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轿子山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2
出版时间:
2004年10月
目录
封面
轿子山镇志
版权页
《轿子山镇志》编纂委员会
《轿子山镇志》审稿委员会
《轿子山镇志》编纂组
《轿子山镇志》市、区审稿人员名单
图片
--
轿子山镇政区图
--
轿子山镇政府办公楼
--
轿子山镇小城镇一角
--
1996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到轿子山镇视察党建工作
--
1996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轿子山镇袁家屯村党员活动室
--
原教育部副部长陈曾固同志中年肖像(轿子山镇小园村人)
--
2002年4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华祥在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杨洪俊等领导的陪同下到轿子山镇云盘村调研
--
地委书记段敦厚、市委书记慕德贵等领导出席轿子山镇跳蹬场大坝子土地复垦工程动工仪式
--
慕德贵书记与云盘村民亲切交谈
--
2003年11月,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贵新到轿子山镇调研
--
“九三”学社专家为镇、村干部进行科技培训
--
千峰山风景名胜区永峰山吉祥寺残存遗址
--
千峰山风景名胜区玲珑洞景观
--
千峰山风景名胜区永峰山吉祥寺玉佛
--
千峰山风景名胜区厦耳小峡谷风光
--
千峰山风景名胜区知青公园麒麟湖风光
--
晨曦中的轿子山镇林场
--
轿子山镇扁山茶场一角
--
优质煤山杏香绿茶——轿鼎毛峰
--
尖山村滕家庄村民组的西红柿种植
--
云盘村特有的沙土辣椒
--
青山村小型陶瓷加工
--
繁荣的跳瞪场大牲畜市场一角
--
云盘村熊家山村民饲养的黑山羊
--
本寨村个体养鸭
--
金钟院村村民饲养的育肥商品猪
--
1995年7月,轿子山镇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黄果树风景区召开
--
1999年10月,轿子山镇计算机培训I班第一期学员接受培训
--
2001年3月,轿子山镇组织村干部进行法律、WTO知识培训
--
2001年8月,轿子山镇农经网站、信息中心成立
--
2003年10月,贵州大学黄茂荣教授应邀到镇为科技示范户进行果树栽培技术培训
--
2002年12月,千峰山景区资源调查报告评审会在轿子镇会场召开
--
2000年8月9日,国际利不赞牛协会王席路易博士应邀到镇为养殖示范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
--
繁荣的跳蹬场集市
--
丰富的煤炭资源
--
闽航砖厂一角
--
为澳大利亚大使与该校学生合影
--
2004年6月1日,轿子山镇全体师生聚集在镇中心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
--
2002年5月,轿子山镇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
2002年5月,轿子山镇组织教师参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
--
2003年11月,省“两基”评估验收团巡视组在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杨洪俊等领导的陪同下到轿子山镇检查“
--
2002年7月,武警贵州省总队捐赠12万元援建轿子山希望小学
--
1995年10月,轿子山镇袁家屯至屯脚路段千峰河桥竣工
--
2001年10月,新寨村渴望工程举行剪彩仪式
--
2002年5月,轿子山镇水厂竣工投入使用
--
2002年4月,轿子山镇“安居工程”——教师住宅楼竣工投人使用
--
整洁明亮的轿子山镇计生大楼
--
武警希望小学——轿子山镇中心完小
--
境内跳蹬场中学
--
境内青山职业中学
--
1978年白坟公社民兵参加安顺军分区组织的“六○”炮比武实弹射击
--
2000年12月,镇领导欢送新兵入伍,并赠送纪念品
--
2003年11月,由轿子山镇选送的儿童舞蹈——《苗岭的早晨》参加西秀区“两基”文艺汇演
--
2003年3月,郭家屯村地戏团在千峰山景区永峰山景点为游客表演节目
--
2002年,轿子山镇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图为医务人员为计生对象填发妇检本
--
2003年3月6日,轿子山镇举行千峰山景区开放仪式
--
2003年11月9日,轿子山镇志编篡委员会对《轿子山镇志》初稿进行汇审
--
《轿子山镇志》审稿、编纂委员会成员
--
《轿子山镇志》编纂组成员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制
--
第一节 民国及民国以前建制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制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山峰 洞穴
--
第五节 矿产
--
第六节 土地 土壤
--
第七节 植物 动物
第三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景区 景点
第四章 人口 民族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民族
第五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轿子山镇地方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轿子山镇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轿子山镇基层组织
--
第四节 党 务
--
第五节 群众团体
第六章 政权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权机构
--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四节 政府工作纪略
第七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第八章 公安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治安保卫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第九章 劳动 人事 民政
--
第一节 劳动工资
--
第二节 人事
--
第三节 民政
第十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
--
第二节 财政
--
第三节 税务
--
第四节 工商管理
--
第五节 金融
第十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体制
--
第二节 农业结构
--
第三节 种植结构
--
第四节 农作物种类
--
第五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复垦
--
第六节 肥料
--
第七节 农作物保护
第十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第四节 森林资源管理
--
第五节 林业开发与利用
第十三章 畜牧 水产
--
第一节 饲料与牧草
--
第二节 畜禽饲养
--
第三节 水产养殖
--
第四节 品种改良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第十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河 流
--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治理
--
第四节 水利资源管理
--
第五节 水利与生产发展
第十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驻镇工业
--
第二节 村镇工业
第十六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交 通
--
第二节 邮政电信
--
第三节 电 力
第十七章 镇村建设
--
第一节 镇区建设
--
第二节 村寨建设
第十八章 商贸
--
第一节 个体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粮油经营
--
第四节 食品购销
--
第五节 市场
第十九章 教育 卫生
--
第一节 教育
--
第二节 卫生
第二十章 文化 科技 体育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科技
--
第三节 体育
第二十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第二十二章 民俗 方言
--
第一节 民俗
--
第二节 方言
人物
--
陈曾固
--
项荣还
--
徐天恩
--
朱本勤
--
俞廷芳
--
陈登湖
--
周发昌
--
范承祥
--
唐光忠
--
俞天像
--
谢志荣
--
谢启明
--
楼淑云
--
张春红
--
冯涛
--
谢贵刚
--
谢希禅
--
孙廷秀
--
杨朝义
--
吴启政
--
张国伦
--
余国华
--
张 忠
--
刘友祥
--
吴尔祥
--
董文彬
--
胡国芳
--
楼淑云
--
吴尔文
--
徐峰
--
熊忠德
--
王文开
--
李才荣
--
冯涛
--
柳昌洪
--
张贵喜
--
郑方祥
--
程洪祥
--
庞林
--
丁克斌
--
张春红
--
吕 昕
--
秦克洪
--
杨超文
--
刘方芳
--
万世鹏
--
余承和
--
唐邦宪
附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