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布尔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2年11月
目录
封面
布尔津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布尔津县行政区划图
--
布尔津县地形图
--
喀纳斯旅游线路图
--
布尔津镇交通道路规划图
--
自然风光
----
布尔津之夏(巴合提别克摄)
----
喀纳斯之秋(杨振海摄)
----
喀纳斯之冬(杨振海摄)
----
额尔齐斯河风光(杨振海摄)
----
额尔齐斯河雅丹地貌(巴合提别克摄)
----
卧龙湾(杨振海摄)
----
白湖(巴合提别克摄)
----
鸟瞰喀纳斯湖(杨振海摄)
----
喀纳斯之晨(杨振海摄)
----
秀美的喀纳斯湖(巴合提别克摄)
--
领导关怀
----
199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在布尔津县考察
----
199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考察布尔津县生态保护工作
----
1993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布尔津县考察工作
----
200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考察布尔津县
----
1982年,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政府副主席阿木冬·尼牙孜考察布尔津县
----
1987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考察布尔津县
----
1996年,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考察布尔津县黄豆基地
----
2000年冬,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政协主席贾那布尔、政府副主席熊辉银等一行考察布尔津县大雪灾情
----
200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考察布尔津县黄豆基地
----
1999年,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周声涛考察布尔津县农村工作
--
城乡建设
----
县城文明路
----
县委办公楼(赵文立摄)
----
县城文明小区
----
县法院办公楼(赵文立摄)
----
县政府办公楼
----
县城街心公园(巴合提别克摄)
----
农业银行布尔津县支行营业楼(赵文立摄)
----
县城50年代建筑
----
县城居民楼
----
阔斯特克乡小康村
----
县旅游宾馆西楼(赵文立摄)
----
布尔津酒厂庭院建设
----
县医院庭院建设(巴合提别克摄)
--
牧业
----
牧业转场
----
牧业科技培训
----
白头种牛
----
美丽的草原(巴合提别克摄)
----
牧马(杨振海摄)
----
牧驼(巴合提别克摄)
----
暖棚养畜
----
夏牧场之夜
--
农业
----
秋翻
----
收割油葵
----
扬场
----
麦田
----
黄豆基地
----
条田林网化(赵文立摄)
--
水利电力
----
城镇中心变电所
----
托洪台水电站内景
----
WFP中国2817杜来提引水枢钮
----
西岸大渠防渗工程
----
“一坝两渠”工程
----
托洪台水库(赵文立摄)
----
预制砼板
----
东岸大渠会战
----
风力发电
--
工业
----
县毛纺厂纺织车间
----
县酒厂生产车间
----
县酒厂储酒罐
----
毛纺产品
----
县纯净水厂
----
屯河布尔津水泥分公司
----
硅铁冶炼
----
县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粮油加工厂
----
布尔津生产的部分食品
--
经济贸易
----
布尔津商贸城(赵文立摄)
----
私营商场(赵文立摄)
----
国营医药公司
----
农贸市场
----
私营布摊
----
招商引资洽谈会
----
乌洽会期间,外商在布尔津县展摊洽谈业务
----
缔结友好县市
----
布尔津县考察团赴阿拉木图市考察
--
交通邮电
----
布尔津客运站(赵文立摄)
----
县邮电局营业厅
----
额尔齐斯河大桥(赵文立摄)
----
阿克吐别克牧道桥(杨振海摄)
----
修筑县乡柏油路
----
马拉雪撬(巴合提别克摄)
----
50年代的布尔津渡船
----
布尔津大桥
--
旅游
----
喀纳斯湖观鱼亭(苏浩发摄)
----
布尔津宾馆中楼(杨振海摄)
----
喀纳斯河漂流(苏浩发摄)
----
旅游区别墅(杨振海摄)
----
喀纳斯湖出水口
----
布尔津县宾馆东楼会议厅
----
草原盛会(巴合提别克摄)
----
99生态旅游节
----
采风摄影
----
喀纳斯源头探险(巴合提别克摄)
----
篝火晚会(巴合提别克提)
----
禾木河秋色(杨振海摄)
----
旅游区民族风情园(苏浩发摄)
--
精神文明
----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
理论学习宣传
----
欢庆香港回归
----
升国旗仪式
----
视察边防
----
创建花园式单位
----
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
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获奖小选手
----
职工军事训练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
----
义务植树造林
----
70年代女民兵
----
抗灾
--
文化
----
书画展
----
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地面接收站
----
阿肯弹唱
----
民族歌舞
----
庆五一文艺汇演
----
国画:岁月(作者魏道富)
----
书法作品(作者李希凡)
----
团结就是胜利(巴合提别克·阿什木汗)
----
知识就是力量(巴合提别克·阿什木汗)
----
油画:津河湾之秋(作者顾智勇)
----
油画:夜渔(作者刘宗南)
--
教育
----
多媒体教学
----
牧业寄宿学校阅览室(巴合提别克摄)
----
禾木图瓦小学
----
县一中
----
教研活动
--
卫生体育
----
县医院CT机室
----
巡回医疗
----
姑娘追(巴合提别克摄)
----
滑冰
----
水中拔河
--
民俗风情
----
宰羊
----
烧制奶酒(杨振海摄)
----
荡秋千(巴合提别克摄)
----
挤驼奶(巴合提别克摄)
----
弹制驼绒
----
图瓦老艺人(杨振海摄)
----
图瓦人射箭
----
图瓦人村落(苏浩发摄)
----
哈萨克妇女绣花毡(杨振海摄)
----
乌梁海左翼左旗札萨克印
----
吾木尔泰墓
----
白山布墓(赵文立摄)
----
也根布拉克岩画
----
布尔津石人
--
地方志工作
----
2000年,县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地方志工作
----
2000年,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在研讨修志工作
----
2001年8月,《布尔津县志》评审会与会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境域变迁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四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布尔津镇
----
第二节 窝依莫克乡
----
第三节 冲呼尔乡
----
第四节 杜来提乡
----
第五节 也格孜托别乡
----
第六节 阔斯特克乡
----
第七节 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
--
第五章 地名
----
第一节 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地名释例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侵入岩
----
第三节 构造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地
----
第二节 丘陵
----
第三节 平原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三节 矿藏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 物候
----
第二节 气象要素
--
第五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湖泉
--
第六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
第二节 土壤肥力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洪灾
----
第二节 雪灾
----
第三节 冰雹
----
第四节 霜冻
----
第五节 寒潮
----
第六节 干旱
----
第七节 风灾
----
第八节 干热风
----
第九节 地震
第三编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
--
第二章 保护区资源
----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
----
第二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三节 大型真菌资源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第四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
----
第四节 人口构成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节育措施
----
第三节 奖惩办法
----
第四节 机构
第五编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第三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牧民生活
----
第二节 城镇职工生活
第六编 畜牧业
--
第一章 草场资源
----
第一节 草场类型
----
第二节 牧草种类
----
第三节 草场利用
----
第四节 牧业分区
--
第二章 畜禽种类
----
第一节 羊
----
第二节 牛
----
第三节 其他畜种
--
第三章 草原建设
----
第一节 牧业基础设施
----
第二节 草原保护和改良
----
第三节 2817工程
--
第四章 畜病防治
----
第一节 畜病
----
第二节 防治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第七编 农 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
----
第二节 农作物品种
----
第三节 种植业分区
----
第四节 农业技术
----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农田水利建设
----
第七节 机构
--
第二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养鱼
----
第二节 养鸡
----
第三节 养蜂
----
第四节 养鹿
--
第三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具演变
----
第二节 农机具类型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作业分区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第八编 林 业
--
第一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林地分布及主要树种
----
第二节 林业分区
----
第三节 林木蓄积量及森林覆盖率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造林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章 林木保护
----
第一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二节 护林防火
----
第三节 林木管护
--
第四章 林木利用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资源演变
----
第三节 效益
--
第五章 林业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第三节 林场
第九编 水 利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输水工程
----
第三节 蓄水工程
----
第四节 防洪工程
----
第五节 排水工程
----
第六节 牧区水利工程
----
第七节 提水工程
--
第二章 水能利用
----
第一节 水磨
----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第三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防洪
----
第二节 抗旱
--
第四章 水利、水电投资
----
第一节 投资
----
第二节 效益
--
第五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第十编 工 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工业
--
第二章 工业类别
----
第一节 纺织工业
----
第二节 能源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食品工业
----
第五节 机械工业
----
第六节 化学工业
----
第七节 冶炼工业
----
第八节 烟草工业
----
第九节 建筑工业
----
第十节 矿产品加工业
----
第十一节 畜产品加工业
----
第十二节 中药材加工业
----
第十三节 印刷业
----
第十四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农业企业
----
第二节 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建筑企业
----
第四节 交通运输企业
----
第五节 商业企业
----
第六节 服务行业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产值利润
----
第四节 名优产品
第十一编 商 贸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私营商业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
--
第三章 集市贸易
--
第四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经营
----
第二节 机构
第十二编 粮 油
--
第一章 粮油征购
----
第一节 粮食征收
----
第二节 粮油收购
--
第二章 粮油供销
----
第一节 城镇粮油供应
----
第二节 农林牧区粮油供应
----
第三节 军粮供应
----
第四节 工商行业粮油供应
----
第五节 饲料供应
----
第六节 粮油议购议销
--
第三章 储运加工
----
第一节 粮油仓储
----
第二节 粮油调运
----
第三节 粮油加工
--
第四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粮食机构
----
第二节 基层单位
第十三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牧道
----
第四节 陆运
----
第五节 额尔齐斯河航运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四编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机构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及改革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务监察
----
第四节 税务征管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流通
----
第二节 货币管理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存储
----
第五节 债券
----
第六节 保险
----
第七节 机构
第十五编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街道
----
第三节 建筑物
----
第四节 供水排水
----
第五节 其他市政建设
----
第六节 绿化与环境卫生
--
第二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驻地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第三章 城建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业务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建筑队伍
----
第一节 第一建筑公司
----
第二节 第二建筑公司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状况
----
第二节 治理
第十六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第二节 计划的执行
----
第三节 机构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工作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物价管理
----
第二节 商品价格
----
第三节 机构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五章 标准计量
----
第一节 计量器具的管理检定
----
第二节 工业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 机构
--
第六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审计业务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状况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七编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共布尔津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县委工作机构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党校教育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七节 纪律检查
----
第八节 政法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布尔津县党部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科协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团组织
--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 抗美援朝
----
第三节 “三反”、“五反”
----
第四节 肃反、审干
----
第五节 整风反右
----
第六节 大跃进运动
----
第七节 反右倾斗争
----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
----
第十节 揭、批、查运动
----
第十一节 落实政策
----
第十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八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大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选举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
----
第二节 人民政府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布尔津县政协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 政协活动
第十九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管理
----
第二节 刑事侦破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边境管理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执行工作
----
第五节 机构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业务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机构
第二十编 民政 侨务 信访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工作
----
第二节 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扶贫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婚姻登记管理
----
第七节 殡葬管理
----
第八节 民政机构
--
第二章 侨务与信访
----
第一节 侨务
----
第二节 信访
第二十一编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章 工资
----
第一节 工资制度
----
第二节 工资调整
----
第三节 津贴补贴
----
第四节 职工福利
第二十二编 军 事
--
第一章 军队组织
----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军队
--
第二章 民众武装
----
第一节 地方武装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民国及以前兵役
----
第二节 新中国兵役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专业队伍
----
第三节 人防教育
----
第四节 人防工程
--
第五章 边防
----
第一节 边防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政策规定
----
第三节 军警民联防
--
第六章 主要兵事
----
第一节 沙俄入侵
----
第二节 省军联合苏俄红军进剿白卫军
----
第三节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
第四节 平定乌斯满叛乱
--
第七章 “双拥”工作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拥政爱民
----
第三节 部队抢险救灾、参加建设
----
第四节 军民共建
第二十三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教师队伍
----
第六节 教学研究
----
第七节 教育经费
----
第八节 勤工俭学
----
第九节 教育机构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推广运用
----
第二节 科普活动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科技机构及队伍
第二十四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医药
----
第五节 防疫卫生
----
第六节 妇幼保健
----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竞技体育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
第五节 机构
第二十五编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三节 文化机构
--
第二章 档案史志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史志
--
第三章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章 文物 古迹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 古墓群
----
第三节 岩画
----
第四节 草原石人
第二十六编 旅 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基本类型
----
第二节 旅游资源目录
----
第三节 旅游资源区域分布
--
第二章 旅游景点
----
第一节 地文景观类
----
第二节 水文景观类
----
第三节 气候生物类
----
第四节 古迹与建筑类
----
第五节 休闲求知类
--
第三章 旅游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工作
----
第三节 旅游发展规划
第二十七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哈萨克族
----
第一节 迁徙与分布
----
第二节 习俗
--
第二章 汉族
----
第一节 迁徙
----
第二节 习俗
--
第三章 回族
----
第一节 迁徙
----
第二节 习俗
--
第四章 蒙古族图瓦人
----
第一节 迁徙
----
第二节 习俗
--
第五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培养提拔少数民族干部
----
第二节 使用民族语言文字
----
第三节 新型民族风俗习惯
--
第六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种类
----
第二节 宗教事务
第二十八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白山布·杜南拜
----
乌斯曼·白山布
----
吾木尔台·纳森
----
艾孜·卡德木拜
----
鲁效祖
----
恰克尔·哈里木
----
和志坤
----
胡沙因·加可加
----
木塔里甫·艾米列
----
毛良拜·木留库
----
李世儒
----
马尕孜·热孜丹
----
朱学敏
--
第二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大事记(1996.1~2000.12)
--
二、1996~2000年布尔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
三、1996~2000年布尔津县党政军领导班子名表
--
四、传说
--
五、诗文选辑
--
六、地方文献辑录
--
《布尔津县志》编纂机构和编纂人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