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第一砂轮厂志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孕育,现在终于诞生了。
厂志属于方志范畴,是记载工厂历史沿革和发展的综合性,资料性史籍。编纂厂志,既是对我国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内容时限:
1940-1984
出版时间:
1986年02月
目录
封面
一砂厂志
编辑编审人员
图片
--
一砂鸟瞰
--
厂门一瞥
--
高柱天
--
于寿松
--
李文
--
卞建芳
--
何长海
--
邓永录
--
赵成祥
--
李振东
--
慕殿春
--
李明福
--
王胜千
--
郑笑梅
--
周洪
--
编审委员会领导审查厂志初稿
--
顾玙
--
陈亮梅
--
磨具
--
磨料
--
人造金刚石制品
--
镜面磨砂轮
--
国家银质奖产品
--
1.陶瓷高厚度砂轮
--
2.磨豆制品砂轮
--
3.磨螺纹砂轮
--
4.超精油石
--
5.磨石
--
6.双面油石
--
7.异型油石
--
1.金刚石磨瓶咀砂轮
--
2.金刚石碗形砂轮
--
3.金刚石什锦铿
--
4.金刚石研磨膏
--
5.金刚石双面凹砂轮
--
橡胶导轮辽宁省优质产品
--
外圆磨砂轮辽宁省优质产品
--
绿碳化硅微粉辽宁省优质产品
--
部分获奖证书及奖旗
--
文明工厂
--
1.刚玉冶炼
--
2.原材料化验
--
3.微粉分级
--
4.迥转检查
--
5.橡胶车间
--
6.油石后加工
--
7.电炉烧成
--
8.硬度检查
--
1.厂科研中心
--
2.计算机站
--
3.调度室
--
4.1600吨压机
--
5.六万六千伏变电所一角
--
6.磨料筛分
--
1.厂第二会议室
--
2.厂广播站
--
3.文化宫图书室
--
4.厂文化官
--
5.工人村
--
6.食堂
--
7.花窖
--
厂劳动服务公司
--
医务人员在无影灯下
--
厂区一角
--
子弟中学
--
中等专业学校
--
电视大学
--
老厂长李文回厂参观
--
厂领导及有关人员会见港商
--
同日本客商洽谈
--
1.全厂一九八四年运动会
--
2.节日灯展
--
3.厂科协运动会
--
4.“儿童乐园”会战
--
5.厂乐队
--
6.托儿所幼儿操
--
7.退休职工游园活动
--
8.青年集体舞
--
磨钢球砂轮在使用中
--
刃具磨砂轮的工作状态
继往开来 振兴一砂
目录
第一编 总述
--
第一章 概貌
--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发展
----
第一节 日伪统治下的吴制砥所(1940~1945)
----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1946~1948)
----
第三节 磨料磨具工业在我国的兴起(1949~1952)
----
第四节 五年奋斗大改观(1953~1957)
----
第五节 曲折前进的八年(1958~1965)
----
第六节 动乱的十年(1966~1976)
----
第七节 恢复性整顿的两年(1977~1978)
----
第八节 三中全会以来(1979~1984)
--
第三章 大事记
第二编 企业管理概述
--
第一章 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
第一节 民主改革
----
第二节 生产管理改革
--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发展和提高
----
第一节 实行一长制
----
第二节 推行作业计划组织有节奏地均衡生产
----
第三节 进一步健全管理基础工作
----
第四节 建立了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完整体系
----
第五节 建立了总工程师的技术责任制
----
第六节 推行经济核算制
----
第七节 探索、改革了领导体制
--
第三章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制
--
第四章 贯彻工业七十条、全面整顿企业管理
--
第五章 企业管理十年停滞以至倒退
--
第六章 企业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恢复性企业整顿
----
第二节 建设性企业整顿
----
第三节 由科学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
----
第四节 全面改革管理体制
第三编 计划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组织系统现状
----
第三节 计划管理
----
第四节 技术组织措施的计划管理
----
第五节 综合统计
----
第六节 经济责任制
--
第二章 销售管理
----
第一节 销售管理组织的建立与现状
----
第二节 销售管理
----
第三节 初步运用几种现代管理方法
----
第四节 产品信息、产品宣传和用户服务
----
第五节 产品出口
第四编 生产管理
--
第一章 生产组织与指挥
----
第一节 生产指挥系统的建立
----
第二节 生产指挥系统
----
第三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与管理
--
第二章 人事工资管理
----
第一节 人事工资管理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干部管理与来源
----
第三节 劳动工资的组织现状
----
第四节 劳动组织与劳动纪律管理
----
第五节 历年职工增减及工资演变
--
第三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物资管理组织的建立与现状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四章 运输管理
----
第一节 运输管理组织的建立与现状
----
第二节 铁路运输
----
第三节 汽车运行及拥有量
----
第四节 汽车耗能
----
第五节 运输管理办法与制度
--
第五章 安全环保管理
----
第一节 安全环保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安全环保管理
----
第三节 安技环保制度的建立
第五编 生产车间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陶瓷砂轮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三章 加工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四章 树脂砂轮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五章 橡胶砂轮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六章 细粒度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七章 碳化硅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八章 刚玉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九章 金刚石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十章 微粉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十一章 “下马”车间
----
第一节 砂布砂纸生产始末
----
第二节 碳素制品三起三落
--
第十二章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第六编 技术管理
--
第一章 技术组织沿革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技术指挥系统
----
第三节 总工程师办公室
----
第四节 技术科
----
第五节 技术档案室
--
第二章 新产品开发
--
第三章 历年典型技术成果
----
第一节 产品
----
第二节 工艺
----
第三节 材料
----
第四节 设备
--
第四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管理概述
----
第二节 组织沿革
----
第三节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QC小组活动
----
第五节 质量检查组织与技术装备
----
第六节 质量检验管理
----
第七节 计量管理
--
第五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设备管理组织沿革
----
第二节 设备管理
----
第三节 工模具管理
--
第六章 能源管理
----
第一节 能源管理组织沿革
----
第二节 能源管理
--
第七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工程管理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工程科现状与管理
----
第三节 建国后的基本建设
第七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财务组织沿革与现状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三章 固定资产和资金管理
----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第二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四章 成本管理与核算
第八编 文化教育
--
第一章 职工文化生活
----
第一节 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概况
----
第二节 职工业余文艺活动
----
第三节 文化宫
----
第四节 厂歌的创作
--
第二章 职工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业余体育活动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各项记录一览
--
第三章 新闻通讯
----
第一节 新闻通讯概况
----
第二节 砂轮厂报
----
第三节 对外报道及笔者(78篇)(择选)
----
第四节 广播站
----
第五节 印刷厂变迁
--
第四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职工教育概况
----
第二节 职工教育组织系统及管理
----
第三节 职工业余教育
----
第四节 职工高等教育
----
第五节 干部培训
----
第六节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
第七节 技工学校
----
第八节 教学基地和教学设备
----
第九节 实习代培
--
第五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子弟小学
----
第二节 子弟中学
第九编 职工福利
--
第一章 行政福利工作
----
第一节 行政福利科
----
第二节 职工宿舍
----
第三节 独身宿舍
----
第四节 职工食堂
----
第五节 招待所
----
第六节 职工浴池
----
第七节 托儿所、幼儿园
----
第八节 汽水站
----
第九节 液化站
----
第十节 农场
--
第二章 医疗卫生工作
----
第一节 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
第三节 医疗队伍的培训
----
第四节 劳动鉴定委员会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三童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一节 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措施与成效
----
第三节 管理制度
--
第四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职业病的防治
----
第三节 妇女病的防治
----
第四节 高温、粉尘作业的保健与措施
--
第五章 职工生活水平
----
第一节 解放初期职工生活水平
----
第二节 三十五年来职工生活的变化
第十编 党政工作
--
第一章 党的组织、思想建设
----
第一节 党组织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历次党员大会
----
第三节 历届党委会
----
第四节 党员发展与教育
----
第五节 党的纪律检查
----
第六节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七节 文书档案管理
--
第二章 党委主要工作
----
第一节 五十年代
----
第二节 六十年代
----
第三节 七十年代
----
第四节 八十年代
--
第三章 行政机构及领导干部
----
第一节 历年行政机构变动概况
----
第二节 历任厂长 副厂长
----
第三节 领导干部任职简历
--
第四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与主要活动
----
第二节 民主管理
----
第三节 历次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节 职工生活
----
第五节 女工工作
----
第六节 历年先进典型评选简况
--
第五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发展
----
第二节 历次团员大会
----
第三节 团的主要活动
--
第六章 治安保卫工作
----
第一节 治安保卫
----
第二节 消防安全
----
第三节 经警分队
----
第四节 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七章 民兵与人防
----
第一节 民兵组织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民兵“三落实”
----
第三节 历年民兵训练及表演成绩
----
第四节 复、转、退军人安置
----
第五节 人防工程
--
第八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主要工作与活动
第十一编 人物
--
陈永贵传
--
赵广和传
第十二编 杂记
--
第一章 外事往来
----
第一节 对外贸易
----
第二节 对外支援
----
第三节 外来支援
----
第四节 出国学习、考察、访问
--
第二章 对国内同行业的技术援助
----
第一节 对张店砂轮厂(第四四砂轮厂)的支援
----
第二节 对郑第二砂轮厂的支援
----
第三节 对国内其它砂轮厂的支援
--
第三章 三线建设
----
第一节 厂址的选择
----
第二节 设计工作
----
第三节 施工过程
----
第四节 停建后的移交工作
--
第四章 厂史故事
----
第一节 中秋
----
第二节 夏树槐斗“蛇”
----
第三节 祭窑
--
编辑说明
--
跋语
--
各单位提供资料人员
版权