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志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计划管理、国民经济计划与执行、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对外经济技术协作等篇。

内容时限: 1950-2000

出版时间: 2002年04月

目录

封面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志
版权页
谨以此书献给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二十周年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小组成员
审验单位
图片
-- 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左一)、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中)视察黔西南
-- 1986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天生桥电站工地
-- 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左二)在省委书记刘方仁(右三).省委常委、州委书记黄瑶(左一)陪同下视
-- 2001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左二)、省委书记刘方仁(左一)视察黔西南兴北镇万亩花椒基地
-- 198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左二)考察黔西南紫木凼金矿
-- 1992年省长王朝文(左三)到兴义考察烤烟基地
-- 1999年省长钱运录(右二)在州委书记许正维(右一)陪同下考察“贵隆绿茶”基地
-- 2000年12月28日举行兴义机场奠基仪式
-- 2000年重点项目移动通信八万门交换机及基站建设竣工典礼
-- 兴义至岔江、顶效至兴仁公路通车典礼
-- 盘百公路南盘江大桥
-- 兴义至顶效公路马岭峡谷大桥
-- 安龙至坝草公路白层大桥通车典礼
-- 兴义威舍火车编组站
-- 普安万亩绿茶基地
-- 睛隆万亩脐橙基地
-- 正在兴起的黔西南畜牧业
-- 兴义绿茵奶牛养殖场
-- 望谟甘蔗基地引进新品种台糖22号
-- 望谟桑郎糖厂
-- 天生桥水力发电总厂
-- 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
-- 天生桥二级电站大坝
-- 白水河二级电厂
-- 中山包电站
-- 兴义220千伏高压输电变电站
-- 贵州醇酒厂一角
-- 贵州醇酒产品系列
-- 兴义化工厂一角
-- 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安龙招堤一瞥
-- 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马岭河峡谷漂流
-- 省级旅游风景名胜贞丰三岔河一瞥
-- 黔西南州黄金开发基地之一老万场金矿生产车间
-- 提炼出的黄金产品
-- 以工代赈的坡改梯工程
-- 顶效开发区一角
-- 兴义桔山新区一角夜景
-- 安居工程住宅小区一角
-- 黔西南州建设银行大楼
-- 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 滇桂黔三省五地州(市)经济协作商品展销会之一
-- 《黔西南州志·国民经济计划志》编纂小组
-- 《黔西南州志·国民经济计划志》审稿会人员合影
-- 黔西南州计划委员会(局)历届主要负责人
---- 卫永年
---- 韩宝廉
---- 王安泽
---- 王胜业
---- 杜阳振
---- 王竞成
---- 禹松柏
---- 赵振东
---- 朱良谋
---- 王隆远
---- 李明光
---- 杜泽忠

编写说明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机构及干部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州级国民经济计划机构
---- 第二节县级国民经济计划机构
---- 第三节对外经济技术协作机构
-- 第二章干部
---- 第一节负责人更迭
---- 第二节人员编制
第二篇计划管理
-- 第一章管理职能
---- 第一节州计划委员会管理职能
---- 第二节县(市)计划委员会管理职能
-- 第二章计划编制管理
---- 第一节编制程序
---- 第二节编制方法
---- 第三节指标体系
-- 第三章计划管理形式
---- 第一节计划目标管理
---- 第二节计划项目管理
第三篇国民经济计划与执行
-- 第一章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 第一节1953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54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55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56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57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章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
---- 第一节1958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59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60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61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62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章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年)
---- 第一节1963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64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65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章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
---- 第一节1966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67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68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69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70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章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
---- 第一节1971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72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73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74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75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六章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
---- 第一节1976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77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78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79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80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七章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
---- 第一节1981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82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83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84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85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八章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
---- 第一节1986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87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88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89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90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九章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1995年)
---- 第一节1991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92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93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94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1995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十章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
---- 第一节1996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二节1997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三节1998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四节1999年的计划与执行
---- 第五节2000年的计划与执行
第四篇中长期规划
-- 第一章中期规划
---- 第一节第一个五年规划(1953~1957年)
---- 第二节第二个五年规划(1958~1962年)
---- 第三节国民经济三年调整规划(1963~1965年)
---- 第四节第三个五年规划(1966~1970年)
---- 第五节第四个五年规划(1971~1975年)
---- 第六节第五个五年规划(1976~1980年)
---- 第七节第六个五年规划(1981~1985年)
---- 第八节第七个五年规划(1986~1990年)
---- 第九节第八个五年规划(1991~1995年)
---- 第十节第九个五年规划(1996~2000年)
-- 第二章长期规划
---- 第一节十年规划(1990~2000年)
---- 第二节十五年规划(1996~2010年)
第五篇专项规划
-- 第一章糖厂建设规划(1978~1985年)
---- 第一节蔗糖资源
---- 第二节糖料生产及制糖工业的发展规划
-- 第二章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 第一节基本情况
---- 第二节对贫困地区规划的总体设想
-- 第三章国土资源规划
---- 第一节规划的背景及过程
---- 第二节规划编写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综合农业区划
----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综合农业区的划分原则和依据
---- 第三节综合农业区划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综合农业区划的重要作用
-- 第五章“两江一河”开发区建设布局及环境整治规划
---- 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 第二节规划概况及内容
-- 第六章黔西南境内南昆铁路沿线生产力布局规划
---- 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 第二节规划的主要内容
-- 第七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第一节规划编制依据和形成
---- 第二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内容
-- 第八章南北盘江综合开发规划
---- 第一节规划背景及编制过程
---- 第二节规划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六篇以工代赈
-- 第一章以工代赈计划管理
---- 第一节以工代赈规划编制
---- 第二节计划的下达及监督
-- 第二章以工代赈项目管理
---- 第一节项目申报审批及实施
---- 第二节项目管理措施及形式
-- 第三章资金管理及建设成果
---- 第一节项目资金渠道及资金使用监督
---- 第二节以工代赈建设成果
第七篇对外经济技术协作
-- 第一章三省五地州市经济协作区
---- 第一节协作概况
---- 第二节经济技术协作
-- 第二章招商引资
---- 第一节招商引资活动
---- 第二节招商引资项目
---- 第三节招商引资政策
附录
-- 一、黔西南州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 二、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意见
-- 三、全州改革开放20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分重大项目索引
-- 四、嘉奖情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