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饮食、住宅
------ 四、服饰
------ 五、婚姻
------ 六、宗教信仰
------ 七、节庆、姓氏
---- 第四节 白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饮食、住宅
------ 四、服饰
------ 五、婚姻
------ 六、丧葬
------ 七、节庆、姓氏
------ 八、禁忌
---- 第五节 苗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住宅
------ 四、服饰
------ 五、婚姻
------ 六、宗教信仰
------ 七、节庆、姓氏
---- 第六节 回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服饰、食物
------ 四、婚姻
------ 五、丧葬
------ 六、宗教信仰
------ 七、节庆、姓氏
---- 第七节 汉族
------ 一、分布
------ 二、语系
------ 三、住宅、饮食
------ 四、服饰
------ 五、婚姻及民风民俗
------ 六、丧葬
------ 七、禁忌
---- 第八节 基督教
-- 第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敬老助残
------ 一、敬老
------ 二、助残
---- 第二节 文明单位(村)建设
---- 第三节 五好家庭评比
---- 第四节 十星级文明户评比
---- 第五节 扶贫帮困
---- 第六节 好人好事
人 物
-- 一、人物传
---- 鲁国春
---- 王文学
---- 俸章
---- 蒙兴仁
---- 许在安
---- 好如志
---- 张鸿田
---- 赧文
---- 李绍邬
---- 鲁明应
---- 田发满
---- 杨定芳
---- 早连明
-- 二、清代、民国时期上江坝富豪人家
---- “小白将军”家
---- 李九肖家
---- 杨会家
---- “朱氏四弟兄”家
---- 马春宏家
---- 谢文翰家
---- 罕风琴家
---- 陈尚德家
-- 三、人物表
---- (一)芒宽彝族傣族乡历任干部任职表
---- (二)行政村干部任职名表
---- (三)乡直机关领导干部任职名表
---- (四)市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名表
---- (五)市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名表
---- (六)获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名表
---- (七)烈士名表
-- 四、人物录
---- (一)外籍在芒宽彝族傣族乡工作10年以上者名录
---- (二)历年大中专生升学名录
---- (三)离休干部名录
---- (四)副处级以上干部名录
---- (五)90岁以上长寿老人名录
---- (六)芒宽彝族傣族乡各种民族大学生名录
附 录
-- 一、重要碑文
---- 募修潞江烫习喧双虹桥记
-- 二、重要文献
---- (一)文件
------ 1、关于认真清理、收回“农转非”人员承包土地、山林意见的通知
------ 2、关于加强芒宽乡二半山新老开发区管理的实施办法
------ 3、关于认真实施<关于依法足额征收人民教育基金和教育费附加的决定>的通知
------ 4、保山市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
---- (二)怒江(潞江)、高黎贡山诗词
---- (三)《徐霞客游记》(文录)
---- (四)歌曲
-- 三、其它
---- (一)乡志领导小组名单
---- (二)编写人员承担任务一览表
---- (三)资料提供执笔者名单
---- (四)照片提供者名单
---- (五)本志审核意见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