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治河村志(1949-2009)

尧治河村志(1949-2009)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时间断限为1949年至2009年,为保存珍贵资料,个别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溯到民国以至晚清。

内容时限: 1949-2009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尧治河村志
《尧治河村志》编纂委员会
《尧治河村志》评审委员会
《尧治河村志》编辑室
图片
-- 尧治河村行政区划图
-- 尧治河在中国的位置
-- 尧治河山村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右一)在尧治河村视察时与孙开林亲切交谈
--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左四)在尧治河村视察
-- 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良(前排左三)在尧治河村视察时与群众亲切交谈
-- 原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右二)在尧治河村视察
-- 湖北省政协主席宋育英(右三)视察尧治河村
--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右四)在尧治河村视察
-- 湖北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前排左一)在尧治河村福利院看望慰问老人
--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右三)视察尧治河村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右四)在尧治河村视察指导工作
-- 襄樊市委书记唐良智(左一)在尧治河村视察工作
-- 原襄樊市市长罗辉(右二)在尧治河村视察工作
-- 襄樊市政协主席杨祥义(右一)在尧治河村视察工作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代表大会合影留念
-- 江泽民主席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全体代表合影
-- 胡锦涛总书记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合影留念
-- 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合影
-- 孙开林 中共保康县委常委、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湖北尧治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盘山公路
-- 龙门广场
-- 娱乐健身场所
-- 通信基站
-- 20世纪90年代村委会办公楼、尧治河村磷矿矿部
-- 现村委会、尧治河集团公司办公楼
-- 药材基地
-- 矿山绿化
-- 水土治理
-- 坡改梯田
-- 马桥一级水电站大坝
-- 尧治河一级水电站
-- 尧治河二级水电站
-- 尧治河三级水电站
-- 尧治河四级水电站
-- 村民别墅
-- 20世纪60年代前村民住房
-- 20世纪70年代村民住房
-- 20世纪80年代村民住房
-- 20世纪90年代村民住房
-- 龙门口别墅区新貌
-- 堂屋
-- 餐厅
-- 厨房
-- 卧室
-- 湖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示范基地——尧治河宾馆
-- 尧治河水库(党员教育基地)
-- 龙门口
-- 尧帝峡谷
-- 三叠瀑
-- 仙女溪
-- 川字瀑
-- 寿桃峰
-- 野人谷秋景
-- 重峦拥翠
-- 瀑布岩
-- 碧龙潭
-- 龙门人家
-- 龙须瀑
-- 一线天
-- 云海
-- 高峡平湖
-- 野人洞天
-- 梨花山
-- 黄龙观
-- 秦家厂
-- 高山亭阁
-- 石猴
-- 仙人桥
-- 尧治河的冬天
-- 千年龙宫
-- 龙门寺
-- 观音阁
-- 火漆树
-- 红豆杉
-- 八月炸
-- 迎春花
-- 独蒜兰
-- 丫巴果
-- 腊梅花开
-- 海棠
-- 江边一碗水
-- 七叶一枝花
-- 头顶一颗珠
-- 文王一支笔
-- 野羊
-- 雉鸡
-- 猕猴
--
-- 鼯鼠
-- 笔树成荫
-- 孙开林在清华大学演讲
-- 尧治河纪念创业发展20周年
-- 村20年创业发展庆典活动
-- 纳新党员入党宣誓
-- 电影《你追我赶》拍摄在我村开机
-- 党风廉政教育
-- 尧治河村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
-- 磷化工高峰论坛
-- 中央党校第25期中青干部在尧治河村培训
-- 村书画展览厅
-- 村小学
-- 五星文明户
-- 农户书房
-- 农家书屋
-- 村卫生室
-- 村福利院
-- 左图:省领导视察村福利院
-- 中右图:村小学生在村福利院开展“我陪老人过重阳”献爱心活动
-- 周湾工业园区
-- 三福公司
-- 配矿厂
-- 丰荣公司
-- 宏磷公司
-- 霖泓酒店
-- 酒业公司
-- 磷矿开采硐口
-- 荣誉附图
题词
-- 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良题词
-- 原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伍荣显题词
-- 原省政协副主席杨斌庆题词
-- 保康县老年书法协会主席彭德运题词
-- 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郭书田等题词
--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谢明干题词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保康书协主席郑长宝题词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 区域环境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一、位置面积
---- 二、建置区划
-- 第二节 地质
---- 一、地质结构
---- 二、地质构造
-- 第三节 地貌
---- 一、地貌特征
---- 二、地貌类型
-- 第四节 气候
---- 一、气候特征
---- 二、气候要素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风灾
---- 三、霜冻
---- 四、雹灾
---- 五、低温阴雨
---- 六、地质灾害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一、土地资源
---- 二、矿产资源
---- 三、水力资源
---- 四、生物资源
---- 五、奇异现象
-- 第七节 环境保护
---- 一、景观保护
---- 二、水环境保护
---- 三、生活环境治理
---- 四、矿区环境治理
---- 五、工程建设环境治理
第二章 人口社会
-- 第一节 人口概况
---- 一、人口源流
---- 二、人口数量
---- 三、人口构成
-- 第二节 人口控制
---- 一、人口生育状况
---- 二、计划生育
-- 第三节 人民生活
---- 一、饮食
---- 二、穿衣
---- 三、住房
---- 四、交通
---- 五、消费
第三章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社队(大集体)统一管理
---- 二、村企分责管理
---- 三、集团公司综合管理
-- 第二节 经济管理
---- 一、战略决策
---- 二、经营管理
---- 三、人事管理
---- 四、财务管理
---- 五、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
---- 一、起步
---- 二、拓展
---- 三、跨越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一、磷化工
---- 二、水电业
---- 三、酿酒业
---- 四、其它产业
-- 第三节 工业企业简介
---- 一、采矿业
---- 二、水电业
---- 三、酿酒业
---- 四、磷化工
第五章 商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一、集体经营
---- 二、个体经营
-- 第二节 商业企业
---- 一、双代店
---- 二、农工商门市部
---- 三、农贸公司
---- 四、宾馆、酒店
---- 五、个体户
第六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一、野人洞
---- 二、野人谷
---- 三、马面河
---- 四、龙门口
---- 五、梨花山
---- 六、尧治河
-- 第二节 旅游规划
---- 一、指导思想
---- 二、规划目标
---- 三、规划方案
-- 第三节 旅游开发
---- 一、旅游景点建设
---- 二、旅游设施建设
---- 三、旅游组织机构
---- 四、创建“旅游名村”
第七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概况
---- 一、改革开放以前
---- 二、现代化建设时期
-- 第二节 生产要素
---- 一、土壤
---- 二、水
---- 三、肥料
---- 四、劳动力
---- 五、畜力
---- 六、农机具
-- 第三节 农业生产关系
---- 一、个体所有制
---- 二、集体所有制
----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
---- 一、旱改水
---- 二、坡改梯
---- 三、改造冷浸田
---- 四、水土保持
-- 第五节 种植业
---- 一、粮食
---- 二、油料
---- 三、蔬菜
-- 第六节 养殖业
---- 一、牲畜养殖
---- 二、家禽养殖
---- 三、养蜂
---- 四、畜禽防疫
-- 第七节 多种经营
---- 一、采集
---- 二、狩猎
---- 三、药材种植
---- 四、粮油加工
第八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生产
---- 一、木材砍伐加工
---- 二、木炭生产
---- 三、竹木制品加工
-- 第二节 山林保护
---- 一、林权改革
---- 二、植树造林
---- 三、封山育林
---- 四、退耕还林
第九章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交通
---- 一、人行骡马道
---- 二、公路
-- 第二节 电力
---- 一、供电设施
---- 二、用电
-- 第三节 通信
---- 一、有线
---- 二、移动通信
---- 三、宽带
---- 四、网站
---- 五、传真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一、广播
---- 二、电视
第十章 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自然村落
---- 一、自然村落形成
---- 二、自然村落分布
-- 第二节 新村建设
---- 一、住房建设
---- 二、配套设施建设
-- 第三节 园林绿化
---- 一、公共环境绿化
---- 二、农户庭院绿化
第十一章 党群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一、党支部
---- 二、党总支
---- 三、党委
---- 四、基层党组织
-- 第二节 党员队伍
---- 一、党员
---- 二、党员管理
-- 第三节 党建工作
---- 一、基层组织建设
---- 二、思想作风建设
---- 三、党风廉政建设
---- 四、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节 群团组织
---- 一、农协会、贫协会、农会
---- 二、共青团
---- 三、妇代会
---- 四、工会
第十二章 村民委员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群利高级社
---- 二、尧治河大队
---- 三、尧治河村民委员会
--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 第三节 村委会(队委会)内设机构
---- 一、解放初期
---- 二、现代化建设时期
-- 第四节 村民自治
---- 一、村民大会
---- 二、村民代表
---- 三、村民议事
---- 四、村务公开
---- 五、村民自治章程
第十三章 党务政务活动
-- 第一节 解放初期
---- 一、清匪反霸
---- 二、土地改革
---- 三、农业合作化
---- 四、大跃进
---- 五、大办钢铁
--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时期
---- 一、整党活动
---- 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三、“双思”教育
----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
---- 五、“保先”教育活动
---- 六、“三级联创”活动
----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十四章 治安调解
-- 第一节 治安调解工作
---- 一、对“四类分子”监督改造
---- 二、案件查处
---- 三、普法教育
----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五、法律服务
---- 六、诉讼案件
-- 第二节 民兵
---- 一、民兵组织
---- 二、民兵训练
第十五章 民政
-- 第一节 救济救灾
---- 一、救灾
---- 二、救济
---- 三、低收入保障
-- 第二节 优抚、扶贫
---- 一、优待、抚恤
---- 二、扶贫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一、福利院
---- 二、社会保障
第十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尧治河精神塑造
---- 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二、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
----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 四、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 五、高效协调的团队精神
-- 第二节 文明村创建
---- 一、宣传教育
---- 二、文明单位创建
第十七章 科技
-- 第一节 农业科技
---- 一、种植试验
---- 二、间作种植技术
---- 三、地膜覆盖技术
---- 四、塑料大棚生产技术
---- 五、包谷、洋芋制种技术
---- 六、生猪、山羊品种改良
---- 七、木耳、香菇栽培
-- 第二节 工业科技
---- 一、硐采技术
---- 二、隧道技术
---- 三、磷化工技术改造
-- 第三节 窑法磷酸研制
---- 一、研制概况
---- 二、研制成果
---- 三、工艺改进
---- 四、设备研制
第十八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设施
---- 一、校舍
---- 二、教学设备
-- 第二节 教育教学管理
---- 一、教学管理
---- 二、教育管理
第十九章 卫生
-- 第一节 卫生防疫
---- 一、传染病防治
---- 二、地方病防治
-- 第二节 医疗保健
---- 一、医疗机构
---- 二、医疗业务
---- 三、妇幼保健
---- 四、新型合作医疗
第二十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民间文化
---- 一、传说故事
---- 二、谚语俗语
---- 三、建筑文化
---- 四、饮食文化
---- 五、酒文化
---- 六、服饰文化
---- 七、劳动号子
---- 八、娱乐文化
---- 九、曲艺
---- 十、社交礼仪
---- 十一、民风民俗
-- 第二节 诗文、楹联选录
---- 一、诗词
---- 二、楹联
---- 三、散文
---- 四、小小说
-- 第三节 文物
---- 一、老龙洞寨墙
---- 二、黄龙观石香炉
---- 三、顶珠
-- 第四节 文化宣传
---- 一、墙报
---- 二、板报
---- 三、简报
---- 四、通讯报道
---- 五、书刊
---- 六、宣传画册、光盘、广告牌、标语口号
---- 七、冠名比赛
---- 八、文艺演出
---- 九、演讲
-- 第五节 氏族文化
---- 一、谱系
---- 二、传承
-- 第六节 体育
---- 一、体育设施
---- 二、体育锻炼
---- 三、体育竞赛
第二十一章 人物
-- 一、人物传
---- 黄光灿
---- 李本藩
---- 黄人凤
---- 任光发
---- 黄忠乾
---- 许先炳
---- 许先云
---- 杨春贵
---- 朱家福
---- 杨宜芳
---- 王承银
---- 周永强
---- 孙明志
-- 二、人物简介
---- 王茂杰
---- 樊明富
---- 许年福
---- 陈隆万
---- 黄政国
---- 刘官印
---- 许年鹏
---- 杨占杰
---- 黄菊初
---- 孙开林
---- 许烈奎
---- 王绵远
---- 杨宜山
---- 姜兴武
-- 三、人物表
第二十二章 荣誉
-- 一、集体荣誉
-- 二、家庭荣誉
-- 三、个人荣誉
附录
-- 一、重要文献
-- 二、资料辑录
-- 三、古文化线索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