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日县志

桑日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桑日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全貌,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方法,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目录

封面
桑日县志
题词
《桑日县志》编纂委员会
《桑日县志》编辑室
《桑日县志》初审人员
《桑日县志》复审人员
《桑日县志》终审人员
《桑日县志》评审验收领导小组
《桑日县志》总编小组
《桑日县志》出版编辑部
图片
-- 桑日县行政区划图
-- 1999年9月15日,湖南省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昌贡(前排中)率领的岳阳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在山南地
-- 1999年9月15日,湖南省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昌贡代表岳阳市委、市政府向桑日县捐赠资金和车辆等。
-- 2000年6月,中共桑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次仁欧珠(右二)在桑日镇检查指导工作。
-- 2000年8月12日,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储波(二排中)为团长的湖南省党政代
-- 2000年11月,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仓珍(二排右二)率领山南地区教育督导组,到桑日县中学检查指导教学
-- 雅鲁藏布江桑日峡谷
-- 达古村娘格大落差
-- 达古村涅卡跌水
-- 达古村自然风景
-- 流经桑日的雅鲁藏布江
-- 桑日县境内的高山湖泊
-- 沃卡温泉
-- 沃德贡杰雪山
-- 黑颈鹤
-- 生育石
-- 马鹿
-- 白唇鹿
-- 长角的马
-- 牦牛
-- 1993年7月20日,桑日县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1995年5月,在县小礼堂召开中共桑日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 1993年7月25日,参加桑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投票。
-- 武警县中队官兵为桑日镇“五保户”送柴火。
-- 参加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支前英模。
-- 1990年11月,桑日县在开展党员教育的工作中,县机关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泽当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 桑日县城全景
-- 1992年建成的县委、人大、政府办公楼。
-- 县机关干部职工住宅楼
-- 2000年建成的县委、人大、政府办公楼。
-- 中国农业银行桑日县营业室
-- 1995年6月,桑日县邮电局技术人员在架设农话微波网。
-- 中国邮政桑日县营业室
-- 中国电信桑日县营业厅
-- 县城友谊广场
-- 县城东环路
-- 县城岳阳路
-- 县城向阳路
-- 改建后的桑日镇办公、住宅楼
-- 改建前的桑日镇办公、住宅房
-- 改建前的增期乡办公、住宅房
-- 改建后的增期乡办公、住宅房
-- 改建后的白堆乡办公、住宅房
-- 改建后的绒乡办公、住宅房
-- 农技人员在察看冬小麦长势
-- 已成熟的青稞
-- 已成熟的油菜
-- 已成熟的冬小麦
-- 机械收割冬小麦
-- 机械打场
-- 1988年,增期乡格布村次旦家养的两百多头牦牛。
-- 改良黄牛
-- 古核桃树
-- 古柏树
-- 颇章 林卡
-- 桑日镇雅鲁藏布江人工防护林
-- 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植树造林
-- 1994年,农牧民在胜天渠建设工地施工。
-- 水磨引水渠
-- 1986年10月建成的沃卡二级电站厂房。
-- 1978年10月建成的沃卡三级电站厂房。
-- 1999年底建成的沃卡一级电站厂房。
-- 沃卡一级电站沃卡河许木村蓄水坝
-- 沃卡一级电站白堆河引水管道
-- 县铜选矿厂车间
-- 县铜选矿厂生产的铜矿粉
-- 1984年,农牧民首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
-- 桑日县鲁康村雅鲁藏布江渡口
-- 1996年6月建成的桑日县鲁康村雅鲁藏布江吊桥。
-- 桑日县中学教学楼
-- 桑日镇第一完小
-- 白堆乡完小
-- 增期乡完小
-- 2000年6月12日,桑日县中学举办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
-- 运动会入场式
-- 短跑
-- 跳高
-- 2000年12月8日,自治区“普六”验收工作组听取全县教育工作汇报。
-- 1993年6月28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官员坂井芬兰、何苏珊、李秋如和国家卫生部妇幼项目办
-- 县人民医院藏医科医生在为病人看病。
-- 1999年10月建成的桑日县人民医院门诊楼。
-- 1989年,山南地区抢救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听取桑日县抢救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汇报。
-- 1989年桑日县抢救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农牧区收集资料。
-- 1999年,桑日县在实施国家“西新工程”中,工作人员在安装调试电视。
-- 县机关干部职工进行乒乓球比赛。
-- 桑日、曲松两县的业余篮球队进行友谊赛
-- 县机关干部职工与武警县中队官兵进行拔河比赛
-- 县机关开展业余棋牌活动
-- 传统竞技项目--打牛角
-- 传统竞技项目--抱石
-- 传统竞技项目--赛马
-- 1997年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县机关业余宣传队表演自编自导的文艺节 目。
-- 农牧民群众在观看文艺节 目。
-- 2000年9月3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1周年,县机关各党支部表演文艺节 目。
-- 2000年9月30日,为庆祝国庆,县机关幼儿园小朋友表演文艺节 目.
-- 2000年,为庆祝县文化活动中心落成,县机关业余宣传队表演文艺节 目。
-- 恰嘎宗政府遗址
-- 颇章 庄园遗址
-- 丹萨梯寺
-- 增期强巴林寺
-- 吉如拉康寺
-- 曲龙寺
-- 卡玛当寺
-- 丹萨梯寺收藏的麦拉铜像
-- 强巴林寺收藏的十一面观音镀金铜像
-- 曲龙寺收藏的宗喀巴大师镀金铜像
-- 曲龙寺所藏宗喀巴大师手印石、所骑牦牛的角和强巴恰多(石头)
-- 吉如拉康寺内的泥塑菩萨像局部(吐蕃时期)。
-- 卡玛当寺收藏的洛吉卓玛唐卡
-- 曲龙寺内的沃德贡杰山神壁画
-- 曲龙寺收藏的金护身佛、九眼石、四眼石、三眼石。
-- 丹萨梯寺收藏的银贡碗
-- 2005年4月22日,《桑日县志》复审会在桑日县召开
-- 2007年5月24日,《桑日县志》终审会在桑日县召开。
-- 2007年9月18日,《桑日县志》验收会在地委会议中心召开。
-- 2005年至2007年底的县方志办工作人员.
总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水文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水文
-- 第三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第五节 风能与太阳能资源
---- 第六节 矿产资源
---- 第七节 自然保护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地质灾害
---- 第三节 气象预报与观测
第二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境域与建置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
---- 第二节 乡镇概况
第三篇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共桑日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代会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四节 政法协调
---- 第五节 组织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统一战线
---- 第八节 机要档案
-- 第二章 政协与群众团体
---- 第一节 政协
---- 第二节 工会
---- 第三节 共青团
---- 第四节 妇联
---- 第五节 其他组织
第四篇 政权政务
-- 第一章 桑曰县人大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代表选举
---- 第四节 履行职能
-- 第二章 政 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区乡镇政府
---- 第三节 施政
-- 第三章 人事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职称评聘
---- 第四节 劳动就业
---- 第五节 工资福利
-- 第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救灾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勘界工作
---- 第七节 支前工作
---- 第八节 基层政权建设
第五篇 巡视与援助
-- 第一章 治辖与巡视
---- 第一节 治辖
---- 第二节 巡视
-- 第二章 受援工作
---- 第一节 援助政策及措施
---- 第二节 人财物援助
---- 第三节 援藏工作效益
第六篇 公检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保卫
---- 第三节 刑侦与看守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法纪、监所检察
---- 第四节 法律监督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传统司法
---- 第三节 刑事与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与行政审判
---- 第五节 案件执行与复查
---- 第六节 调解
第七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工作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基本建设管理
-- 第二章 统计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与普查
-- 第三章 价格与计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 综合管理
--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
---- 第三节 土地年检登记
---- 第四节 监督与查处
第八篇 农牧林水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农业区划
---- 第四节 耕地与劳动力
---- 第五节 农业生产
---- 第六节 农业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 农机具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牧业区划
---- 第四节 草场
---- 第五节 牲畜结构
---- 第六节 牲畜保护及改良
---- 第七节 疫病防治及抗灾保畜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林业区划
---- 第三节 林业资源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林业管护
---- 第六节 砍伐制度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农村小水电及风能发电
第九篇 工商粮贸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构 叶
---- 第二节 加工业
---- 第三节 民族手工业
---- 第四节 电力工业
-- 第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 私营商业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第六节 土特产品收购
---- 第七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储运与保管
---- 第四节 粮油加工
---- 第五节 盐粮交换
-- 第四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四节 家禽养殖业
---- 第五节 副业
第十篇 交通邮电与城建旅游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道路桥梁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三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民居建设
---- 第二节 县城建设
---- 第三节 区乡镇驻地建设
---- 第四节 城建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 第四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分布
---- 第二节 旅游景观
---- 第三节 旅游设施
第十一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贷款
第十二篇 文化教育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学艺术
---- 第三节 歌舞
---- 第四节 语言
---- 第五节 文物
---- 第六节 地方志
-- 第二章 广播影视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广播
---- 第四节 电视
-- 第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基础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 第四节 师资
---- 第五节 教育投入和设施建设
---- 第六节 教学管理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职工体育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第十三篇 卫生科技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制度
---- 第三节 医疗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公共卫生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七节 医政药政
---- 第八节 卫生经费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工作
第十四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变动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二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节 宗教
-- 第三章 民俗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生育与取名
---- 第三节 礼仪
---- 第四节 节 庆
---- 第五节 婚俗
---- 第六节 丧葬
---- 第七节 禁忌
---- 第八节 传统习俗
第十五篇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中央驻军
---- 第二节 地方驻军
-- 第二章 兵役与战事
---- 第一节 兵差
---- 第二节 征兵工作
---- 第三节 民兵工作
---- 第四节 战事
-- 第三章 军政军民关系
---- 第一节 拥政爱民
---- 第二节 支援地方建设
---- 第三节 抢险救灾
人物
-- 一、传
---- 帕木竹巴·多吉杰布
---- 麻吉·拉吉卓玛
---- 多吉贝
---- 绛曲坚赞
---- 扎巴坚赞
---- 成烈嘉措
-- 二、简介
---- 彭毛
---- 张鸿钧
---- 刘绍民
---- 罗布次仁
---- 平措旺堆
---- 平措杰布
---- 次仁多布杰
---- 土登
---- 常希学
---- 次仁多吉
---- 多布杰
---- 仁典
---- 平措旺堆
---- 格桑多布杰
---- 刘家骥
---- 王国珍
---- 杜果
---- 张志泽
---- 李习珍
---- 格桑巴珠
---- 李桂欣
---- 次登彭措
---- 杨天毅
---- 殷清华
---- 拉巴
---- 次仁欧珠
---- 张宝玉
-- 三、表
大事记

-- 桑颇家族考略
附录
-- 一、狠抓批修整风,坚决执行总路线,大鼓干劲学大寨,大干三年上《纲要》
-- 二、桑日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办法
-- 三、桑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
-- 四、桑日县扶贫攻坚“九五”计划
-- 五、中国共产党桑日县委员会关于桑日县基层组织建设1998年~2000年规划
-- 六、岳阳市第二批援藏干部工作总结
-- 七、丹萨梯寺简介
-- 八、丹萨梯寺藏经室柱面上写的京俄之著作
索引
英文目录
编后记
总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