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粮食志

武威市粮食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武威市粮食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镇粮食供应、粮油集市贸易、粮油仓储调运、粮油财务管理、粮油多种经营等。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2年06月

目录

封面
武威市粮食志
《武威市粮食志》编纂领导小组
《武威市粮食志》编篡办公室人员

凡例
1995年9月,国家商业部部长陈邦柱视察武威市粮食收购工作期间,看望了正在大收粮中的粮管所、库、站职
图片
-- 1991年9月,中商部副部长傅立民在省、地、市领导的陪同下,对全省种草种树先进单位--园林场进行考察
-- 考察园林场
-- 中商部副部长傅立民题词
-- 省粮食局副局长杜颖题词
-- 武威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李万林题词
-- 1991年9月,中商部副部长傅立民在省粮食局副局长杜颖、武威地、市领导的陪同下到丰乐粮管所考察、慰问
-- 1991年10月省粮食局局长王作山视察武威市秋粮收购工作
-- 1991年秋,省粮食局副局长杜颖、基建处处长乔安祥视察武威市仓容、储粮工作
-- 武威市粮食局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武威市粮食局办公楼
-- 具有现代化设备,年加工6万吨小麦专用粉的武威市红柳面粉厂新车间
-- 生产线机组(Ⅰ)
-- 生产线机组(Ⅱ)
-- 红柳面粉厂1958年修建的制粉车间
-- 各粮管所、库兴办的小型面粉厂机组之一
-- 红柳面粉厂生产的系列优质挂面中荞麦挂面获国家星火计划银奖
-- 具有先进设备的武威市植物油脂厂
-- 生产车间
-- 装油车间
-- 武威市植物油脂有限公司创办的粮油工贸大厦
-- 武威市粮食机械厂
-- 部分产品
-- 生产车间
-- 河西粮油批发市场、武威市粮贸公司办公楼
-- 样品图例
-- 样品柜
-- 武威市粮油贸易运输有限公司
-- 粮油贸易运输有限公司蓬布厂车间
-- 2000年9月破土动工扩建仓容1.25亿斤的甘肃武威国家粮食储备库
-- 具有先进设备,年产万吨麦芽的甘肃凉州麦芽厂
-- 浸麦设备
-- 翻搅麦芽生产线
-- 整洁的库存粮面
-- 化验室
-- PVC活动库
-- 露天储粮
-- 粮垛
-- 农民积极向国家交售粮食
-- 输送入库
-- 清朝末年修建的靖边仓
-- 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县仓(第一粮食仓库)
-- 解放初利用民房改建的下高坝仓
-- 始于1949年利用民宅庄院收储粮油的海藏粮油购销站。
-- 始建于1951年的土木结构仓
-- 始建于1955年的土木结构仓
-- 始建于1955年砖木结构的苏式仓
-- 始建于1972年的土圆仓
-- 始建于1976年的砖圆仓
-- 于1983年修建的九条岭隧道式地下战备仓库,代号“715工程”洞口
-- 租借驻军地下飞机库(机洞)储藏粮食
-- 石磨
-- 石碾
--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粮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流通和使用的部分票证
-- 华丰饭店
---- 华丰饭店外景
---- 接待大厅
---- 餐厅
---- 套间
---- 客房
---- 客房
-- 园林场林果、养殖业
---- 第一粮食仓库养殖业
---- 养猪
---- 养牛
---- 鸽子
---- 珍珠鸡
---- 鸽场
---- 火鸡
---- 武威市粮油购销公司开办的粮油超市
---- 林果喜获丰收
---- 养鸡场
---- 养羊
---- 养猪场
---- 养鸡场
---- 沁园饭庄
---- 清源粮管所的沁园饭庄、葡萄园、养鸡场
-- 丰富多采的职工业余文体生活
---- 庆“五一”、“五四”职工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
---- 各代表队列队式
---- 文艺演出
---- 篮球赛
---- 武威市粮食系统迎新春社火队
---- 腰鼓队
---- 彩车
---- 精彩表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 职工书画展、知识竞赛
---- 职工之家
---- 市粮食局团委在每年的学雷锋日,世界粮食日组织青年职工上街为民服务,宣传爱粮、节粮、保粮知识
---- 为民义务修自行车、理发
---- 为民义务医病
---- 慰问驻武部队官兵
---- 同驻军官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 为驻军送粮油
---- 武威军分区、武威市粮食局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文艺演唱会
---- 武威市部队粮油供应站
---- 武威市粮食局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树立为“双拥”先进单位
-- 《武威市粮食志》主编、编辑合影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汉代迄清
-- 第一节 粮食生产
-- 第二节 清朝赋役
---- 一、田赋名称及征粮标准
---- 二、征粮办法
---- 三、催征
---- 四、仓储
---- 五、农民暴动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粮赋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田赋征收
-- 第三节 粮食支销
---- 一、省级公粮
---- 二、军粮
---- 三、国民教师食粮
---- 四、公务人员食粮
---- 五、补助教育经费
-- 第四节 粮食管理及贸易
-- 第五节 粮食储运
-- 第六节 深重的自然灾害
第三章 公粮及农村粮食购销
-- 第一节 粮食生产概况
-- 第二节 粮食购销及产留分配
---- 一、国家部分
---- 二、集体部分(1953年~1986年)
---- 三、社员口粮
-- 第三节 公粮征收
-- 第四节 统购统销的初期阶段
-- 第五节 粮食购销实行“三定”阶段
-- 第六节 粮食购销实行“一定五年”阶段
-- 第七节 征购、销售、调拨包干阶段
-- 第八节 合同定购时期
-- 第九节 粮油议购议销
-- 第十节 农村粮食的统销
---- 一、农村缺粮农民的口粮回销
---- 二、经民、菜农的口粮统销
---- 三、牧民口粮
---- 四、种子粮统销
---- 五、奖售粮
---- 六、其它项目的补助粮
-- 第十一节 粮油购销价格管理
第四章 城镇粮食供应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供应
-- 第二节 计划供应及政策演变
-- 第三节 粮油票证及管理
---- 一、票证种类
---- 二、发行和使用
---- 三、票证管理
-- 第四节 城镇居民及行业用油供应
-- 第五节 农村食油供应
第五章 粮油集市贸易
-- 第一节 粮油贸易
-- 第二节 市场设置与管理
第六章 植物油料、油脂收购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产购销情况
-- 第二节 实行统购和合同订购
第七章 粮油仓储调运
-- 第一节 粮仓建设
---- 一、仓库
---- 二、储油设备
---- 三、社队储粮建仓
-- 第二节 粮油保管
---- 一、粮食质量标准
---- 二、保管与检查
---- 三、仓储制度
---- 四、保粮队伍
---- 五、害虫防治
---- 六、专项储备粮的管理
---- 七、陈化粮管理
-- 第三节 “一符四无”粮仓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一、调运制度
---- 二、调拨价格
---- 三、顺价销售政策
---- 四、水份杂质增减价标准
---- 五、运输损耗管理
---- 六、粮油装具管理
---- 七、协作部门
-- 第五节 粮油运输
第八章粮油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粮食财务会计工作
---- 一、粮食财务制度的建立和演变
---- 二、开展增产节约、改善经营管理
-- 第二节 内部审计工作
-- 第三节 人员工资及福利
---- 一、工资
---- 二、福利
第九章 粮油及饲料工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粮油工业企业
---- 一、武威市红柳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 二、武威市植物油脂有限公司(武威市植物油脂厂)
---- 三、武威市饲料公司(武威市饲料加工厂)
---- 四、武威市粮油机械有限公司(武威市粮食机械厂)
---- 五、武威市粮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凉州麦芽厂)
-- 第三节 粮油成品的质量标准
-- 第四节 粮油加工方式
---- 一、委托加工
---- 二、价拨加工
---- 三、自营加工
---- 四、代农加工
第十章 粮油多种经营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第二节 粮油饮食服务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第十一章 机构沿革及人事变动
-- 第一节 粮食局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企业机构沿革
---- 一、城市单位
---- 二、农村购销企业
-- 第三节 人事沿革
附记
-- 一、省、部级以上的先进单位
-- 二、省、部级以上的先进工作者
---- 刘永夏
---- 梁景贤
---- 田兆林
---- 张文铭
---- 唐永太
---- 陈永和
---- 李永钧
---- 张永胜
---- 董桂立
---- 唐德华
---- 张荣魁
---- 赵旺才
---- 田国英
---- 蔡胜年
---- 李洪学
---- 张祥年
---- 刘致彬
---- 陈生良
---- 孟明礼
---- 周登文
---- 李德福
---- 孟明礼
---- 蔡胜年
-- 三、逮捕法办及判刑人员
---- 谢得文
---- 赵大银
---- 胡兴先
---- 马永龙
---- 吕生和
---- 吴斌
---- 李成尚
---- 张兴平
---- 严生年
---- 张荣魁
---- 张明录
---- 张斌
---- 杨瑾
---- 李东
---- 潘生忠
---- 支平年
---- 白兆云
---- 陈海
---- 陈均国
---- 姬学诚
---- 唐秀梅
---- 董永岳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