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编者按:在这组文章 中,有封建时代程氏、熊氏家族办的书院教育,有民国时期外国教会办的葆灵女子中学,有新中国成立后开办的南昌五中,还有现今的年轻博士的教学感受与生动故事,它们相互连接,展示出中华民族关注教育、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在这项世代接力的追求中,矢志不移的期待是学业与人品兼优,企盼子孙成长为既是能干的劳动者,又是道德高尚的正派人。本着这个宗旨,投资于教育事业,兴办书院学校,要求领导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师既能教书,又善于育人。这里汇集5篇 文章 ,是古今经验的集萃,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有人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目录
赣地教育
--
铅华洗净忆五中
--
一生为教育笃志救中华
--
汪山土库程氏家族的教育传统
--
纪念周兰清老校长——怀念母校葆灵女中
史学研究
--
“客家”是土著,不是中原移民
--
陶渊明儒学观是非评议
--
杜牧与张好好
--
探寻朱熹与黎川的未解之谜
--
《紫箫记》的写作时问、地点与价值新探
--
陈礼江创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蛇年谈蛇——中国古人对蛇的药用、食用及蛇皮制作器物
日寇罪行
--
日本细菌战战略的实施及其在江西造成的祸害
--
口本侵略军对江西地方工业的破坏
江西人物
--
报人、学人、政人、方志人——记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吴宗慈先生
景寅山记
--
何时重与细论文——怀念谷霁光先生
--
瞻望勿及伫立以泣——深切追忆武建伦先生
--
桐城“硕士”:陈用光论
--
寒门出巨公数代有诗风——清代临川荣山下麓的李绂世家
馆员风采
--
他山有砺石良璧逾晶莹——记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国画家平德威
文学漫步
--
关于话剧《陈毅出山》的艺术构思
--
山西考察记游诗稿九首
--
从未名湖到鄱阳湖
--
话说“新风楼”赵了循
--
麻姑山,一座秀美的诗山
--
古籍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范例——评陈水根先生《精选名儒草堂诗馀校注》
考古研究
--
从考古发现看江西商代文化
--
桂林明靖江王墓青花梅瓶试析
--
北宋文学家徐铉籍贯生平墓葬考
--
黎川老街古建藏精粹
--
稀见的私家园林——玉芝园与《玉芝园志》
艺术研究
--
黄庭坚书法艺术风格形成探析
--
用歌声传唱本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畲族文化略识
--
试论“淡墨轻岚为一体”
往事回忆
--
我与江西人民出版社
书画长廊
--
杨农生书法
--
金晨国画
附录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王靖忠等同志为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